网络平台的人文精神建设——马克思语境的人文

发布时间:2019-09-26 00:52

第 1 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文精神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虽然学界大量运用“人文精神”这个词,但对人文精神的了解还是没有定论。在多数学者看来,过去讲人文肉体,主要是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为参照体系,突出人的主体性,突收工具理性。
比拟具有代表性的有维柯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历史是由人类本人发明的”观念上,其中人发明历史及相关命题的提出,肯定了人的中心肠位,高扬了人的发明肉体;康德的理论理性表现了人具有自在意志的特性,指出人的实质不是由理论理性所决议的,即人的存在意义,不能用科学技术去定义;面对二战后科学太多人文太少的人文危机,卡西尔建构了本人的人文科学观。指出人既是“符号的动物”,又是文化的动物。在文化创作中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发明性得到了最充沛的展示与发挥,从而发明出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文化世界,完成了人的真正存在。
固然以上关于人文肉体的了解不同,但其在人本性方面是分歧的,即都“强调盲目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理想目的;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人作为主体的位置和作用;在公正、对等的交往中,追求人本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完成;追求人性自在、个性解放,反对迷信,宗法等级关系和强迫别人;注重人的文化素质教养的肉体;注重终极关心,执着探求超越理想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
简言之,就是以人为目的,肯定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追求人的解放和开展,这便是人文肉体的中心理念和精华。
.................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发展”不是与“必然”相对的自由,而是表述与“异化”相对的范畴。在这种状态中,人们摆脱了“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人们活动的最高价值追求就是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因而人们能够驾驭自己的活动及其产物,自己的活动及其产物对人来说不再表现为异己的力量。这是人真正作为主体的生存状态,但是人的自由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其社会性安排,而且人的自由发展只有在“真实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


1.2.1 人的自由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发展不可能是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的。首先,人作为主体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具有历史的烙印。
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能力、需要、知识、情感、价值观以及依赖关系等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都受到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其次,个体发展条件具有非公平性。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社会提供给个人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现实发展中社会提供给每个人发展的条件只能是相对的公平。
再次,个人潜能与主观努力具有差异性,尽管这种差异性可能很小,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不计。正如马克思所提及的,哲学家和搬运工的原始差别比家犬和猎犬的差别要小得多一样。但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别决定了人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大小与方向的不同。因此,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讲到:“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
但尽管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相对性,也许这种相对性永远也不可能消灭,但人的惟一使命就是实现自身的自由发展,这是绝对的。    
.................

第 2 章  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  
 
2.1 网络空间的人文意蕴  


自 20世纪后半叶,科技经历了机械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现已进入到数字信息时代。虚拟数字技术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将现实中的信息
以数字形式进行编码、传输和储存,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简化了传播方式、降低了传播成本。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革新着现时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改造着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其所体现的人文意蕴更有利于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2.1.1 自由精神   


网络空间中的自由精神是指在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意志自由。虚拟网络的构建源于人类的求知,人文精神则源于意志的自由。因根源不同,所以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乏因追求未知而忽略意志自由,甚至是以牺牲意志自由来发展技术的案例。海德格尔(Heidegger.M.)在《关于技术的追问》中讲到:“在技术世界,人们不思,他们滞留于存在者,忘记了存在,沉溺于现代技术的控制,拒斥人进入原初的展现并进而去体验更原初的存在,而现代技术的追问就是要使人获得一种我们在现代世界中所拥有独特地位,变成为主体,高踞于所有存在者之上,统治和支配着世界。”
但是,网络虚拟技术的出现,从真正意义上淡化了未知意志与意志自由两者之间的距离,人类在栖居虚拟空间的同时,可以享受充分的交往和言论自由,即通过“个体的广泛交往”和“信息耗散的充分涌流”来实现虚拟空间中人的自由个性。
................................


