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毕业论文范文:A高职院校内部管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58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本文特指公立高职院校)己经从原来计划经济下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现在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办学模式,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在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温,各高职院校纷纷利用这一契机,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对资金的需求胃口急剧增大,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己远远不能满足其办学之需。高职院校为了弥补资金缺口,除了向银行借款外,还通过资产置换、租赁、募集捐助、中外合作办学、创办企业等各种生产经营及投资活动创收。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某些“聪明人”看到了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做起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意,国有资产被侵占或发生重大损失的案件时有发生。高职院校存在着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和保管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盈亏、改造的固定资产不做会计记录造成账实不符,设置账外账,还有采购货物或服务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招生就业人员索贿受贿等形形色色的违法违纪行为;资金浪费现象也普遍存在;不少学院为建设新校区而大量举债,利息负担过重,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甚至有的学院给教职员工发课时费打白条。高职院校这些违法乱纪行为和管理混乱现象,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还影响了高职院校正常的工作,败坏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1.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内部控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孕育出来的。企业出于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还要满足其投资者、债权人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需要,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得以发展和完善。在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融资等活动中,内部控制发挥着巨大作用,除此之外,内部控制还被运用到企业管理活动中,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在其管理和经营活动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实务界从未停止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探讨。在1940年之前,内部控制思想就已经出现,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具体体现为内部牵制。内部牵制主要用来查错防弊,通过岗位分离和贱目核对,对钱物和会计事务进行控制。在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内部牵制思想的萌芽,例如,古埃及人在谷物和金银入库时采取岗位分离的手段、古罗马人在账目核对中采取双人记账的方式等,便是内部牵制思想的具体应用。15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复式记账,内部牵制在实施岗位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账目之间的相互核对。二十世纪初,L.R.Dicksee首先对内部牵制加以研究,其研究指出内部牵制包括职责分工、人员轮换以及会计记录三个部分。1912年,内部牵制思想在《审计一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得以体现。1930年,蒙可马利对内部牵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内部牵制理论下定义,内部牵制属于一个协作系统,每个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实现对其他员工的持续性检查,以确定存在舞弊的可能性。内部会计控制这一词汇第一次出现在美国颁布的《证券交易法》中,这一法规的颁布使得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官方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公司内部为保证资产的安全以及账簿的准确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


第2章内部控制理论


2.1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一词来源于审计文献,193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发布《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该审查对内部控制加以定义,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保证资产安全、会计信息准确而在组织内部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目前最为世人认可的概念是美国COSO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并于1994年修订的研究报告《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中所定义的,也就是内部控制是在企业管理层影响之下,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高效、财务报告准确可靠、相关法律法规得以遵循而设计的一系列过程。”
………..


2.2国内外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如前面所述,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分别为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理念的出现主要由于现实的需要,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方法单一,也被称为“单要素内部控制”。内部牵制思想是在实施岗位分离的基础上进行账目之间的相互核对,这一方法在当时被认为是解决账目可靠性问题的最佳方法。在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理论界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内部会计控制两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分法”。再做进一步研究时,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正式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结构属于综合体,其是企业为实现各项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程序。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将政界、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这是内部控制趋于完美的一个阶段。2001年,美国安然、世界通讯、默克制药等一批大公司相继曝出会计丑闻,学术界启动了企业风险管理项目研究,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内部控制推升到风险管理的高度,使原先的内部控制向更高的企业战略层次迈进,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嶺峰时期。不管内部控制从原始的单要素内部控制到“制度二分法”内部控制再到“结构三分法”内部控制,还是内部控制从“三大目标、五大要素”发展到“四大目标、八大要素”,其规范在内涵和外延上不断拓展和进步。通过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内部控制在不断完善中,从最初的注重方法程序到注重过程,再到侧重风险,从最初的措施、方法等静态过程到后来的动态过程,再到现在的风险管理,这一步步演变均体现出内部控制的以人为本、细节控制的演变。内部控制最初在企业中的运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逐步受到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关注,企业自身以及行业协会逐步参与到内部控制体制的制定中,最终政府管理部门也参与进来,这一逻辑演绎过程体现出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深入了解并摸清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


第3章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7
3.1 A高职院校概况........ 18
3.2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现状的一般特征........ 18
3.3 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调查及初步分析........ 19
3.4 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 22
第4章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成因分析 ........31
4.1没有理顺政府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政事不分 ........31
4.2主要领导对内控重视不够,部分教职员工对内控模糊不清........ 35
4.3科层制行政管理模式使权力........35
4.4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35
4.5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35
第5章完善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35
5.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营造控制文化氛围........ 35
5.2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38
5.3优化控制活动........ 40
5.4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 48
5.5加强内外部监督........ 49


第5章完善A局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应首先定位其内部控制的目标。控制目标既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又是对高职院校日常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高职院校在制定内部控制目标时,应站在整个学院管理的高度,旨在合理保证高职院校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保护高职院校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高职院校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能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防范风险。针对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确保校园各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A高职院校应借鉴⑶so报告内容、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行为规范的相关条款,搭建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其中,内部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管理是根据、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桥梁、纽带;监督评价是保障。具体见图5. 1

………….


结论


高职院校存在着控制环境欠佳、风险管理缺失、控制活动效果不理想、信息与沟通不畅、监督评价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规范高职院校各项经济行为,消除各种隐患,减少徇私舞弊,不断修正错误,确保资料的真实、准确,保证高职院校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高职院校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控制风险,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比较成熟的美国⑶so内部控制理论,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特别是刚刚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分析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A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立足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理顺了 C0S0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全方位地构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A高职院校,应通过建设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控制活动、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加强信息与沟通,实施有效监督评价,来构建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