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优秀毕业论文5篇

发布时间:2019-09-23 17:58
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指高等学校(或某些专业)为对本科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代写优秀毕业论文篇一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物联网概述及典型应用场景 作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市场需求,对未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有强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11月17日,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在突尼斯举行,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互联网报告,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lOT)的概念,物联网是传感网在概念上的一次拓展。一般来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一个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通过嵌入射频识别(RFID)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成为物联网的终端,然后通过公众无线通信网络,电话网等方式接入到互联网,并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电脑,PAD等实现对相关事务的信息采集、状态监测、控制管理等功能⑴。由以上物联网的定义,可以分析得出物联网的主要特点:一是互联网特征,归根到底,物联网最终还是属于拓展了应用范围的互联网,即所有物联网终端都要实现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自主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物联网的应用终端可以自动识别网络覆盖范围内的通信实体,并且能够实现彼此间相互通信,即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的特征,即网络的智能化,通信系统可根据周围环境等因素自适应调整自身属性。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信息浪潮的热点,吸引了国内外政府公司和研究机构的极大关注。有些则是从国家重大信息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例如美国IBM公司己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日本提出的“U-Japan”战略,韩国提出的“U-Korea”战略。在我国,针对目前物联网发展的光明前景,也相应提出了 “感知中国”的发展战略,从此展开了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浪潮。2009年8月,国家领导人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快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的建设进程,尽早攻破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传感网络的发展。此后,在无锡成立了我国最大的物联网研究中心,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也迅速加入其中。在我国高校,物联网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9年9月,北京邮电大学与无锡市两方签署了相关协议,将合作建立研究部门,针对传感网技术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机制,其中涉及到了物联网相关的多项技术和多重环节。这说明中国“物联网”己幵始进入建设阶段,同时也标志着物联网技术作为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技术,其相关方面的研发工作己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 通信技术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应该受到各研究机构足够的重视。在物联网时代,信号的传输多以数据业务为主,通信方式也更多的选用无线方式,任何物体都有可能成为物联网终端,这无疑需要更大的带宽,更多的频谱资源。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有将近1亿9千万的机器设备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和信息的共享;到2020年,设备与设备之间通信的需求与目前的人与人之间通信的需求之比将达到30: 1,这也就是说通信实体将可能由70亿的人口拓展到500亿乃至上万亿的物体和机器,这些终端都将通过无线的方式互联;到2050年,在人们的曰常生活中,传感器将无处不在【3]。届时,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对频谱的需求量是相当巨大的。如何在满足无线网络对频谱需求的同时提高有限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人人通信已趋于饱和,物物通信、物人通信将是国民经济通信产业新的增长点。物联网的提出,应用及实施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次新的机遇。随着ZigBee、Wi-Fi、LTE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网络基础,不仅可以满足局部细小的传感网络,而且还可以满足全局控制网络的技术需求。而由于多种技术的配合使用,物联网传输的数据包括语音,音视频流,普通文本等多种形式,在传输速率和信息安全方面也有不同的标准。截至目前,物联网应用己经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例如济南园博园的基于ZigBee的路灯控制系统,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防入侵控制系统,上海世博会上的盒饭RFID电子标签等。虽然这都还只是小范围的推广试验,但这些案例的成功正是物联网获得大发展的先决条件。物联网技术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在重点应用领域,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医疗健康、物流管理、智能家居等的示范作用。就目前来讲,物联网主要应用在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例如电力行业的电力远程抄表、电力输配变设备监控,交通行业主要应用为车辆定位管理,未来在其他重点领域都会有所涉及。可以预见,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章通信系统间干扰原理及研究方法   在第一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主要的研究工作。