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期涉医文学概论

发布时间:2019-09-23 17:58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中中医理论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对抗疾病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下的宝贵经验总结。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关于医学方法、药草的文献不计其数,除了专门的医药著作外,还有许多是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 医药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许多疾病与药草名称。如《诗经·王风·中谷有蒱》:中谷有蒱,其乾矣。有女秕离,其叹矣。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蒱,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喷矣。条其喷矣,遇人之不淑矣。 该诗就提到了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一一益母草,益母草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常用于妇科病的调养。诗歌用益母草起兴,用有益于生儿育女促进夫妻感情的药草,与被离弃的妇女作对比,雇现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对药草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并开始有意识地将其作为材料加入文艺作品的创作中。最早的神话典籍《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各类中药多达124种,并有如“食之多力”、“食者不饥”、“食之宜子孙”等药品效用的描述。在先秦散文中也不乏医药学知识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出现了很多与医学有关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题材一涉医文学。 医理和文理,均是在古代哲学,如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说的深刻影响下形成的,在内在根源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文士通医现象亦极为普遍,许多文人在精通六艺之外又兼通医理,医者在治病救人外又重德修德,由此导致了中国文化史上一大批文学、医药学双栖人士的存在。 .......................

 

二、研究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医生这一职业通常都由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文人来担当。这种现象被称“文士通医”现象。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现象渐趋普及。如《甲乙经》作者皇甫溢是晋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葛洪为道家的重要思想家,著有多部哲学著作及文学作品,还有陶弘景、张仲景等人,均有不凡的才学,并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文士通医现象的产生,与古代哲学、文学发展都有着深刻的联系。自古以来,文人常把国家比作天地,把人比作小天地,将医人与治国当成自己修身治国的重要途径。良臣以贤能辅国,良医以救死扶伤为务。 古代不少仁人志士因抱负不得施展而投身医学,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也成为了其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崇尚清谈,热衷研究儒释道等理论,均具有较高的哲学素养。因此,这一时期的文人,如皇甫溢、葛洪、陶弘景、播康、萧衍、王微、沈约等,对根植于古代哲学体系上的医学理论也了如指掌,对于与儒道经书同等博奥精深同时文理相通的古典医籍表现出非凡的悟性,为成为文医双栖人士打下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文人从医现象的产生。 而从更深的层次对该现象进行理解,则需要从文学和医学起源和哲学本质来分析。从起源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学和医学均来自古代哲学思想;从哲学的本质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学和医学都有着一致的哲学本源——“天人合一”观;从功用来说,文学和医学对人体健康有着一致的积极协同作用。 首先,文学和医学在起源上本来就是相通的。科学家萨顿曾将科学、宗教、艺术比喻成金字塔的三个面,随着高度的上升,三者越来越近,在最高点达到完全统一。这种观点一方面阐述了科学、宗教和艺术最终的哲学归属,另一方面指明了在人类社会本初三者的同源关系。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汉帝国的瓦解,中国历史迎来了长达四百年的黑暗时代,随着军阀割据、外敌入侵,普罗大众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另一层面,战争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迁徙,促进了地域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揭了民族大融合的序幕,推进了偏远地区的开发。随着南北经济和文化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精神解放、个性伸展的年代,它使西汉以来的以经学为经讳、儒学为内核的刻板模式从牢固渐趋瓦解,多元格局的文化局面初步出现,人性和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追求个体价值开始成为时代的风向标,这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极具影响的深远转向。” 这种“精神解放、个性伸展”的特质体现在社会思潮上,主要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传入,玄、道、佛等各派脱离了汉代儒学独尊的藩篤,自由发展,体现自身的思想张力。且各派思想相互吸纳,相互融合,成为哲学自由和繁荣的内部动力。体现在文学上,这一时期的文学题材广泛,创作更为灵活多样,作家作品个性鲜明,行情性增加,文学最大程度的体现人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从刻板的创作走向性灵的书写。而表现在涉医文学上,这一类特殊的文学题材,也契合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的主调,同样走向了自觉的创作,自由的行发。这一时期的涉医文学较之前代有了显著的发展,同时展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节教晋南北朝哲学、医学及文学的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医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上起建安,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动荡,军阀豪强争权夺势,皇权受到严重冲击,国家四分五裂,自西汉以来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而作为大一统文化根基的儒学,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史载:“百余年间,儒教尽矣",“为儒者盖寡”。 ......................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发展已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作家的创作意识更加明确,进入了自觉创作的时期,多数人都有了自己的追求方向,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艺风格。文学的抒情性更加突出鲜明;文学的体式也做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学体式。传统的文体诗、赋和散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诗在汉末已经发展至五言诗,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大量写作五言诗,使之更加绿于成熟和完善,成为“众作之有滋味者”,五言之外,七言古诗和乐府歌行也形成和成熟于此时。由于对汉语句格和韵律的深入研究,齐永明年间又创造了新诗体——“永明体”,对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程式有了大体的规定。另外其他的诗体,四言、六言、杂言等,此时的诗人也在继续探索中。赋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除散体、七体、骚体等,出现了骈赋这样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齐梁以后,小赋空前发展,并与诗结合日益紧密。 散文这种传统文体也受诗赋的影响而形成了“一代之文学”骈文,成为声律和骈偶相结合的产物。小说这种文学样式这时候也始繁荣发展,志怪和轶事两类小说涌现了很多优秀作文学理论大大提高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文学选本由此产生。文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曹玉作《典论·论文》根据各种文体的创作实践加以分类,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对诗赋“丽”的特性做出了明确的概括,而且他还运用“气”的理论,对作家各自不同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解释。其后陆机作《文赋》,进一步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对各种文体的风格特点区分更加细致,对诗赋的文学特性概括更加全面。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主要题材...........................20 第一节与药草有关的涉医作品.....................................20 第二节与养生有关的涉医作品......................................34 第三节与疾病相关的涉医作品.....................................40 第四节与医者相关的涉医作品.....................................43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的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48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的审美内涵......................49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的思想内涵.....................59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对后世的影响..................62 ............................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的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

