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理解和信念推理的ERP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1 文献综述 


    1.1 概念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对内部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意图、情绪等)进行推理,并据此解释和预测自我和他人行为的能力(Premack & Woodruff,1978; Wellman, 1990; Wellman & Gelman,1992; Firth & Firth, 1999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人类交往的认知基础是能够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并进行人际互动,人所持有的信念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活动(王益文,200)。信念推理在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断中起到核心作用(Monika Sommer, & Katrin D6hnel,2007)。信念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态或态度,是人们关于某事或某物是正确的观念,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Wellman,1990),它包括了认识(knowledge)、确信(convictions)、推测(suppositions)、观点(ideas)及看法(opionions)等(Wellman,1988;张婷,2009); Wellman等指出信念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态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或态度,是指人们关于某事或某物是正确的思想"(Wellman, 1990); Flavell等认为信念是人们对事物的心理表征,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信念(Flavell,1992)。这种心理表征可能是真实和正确的,也可能是非真实和错误的。前者为真实信念,后者为错误信念(张婷,2009)。有研究者认为3岁儿童理解正确硕士论文发表格式信念比错误信念更容易(Saltmarsh,1995)。而4岁左右开始发展的错误信念理解是心理理论的核心成分。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者们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Wimmer & Pemer ,1983; Hugrefe &Pemer, 1986;Gopnik & Astington, 1988)。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观察到的行为是由内部心理状态所决定的,这些心理状态与现实虽然有关但却有所区别(P emer, 1991 ;Wellman, 1990),心理理论能力促使人们将外在的行为与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信念愿望意图等联系起来,由内部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Lang &Pemer,2002)。行为是内部心理状态的外在显示,是心理状态的产物(Wellman,1988)。人类行为并不是随机表现出来的,而是由内部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之间具有硕士论文提纲格式因果关系。因此可以用心理状态来对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心理理论研究中,对信念等内部心理状态的研究常常是通过行为指标来实现的。任务常要求被试根据信念来预测可能的行为,或者用信念来解释现有的行为(Saxe,2008)。对心理状态的归因能够提升我们对日常人类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个体预测他人行为的前提是认识到这个人关于世界状态的心理表征。心理和世界的关系是由表征来决定的,心理独立而有别于物理世界,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地表征客体和事件,即事实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表征。就信念理解而言,需要形成对信念的表征性认识,认识到信念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反映,而会随着经验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在同一时间里或不同人对于同一事实可能有不同的变化。错误信念的掌握被视为儿童是否认识到个体能够以不同方式表征同一客体或事件的证据,错误信念任务则被视为儿童是否拥有心理表征理论的某种石蕊试剂检验。


