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6 14:11

会计职称论文发表范文
目   录

一、引言 2
(一)会计造假的含义 2
(二)会计造假的特征 2
二、会计造假的现状及危害 3
(一)会计造假的现状 3
(二)会计造假的危害 4
三、会计造假原因的深层分析 5
(一)为了业绩考核的需要而造假 5
(二)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的需要而造假 5
(三)为了减少纳税的需要而造假 5
(四)为了政治目的需要而造假 6
(五)为了推卸责任的需要而造假 6
(六)为了获得高额工资和奖励而进行会计舞弊 6
(七)为了掩饰违法乱纪行为而造假 7
(八)利益驱动会计师参与造假 7
四、会计造假防范对策 7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章程约束机制 7
(二)加强内部监督的力度和广度 8
(三)改进业绩评价模式 8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 8
(五)充分利用内部审计 8
五、结束语 9

 

意见:
1、“引言”重写,应该写写会计造假的背景,如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转型等,以及你写作本文的背景。这部分内容字数不能太多。
2、“现状”部分写太多了,资料太旧了,找近两年我国会计造假的材料写写,如有多少企业会计造假,如何造假等。这部分字数也不能太多,比前面“引言”多些就得了,要明显比后面的“原因分析”字数少。
“造假的危害性” 这个内容不能写太多,在本标题后面写一段简单说说就得了。
3、“原因分析”应该是全文的重点,你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和具体,每个原因都能写得象“(四)为了政治目的需要而造假” 这个原因那么多的字数就差不多了。至少从字数上,原因分析部分要比其他任何部分明显要多很多字数。另外,原因分析有点乱,有几个原因都有重复和交叉的内容,请重新整理整个原因分析的内容,各个原因不能重复或交叉,各原因字数要差不多。
4、防范对策要与前面的问题和原因对应,这个内容是全文的次重点内容,字数也不能太少了。比原因分析略少些就得了。


