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评奖与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快了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不仅体现在文艺方针、政策及文艺管理、文艺队伍结构层面上迅速推进文艺制度、文艺体制、文艺机制的改革和调整,而且在文艺活动中包括文艺生产和消费,创作和欣赏,评价等诸多活动形式、活动环节层面上极大地铺开和拓展了文艺活动领域和范围,推进文艺活动运行、发展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因此,文学制度的研究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对文学制度的研究分为两类:一是讨论文学制度本身,如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的形成,或是文学制度的构成要素;二是在中国文学转型与发展的背景下,围绕着文学体制、机制改革和转换而进行的文学生产理论研究,这包括对文学生产诸多面向如出版、杂志、社团、评奖等做出的较为具体的研究。应该说,在目前的研究中,对杂志、社团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文学评奖无疑是此类研究中极其薄弱的一个环节。 从研究资料来看,文学评奖的研究大抵还停留在把文学评奖看作为具体的文学实践活动或是具体的文学现象,局限于对评奖程序、评奖条例、评奖主体和客体等评奖内部构成因素的研究,较少从制度、机制的层面来讨论文学评奖与文学思潮、文学活动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因此,从文学机制的角度考察文学评奖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一)茅盾文学奖研究背景 改革放之初,文学肩负着思想启蒙的神圣使命,中国的文学开始其突飞猛进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文学评奖成为了改革放过程中宣扬思想解放、认同优秀作品、表彰优秀作家的重要途径,并迅速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内陆省级以上的文学奖多达50多个,并初步地发展成了一个覆盖官方与民间、专业化与综合化、精英化与大众化、国家级与地方级、常设的与暂设的文学评奖体系。相应地,文学评奖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充分重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为了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化气息和时代特征的文艺制度、体制和机制,一方面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文艺方针、政策,并在文艺管理和文艺队伍结构层面上作出了迅速的调整;另一方面,政府还通过文艺活动中,包括文艺生产与消费,传播与评价等多种活动形式和活动环节,来拓展文艺活动的领域,推进文艺活动运行与发展机制的革新。文学评奖隶属于文学评价的范畴,也是文学机制革新的重要环节,文学评奖活动的开展也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撑与保障。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要求。会议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文化评奖工作,要建立公、公平、公正评奖机制,提高奖项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切实发挥评奖在引导和推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 ....................

 

一、茅盾文学奖的历时性考察 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经历了一个生成、革新、建构与逐步完善的过程,要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离不开对茅盾文学奖的历时性研究。一方面,茅盾文学奖是伴随“新时期”文学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语境也必将对评奖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茅盾文学奖评奖之初即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评奖标准和价值取向。当前,茅盾文学奖已历时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呈现出各个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较为清晰的演变轨迹,对茅盾文学奖的“知识考古学”式的梳理,也为理解中国文学在当代的发展进程开启了一扇窗。最后,对茅盾文学奖问题和质疑的讨论,将更加明晰茅盾文学奖机制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和建构之路。 (一)茅盾文学奖的缘起 茅盾文学奖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茅盾文学奖的直接起源于茅盾先生在病危之际希冀设立长篇小说大奖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的美好愿景,同时,早在茅盾文学奖评奖之前就有了茅盾文艺奖金的评选,这也为茅盾临终愿望从话语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经验保障。正因如此,当前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大多关注于茅盾先生个人生平与创作与茅盾文学奖之间相互指涉,研究茅盾个人价值观念与作品的创作特点对茅盾文学奖评选标准的影响,而忽略了对茅盾文学奖产生所处历史语境的考量。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有其历史必然性。茅盾文学奖产生于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时期,这就注定了这个文学奖在发源之初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茅盾文学奖成立于1981年,在建国后三十年的大部分时期,一方面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文学制度的不健全,文艺成了政治运动的敏锐的“晴雨表”,甚至成为“激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本身。 .......................   (二)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生成与发展 经过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实践,茅盾文学奖己经形成了相对固定和规范的评奖机制。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可以把八届茅盾文学奖分为三部分进行介绍:第一与第二届是茅盾文学奖产生时深受主流政治话语,可放在一起讨论。而第三至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正处于中国市场经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故归为一类。最后第六、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可以说评奖机制已经非常成熟与规范,并呈现出一定的评奖规律,可以一同探究。因为第八届文学评奖机制有重大的调整与革新,故专辟第二章进行详尽的阐述。 1.第一届与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生成机制与状况 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开始于1981年,整个评奖工作历时一年,于1982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开始于1984年,1985年底在北京颁奖。第一届与第二届评奖并没有成文的评奖条例,但之前茅盾设立茅盾文学奖的遗嘱中,已经可以看到,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必定是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导向,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作为指导思想,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作为具体的标准。在首届茅盾文学奖评选过程中,作协副主席张光年还对评选作了进一步规范,要求作品“反映时代、创造典型、引人深思、感人肺腑”。 前两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程序大致相同,评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作协创作研究室发出公告,要求各省市作协分会、出版社、大型文学期刊编辑部初步推荐符合评奖要求的长篇小说。 评奖第二阶则是又作协创研办公室邀请全国各地有经验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和文学杂志刊物的编辑等,组成了读书班,对参选作品进行评议,最后共推荐了二十部以内的作品供评委会参考。 ........................