2.2 网络空间中人文精神彰显的可能


基于对以上网络空间特点及其所体现的人文意蕴的分析,其所蕴涵的自由、平等、共享和互动等人文精神元素为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彰显提供了可能。自由平等意识实现了世界性普遍交往,互动共享意识创造了虚拟共同体,由此造成自由时间的增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1 自由平等意识创造了世界性普遍交往  


通过互联网所形成的虚拟社会,人从狭隘的地域性实践与交往活动转变为世界性的、普遍的实践和交往。而在这一现象背后,网络空间所体现出的自由平等意识是人在虚拟社会中实践与交往的首要条件。
首先,网络化使得经济活动全球化成为可能。互联网络使得世界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国内国外经济活动的界限变得模糊,货物、服务、资本、劳动力、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经济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突破现实社会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社会中造成了种种虚拟经济体,如虚拟企业、商店、市场、银行、公司等,人们通过网络就能够从事虚拟经济交往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也已成为可能。虚拟社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空间,人们可以在虚拟社会里自由地放松休闲,可以与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一起聊天,一起玩最新版的游戏,一起讨论某一个热门话题;也可以在虚拟社会里有选择地学习,自由接受远程教育;还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在全球范围购物消费。以此为前提,人交往活动的全球化、普遍化便成为可能。
...................

第 3 章  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缺失...............18
3.1 技术观:胁迫人文的工具理性...................18
3.1.1 “技术至上”观..........................................18
3.1.2 网络依赖与人的片面发展....................19
3.1.3 人的生存悖论——进化还是异化..........20
3.2 伦理观:道德行为规范的缺失.................21
3.3 文化价值观:人文精神的陨落.................22
3.3.1 多元化与同一化..........................................22
3.3.2 个体性与社会性.........................................23
3.3.3 现实性与虚拟性...........................................24
第 4 章  重建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26
4.1 技术创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26
4.1.1 净化网络空间.....................................................26
4.1.2 实现数字化生存...........................................................27
4.2 网络文化引导:虚拟与现实的互动..............................28
4.2.1 规范网络伦理秩序,以法治涵养网络“正能量”....28
4.2.2 保护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安全.......................................29
4.2.3 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0
4.3 机制保证:价值选择与制度安排的耦合之路.............31
4.3.1 网络责任意识与人的主体性发展.............................32
4.3.2 网络制度伦理与人的社会性发展..............................33
4.3.3 网络创新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34
..........................


第 4 章  重建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
 
在网络世界中,技术人文的困境提示着构建技术与人文关系的必然性。网络建构的基础源于现实,与现实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构性,改善网络空间的人文困境,需要将社会的文化价值投射到虚拟空间,体现人性的善与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立足于主体人的价值存在和价值关系,把人的价值实现和完善作为技术人文思考的最高对象,进而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意义世界。据此,在网络世界中,消除人的奴役和物的奴役,可以从技术创新、网络文化引导以及机制保证三个方面展开。其核心是,避免人作为类存在及其自身发展的异化,通过积极的人文精神来警惕、预防和减少数字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4.1 技术创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4.1.1 净化网络空间


网络为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有害信息的流入提供了渠道。发达国家通过网络进行政治渗透与价值观推销,利用计算机网络复制、传播色情暴力、种族主义、封建迷信或有明显意识形态倾向的信息。针对这一情况,我国传统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软件与分级制度对来往信息尤其是越境数据流进行过滤,将不宜出口的保密或宝贵信息资源留在国内,将不符合国情或有害信息挡在网络之外,其中使用较多的是 Internet 接收控制软件和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 PICS(Platform for the Internet Content Selection)。
主要手段为URL(IP)过滤、浏览器的安全设置选项过滤、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内容的过滤等等。 但以上方式均存在缺陷:URL(IP)过滤所依赖的过滤列表更新无法满足网络上不良网站的增加及变化速度,并且网络用户可以轻易的通过镜像、Http 页面代理等方式获取到被封锁网站或页面上的内容;基于内容过滤的缺陷主要在于其过滤条件非常严格,导致过滤结果错误率过高,封锁范围扩大化。
...........................


结语与讨论     
 
人文精神问题是一个传统的话题,但衡量一个问题是否有研究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源于传统,而在于它是否为当今时代所关注、所需要。网络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境遇,是当代人基本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趋势,它深刻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政治价值环境,在给人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境与危机。在这一时代境遇中,建构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寻找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合理性基础与条件,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导向与精神动力支持是眼下形势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内涵与巨大历史内容正好给网络空间这一当代虚拟社会中人的发展以重大启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视域出发去探讨当下中国网络空间中的人文精神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理论方面,其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当代技术前沿的网络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延伸,也再一次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并没有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消失,而是能和时代主题相结合,找到其丰富发展的载体;其二,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而言,系统论述虚拟技术人文价值问题的论文或著作还不多见,而本文力图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视角论述网络空间人文精神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种分离现象。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