在本章节中,将会围绕通信系统间干扰共存问题,详细阐述干扰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共存问题的研究方法一一确定性分析和系统仿真,对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共存进行分析。通信系统发射机的作用是将基带调制后的信号进行频率变化,以使其适于在无线空间中传播,然后通过功放模块输出到天线端,然后经由天线发射到自由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发射机除了将有用信号通过本工作信道发射,在工作信道外的频带上也会产生一定的能量辐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根据发射机的频谱模板来对发射机特性进行分析。频谱模板描述了发射机的能量福射特性,如图2-1所示,在信号传输信道外的能量统称为带外福射,带外福射又可以分为邻道泄漏和杂散辐射。通信系统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接收经由空间传播的在指定信道上的信号并对其进行解调。接收机首先要对接收道德信号进行频率的调整以及模数转换,这是发送过程的逆过程。如图2-2所示,接收机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带内阻塞特性,带外阻塞特性,邻道选择性,接收机参考灵敏度等,其中带外阻塞发生在接收带宽外,带内阻塞发生在接收机的接收带宽范围内。   第三章 智能家居系统组网技术.......... 13 3.1 智能家居系统组成......... 13 3.2 智能家居内部网 .........13 3.2.1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13 3.2.2基于LTE的室内通信技术......... 15 3.3 智能家居外部网 .........16 3.3.1智能家居外部网的实现方式 .........17 3.3.2基于回传链路的智能家居外部网场景......... 18 3.4 小结 .........19 第四章 LTE和Wi-H共存场景下的干扰分析......... 21 4.1 干扰场景......... 21 4.2 LTE和Wi-Fi共存确定性分析研究......... 22 4.3 确定性分析计算......... 24 4.4 4小结.........28 第五章 室内LTE和Wi-Fi共存场景建模与仿真......... 29 5.1 LTE系统关键算法......... 29 5.1.1 LTE系统调度......... 29 5.1.2 LTE系统功率控制......... 29 5.2 Wi-Fi系统关键算法......... 31 5.2.1 DCF协议性能分析......... 31 5.2.2 Markov 模型 .........32 5.3 仿真假设及参数设置......... 34 5.4 链路级曲线映射.........38 5.5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0 5.7 仿真流程......... 41   结论   本论文旨在对物联网智能家居场景下的相关共存进行仿真研究,物联网技术己经成为智能家居发展的助推器,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智能家居的应用前景更加明朗。针对这一发展趋势,我们从物联网概念着手,分析了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及应用前景,提出了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典型应用场景,重点研究了室内场景下2.4GHzLTE与Wi-Fi共同组网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并得出了为保证系统共存所需的隔离度要求,对将来的网络频率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确定性分析和系统仿真两种方法来分析Wi-H对LTE系统通信性能的影响。首先,针对智能家居场景,本文总结了室内环境下的基本组网形式,并介绍了智能家居的主流通信技术和智能家居的联网方案,对智能家居这一课题的研究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为未来进行更加细致的建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本文从发射机和接收机特性出发,分析了无线通信系统间干扰的类型及干扰产生的基本原理,并对干扰共存的研宄方法:确定性分析与系统级仿真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下来,对于本文研究重点,室内LTE和Wi-Fi共同组网场景下的干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宄。通过分析计算Wi-Fi对LTE系统上下行的ACIR值,得出在紧邻频部署情况下两系统共存所需的额外隔离度,为系统级仿真提供了理论参考。在系统级仿真中,研究了系统共存的拓扑结构模型,天线模型,链路传播模型,干扰模型等,确定了仿真的各个参数,制定了系统仿真具体流程。通过仿真发现,不同Wi-H系统AP的部署密度对干扰影响较大,当每个房间都部署AP后,发现需要34dB?38dB的频率隔离才能实现共存要求,由于Wi-H频段信道划分己具备-?定的规模化应用,所以要求在LTE系统进行频谱规划时,避免使用与ISM邻频段频谱,增大两系统间的频率隔离度。此外,通过仿真还发现,由于是在室内范围内部署Wi-H设备,传播环境较为固定,因此可以在保证Wi-Fi覆盖范围的前提下尽量降低AP或STA的发射功率,发射功率的降低也可直接减弱系统对LTE的干扰。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ITU Internet Reports, The Internet ofThings, Nov. 2005. [2]张新程,付航,李天璞等著,物联网关键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30. [3]何廷润,物联网频谱需求的比较研宄,移动通信,34 (15),2010,11-14. [4] Gao Chong; Ling Zhihao; Yuan Yifeng.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 of SmartHome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 andControl (ICECC), 2011. [5](美)Andrea Goldsmith著,杨鸿文,李卫东,郭文斌等译,无线通信WirelessCommunication,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20. [6]苏国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移动通信,2010年第10期,68-71. [7] 3GPP TS 25.102 V9.1.0,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TDD)(Release 9),2010. [8] 3GPP TR 25.942 VI 0.0.0,Radio Frequency (RF) system scenarios (Release 10),2011. [9]张帆,LTE系统中家庭基站技术研究[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1. [10]3GPP TR 36.942 VI0.2.0,Radio Frequency (RF) system scenarios (Release 10),2010.  