    1.2 信念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近年来,以错误信念任务为研究范式的行为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心理理论研究已逐步从行为机制逐步向探讨其认知神经基础过渡(王益文,2008)。功能神经成像研究发现,在完成心理理论相关任务中,额叶(包括内侧前额皮层、眶额叶和扣带回皮层)、颞顶连接处、颞上沟(包括杏仁核和颞极)等区域有明显的激活(Frith & Frith, 2003)。其中只有内侧前额皮层(mPFC)被视为与心理理论加工具有特异相关性。对错误信念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发现内侧前额皮层(mPFC)尤其是前扣带回区域和颞顶联合区域参与信念推理过程(Sommer,2007).而关于心理理论的ERP研究,大多数考察的是错误信念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Sabbagh等采用意外转移范式,考察了儿童和成人对错误信念表征和现实表征的区分(Sabbagh,&Taylor,2009; Sabbagh & Gehring,2004;Liu & Sabbagh,2009);王益文等采用欺骗外表范式,考察了错误信念加工的时间过程和源定位(王益文,2008);张婷等同样采用欺骗外表范式考察了错误信念加工中对自我知识的抑制(张婷&李红,2009);而David Liu等则采用区分信念和区分愿望任务,考察的是信念和愿望推理的神经机制(Liu & Meltzoff,2009)。结果普遍发现,在左侧额叶区域出现ERP成分的差异。这与功能神经成像的研究具有一致性。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和成人对他人心理的日常推理主要依靠正确信念(王益文,2008),而先前的信念推理ERP研究多采用错误信念任务,要求个体根据他人的错误信念对其行为进行预测,通过对比现实表征和心理表征来考察信念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没有详细考察信念的加工过程。可能在有无行为预测要求两种情况下,所涉及的心理加工是不同的。Apperly等曾提出将信念推理过程分开考察的设想,即考察拥有心理状态的概念如信念,和将这种信念归因为特定场景特定人物的具体推理过程是否不同(Apperly & Samson, 2005)。此外,对现实表征的心理加工需要记忆资源,那么当知道某人具有某信念时,对这一事实的心理加工除了记忆的参与,还涉及到理解信念中命题态度的问题。心理状态功能的一个核心特征是意向性。例如在表述"小明在想一条狗"时,狗就是一个意向客体(intentionalobject )。意向客体在体貌(aspectuality )、非存在性(nonexistence)和错象(misrepresentation)方面均有别于物理客体。意向行为也不同于物理事件,其必然要指向某一客体或客体的某些方面。意向行为也可能是错误表征目标客体,包含诸如"X以为巧克力在橱柜"这种意向行为的命题,被称为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attitudes)o就信念理解而言,需要个体意识到信念中包含的命题态度,即机体和世界之间的心理关系。而现实表征则不涉及到这种命题态度理解。前人的研究大多是将现实表征任务作为基线,简单地对比记忆和信念推理过程,而忽视了其中的信念理解过程。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一是采用真实信念,考察记忆、信念理解和信念推理的关系。此外,先前的心理理论神经机制研究,大多研究的是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即以心理内容为研究对象,较少从心理的主体等方面进行研究。成功的人类互动,不仅仅具有推断信念愿望等心理状态的能力,还需要意识到他人是拥有这些心理状态的主体(Mitchell, 2008)。同时对信念的认知,除了包括正确信念与错误信念夕卜,还应该有自我信念与他人信念这两个更为细致的内容,因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归因以及相关行为的预测(Feinfield & Flavell,1999)。先前大多数心理理论研究注重考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对自我心理状态的归因相对较为忽视(Hogrefe ,1986)。而在哲学和心理学中关于怎样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问题己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年幼儿童怎样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Symons, D. K. 2004)。何时能够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思维和感觉之间的差异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see Flavell, 2000;Wellman, Cross, & Watson, 2001)。区分自我和他人视角的能力和信念归因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个体必须知道他人的心理表征和自己是不同的。本研究二的目的则是引进自我和他人因素,考察个体在对自我和他人信念加工时的神经机制。本研究一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信念理解任务,考察记忆、信念理解和信念推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记忆任务作为基线条件。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引进自我和他人因素,在考察三种任务关系的同时,探究对自我和他人的信念加工时的神经机制差异。

3 实验一 ..............................................................13-18
    3.1 实验目的 ..............................................................13
    3.2 实验方法 ..............................................................13-15
        3.2.1 被试 ..............................................................13
        3.2.2 刺激材料 ..............................................................13
        3.2.3 程序和任务 ..............................................................13-14
        3.2.4 EEG记录 ..............................................................14-15
        3.2.5 ERP数据分析和统计 ..............................................................15
    3.3 实验结果 ..............................................................15-17
    3.4 讨论 ..............................................................17-18
4 实验二 自我和他人在信念加工中的神经相关性 ..............................................................18-26
    4.1 实验目的 ..............................................................18
    4.2 实验方法 ..............................................................18-20
        4.2.1 被试 ..............................................................18
        4.2.2 刺激材料 ..............................................................18
        4.2.3 程序和任务 ..............................................................18-19
        4.2.4 ERP记录 ..............................................................19
        4.2.5 ERP数据分析和统计 ..............................................................19-20
    4.3 结果 ..............................................................20-24
        4.3.1 任务之间的比较 ..............................................................20-23
        4.3.2 条件之间的比较 ..............................................................23-24


5 结论


   当个体在对信念进行加工时,存在记忆、信念理解和信念推理三个阶段。表明拥有信念的概念和将之归因到具体场景和具体人物的过程是不同的。同时,在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时表现出了跨任务的一致性,表明个体在对自我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时,存在加工优势。
   本研究首次证实了记忆、信念理解和信念推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拥有心理状态的概念和将之进行推理是不同的过程。未来需要更精细的研究手段来考察信念理解和信念推理之间的时间关系和脑区定位。跨任务的一致性是否说明了除了视角差异,对心理状态的表征机制是否是一样的。我们直觉地认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了解程度优于他人,但很少有证据表明我们在对心理状态进行归因时先归因于自己,如在错误信念任务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先通过自我问题的趋势。Gopnik和Meltzoff认为当儿童可以报告出自己的心理状态时也可以报告出他人的心理状态,相反若是儿童不能理解和报告他人的心理状态,也不能报告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可以说,自我和他人加工具有跨任务一致性,其差异只是体现在两种视角的差异,与具体的任务内容和加工要求无关。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此提供证据。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