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讽刺童话文学的历史合理性

发布时间:2019-09-23 17:58

第一章 清醒与癫狂的双重变奏——张天翼讽刺儿童文学的特质


在俄国,不是有人深深地惋惜写过《狄康卡近乡夜话》的毕业论文范文作者,怎会有《钦差大臣》、《死魂灵》这样的“讽刺内容”吗?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回答得好:“这种内容一直是我们的文学底最有生气、或者说更好一些,唯一充满生气的方面。”讽刺文学一直被人误解和诟病,这也难怪当其进入儿童文学的语境之后也是步履维艰。幸而有张天翼这样一个一马当先的文学巨匠披荆斩棘,才使得这一儿童文学有所振兴和发展。
在此,我首先要论述“讽刺儿童文学”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因这一说法是我在这篇论文中的首创,但是并不代表张天翼之前并不存在讽刺儿童文学。我将这一概念粗略定义为具有鲜明讽刺意识,并充分运用了讽刺手段,通过儿童文学的故事性、虚构性和想象性而成就的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艺术。
关于儿童文学这一概念的辨析,前人之述备矣,在此不宜赘言。我主要希望在此阐明的问题是讽刺不同于其他一般文学概念如“幽默”、“滑稽”、“诙谐”等词语的独特意义,从而使讽刺儿童文学区别于一般的热闹童话和幽默故事;另外旨在论析讽刺如何与儿童文学发生关系并有机结合从而生发出基于两者之上更为丰富的内涵。鉴于笔者知识鄙陋,恐有所贻误,在此抛砖引玉,以求大方之家善后。
首先,讽刺文学具有强烈的求真意识,鲁迅 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中说道:“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他尤其强调“‘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绝不能成为‘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污蔑而已。”鲁迅不但强调文学的讽刺须具备客观真实,同时也指出讽刺要有善意和热情,他说:“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
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那便是‘冷嘲’。”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也好,其他讽刺小说家也好,都是基于善意的揭示问题和剔除痈疽的意图,而以求真的精神来进行艺术创作。张天翼本人也曾说过,“果戈理的小说和戏剧,如《鼻子》、《外套》、《钦差大臣》等,情结往往是离奇古怪的,讽刺很露骨,但是看了之后,总觉得他所写的并不是故弄玄虚,有意编造出来的,而是人世间所存在的活生生的事实。”
其次,讽刺文学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一点是讽刺尤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文学形式的鲜明特质。讽刺就是把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喜剧性事物的本质揭示出来,让人们认识到它内在的虚伪和无价值。........................

.............................


第二章 带刺玫瑰分外香——别开生面的讽刺儿童文学..........22
第一节 新奇峭拔的审美和接受体验.........................................22
一 镜像世界的艺术真实...........................................................23
二 颠覆成人权威的审美快感....................................................25
第二节 长袖善舞——当讽刺走进儿童语境..............................26
第三节 讽刺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建构的潜力..........................28
一 符合儿童集体早慧的接受需求.............................................30
二 儿童阅读对刚性文学的呼唤..................................................31
第三章 须循绳墨而不颇——论讽刺儿童文学的创作规范.........33
第一节 漫画手段须注意的问题...................................................33
一 扁形人物非傀儡.....................................................................33
二 审丑不可流于油滑.................................................................34
第二节 讽刺文学有所为有所不为................................................35
一 讽刺的基石——“真”与“善”......................................................35
二 儿童文学中的讽刺尺度..........................................................36
第三节 当代儿童文学中的讽刺暗流.............................................37


结 语
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对熟悉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人来说绝不陌生,因为他被贴满了诸多定义和标签,而同时真正关注这些作品的学者在当今的学术界中越来越少。当我们已经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材料的时候,对文本本身的感悟,或者对作家个体写作个性的把握就会变得模棱两可。对许多问题的讨论不是针对文学本身,而是围绕着已经既定的评价体系来网络更外一层的学术资源。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然而当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新鲜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的时候,我想就很有必要对那些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作品进行全新视角上的考量。当历史的艺术大潮消退之后,许多属于作品本身的东西才会历历清晰。对张天翼的研究,我想诸多的学术前辈已然清醒地认识到他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然而当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的时候,并没有真正扑捉到张天翼的儿童文学的美的本质。
我在仔细阅读张天翼的儿童文学的同时,一个突然的灵感,就是张天翼的作品,较我们当下所接触的一般风格上的儿童文学,竟有如此鲜明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作者在写作手法,写作意图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一种叙事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别。之所以以“讽刺”这一概念来诠释张天翼,也确实是得益于巴赫金的讽刺理论。
这种根植于民间传统的,带有双重性力量和审美感受的文学形式,启发了我对张天翼的进一步思考,也逐渐证实了张天翼确有这种非同寻常的写作风格的魅力所在。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难能可贵之处,即在于他开启了一种独具审美意味和写作风格,并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儿童文学流派——讽刺儿童文学。正是这种较热闹童话来说更厚实、大气,较寻常的儿童少年小说而言更犀利、辛辣的,集嬉笑怒骂、玩世不恭与高蹈出世的想象的表层与经国大业、去伪存真的理性本质于一身的文学模式,使张天翼的儿童文学创作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这一个,成为独树一帜、难以突破的儿童文学的高峰。.............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张天翼 [M].华夏出版社,1997 年 1 月.
[2]黄侯兴. 张天翼的文学道路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 10 月.
[3]沈承宽选编. 张天翼论创作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 4 月.
[4]张天翼. 张天翼文学评论集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 2 月.
[5]杜元明修订. 张天翼小说论稿 [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1 月.
[6][苏]巴赫金. 拉伯雷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6 月.
[7][奥] 弗洛伊德.诙谐与潜意识的关系[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 年 12 月.
[8]周国平译,[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年 3 月.
[9]吴其南. 中国童话发展史 [M]. 中国儿童出版社,2007 年 12 月.
[10]吴其南. 童话的诗学 [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年 7 月.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