代写优秀毕业论文篇二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医疗信息共享的实施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热点,在国内实现医院之间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检查、化验,节约看病时间则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中来,是实现医疗信息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实现医疗信息跨平台和跨系统的共享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又一难题,基于Web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出现为这一难题的攻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一与丨nternet有着天生联系的可扩展标记语言缩短了病历系统的开发时间,同时使得病历信息的利用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利用XML存储的病历信息为病人信息远程传递和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⑴。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B/S架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然而,它的优势恰恰为其安全带来了隐患,医疗机构在使用电子病历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关于生理、疾病、生育等方面的个人信息,在信息共享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以及共享性,病人信息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篡改和假冒。因此,病历数据的安全性亟待解决,确保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而信息加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加密算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1.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发展现状 电子病历安全方面的隐患也是病历没有得到很好普及的原因,我国法律也出台了保障电子病历信息的安全性的相关法律,法律作为有效的手段并不能杜绝信息的泄露,有关病历信息保护的技术措施逐渐被引进到病历系统中来。我国己有多家医院与计算机软件公司合作共同研究电子病历及其安全性防护,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XML技术己经得到电子病历系统开发行业的应用。国内基于XML的病历编辑器、病历存储器、病历浏览界面的开发正在火热的进行中,病历数据的安全问题也被纳入电子病历系统的幵发中来,基于XML的病历加密技术也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1.3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设计相关知识,设计出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系统实现了病历录入、病历检索、人员管理、文档基础管理、远程调用等功能,课题釆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 2008结合XML存储数据的方式实现了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存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用于一般业务的处理和病人信息的存储和采集,系统将需要共享的病历信息集成到XML中,XML的引入实现了供不同用户查阅病历信息的检索功能,系统定制适合不同用户需求的DTD规范,结合XSLT将病历文件转换成便于在浏览器中查看的样式,很好的实现了不同用户对病历信息的查看以及病历跨系统和跨平台的共享。在病历安全性方面,重点研究了基于XML病历文档的加密算法,将对称加密算法速度快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能高的优点相结合,提出组合加密算法,并应用此算法对XML格式的病历文档进行加密处理,加强病历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二章电子病历系统相关知识   2.1电子病历基础知识 2.1.1电子病历的定义与组成 由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中可以了解到,电子病历是不同于纸质病历的一个全新概念,规范化的电子病历指的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的过程中使用医疗辅助信息系统生成的文本、符号、图表、图形、数据、影像等等一系列的数字化信息,同时能使用计算机或健康信息卡实现信息管理、存储、传输和再现的医疗记录,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它取代了纸质病历并包含了纸质病历的全部内容。传统病历通过笔墨纸张来记录就诊信息。像我们日常使用的word文档或者其他文字编辑工具记录的病历就不属于电子病历的范畴。电子病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病历信息的采集、保存、加工和传输等工作。电子病历不是简单的将纸质病历的内容输入计算机,而是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辅助检查系统将各个科室产生的病人信息进行汇集,是病人完整、集成的信息,是诊疗过程的全面记录,能客观的反映病情、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电子病历不仅将病人信息多媒体化,并且提供超越纸质病历的服务功能。医护人员通过计算机将病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形成完善规范化的信息,为信息管理、科研和临床教学提供良好的帮助。电子病历不仅能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病程记录、护理记录、手术记录、诊断情况,还可以记录CT、螺旋CT、超声、MRI、核医学等各种造影成像检查,透析治疗、康复治疗等各种检查信息,甚至包括辅助检查中的各种病理信号、动态声像,完成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集合。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提取和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收集病人的临床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以便全面快速的了解病人病情,提高诊疗效率。   第三章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 18 3.1系统设计目标 .........18 3.2系统开发架构......... 18 3.3系统需求分析......... 19 3.4系统功能划分......... 24 3.5数据库设计......... 26 3.5.1数据表设计......... 26 3.5.2数据库建模......... 27 3.6本章小结......... 28 第四章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 29 4.1登录系统......... 29 4.2基础业务模块的实现 .........31 4.2.1病历录入......... 31 4.2.2病历保存......... 33 4.2.3病历检索......... 34 4.2.4与数据库的连接......... 41 4.3范文管理 .........42 4.4病历的远程调用......... 43 4.4.3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47 4.5本章小结......... 48 第五章XML文档安全性研究......... 49 5.1 XML文档签名......... 49 5.1.1数字签名基础知识......... 