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技艺理念下毕业设计(论文)指引体系的设想与

发布时间:2019-09-23 17:58

第一章 远程教育与毕业设计指导系统


1.1 远程教育的应用、发展及其意义
远程教育就是通过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广播、信函、音像制品、计算机网络等方式,远距离传送教学信息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准分离状态,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完全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而且根据具体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师和学生在对时间的安排和分配上更加灵活、合理。


⑴远程教育发展简单回顾


① 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就是利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
函授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英国这个近代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故乡,也是近代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故乡。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对各种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对传统教育(Conventional Education)产生了巨大压力。因此,才有了近代学校的出现,才有了成人教育的出现,也才有了远程教育的出现。函授教育首先发生在职业技术培训。19 世纪中叶,英国一些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包括某些工矿企业、私人商行等)开始启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1840 年,英国人伊萨克•皮特曼(Isaac Pitman)将速记教程函寄给学生,他被认为是函授教育的始祖。在 19 世纪后叶,以及稍后的 20 世纪初,伦敦大学首创的校外学位制度,英美两国兴起的大学推广运动,以及伴随产生的大学层次的函授教育和校外学习(ExternalStudies),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响应和推广。


② 远程教育发展第二阶段为多种技术下的远程教育
进入 20 世纪以来,随着电力的普遍使用、视听技术(Audio-Visual Technologies)的广泛应用和大众媒介(Mass Media)的大规模发展,视听教育(Audio-VisualEducation)在成人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迅速发展起来,并最终导致远程教育从单一的函授教学形态向多种媒体教学的形态转化。在历史上,新技术、新媒体一旦出现,很快就被应用于教育领域。19 世纪末、20世纪初,幻灯、电唱、电话介入教育领域。从 20 世纪 20 年代起,无线电播音教育和利用无声电影开展的视觉教育开始起步。


③远程教育第三阶段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尤其是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的飞速发展预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计算机和电子通信(Telecommunications)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ies)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为开放与远程教育在新世纪中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⑵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实现方式与构成
目前,远程教育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以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网络的软件实现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与教师操作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远距离教学,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在这样的系统中学生可以进行学习、考试、讨论等,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传输文字、图形甚至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第二种形式是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方式。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远程教育模式由于其要求有各种特定的设备及较高的网络带宽和传输速率,并且这是一种同步形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在生动性和实时性上具有优势,但不具有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因而难于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目前应用得较多的是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模式。
管理区的功能是远程教育系统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把分散在各地的教师、学生和课件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灵活的、有效的组织和协同配合,进行多种模式及各类信息管理,形成完整的远程教育系统,使网上虚拟学校得以实现。管理区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学生对象的管理、教师对象的管理及系统后台管理三个模块。学习区的功能是远程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教师发布教案并可以进行相应的维护,课件的类型主要有 Web 型课件、视频流和音频流式的流媒体课件及PowerPoint 这样的讲义型课件;学生可以对教学课件进行查询、在线学习并可下载自己想要的教案。


第二章 设计开发使用到的技术与工具开发


“基于组件技术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系统” 主要运用到组件技术、ASP、ASP.NET 技术、数据库技术。全系统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进行开发,具体描述工具为UML 语言。在运用 UML 对“基于组件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系统”具体分析时,运用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阶段各功能的操作者及其相关职责和联系;运用静态图 (Static diagram),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对具体的静态数据结构形态(如实体集:教师、学生、管理员、论文、设计;非实体集:提交论文、选择设计题目、指导答疑、回复反馈等)进行具体描述;运用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描述“基于组件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运用实现图 ( Implementation diagram )的构件图描述代码部件的物理结构及各部件、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运用配置图定义系统中软硬件的物理体系结构与运行环境的基本搭建情况。因此,运用标准建模语言 UML 的目的就是运用静态建模机制和动态建模机制来对“基于组件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系统”进行较好的描述和分析。该系统的开发环境是:IIS5.0 环境下 ASP 与 ASP.NET 组件编程与 ACCESS 数据库的应用。开发思想是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下面分别对所运用到的各种技术和工具进行简单介绍。


