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创作的影片的语图关系—以张艺谋作品为

发布时间:2019-09-26 00:52

绪论
 
进入新时期,经过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从纸媒到广播,从电影到电视,再到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手段对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无可置疑地进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在传媒时代的各种媒介手段中,影像传播是当下最为强劲的传播方式。而影像传播的图像化特征无疑让传媒时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图像时代”。美国学者米歇尔Mitchell)和瑞士学者博姆(Gottfried Boehm)在19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图像转向”这一概念,用以取代“语言学转向”。在这一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与新媒体的互动、冲突与交融的转向时期,文学与图像的复杂关系日益凸显,"图像时代”的文学与图像的共存关系成为了学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影视艺术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艺术门类,对于社会和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与文学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它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视觉文化中最值得我们探究的领域。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自电影诞生以来就获得了电影人和文学家们的共同关注。中国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始,至新时期尤其到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这种文学与电影的联姻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在这之中,张艺谋更可以称为“离不开小说的导演”,其作品大部分都改编或取材自当代作家的小说作品,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本文试图以文学为本位,以叙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关注图像学和大众传媒理论的有益成果,深入分析张艺谋的改编实践,希望借此帮助我们理解图像时代的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进而探寻图像时代中文学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
......................
 
一、“图像时代”的来临
 
文学与图像之争古己有之。而对于视觉在人类诸感官的优先地位的论述更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就被明确提出:“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有学者做过调查,在我们接受的所有信息中,我们记住听到内容的10%、读到内容的30%、看到内容的80%。而通过视觉接受的信息中无疑包孕着大量对图像的读解。无论是自希腊始的偶像与反偶像崇拜,还是中国的“书画同源”说,图与文的交锋从未停息。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从某种侧面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史。
而自1839年,法国的尼埃普色和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机;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成功研制了 “活动电影机”,电影自此正式诞生。而后,电视、电脑、移动通信设备等图像生产与传播设备的技术革新和广泛普及,使得图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的进步总是带来文化的发展与文艺形态的改变。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曾经预言,电影艺术的诞生,是“一种新的感受能力,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的发展,这种文化就是“视觉文化”。当今的语图之争愈演愈烈正在印证这一预言。
19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提出了“图像时代”的概念。他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象时代”:“世界图象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象,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象了.....根本上世界成为图象,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
..........................
 
第一章、以张艺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实践
 
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红高粱》上映以来,20多年里,张艺谋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引来各方的讨论,涵盖电影学、文学批评、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大众文化研究等多个层面。因此,张顿武教授曾说过:“`张艺谋'则已经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奇迹。”而在张艺谋的电影创作中,我们无法忽视的是他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当代小说作品的依赖。在他其迄今为止导演的18部影片中,除了《代号美洲豹》、《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三枪拍案惊奇》之外,均改编自小说。张艺谋也多次表达了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重视。他曾经在采访中说:“中国电影永远没离 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
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文学是所有创作的母体,只有文学的繁荣才有各个门类艺术的繁荣。不是我们依赖文学,而是文学是整个的`基座'。”在这20多年中,他的影视改编之路伴随着他对于电影与文学、电影与商业关系的理解的改变,经历了对文学从依赖到疏离又再度回归的发展历程。在主题选择上,他的改编作品经历了从对原始生命的探究到对市民生活的展现,再到奇观电影中对叙事的淡化和消解的过程;在叙事空间上,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再到武侠电影的模糊空间的变化;在商业诉求上,经历了从对西方市场的重视的外向型时期,到对国内市场的回归的内向型时期,再到新世纪对于全球化发展的渴求的历程。
......................
 
二、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概况
 
中国进入了新时期,电影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也呈现出丰富性、多元化的特点。1979年根据前涉的《桐柏英雄》改编的电影《小花》,改变了文革时期对正面人物“高大全”的塑造方式,转而关注人情人性,开启了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的创作之路。而八十年代中后期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五代导演”更是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无限活力,为中国的电影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材料。纵观第五代导演的创作作品,其中的经典之作大多来自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无论是张军别根据郭小川同名长诗改编的电影《一个和八个》,还是陈凯歌根据柯蓝的散文《深谷回音》改编的电影《黄土地》,都具有开启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之路的深远意义。三十余年发展至今,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的风貌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在新的世纪中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电影的文学改编之路的概貌大致可以做如下小结:
1、电影创作与文学发展方向相结合
新时期的电影改编创作因为着力于立足当下,在取材方面侧重于当代文学作品,尤其偏重于时效性较强的中短篇小说,因此与文学思潮的变迁紧密相关。中国八十年代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等一系列文学思潮的代表性作品,都纷纷迅速被改编成电影,如《天云山传奇》、《没有航标的河流》、《花园街五号》、《人生》、《人到中年》、《芙蓉镇》、《棋王》、《红高粱》、《伏羲伏羲》等等。这一时期电影的繁荣得益于文学创作的繁荣。
.......................
 