49 5.1.2 XML数字签名和验证 49 5.2加密算法的选取 .........53 5.3组合加密算法 .........62 5.4本章小结......... 66   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国内外各大医院都在加大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其研究和开发对医院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构建电子病历系统作了深入的研究,实现了电子病历的录入、检索、保存、远程调用等功能,使用组合加密算法对电子病历XML文档进行加密,确保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对医院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电子病历系统的架构及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将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8结合XML存储数据的方式实现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存储,SQLServer数据库用于一般业务的处理和病人信息的存储和采集,系统将需要共享的病历信息集成到XML文件中。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将XML结合DTD规范和XSLT技术,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HTML页面进行显示,很好的实现了不同用户对病历信息的查看。针对医疗信息共享的需求,对实现电子病历的远程调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电子病历XML文档传输所用到的SOAP技术。对病历XML文档的安全性做了深入研究,提出组合加密算法对病历文档进行加密,保证了远程调用过程中病历信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丁卫平,管致锦.电子病历挖掘:概念、技术及应用[J].汁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2): 405-407. [2]李劲松,张小光.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 31(002):5-7. [3]俞康民.电子病历发展趋势[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3): 68-69. [4]国家卫生部.电子病历书写规范[M].科学出版社,2010. [5]刘青.对加强病历审查主体的规制研宄一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视角.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2012,20(1): 71-75. [6]范玉成.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5):70. [7] 丁卫平,管致锦.电子病历挖掘:概念、技术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 29(2): 405-407. [8]陈学才.医疗信息交换整合平台[J].中国电子病历与数字化医院应用技术发展研讨会,2008:167-168. [9]赵鞾,袁靖,张利华.对门急诊电子病历数据区域共享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数字医学,2012,7(8): 85-87. [10] Jeffrey Richter. Applied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 英文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代写优秀毕业论文篇三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1.1研发能力研究的理论背景 市场的竞争环境时刻都在处在变化中,只有拥有动态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4]。因此,企业需要将组织的文化、系统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各个阶段的活动等转化为新产品开发能力,并整合企业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市场导向、企业可以利用的内部与外部的知识等,都是新产品开发能力发挥作用所依赖的资源。从企业资源的视角来看,新产品开发能力就是将新产品幵发活动中的各种资源转化为优越的顾客价值。新产品研发能力是企业一系列新产品研发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动态新产品能力的构建则需要组织持续地学习,有必要系统的了解新产品开发能力从构建到正确使用的各方面问题。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化驱动的时代,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Solow(1961)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即外生增长理论,指出除了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外,外部的技术进步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之不同的是,Romer(1993)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是由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内生变量决定的,同时这些内生变量本身对外生因素的变化又非常敏感。其在罗默模型中将社会生产分为研究部门、中间品生产部门和最终生产部门,包含四种投入: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技术,该模型系统分析了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了新产品研发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贡献。仲伟来和陈德华在《我国新型制造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到的因子分析法,从比较众多的因子中提出能够反映问题的主要因子,从而有利于研发能力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和简洁性⑴。   1.1.2灯具行业背景 本文的选题方向是研发能力管理,根据大型跨国灯具企业电子系统研发经理这个岗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该企业研发部的电子工程师进行问卷调查,深入研究电子系统研发能力的现状,提出增强研发能力的建议和实施方案,以提升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和写作的思路框架;第二章研发能力管理的相关理论综述;第三章灯具行业现状分析,指出灯具产品一体化研发的趋势,提升电子系统研发能力势在必行;第四章灯具公司电子系统研发能力的问题分析,从流程,数据库,人员管理和设计质量控制四个方面入手分析;第五章电子系统研发能力改进措施,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第六章电子系统研发能力提升实施效果追踪,通过案例分析来评估改进措施是否有效;第七章研究结论及建议,通过一个具体公司的研究,一体化系统研发的方案可推广至整个照明行业。   第2章研发能力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2.1研发管理理论概述 研究与开发又称“研究与发展”,通常简称为研发。研发包含了两项主要方面,一项是研究---创造新知识;另一项活动是发展或称为幵发---开发知识的新应用。因此,研究与幵发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类创造新知识,并应用这些新知识或创造原有知识的新应用,即通过一系列活动,产生新知识和新应用。