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20:27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框架理论
           最近几年,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于框架理论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框架理论是一个舶来品,源于英语词组Framing Theory。对于Framing这个词,一般将其翻译为“框架”。对于Framing The 高校毕业论文ory,不少专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潘忠党教授看来,Framing Theory为架构理论似乎显得更为精准。但是一般意义而言,我们习惯称其为框架理论。框架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在回顾框架理论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框架理论从兴起到成熟繁荣 高校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到现在的广泛使用,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当我们把眼光转移到框架理论的学术渊源,会发现框架理论并非源自传播学本身,而是别的学科的舶来品。一般而言,框架理论的来源有两条线索:一是源于社会学,二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不得不提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 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他对于框架理论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时至今日,戈夫曼仍然被许多传播学的研究者看作是框架理论的鼻祖。戈夫曼在1974年出版一部名为《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的书中,便对于“框架”一词的含义做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只是戈夫曼的框架针对的只是个体行为,并未进一步推广,这一点也许是戈夫曼最初研究的局限所在。而在此之后的社会学家托德 吉特林(Todd Githn),则把“框架”一词的涵义推广运用到大众传播学领域。吉特林的思想在其专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中指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论文尽管媒体不是反映现实的镜子,可它们也不是一副想像中的抽象作品。它们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变窄加宽,延长和缩短,扭曲和忽略早已存在的事物。”以至于“大众媒介已成为支配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系”。哈哈镜对于事物原状的改变,表达了外在的媒介对于事物所作出的反应,这其实也就是框架所圈定的一个范围。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框架最初是与心理学息息相关的。有关“框架”这个的概念的提出最早为学者格雷戈里·贝特森所提出。而最初框架被贝特森界定在认知心理学层面,这与贝特森是心理学家有密切的关系。在 1955 年,贝特森在《关于戏剧与幻想的理论》一文中,首次对于所谓的“框架”概念做出了详细阐述,这在学界一般被认为是“框架”一词概念提出的标志性事件。当我们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综合起来,会对于框架有不同的理解。根据美国学者甘姆森(Gamson)的研究结果,“框架”一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指“界限”(boundary),它宛若照相机的广角镜头一般,代表了取材的范围;而另一类是用作阐述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 frame),以此来诠释外部的世界,显示的是意义的结构。毫不夸张地讲,甘姆森是到目前为止促使框架理论完善和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之一。在学者臧国仁看来,框架存在的基础是符号的转化,“这社会中个体是无法全面认识所处的世界的,须通过符号转化,始能成为与个人内在心理有
   

第二节 比较新闻学
        比较新闻学在中国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可是真正进行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 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学者童兵在其专著《中西新闻比较论纲》中,对于中西方新闻的历史、传媒组织架构、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比较新闻学的阶段划分问题也是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根据学者朱清河、童兵对于比较新闻研究的成果来看,“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 世纪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末,是其萌芽期;第二阶段为 20 世纪 90 年代,是其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是其繁荣与深化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是普遍存在的。通过这种对于不同事物的比较可以直观地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新闻比较历来是一项困难的研究工作。在比较新闻学中,由于中西方新闻体制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理念的差别使得在对于中西方新闻的比较研究工作显得困难重重。中国重视集体的力量,认为个人应该服从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和需要,而西方则推崇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和彰显,在英语中“我”的英文“I”永远是大写的。在中国,新闻的舆论引导和政治功能被放大。而西方媒体在自由主义的引领之下,认为对于新闻的报道应该做到真实客观中立,至于如何看待新闻那是受众自己的事情,媒体不应该过分干涉。中西方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使得其中一方并不能完全准确地理解另一方真实的观点和想法。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传播和比较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种种因素受到有意或者无意的误读。或许对于中西方新闻的比较类似于对于两种不同食物的比较一样,“比较新闻学中有许多东西很可能是没有解法的,讨论也许是根本没有结局的。因此,我们的目标首先是梳理和廓清历史的脉络,而不是简单而匆忙地审视中西彼此的高下优劣。”我们在这种比较和甄别的过程中,也可以看被比较者的一些特征和个性化的东西,从而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经过仔细考虑和筛选,本文确定《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这种选择主要基于如下考虑:第一, 两报均是综合类报纸,而非科技新闻类专业报纸。本文所要探索的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中,媒体科技采用何种框架作为其新闻报道展示给受众。由于《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新闻媒体的受众范围要远远小于综合性报纸的受众范围,而且对于公民科学素养的考察也应该放在更为宏观的范围之内,更有说服力。因此,选择综合性、全国性的报纸更为符合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二,《人民日报》和《约时报》的历史悠久,代表了巨大影响力和各自的特色。在中国,《人民日报》的地位非同一般。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具有浓厚的党报特色,建国以来,在我国的社会变迁和政治经济的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同时也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而创刊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有影响力的权威大报之一,也是西方主流世界的舆论领袖之一。《纽约时报》不仅擅长政治经济题材的报道,其科技题材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许多地方报纸只有少数专业记者,而全国性报纸如《纽约时报》则大不相同,他们聘用了一批经验丰富、懂得科技的科学作家。”第三,《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属于传统的平面媒体。对于新闻报道,报纸较电视、广播等更为深入,与网络媒体更为专业和正式,可靠性更高,从总体上来讲报纸对于新闻的把关是非常严格和可控的。基于科技本身的严肃性和精确性,对于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不仅需要做定量的统计分析,更要显得准确无误。而且从操作的层面上讲,对于报纸的研究也较为方便和可行。本论文研究选取的样本总量是二十年内《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两报刊登的所有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新闻报道,包括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科学家相关的会议性报道。总样本的研究的具体时间段是自199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所有标题中包含“诺贝尔奖”和“诺贝尔”以及含有诺奖得主名字的文章,同时剔除不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章。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两报文本总数为237篇,这是本研究抽取的总体样本。
 