 

涉医文学至魏晋南北朝,置身于思想相对自由、文化相对活跃的时代,继承前代的涉医文学发展成果,医药思想活跃,创作繁多,题材广泛,涉医文学展现着深层的内在的特质和意蕴,也表现出强劲的后发力。在涉医文学的内涵上,主要表现出涉医文学清晰而独特的审美意识,浓厚而深沉的思想表达。而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种文学形式,对后世的医学、涉医文学乃至医学文化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积累和沉淀,是后世涉医文学灿烂、繁荣的根基。本章将从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的审美内涵、思想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层面,对前文提及的丰富多彩的涉医文学作品独特的内在表达及深远的影响作一总体把握。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的审美内涵 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和医药因素的机械加和,也非药草、病理等涉医因素的无意识引入,这一时期的涉医文学已经成为一种交叉、融合的文学题材,既体现着医事这种特殊创作主体,又具有文学的基本属性。涉医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由于它展示的仍然是文学的母题,包裹仍然是文学的内核,同样,也具有文学的审美表达,体现文学的审美功用。对药草美的特征的歌咏,或情感寄予、“静”的审美境界、对神仙世界的审美想象、疾病等特殊审美载体的创作引入,无一不是对文学审美性的高度契合。

 

一、药草的象征 自然的神秘和美感一直以来为文人和文学所感知、所歌咏,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多元融合的时代,关注自然是文人抒发情感、陶冶性情和远离世俗的重要方式。这一时期,文学的主体逐渐的由“天道”走向“人心”,对人的自然性情更为重视。 ......................

 

结语

 

近年来,对中医文化研究不断深入,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现代中医古为今用,厚积薄发,不断开拓,前景广阔。本文从文学的角-度来观照中国传统医学,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切入点。文学与医学在中国古代文明中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和璀壤的成就,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它们是同減、共通和互融的。医文结合的现象在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古代的士大夫文人与中医药关系密切,这是促使涉医文学发展兴盛的首要因素。文人以“博通”为荣,对医学的涉猎是极为平常的,甚至,文学和医学于古代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很多文士不仅通晓医道,还亲身参加过医药实践,因此他们有大量的涉医文学作品的创作。 文人与医者交往密切,相互影响和仿作,出现了较多兼具文学价值与医学价值的作品。其次中医中药的一些特性也是古代涉医文学兴盛的重要因素。许多食物都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进入人们的视野,普通的菜蔬也具有滋体强身,祛邪防病的功效。植物类药材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秀态丽姿、奇香异色、赏心悦目。食材、观赏植物等日常生活元素都与传统中药材有着广泛交叉和加和,医学进入文学的视野并走向繁荣也是理所当然。 本文截取古代涉医文学的一个时段,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期对该时期的涉医.文学有一初步认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该时期朝代交替频繁,战火绵延,疾病横行。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政治杀戮,使士林震荡,人人自危。社会对心灵的重压使人生转向另一种养命自保的追求,生命的短暂让人们体悟到健康的可贵,身体的可塑:只要执着的服食药、修养身心,就可以放缓生命的脚步,甚至达到身体和精神双重的超脱之境。............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