研究与开发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是不同公司会对两者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认为,研究与开发是指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包括科技、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研究与幵发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劳动,而是一类特殊的生产劳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提出的《关于科学技术统计国际标准的建议》,研究与幵发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活动。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研发则是科技进步的直接源泉。研究与开发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1)具有创造性;(2)具有新颖性;(3)运用科学方法;(4)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研发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创新及其产品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内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研发的灵魂在于管理,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管理。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但管理更是实践。管理贵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管理到位在于能否有将管理工作做细的人,也在于是否具有穷实的基础管理体系,更在于扎扎实实地执行。   2.2研发管理的发展过程 为了便于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境下交流对于不同的管理方法的研究的观点、看法,研发管理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研究和开发的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代表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经营所起的重大关键作用。随着经济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R&D模式也不断地动态改变。2004年,诺伯流斯(Nobdius)在其研究中指出,研究管理已经开始向第六代演进;即从第一代的内部研发、第二代的市场研发、第三代的战略研发、第四代的跨企业研发、第五代的网络研发,发展到第六代研发管理模式,即基于多技术研究网络的研究型。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即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其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公司内部进行,也可以从公司外部进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管理学院的John C. Nash和Steffen Christen (2008)提出新一代研发模式——开方夂式研发(open innovation)。   第3章灯具行业现状分析.......... 11 3.1灯具行业PEST分析......... 11 3.2灯具行业竞争分析......... 12 3.3飞利浦灯具现状分析(SWOT) ......... 13 3.4行业趋势 .........14 第4章灯具公司电子系统研发能力......... 16 4.1研发流程......... 16 4.1.1现有研发流程介绍......... 16 4.1.2现有流程问题点分析......... 19 4.2标准和数据库......... 20 4.3人力资源管理......... 21 4.4质量控制及设计验证 .........22 第5章电子系统研发能力改进措施......... 24 5.1研发流程 .........24 5.2标准和数据库.........27 5.3人力资源管理......... 33 5.4 质量控制及设计验证......... 40   结论   研发能力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文试图运用项目管理、体统架构思想、产品市场管理和设计质量管理等工具与灯具产品这个实际案例中。恰逢这个行业所迎来的前所未有的转型机会,从传统的荧光灯、卤素灯、气体放电灯等光源向半导体照明又称固态照明转换的历史时刻。如何研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原有的光源、电器、灯具的分工显然不能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灯具研发处于产业的天然有力位置,最有利于做系统整合,即机械结构、电子系统和光学系统的高度整合模式。本文从电子系统研发能力管理角度出发,结合IPD模式的项目管理运行模式,对飞利浦灯具(上海)有限公司的现有的设计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其在现有项目下设计项目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围绕核心问题如何提升电子系统研发能力展幵论述。研发能力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从研发流程、标准和数据库管理、人力资源、质量控制及设计验证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各个环节需要改进的细节。最后,通过设定量化的目标,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并且制定相关标准化文件。已达到逐步提升电子系统研发能力的目标。本文后半部分一些具体的措施是在计划进行了半年后的结果。并且所有的计划和举措并不仅仅停留在纸面,而是同时选取一个典型项目来检验改进计划的实施效果,在项目中学习,并同时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不仅对提高飞利浦灯具(上海)有相公司电子系统研发能力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对业内其他企业、特别是期望向LH)照明转型及正在转型过程中的灯具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仲伟来,陈德华.《我国新型制造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101-105 [2]齐秋水.《企业研发管理初探》[J].企业技术发展.2011,30 (9): 1-3 [3]郝莹莹,杜德斌,智瑞芝.《利用跨国公司提升本国研发能力一韩国与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J].亚太经济,跨国公司.2006, (6): 93-96 [4]王惠明.《如何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 5 (19):23-24 [5]尹慧琼,刘兴印.《持续改善在研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0,4 (118): 75-77 [6]张黎明,胡豪.《新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战略导向的影响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 (7): 63-66 [7]陈博.《最新半导体照明产业新技术与常见疑难问题解析及投资战略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8]王浩涛.《模块化设计与管理实践浅析》[J].企业研究.2011,6(10): 36-37 [9]刘艳涛.《浅谈跨国公司研发团队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管理.2010’ 5(12) :62-64 [10]梁鸣.《集成产品开发(iro)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10,(17) :31-32  

