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的传统文化观——基于马克思哲学中国化

发布时间:2019-09-26 00:53

第 1 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明清两代,中国社会日益内向闭塞,中华文明走向没落。与此同时,西方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工业革命和政治运动,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此消彼长,不进则退。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方式让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交汇。落后就要挨打。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古埃及斑驳的金字塔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只留下无尽的想象;而古老的中华文明却绵延在巨大的时空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当然,也是一部觉醒和学习西方的历史。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器物,结果是甲午战争的彻底失败。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制度,结果是戊戌六君子血洒刑场。于是,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在倡导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同时,高喊打倒孔家店。向西方看齐,言必称希腊,风行一时。一时间,曾经神圣不可亵渎的至圣先师在欧风美雨中威信扫地。辛亥革命使传统文化失势,新文化运动又使传统文化失语。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步取得统治地位,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而传统文化作为“四旧”是“破”的对象;孔子是“批”的对象。但是,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割断历史的做法是不会持久的。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
 当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我们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地上的。打倒四人帮,推翻两个凡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为重新认识和客观评价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能。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大提升,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吸引着人们,引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传统文化就是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受到尊崇。传统文化经典被大规模的重新整理和出版;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刊物、专著大量涌现;“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文化书院”等等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和高校里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门性的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国际国内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讨会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持续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卓有成效的开展。..................................................



第 2 章 分与合:独特视角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维度

 

面对帝国瓜分军阀割据的局面,他们陷入了苦闷和消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打开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缺口,指示了一条新的社会发展路径,国人为之一振。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的知识分子热烈的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欢呼,并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宣传,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在那救亡图存的年代,各种各样的思潮为国人所关注。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派热衷君主立宪,较为彻底的革命派则主张民主共和。他们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处境,没有能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然而这个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割裂知与行、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个别语句、胶柱鼓瑟的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具体结论和苏联经验生搬硬套到错综复杂的革命实践中,致使中国革命濒临绝境。有鉴于于此,毛泽东从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②归根到底,就是要立足于中国革命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做到实事求是,做到有的放矢;就是要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的也应该实现中国化,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实际一方面指生动活泼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指从历史中继承而来的、既定的文化传统。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必须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同时,透视传统文化,借用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相互碰撞、融合。而后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外来文化,要实现它的实践价值,首先要使它能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民族的形式。而这种民族形式的获得,是通过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来实现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维度,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用民族的语言,具有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

第 3 章 源与流:巫史传统.....................10
3.1 巫 .........................................................10
3.1.1 何为巫................................................10
3.1.2 巫术活动的特质........................................10
3.1.3 由巫而史..............................................11
3.2 巫史传统 ...................................................12
3.2.1 制礼作乐..............................................12
3.2.2 纳仁于礼..............................................13
3.2.3 道家溯源..............................................14
3.2.4 四个基本范畴..........................................15
第 4 章 表与里:独尊儒术................................17
4.1 儒学的双向扩展 .............................................17
4.1.1 “万物皆备于我”......................................17
4.1.2 “制天命而用之”......................................18
4.1.3 “天地之大德曰生”....................................19
4.2 儒学综罗百家 ...............................................20
4.2.1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20
4.2.2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21
4.2.3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22
4.3 传统文化心理结构 ...........................................24
4.3.1 一个世界..............................................24
4.3.2 实用理性..............................................24
4.3.3 乐感文化..............................................25
4.4 宋明理学追求超验的失败 .................26
 .........................................


结论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为方向,以文化心理结构为视角,系统梳理了李泽厚的传统文化观。李泽厚认为传统文化是由巫而史、不断理性化而又保留了巫文化特质的文化。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等流派都是这个巫史文化的表现和产物。以儒家为主干、以百家为辅翼,这个巫史文化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以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为特质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保持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乐观精神,即世间而超世间,强调在此在人生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心灵的依归。这种文化心理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中暴露了自己的局限性,那就是经验性、混沌性、封闭性、循环性,这是建立在小生产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必然的产物。传统文化需要现代化,现代性问题也愈益显现,李泽厚提出西体中用的办法,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改造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同时改造传统文化本身,利用扬弃了的传统文化以回应现代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不光是使得马克思主义有了民族语言的形式、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而是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相互碰撞、融合。这种结合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实践中完成又指向实践。因此,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梳理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相关的。在回应现代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走的是同一条路。是传统文化化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化传统文化?李泽厚选择前者,而我选择了后者。 


参考文献
[1]李倩,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M],新疆大学,2009.
[2]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 2 版.
[3]张永超,李泽厚“巫史传统论”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2007.
[4]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M],厦门大学,2007.
[5]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M],汕头大学,2008.
[6]高益刚,论李泽厚的“新感性”论的内涵及价值[M],山东大学,2007.
[7]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
[8] 梁启雄,荀子简释,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
[9] 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版.
[10] 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年版.
[11] 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