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发挥“校园人”主体作用以构建独特校

发布时间:2019-09-26 14:1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何谓校园文化呢?校园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校园人”的发展。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既是学校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学校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形成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可以使师生的心灵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智慧得到启迪。它不仅有直观、形象的载体,是学校的一门显性课程,更具有无形的精神力量和潜在的教育力量,也是一门隐性课程。它于无形中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以其宽松的空间、个性化的选择、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进行着入心入脑的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以上功能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完善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创建者也是受益者。自育和他育密不可分,只有发挥了“校园人”的主体作用,才可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更符合“校园人”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更贴近“校园人”的生活,更易被接受,更易得到全体成员的支持,从而才可能收到校园文化建设凝聚人、鼓舞人、宣传人、规范人的实效。为此,近些年来,我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特别注意根据学校自身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校园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校园人”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学校特色个性的集中体现,成为受到全体成员支持、促进的各类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一. 每个“校园人”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人”的主体作用,就要使“校园人”全员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作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共建共育、自建自育的局面。如我校二楼的教师风采录,我们把过去只展示一小部分先进人物的光荣榜,改为将全校每一名教师最有光彩的一张工作照展示在橱窗中的形式,并写上每个人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和自己最喜欢或最信奉的教育格言。这个橱窗不是对个别先进的鞭策、激励,而成为对每个教师的鞭策、激励。每个教师、学生、家长都会走到这个橱窗前,阅读每位教师的风采,这无形中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约束和激励。

二、每块空间都是“校园人”自己的天地
我们的校园里有名人名言、名家名画,但更多的是我们“校园人”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成果。学校的一楼展现在师生们面前的是荣誉窗。上面写着:“今天我为学校自豪,明天学校为我光荣”。这里展示了我校获得包头市级以上荣誉的奖杯、奖状、奖旗。每个“校园人”都为自己曾经为取得这些荣誉而流下的汗水、献出的智慧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会产生热爱学校并为学校再争光的心愿。二楼、三楼走廊所有墙壁上挂满了师生自己创作的字画、手工作品,还有获得全国奖励的作品及小作者的照片。它体现了我们鲜明的办学理念:为每个师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每位师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前进。三楼、四楼还有我们的科研天地,展示了我校各项国家、自治区级教育课题研究走过的足迹、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成果,这些课题成果中所体现的素质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育人规律就会深入人心,从而有力地推动教科研成果向现实教育生产力的转化。

三、每一个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都体现出对“校园人”的尊重与关爱
构建校园文化的要素有两个:物质环境(设施、空间)要素,精神环境要素。精神环境要素包括组织环境要素(管理与师生关系构建)和规范环境要素(校风、舆论、制度、心理倾向及主流价值取向)。我们把这些要素最终统一在尊重“校园人”的主体地位,促进“校园人”和谐发展的主题上,构建一种文明美好、富于激情与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物质环境建设中,我们的构建原则是齐、洁、雅、美、趣、思,其中“趣”就突出地体现了对“校园人”(小学生)童真和童趣的关注与尊重。孩子们喜欢涂涂写写画画,我们尊重孩子们的天性,理解他们的需要,专为孩子们创设了一块“涂鸦壁”,让孩子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尽情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无须别人同意,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也促使孩子们由在“街头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表现向文明、美好、高尚的行为发展。孩子们喜欢游戏和活动,我们就为孩子们设法创造游戏和活动的场所与空间,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设施、每一段时间,为学生开辟了“投篮高手”的乐园、“飞车一族”的赛车道、舞蹈的迪厅、“足球小子”的绿茵……教学区、求知区、娱乐区、活动区,还有极富个性化的“自助式”心理辅导室———“心语小屋”。每一个要素都显示出对“校园人”真诚的尊重与细微的关爱,孩子们在愉悦的活动与游戏中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的生活习惯,增进了孩子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学校还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爱在绿中行”让孩子们在种植植物中体会责任;“今天我当家”让孩子们克服“惰性”,增强自制力;“小脚板走天涯”组织孩子们远足、参加夏令营等活动,锻炼毅力;还组织科技读书节、科技艺术节、小型体育竞赛等等。通过精心的设计,调动学生情感。这些丰富多彩而蕴涵深意的活动,带给孩子们无穷的生活乐趣和发展空间。在精神环境建设中,我们以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为重点,学校把“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音乐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的标语张贴在老师们从办公区步入教学区的入口处,它时时提醒着每位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最真诚的尊重与关爱。“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微笑着倾听孩子把话说完;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相信孩子们自己能解决问题;大声地表扬,悄悄地批评,永远都只有期待、鼓励与帮助,永远都没有埋怨、指责与训斥……”教师规范而美好的言行既是教师对学生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它象一道绚丽的彩虹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真诚、理解、尊重的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营造了愉快的心理氛围与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它象一道清泉无声地滋润着师生的心田。规章制度是“显性”的校园文化。我们从管理的条例到管理方式更多地注意了“人情味”,突出其育人的功能。如:我们认为孩子天生好动,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在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条例中明确标示出提醒、警告、加分及扣分的要求,在提醒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就不要进行警告。当某生在楼内喧哗,我们只对他进行提醒,而不是板起脸来进行警告,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会使学生产生自责,当这种自责内化为学生内部道德力量时,会自然升华为改正失误的力量,从而纠正自己的言行,达到育人育心的功能。

四、每一个自主的选择都是心灵自由的天空
信息化时代使现代教育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面对各种文化意识形态,教会学生取舍与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变封闭为开放,给予“校园人”更多自由的空间和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会选择,这也是我校发挥“校园人”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在我校不仅有“涂鸦壁”,还有“读书天地”、“智慧林”、“欢乐大课间”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的自由天地。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自愿参加,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示自己的创意。校园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启迪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灵感,而创造需要空间和时间。我们就要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在自主中学会选择,在自主中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自主中学会创造。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才是一个个性健康的人,一个个性健康的人才能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我们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人”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培养“校园人”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尊重、激励、自主、和谐、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戒备,走向自我接受;离开束缚,走向创造,成为一个真正心灵自由的人,我们的校园文化也唯其独具特色,才更富有生命力。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