代写优秀毕业论文篇四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渐渐体会到无线通信技术所带给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高效和便利。然而人们在享受现有技术高效便利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其应用场合受到极大限制,例如蓝牙受通信距离短等因素的限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场合的不断扩大,并逐渐延伸到工业测控领域,人们幵始将更多的目光关注于无线设备的功耗、成本以及可靠性等方面,以延长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无线设备工作效率。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提出了在自身几米范围内通信的需求,这就出现了个人区域网络(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和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WPAN)的概念。无线个人区域网络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把近距离区域内的多个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使它们彼此间可相互通信,并可接入局域网或者Internet。1998年3月,IEEE标准化协会正式批准成立了 IEEE802.15工作组,这个工作组主要致力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WPAN的物理层(PHY)和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 MAC)的标准化工作,并主要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家庭网络、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截止目前,该IEEE802.15工作组己存在7个的不同任务组,它们为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分别制定不同的底层标准,这些底层标准在通信速度、功率损耗和网络服务质量等方面区别明显。其中,IEEE802.15工作组中任务组4制定了IEEE802.15.4,它是专门针对低速无线个域网络(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Network, LR-WPAN)制定的标准,它将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作为重点实现目标,旨在为个人或家庭范围内不同设备之间低速互连提供统一标准。因为由它定义的LR-WPAN与无线传感网有大量相似特征,因此国内外很多高校、科研单位将它作为无线传感网的通信标准。2001年8月成立的ZigBee_^盟是一个同样致力于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近距离无线个域网规范制定而建立的产业联盟,它定义了 ZigBee的网络层、APS层和应用层相关上层规范,而底层标准则采用IEEE802.15.4。由此,IEEE802.15.4已经成为ZigBee无线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旨在促进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化工作的IEEE 802.15工作组中任务组4已经开始制定以智能电表通信方式为目标的名为“SUN(Smart Utility Networks/Smart Utility Neighborhood)” 补充标准 IEEE802.I5.4g。该补充标准是对IEEE802.15.4标准的补充,其新增加了三种可选物理层标准,并引入了多物理层管理机制,该补充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大大增强不同物理层系统之间的抗干扰能力和共存能力,显著降低智能仪器仪表通信时的功耗,且有助于增加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性。该补充标准主要适用于超低功耗、要求远距离传输和上佳的抗噪声性能的电池供电式的大型基础设施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例如智能电网。目前该补充标准已正式确定,因此有必要及时对这套标准进行跟踪与研究,并基于该底层标准设计研发一套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于工业智能仪器仪表测控领域,从而为工业无线测控通信网络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保驾护航。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9年7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国内科研单位向IEEE802.15工作组提交了基于470MHz频段的FSK提案和基于780MHz频段的可变速的DSSS提案。其中,基于780MHz频段的可变速DSSS提案经过国内科研机构多月的技术比较和讨论,已和Atmel, Huawei,Elster, Etri, Vinno 和 OnRamp Wireless 等著名公司联合提交了 MR-O-QPSK 方案,该方案将和Maxim, TI等公司的其他方案一起,成为IEEE802.15.4g的组成部分。因此,早在2010年至2011年该草案制定期间,已有很多国内外知名公司、高校、科研机构开始关注和从事这个补充协议物理层方案的理论研究和讨论,著名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TI、Analog devices也相继推出了符合IEEE802.15.4g协议的RJ收发器芯片。2011年5月,尽管任务组4G还在推进该草案的标准化工作,但草案的规格已基本确定14]。2012年5月,IEEE协会正式出版了 IEEE802.15.4g补充标准。   第二章IEEE802.15.4g协议介绍   2.1 IEEE802.15.4g 协议总述 IEEE802.15.4g协议是IEEE802.15.4-2006标准的第三次补充,也可看做是对IEEE802.15.4-2011标准的第一次补充。IEEE的补充标准仅列出了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在原始规范或某版本修正规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补充和修改部分,尽管它不包含规范的全部内容,但可方便研发人员快速了解IEEE标准最新补充或修改内容。IEEE802.15.4g在IEEE802.15.4标准基础上,新增加了三种可选物理层,主要适应于室外低速抄表系统,并为支持物理层的补充,相应地对MAC层进行了调整。该补充标准是专门针对大型而位置分散且兼具大量固定终端节点的无线测控网络应用而制定的,特别适用于要求超低功耗、远距离传输和上佳抗噪声性能的电池供电式的大型基础设施类传感器网络,像智能电网。尽管此标准支持的传输速率有限,但符合此标准的设备在通信时的功耗更低,这对于电池供电设备来讲,可以长期不需要更换电池。而且此标准在设备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下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而且有助于增加传输的可靠稳定性。由于IEEE802.15.4g的基础是IEEE802.15.4标准,所以下文将对IEEE802.15.4标准进行重点介绍。   第三章无线传感网络硬件平台设计........... 18 3.1硬件总体设计.......... 18 3.1.1网络节点的设计要求 ..........18 3.1.2网络节点的总体概述.......... 19 3.2芯片选择..........20 3.3外围硬件电路设计.......... 28 3.4本章小结 ..........32 第四章无线传感网络软件流程设计.......... 33 4.1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33 4.2软件总体设计 ..........34 4.3协调器节点软件流程设计.......... 34 4.4传感器节点软件流程设计.......... 44 4.5异常情况分析处理.......... 46 4.6系统性能测试.......... 47 4.6.1上位机监控软件编写.......... 47 4.6.2系统测试结果.......... 48 第五章工作总结与展望.......... 