第三章、电影改编实践中语图关系的美学研究........27
一、视觉层面的电影改编形态...................................27
1、色彩与光线一夸张变形的视觉冲击..............27
2、镜头与构图一要素组合的格式塔模式..........29
3、场景与造型一空间艺术的叙事新维度..........32
二、听觉层面的电影改编形态............................36
1、对白—固定图像的所指“漂浮链”..................36
2、独白与旁白—叙事视角的电影化改造...........38
3、字幕—音、图叙事中的文字在场.................40
4、音乐—听觉愉悦的集中体现........................42
5、音响一叙事之外的叙事.................................45
三、电影改编中的修辞特色与抒情、议论.........46
1、隐喻 语、音、图并置的意义增殖..................46
2、象征一一图像直观性与暗示性的抵牾..........48
3、反讽一一影像超越性视角的缺失..................49
4、抒情与议论方式一叙述语调与观念表达......51
.........................
 
第三章、电影改编实践中语图关系的美学研究


一、视觉层面的电影改编形态
 
之所以可以将电影艺术看作一种空间艺术,是因为相对于时间性特征,电影的空间性更为突出:“正是因为画格先于画格的连接,电影中的时间性确实必须建立在空间上,由此置入叙事之内。”具体到电影的艺术手段的特殊性上,我们可以看到,影像画面的色彩与光线、景别与景深、场景与造型对于电影叙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这几个方面,我们以张艺谋的电影改编为例,对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的视觉形态进行一个考察。
1、色彩与光线——夸张变形的视觉冲击
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所言:“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色彩和光线在电影的表意中极为重要,处理起来也较为复杂,塔可夫斯基曾经说过:“一部电影的图像呈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在于色彩。”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在《黄土地》的拍摄中就展现了其对于色彩与光线的叙事性的自觉意识。而在他自己的电影作品里,这种对于色彩和光线的重视被推向了极致。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他对于红色的偏爱已为众人所知。这与导演自身的审美偏好相关:“在所有颜色中,我最喜欢如火似血的大红,觉着它热烈、充满活力。”但更主要的是红色,以及其他色彩的运用在电影中承载着强大的表意叙事功能。
马塞尔·马尔丹就曾经指出:“人们所理解的色彩的运用似乎不应该(或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而应该……是表现的和象征主义的。”在莫言的《红高粱》中,对于高粱的“红”在开篇就有了这样的描绘:“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这种对于高粱的描绘本身就是极具象征性的。
................
 
结语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以图像为文化主因的时代,艾尔雅维茨这样说道:“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己处于视觉(visuality)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图像获取信息,得到审美享受。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图像的表意能力和范围不断地扩大。图像正在形成一种后现代的视觉文化,这一点在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中就已经有所表述了:“印刷文化当然不会消亡,但是对于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它已成为现代主义的标记)却孕生了一种后现代文化,越是视觉性的文化就越是后现代的。”影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实世界,更能通过虚拟技术制造一个超真实的图像王国。
文学与影像在当代生产状况的复杂关系之中,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无疑是一个富有意味,值得关注的现象。文学在题材上的丰富、思想的深度、情节人物的多样化等方面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借鉴,在叙事技巧、修辞手段、情与议论方式上也为电影带来了源头活水。同时,电影的视觉化效果、蒙太奇手法、空间化结构方式也影响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段。在文学向影视转译的过程中,针对电影在色彩、光线、场景、构图、造型等方面的特性,电影必须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象进行创造性的视觉还原或视觉再造。而对于语言的声音复现并不是简单的语音还原,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口语与书面语的语言学关系,还涉及电影与文学作品相异的叙述语调、叙事视角等叙事学问题。在共时的影像时空中,画面、音响、字幕同步呈现、互证的同时也存在着背反,音画对位、字幕补充叙事等,刷新了叙事艺术的格局和认知。当然,文学仍可以在修辞手法、好情方式、观念表达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