 

三、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构成与建构.............24 (一)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构成要素 .................24 1.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对象...................................24 2.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主体....................................25 3.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主办方.................................26 (二)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建构 ...........................26 1.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自身建构过程...................27 2.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在建构中形成的传统..............28 3.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对评奖取向的建构..................29 (三)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30 1.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30 2.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文学“经典”的关系 .................32 3.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对“中国经验”的传承 ....................33 四、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文学制度建设........................36 (一)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文学制度的关系......................36 1.文学制度保障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生成和运作............37 2.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革新促进文学制度的完善.............38 (二)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文学评价体系的关系..................39 1.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9 2.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对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作用............. 40 (三)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文学活动的关系.........................41 1.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文学评奖活动的关系.................... 41 2.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与其他文学评价活动的关系.............43 ..........................

 

六、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理论与实践意义

 

研究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对文学活动有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丰富了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为文学活动增加的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也丰富了文学评价体系,为文学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研究有着其时代必然性,茅盾文学奖不仅鼓励了一个时期内,独具代表性的、在思想艺术上都有重要价值的文学作品的挖掘,促进了文学的大繁荣大发展,而且还引导着文学创作与阅读市场,有利于作家创作水平与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同时,茅盾文学奖还激励着中国本土优秀的作家不断丰富创作经验,而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研究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制度支持。

 

(一)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的理论意义 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丰富着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为文学活动的研究增加的新的学术研究方向,同时,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研究不仅能推动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创新发展,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文艺理论的基本命题路身于文艺理论体系和理论构成中。 1.为文学理论体系构成增加了文学动力学内容 文学机制是推动文学运行、发展及其工作活动开展的动力系统,是文学活动顺利展的动力源与驱动力。首先,文学评奖机制既具有隶属于人类的社会评价机制的共同属性和功用,也有其独立的审美评价、艺术评价的特殊属性和功用,它不仅是人类从自身存在、发展、需要出发而建立起来的机制,而且也是人类社会从其存在、发展的需要出发而建立起来的机制,这种评价机制驱动着文学活动的良性运转。 .....................   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带了文学市场的繁荣,如何在嘈杂的文学活动确立评价标准和文学导向,是需要亟待研究的一个话题。文学评奖机制是文学评奖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不仅具有规范、控制评奖活动的功能,而且具有引导、驱动评奖活动的功能。本文选用文学机制的角度对茅盾文学奖进行分析研究,以求更深层次把握文学机制在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过程中的生成、革新和发展的过程,达到从评奖机制的层面来讨论文学评奖与文学创作、文学评价、文学思潮及文学活动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从而完成对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活动的整体观照。 作为文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文学机制是近来中国文学研究界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尤其是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这一概念使用得更为频繁。一般提到文学机制,主要指的是文学生产机制,文学生产机制对文学生产过程起着关键纽带的作用。文学生产机制通过对文学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组合与分配,从而对文学语境施加着强大的影响,因此,文学生产机制是整个文学生产过程得以运行的潜在动力。社会主义主义阶段的文学生产和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构成的行为机制和活动机制,是文学生产和发展的内驱力和推动力。从广义而言,文学机制是以来于社会机制建立的,包括社会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等社会综合因素构成的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整体机制,文学机制无疑受制于社会机制的整体功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