50 5.1工作总结..........50 5.2工作展望.......... 50   结论   本文主要内容是研究幵发出一套基于IEEE802.15.4g标准应用于智能电网测控领域超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收集资料,讨论了课题研究背景,分析了 IEEE802.15.4g标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2)详细分析了 :iEEE802.15.4标准的PHY层和MAC层的主要功能、结构模型和数据帧格式,并深入研究了 IEEE802.15.4g补充标准新增的三种物理层方案,以及其提供的有利于显著提高不同物理层网络之间的抗干扰能力和共存能力的重要机制。 (3)分析和讨论了系统总体规划和网络节点设计要求,最终确定了网络节点硬件设计方案,之后对各模块芯片、元器件进行合适选型,最终完成节点硬件电路设计和PCB制板。 (4)本文基于IEEE802.15.4g底层标准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测控领域的具有超低功耗的无线上层通信协议,本协议采用星型网络,并对星型网络中协调器节点和传感器节点的软件流程分别进行设计,最终实现对全网中传感器节点的控制和监测功能。 (5)利用VC++6.0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了串口通信、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实时曲线显示和访问显示数据库等功能,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经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传输可靠,且低功耗、低占空比和高灵敏度,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链路自愈能力,符合基本设计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利民,李建中,陈渝,朱红松.无线传感器网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蒋挺,赵成林.紫蜂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3].Zigbee Alliance. ZigBee specification, 2005. [4].Procubed开发出符合IEEE802.15.4g的智能仪表用低功耗无线系统2011-05-12. [5],Texas Instruments. CC1120: High Performance RF Transceiver for NarrowbandSystems Data Sheet, 2011. [6] .Analog Devices. ADF7023: High Performance, Low Power. ISM BandFSK/GFSKyOOK/MSK/GMSK Transceiver IC Data Sheet(Rev C,07/2012), 2012. [7].Analog Devices. ADF7023-J: High Performance, Low Power, ISM BandFSK/GFSK/MSK/GMSK Transceiver IC Data Sheet (Rev B, 01/2013),2013. [8].两款我国自主产权传感器芯片在成都发布.193414.shtml. 2010-10-24. [9].IEEE Std 802.15.4fm-2003? 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Local 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5.4: Wireless Medium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for Low Rate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s),IEEE Press. 2003. [10].IEEE Std 802.15.4?-2006, 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Local 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5.4: Wireless Medium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for Low Rate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s), IEEE Press,2006.

 

代写优秀毕业论文篇五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通信干扰方式主要采用了两类方法:一是利用发射大功率的噪声或类似噪声信号进行功率压制,即压制式干扰;二是针对特定的系统,设计与真实信号相类似的干扰信号实现干扰,也即欺骗式干扰。压制式干扰需要极大的发射功率,干扰效率不高,可以针对任何系统,目标性不强,战场生存能力差;欺骗式干扰虽然干扰效率较高,但只能针对特定的系统甚至是某种特定的工作模式。总的来看,目前的电子干扰技术主要还是采用线性信号处理方法来研究的。近年来,非线性和混沌理论[3,4,5]得到了很多学者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对混沌的研究开始从理论向实用的方向发展,科学与工程界的学者们开始把研究的规律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干扰技术在通信对抗中的应用。   1.2 通信对抗技术 通信对抗[2]是电子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两个方面,对于进攻方要削弱或破坏对方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反之对于防御方则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干扰方的干扰,保障己方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在干扰方和被干扰方相互对抗中,通信干扰与通信抗干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个完整的通信对抗系统包括通信侦察系统、通信测向系统、通信干扰及控制系统,其中通信侦察系统对敌方通信设备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检测、识别、定位及分析;通信测向系统是在通信侦察后提取有用的辐射源信号,然后对其进行测向和定位;通信干扰系统是通过使用无线电干扰设备发出电磁波来扰乱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使敌方通信系统完全失效或工作性能降低。通信干扰在通信对抗系统中属于积极的、进攻性的行为,其在通信对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溯通信对抗中通信干扰系统的发展历程[6],在战场中最早使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单个频率干扰形式即单音干扰,由于只有一个干扰频率,被干扰方通过改变通信信号频率可以消除单音干扰;为了对抗这种抗干扰措施,干扰方可以调整干扰频率使干扰信号频率与通信信号频率再次一致以达到干扰的目的;后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频率不再固定,在通信过程中频率可以不断地变化,于是一种新的跟踪干扰方式被采用;随着通信新技术如扩展频谱通信的出现,通信系统越来越多得采用跳频方式,由于跳频通信信号频率不断随机地变化,因此很难对跳频通信系统进行干扰;为了应对这种对抗措施,干扰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即转发式干扰,这种干扰方式是将接收到的跳频信号经加噪声放大处理后直接转发作为干扰信号,以达到对跳频信号的干扰目的;通常可以采用提高跳频速率的方法来应对转发式干扰;为了应对上述的抗干扰措施,干扰方一般采用宽带阻塞式干扰。就这样在干扰方与被干扰方相互制约中,通信对抗技术得到了发展。   1.3 混沌科学及其发展 非线性,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扰动能带来系统输出的本质性变化,这也是“蝴蝶效应”的原因。混沌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分支,它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混沌的研究,一方面自然科学中许多现象得到了解释,另一方面形成了非线性分析工具。