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中心谈“悲与美”的汉译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1章 原始思维和儿童心理的一般表现 


    1.1 关于原始思维的研究概况 


        1.1.1 原始思维研究概说
       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个重要领域,对于原始思维以及原始文化的自觉性探索滥觞于十八世纪,当时正值启蒙运动之发端,人本、理性之光辉正星光熠然,准备一举涤荡中世纪思想界的阴霾。而出生于蓝色地中海岸的伟大哲学家、美学家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始终未曾停止其对真理的追寻,他所建立的历史发展观构筑起其人类、艺术、社会等各个学科研究造诣的深度与广度。在他的著作《新科学》中,为了追寻宗教、伦理、法律等种种文化现象的本质,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蒙昧的野蛮时代。他认为,原始人都是“基于本性上的使然,都是一些诗人”。1原始人都是用一种诗性的语言表达这个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语言是诗性的,世界是诗性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终其根本,他们的思维更是诗性的存在,是一种“诗性思维”。而正是由于这种思维的诗性,使得原始时代所孕育的文化也是诗性的。他们的逻辑、宗教、政治、法律、伦理,乃至地理、天文全都是诗性的。维柯认为,原始人没有抽象的能力,不能把事物外在的形状与其内在的属性分离开来,他们没有数的概念,把挥舞镰刀三次表示三年,用麦穗计数,他们生气的时候,不硕士论文发表格式会说“我生气了”,而是说“血在我的心中沸腾”.在维柯的《新科学》中,所有的对于原始人行为的描述还都是漫画式的,既不连贯,又没有更多的关于其行为本身内在思维的探讨。当然这与其当时人类学研究的实证性资料缺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维柯的原始思维的研究主要截取于《荷马史诗》中的篇章,作为神话传说的《荷马史诗》以其文学作品的属性换位于人类学研究的根基,这本身就有诸多问题,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维柯的研究还是具有开创性的,为今后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以神话史诗作为原始思维研究的发轫物,虽是受限于当时的民族志传、人类学资料的硕士论文提纲格式缺乏,但也从某一侧面透漏出神话之于原始思维,好似一扇窗,浸透着原始人思维非凡的光芒。所谓人类学,简而言之,就是从人类的生物机体特性和人类的文化起源、流变及特征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整体性学科群。而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已经习惯用静止的观点审视自己的文化与思维。意大利哲学家维柯虽然发出了原始人异于当时人“诗性思维”的声音,但在当时影响甚微。直到 1859 年,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经过历时五年的科考,掌握了大量的动植物和地质的第一手资料,发表了《物种起源》,此书一出,便名震世界,自此也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作为人类学的鼻祖的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正是基于进化论的理论成果之上,通过他大量的调查研究,出版了在人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原始文化》,虽然在而后再版的序言中,泰勒极力的否认自己的研究与进化论之间的关系,但在其关于原始人、原始文化的详述与论断中不难发现进化论对其产生的影响。泰勒从广泛的民族学角度出发,对文化提出自己的解读。在他那里,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民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所有的才能的综合体是文化的内核。3泰勒将此前积累起来的民族学材料,用其分类和讨论的方法,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记述了“野蛮人”和“低级种族”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而对于文化的思考则为其中心贯穿始终。作为现象的文化如何全然地以文字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复杂性,多维性使很多研究者难理头绪。泰勒在广泛的调查研究中总结出各种原始文化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以及文化的阶段性,即各个接替的历史阶段的文化之间是有所进化和发展的。泰勒所研究的原始文化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兼容并包,但以精神文化为主,《原始文化》的副标题“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的研究”已清楚地表现出泰勒研究的偏重。泰勒将神话作为研究原始文化的一种手段,或许启发于维柯以《荷马史诗》为原始思维研究蓝本的先例。他认为,神话发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而神话的内容源于日常生活事实,理解神话应从当时人类智力的发展水平出发,才有可能对神话思维进行切实的观照。而在泰勒关注的精神文化中,宗教成为重点。


        1.1.2 原始思维的主要特征 .............................................................................................13-16
            1.1.2.1 逻辑结构方面的表现............................................................................................................ 13-14
            1.1.2.2 意象方面的表现..................................................................................................... 14-16
            1.1.2.3 主客体关系方面的表现 ..................................................................................................................15-16
    1.2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状况 ......................................................................................16-19
    1.3 原始思维和儿童心理的相似性 .............................................................................19-22
        1.3.1 主客体不分 ..............................................................................................................................19-20
        1.3.2 以自我为中心 .....................................................................................20
        1.3.3 “万物有灵”论 ..........................................................................................................20-21
        1.3.4 思维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1-22
第2章 原始思维下的神话 ...........................................................................................................22-25
    2.1 原始思维宇宙观下的创世神话 ......................................................................................................................................22
    2.2 原始思维中主客体关系与自然神话 .............................................................................22-24
    2.3 “集体表象”控制下的英雄神话 .........................................................................................................24-25
第3章 儿童心理下的童话..................................................................................................... 25-32
    3.1 童话的类型 ...........................................................................................................................25-28
    3.2 童话的文体特征 ...............................................................................................................................28-32
第4章 当今童话创作所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32-36
    4.1 说教为先 .........................................................................................................................32-33
    4.2 片面追求象征 ..............................................................................................................................33-34
    4.3 成人化色彩浓重 ........................................................................................................34-36


结论
 

事实上,无论是片面地借助象征搭借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关系,还是物性的重视与强调,或是以说教为目的的弊病,无疑都根源于童话出于成人之手之故。而神话无论想象如何奇诡、动态如何万千,始终存在着其终极的合理性——原始人的世界就如彼那端的存在着,原始思维的特征都被毫无保留地映射在他们自己的文学之中。以儿童为受众的童话其创作者不是儿童本身,而是成年人代其立言,虽然成年人极力运用象征、拟人等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文学手段去弥补年龄的差距,但其中难免充斥着成人的思维方式。而在中国的童话创作中,多数的童话在一开篇就已然订立了黑白两面,坏人都是作恶多端、永远都不会做任何好事,正义化身永远都深谋远虑、智勇双全。童话中的成人化色彩浓重不仅表现在对教育功用的侧重上,还表现为想象力缺失。通过观察儿童的绘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儿童眼中的世界是“变形”的,充满着各种奇幻的想象,所以像《豌豆公主》、《爱丽丝梦游奇遇记》那样的具有魔幻色彩的童话为他们津津乐道。与此同时,以动画片为例,通过对很多成年人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没有童真的成年人是看不懂动画片的,他们惯常的思维习惯不适应动画片的故事发展。而创作一部好的童话,最重要的是作者应当向儿童那样思考,重新走进儿童的世界,然后替他们描绘他们所看到的、想到的世界。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