第三章 两报呈现的科技新闻比较研究
 

           本文根据既定的研究方法,在自199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抽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这两报关于诺贝尔奖的科技新闻报道文本,共计237篇新闻报道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本文将针对这些文本,分别从宏观、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这三个层面上设置不同的框架类别,试图解析在这些框架内,阐述《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这两报如何呈现科技新闻报道,并从中发现中西方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规律和技巧。
 

第一节 宏观框架结构分析
 

一、 文本版面
           同样的内容放在不同的版面和位置所造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种对于版面的设计和新闻内容的编辑反映出新闻工作者不同的用意和目的。根据统计,所选取的《人民日报》的文本所占的版面共计 9 种版面:头版、要闻版、文化版、国际版、教育科技版、国民经济版、视点版、科教周刊版,以及副刊。所选取的《纽约时报》的文本所占的版面共有 15 种,它们分别是:Science(科学版)、Health(健康版)、 Obituaries(讣闻版)、Business(商业版)、Art & Design(艺术设计版)、 World(世界版)、 Long Island Weekly Desk(长岛周刊版)、 Editorial Desk(社论版)、 U.S.(美国版)、 National Desk(国内版)、 Foreign Desk(外国版)、technology(技术版)、Metropolitan Desk(大都市版)、 Week in Review Desk(一周回顾版)、 The City Weekly Desk(城市周刊版)、 Real Estate Desk(房地产版)。基于新闻理念和具体操作的不同,《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版面所采用的名称和划分准不同,由此表现出两报在对于版面的设计上的巨大差异性。为了方便研究分析,笔者参照较为常见的版面设计,根据版面的内容,将两份报纸的版面统一归类,把这 24 种版面大体上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要闻版(主要是国内的重大新闻,包括头版,以及 Metropolitan Desk(大都市版)、U.S.(美国版)、National Desk(国内版));国际版(主要是国外重大新闻热点,与国内新闻相对,包括 World(世界版)、Foreign Desk(外国版));科教文卫版(包括专业性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领域的新闻);评论版(包括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论坛、社论、读者来信、观点等);其它(包括专题版、Obituaries(讣闻版)、各类周刊版、Business(商业版)、Art & Design(艺术设计版)、Real Estate Desk(房地产版)以及副刊版)。
 

二、 文本数量 ............................................................................................19-20
        三、 文本主题  ............................................................................................20-23
        四、 文本体裁  ............................................................................................23-26
    第二节 中观框架 ............................................................................................26-34
        一、 新闻叙事  ............................................................................................26-32
        二、 消息来 ............................................................................................32-34
    第三节 微观框架 ............................................................................................34-43
        一、 新闻标题  ............................................................................................35-38
        二、 科学术语  ............................................................................................38-40
        三、 倾向性  ............................................................................................40-43
 

第四节 结论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理论的学说,这个学说认为许多人生活在看不见阳光的黑暗的洞穴中,揭示了柏拉图对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科技新闻对于受众科学素养也起到教育的作用。学者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刻板印象”指人们由于生活比较狭小的某一角落,对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一类人或发生的某一类事会形成固定、概况、笼统的看法。媒体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公众对于科学家和科学“刻板印象”的反映,这一点使得人们对于科学家的态度有很深的影响。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体现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础,是科学知识得以应用的先导环节,也是提高国民科技素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对于新闻框架的建构的分析,我们发现《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进行科技报道方式各具其特色,二者在对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关的新闻报道呈现出如下方面的相似和个性化:1.在宏观层面上,两报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文本版面、文本数量、文本主题以及文本的体裁方面。从文本版面来看,所研究的文本在要闻版和科教文本版所占的比重较高,但是《人民日报》的科技报道在国际版的比重要高于《纽约时报》。就文本数量而言,《人民日报》的数量总体上大于《纽约时报》的文本条数。两报的体裁形式丰富多样,《人民日报》的新闻体裁以科技消息为主,其短消息数量远远高于《纽约时报》,而《纽约时报》的特写所占比例较大,新闻报道也以中长篇报道居多,即使是新闻消息,其篇幅整体上长于《人民日报》的同类消息篇幅。《人民日报》的科技新闻报道给人的感觉总体上过于严肃呆板,文字偏重于对事件尤其是会议类新闻和中央领导对于科技工作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的记录,文本以正面报道为主。较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即使是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有关国家领导人和会议的字眼出现次数也是相当高。充分反映了中央党报浓郁的政治特色。虽然至今中国仍然未有国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是带有“华裔”字眼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屡见不鲜。《人民日报》这种刻意突出强化华裔的身份的背后反映中国媒体的英雄叙述倾向。《人民日报》的报道突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先感谢国家”。这种民粹主义的情结在现代社会中不利于报道的客观,同时在国际间的交流中使得传播间的鸿沟变得越大。相比之下,《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中科技信息的含量较高,科技味道较为浓重,给读者的感觉较为充实。在人物报道中,《纽约时报》的处理方式是将人物还原为普通公民,充满轻松活泼的气氛,即使是在讣闻类的新闻报道中,也尽可能让读者不会感觉沉重。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