混沌理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对混沌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Poincaré在研究天体力学中的三体问题时,发现了确定性系统的某些解可能具有不可预测性,由此发现了混沌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还无法对混沌进行具体描述。直到 1963 年,气象学家Lorenz在研究大气运动时,给出了天气预报的一种极端简化模型,即Lorenz方程[7],借助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到了混沌的几何描述,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混沌现象。在此之后,许多具有混沌解的确定性方程又陆续被人们发现,如Hémon映射[8]、Logistic映射[9],这些方程的发现也丰富了混沌动力学,人们也开始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混沌产生的机理及其性质。经过许多学者漫长的研究和探讨,混沌的深刻规律逐渐被发掘。进入 20 世纪 80年代后,人们开始从混沌的理论研究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转变,科学与工程界的学者们逐渐开始研究混沌理论在其相关领域的应用,特别的,由于混沌信号所具有的类噪声、宽频谱等特殊性质,其在通信与信号处理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混沌时间序列的基本理论   混沌是一类特殊的非线性现象,它由确定的非线性系统所产生,具有初值敏感性、内在随机性等特点。混沌理论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系统的,主要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对现实系统进行分析从而与现实系统联系。混沌理论这一新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为解决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本章将对混沌的基本理论作简单介绍。动力学理论是研究运动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动力系统是用来描述运动的某种特性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通常使用系统状态来描述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的状态可以表示为空间上的点,动力系统所有空间上点的集合构成了状态空间或相空间。相空间理论是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只有获得了准确的相空间信息,才能计算系统的最大 Lyapunov 指数、关联维数,因此,相空间重构就显得格外重要。本节主要介绍的是相空间的一些基本概念,关于相空间重构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见文献[5]。   第三章 通信干扰样式分析.......11  3.1 干扰概述 ....11  3.2 传统干扰信号分析 ..... 12  3.2.1 白噪声干扰 ...... 12  3.2.2 单音干扰 .... 13  3.3 混沌干扰信号分析 ..... 14 3.4 本章小结 ......... 19  第四章 载波同步干扰研究...... 20  4.1 载波同步的实现 ......... 20 4.2 白噪声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 ..... 26 4.3 单音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 ......... 34 4.4 混沌干扰对锁相环性能的影响 ......... 37 4.5 本章小结 ......... 40  第五章 透明转发器干扰研究........ 41  5.1 通信链路中的非线性 ........ 42 5.2 限幅器的非线性建模 ....... 45  5.3 Matlab 仿真分析.... 49 5.4 干扰试验 ......... 54 5.5 本章小结 ......... 65   结论   针对透明转发器的干扰研究。首先对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非线性特性的来源及其种类进行介绍,之后针对透明转发器的非线性失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透明转发器中的限幅器进行了建模,其中重点推导了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经过限幅器后的功率变化,并对传统干扰及混沌干扰下的限幅器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白噪声干扰对限幅器的干扰效果不明显,单音干扰能够在干信比为负值时利用限幅器的非线性特性成功掠夺信号的功率,而 Tent 混沌迭代干扰和 Liu_y混沌直接干扰能够在更低的干信比下掠夺信号的功率,这两种混沌干扰信号对透明转发器具有较明显的干扰效果。最后为了验证理论仿真结果,搭建了包含透明转发器的通信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了干扰源直接干扰试验、混沌迭代干扰试验和转发干扰试验。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单音干扰对转发器的干扰效果与白噪声干扰相当,各种混沌干扰信号中,Liu_y 混沌直接干扰和 Tent 混沌迭代干扰对转发器的干扰效果最明显。综合来看,理论研究只考虑了限幅器的非线性特性,而没有考虑透明转发器的其他部件如功率放大器和混频器的非线性,因此为了完整的研究对透明转发器的干扰问题,需放大器和混频器的非线性建模方法。   参考文献 [1] Rynamical Systems andT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1963, 20(2):1ichard A.Poisel 著,陈鼎鼎等译.现代通信干扰原理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栗苹,赵国庆,杨小牛.信息对抗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Eckmann J P, Ruelle D. Ergodic theory of chaos and strange attractors[J]. Reviews of modernphysics, 1985, 57(3): 617. [4] F.Takens.Detecting strange attractors in fluid turbulence.1981[J],Durbulence,etc.D.Rand and L.S.Young,(Berlin,Springer),366-381 [5] 李金虎.混沌时间序列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6] 肖曼琳. 直扩通信系统的干扰效能评估与仿真[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 Lorenz E N.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J]. Jour30-141. [8] Hénon M. A two-dimensional mapping with a strange attractor[J].Communications inMathematical Physics, 1976, 50(1): 69-77. [9] Grassberger P, Procaccia I.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nge attractors[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83,50(5): 346-349. [10] Li T Y, Yorke J A. 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J].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1975,82(10): 985-992.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