第三章 系统分析 ......................28-41
    3.1 系统的功能模型分析...................... 28-35
    3.2 系统的对象模型...................... 35-41
        3.2.1 确定类、对象与静态模型...................... 36-39
        3.2.2 系统动态模型...................... 39-41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47
    4.1 系统结构设计 ......................41-42
    4.2 数据信息组织结构设计...................... 42-47
        4.2.1 数据库设计...................... 43-46
        4.2.2 数据信息访问的安全性...................... 46-47
第五章 系统实现 ......................47-57
    5.1 系统构件图与配置图 ......................47-50
    5.2 系统代码实现 ......................50-53
    5.3 数据库实现...................... 53-55
5.4 模块交互界面设计...................... 55-57


结论


在实际的编程过程中,我不断练习组件编程的同时也逐渐感悟着组件编程方法与传统的编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具体如下:现阶段,传统的编程方法主要是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这两种方法。随着电脑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不断进步,面向对象已经成为主流,但在初学计算机语言编程的时候选择的是C语言这样的面向过程的语言,主要是为了体验小型程序的编写与编程思维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向对象编程方法是现代编程技术的最主要方法,其中组件编程方法继承和发展了面向对象编程方法中的继承、封装、多态等特点,并使得编程技术更加的实用化,我们没必要为了制作一个项目,所有的模块都从基础的代码编辑开始,而是在能够掌握组件接口的情况下直接应用其他人开发设计的组件。从资源利用角度上说上真正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使得不需要统一“软件作坊”依靠网络和书籍可以实现“单兵”完成以前不可想象的大型工程。从交流的角度上说,我们使用其他人开发组件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开发设计的组件提供给其他人员使用,这也实现了异步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对编程人员来说可以比较容易实现异步合作,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水平,促进编程人员整体能力的提高。从开放源码的角度上说,编程设计人员把自己的组件免费的“赠送”给需要它的人员学习和使用,从教育与学习编程技术的人员的角度来说,也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组件编程技术使得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取得更大的发展,学习和掌握组件编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 ASP/IIS 组件、自制组件的开发和使用,让我体会了组件编程技术在制作大型工程软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快乐;同时也感慨具体编程操作时,组件技术在开发软件过程中表现和发挥的便利和优势,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更大努力和成功!感悟如下: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组织、管理。在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充分考虑系统的效率、开发难度、数据信息访问安全、数据冗余、数据完整性等因素,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数据信息组织结构。系统中的大量数据围绕学生的入学、学习、毕业等各个阶段展开,有着十分明显的阶段性和活动性界线,所以我们引入了数据信息生命期的概念,避免了大量过期数据充斥系统,提高了系统效率,为系统提供了自修复的功能和良性的数据吐纳机制。随着该系统的互动性强、个性化的网上教学和高效、有序的数字化教务管理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系统对提高异地论文指导质量、非实时论文点评和督导的力度、丰富大学毕业前期论文教学手段、提高整体论文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坚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系统”最终将在教学管理的“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高校毕业生最后阶段的教学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将继续努力不断实现、完善和更新该系统功能,最终实现预期效果,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探讨[J].胡晓玲,杨改学.中国远程教育.2001.5
[2]新世纪高校教育改革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万朴.中国远程教育.2001.6
[3]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J].汪琼.中国教育先锋网
[4]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5]大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化技术[J].戴明利,林国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11
[6]对高校发展远程教育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任为民.北京.现代教育技术.2001.11
[7]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分析与思考[J].丁新,任为民.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00.6
[8]网上音视频广播技术实现与应用[A].王羽,安诺.第一界全国因特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1.3
[9]ASP.NET 交互式 Web 数据库程序设计[M].廖信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2
[10]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大事记(1977-1999)[Z].中央电大(1999b).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