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摘  要  新世纪以来,会计造假事件愈演愈烈,已成为近几年来的一种严重的社会现象。这些事件对投资者、对政府、对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损失,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本文先阐述会计信息的含义和作用,其次阐述会计造假的现状和危害,进一步分析会计造假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切实可行对策来防范会计造假。
关键词  会计造假;会计公司;原因
一、引言
(一)会计造假的含义
根据是否由主观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恶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即公司管理当局授意串通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不正当目的而采用了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不法行为。与此形成对照,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和准确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会计信息的恶意造假形式上越来越趋于隐蔽,迹象不明,结果难查,一般通过正常业务程序难以发现和纠正,如披露虚假信息、滥用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虚增等,就比较隐蔽和难以查证。其结果是使报表产生实质性的重大错误,对利益相关各方的未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二)会计造假的特征:
1、原因上,行为人经不起物质利益的诱惑,侥幸或者故意为之所造成的。
2、目的上,具有非法占有和挪用公共财产的不良企图和动机。
3、手段上,采取故意制造错报和漏报,钻制度的空子,涂改凭证,伪造单据,更改账表等技术手段,进行有意掩饰、歪曲和欺骗。
4、形式上,表现出掩盖真相,貌似正确,一般不容易察觉。
5、性质上,属于一种不法经济行为,其结果往往给国家、集体和单位造成财产损失。
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恶意造假还是无意失实,其标准应是当事人是否有故意使信息失真的动机。具体可以依据下列两个标准进行判断: (1)当事人是否有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望。(2)当事人是否可从中得到个人利益。从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会计信息的恶意造假占据信息失真表现的绝大比重。因此,在以下部分,我想主要针对恶意造假问题展开论述。
二、会计造假的现状及危害
(一)会计造假的现状
近年来,企业会计造假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十分令人担忧。下面以安然事件为例。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季度财务报告,其利润从2000年的盈利1000亿美元突降到亏损6.38亿美元,其净资产因受到外部合伙关系影响而减少12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披露安然公司利用合伙公司隐瞒巨额债务。2001年lO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介入安然事件调查,迅即安然的市值由颠峰时期的近800亿美元疯狂缩水至2.68亿美元左右。2000年11月8日,安然公司被迫承认做了假账。1997年以来,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随着安然宣告破产,近500亿美元资产灰飞烟灭,市值缩水近800亿美元,蒸发掉99%,安然雇员退休基金账户被榨干10亿美元。从2001年10月安然事件曝光,到“月底安然股价从33.85美元跌至O.26美元,以致现在陷入回天乏力的绝境,这个曾是全美乃至全球的“巨无霸”,几乎在一夜间迅速崩塌。
它虽然烟消云散,但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1、大量销售数据作假,操纵盈利,虚构利润
在何时确认收入,这是最古老也是至今仍困扰会计界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可归纳为一个简单的事实:根据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公司在收到客户的货款前可以把这笔货款记入销售。在商业往来中,给客户延迟付款的做法己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所以会计准则应承认这种销售的灵活性。安然公司就利用这一灵活做法或者说是制度的缺陷,对帐目进行特别的“技术处理”,事实上,他们把实际上已经可能获得的合同收入款项也列入其中,这些利用繁复数学公式算出的长期能源合同价值的上升和下降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收益,安然正是利用这种估价的随意性来高估业绩,粉饰报表,从1997年以来利用大量的关联交易共虚增盈利达6亿美元。
2、隐瞒大量表外负债
安然拥有一个庞大的包括3000多个关联企业的“金字塔”型控制结构,其中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安然利用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关于计算股权投资和编制合并报表的漏洞,使其虽然拥有许多子公司50%的股份,但仍然无须合并其报表,所以,虽然在实质上控制了所设立的子公司和投资项目,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很难反映出来。
3、审计、咨询并业经营严重妨碍了安达信审计的独立性
在安然事件中,安达信除了涉嫌帮助做假、销毁资料、纵容违规操作之外,还有一点必须关注,那就是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的“双重身份”。安达信既负责对安然公司的审计,同时也为安然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利益的冲突严重妨碍了执业的超然独立性。在安达信每年从安然获得的约1亿美元的收入中,超过50%来自于咨询服务。当会计师事务所为一个客户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两种服务时,其审计的独立性就很可能因此而大为减弱。由于利益冲突的原因,安达信没有指出安然在会计财务方面的违规操作和造假行径。但是在去年10月,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至2000年期间的财务报表,结果累积利润比原先减少5.91亿美元,而债务却增加6.38亿美元。
(二)会计造假的危害
目前,我国的会计造假现象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可以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进行误导,使企业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机会,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同时也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
l、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造假,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掩盖了某些矛盾,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础,造成国民收人超量分配,消费基金过于膨胀,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使同家宏观调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进而严重影响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2、严重影响经济预测和决策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依据,由于会计造假,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了正确预测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没有了科学的预测,难免给投资决策带来误导,造成社会经济资源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3、严重恶化社会环境
会计造假还会给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由于会计造假,造成企业收入和利润虚增,财政虚收,领导干部多拿,职工多分,致使企业出现大量潜在亏损,最终必将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
4、严重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会计造假是企业在利益机制趋动下的一种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是以虚化收入支出、债权债务、利润税金等为主要手段的,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原始记录不再健全和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价格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资金短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会计造假原因的深层分析
(一)为了业绩考核的需要而造假
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也主要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到企业厂长经理的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信息进行包装、粉饰。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造假会计信息是最常见的动机。
(二)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的需要而造假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为了减少纳税的需要而造假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账、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盈利能力。
(四)为了政治目的需要而造假
[与你前面的“(一)为了业绩考核的需要而造假”不重复吗?请重新整理!]
职位的好处不言自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经济业绩的好坏成为衡量领导人员管理水平、能力、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与能否保住职位、能否得到晋升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营业绩资料的提供,在单个会计主体中,主要依据的是会计报表;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则是依据下属单位会计报表的汇总资料;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则是依据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资料的汇总结果。尽管统计资料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但统计资料的最初来源主要是会计核算资料,且两者有勾稽核对关系。当企业实际经营业绩并不能达到要求时,单位领导会授意、指使、强制本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舞弊;行业主管部门授意、指使、强制下属单位从数据上达到相应要求,未达要求的单位不得不进行会计舞弊;当地政府授意、指使、强制各行业也从数据上达到相应要求。通过层层授意、指使、强制,基层会计主体不得不进行会计舞弊。这就是“官出数据,数据出富”的真实写照。
在国有企业三年攻坚阶段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力争国有企业在三年内走出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的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对厂长经理而言完成这项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难保,甚至下岗分流。在这种政治压力下,国有企业很可能造假会计信息。
此外,许多地方的市长、局长从大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中挑选。为了表现其才能,体现业绩,厂长经理们就有造假会计信息的动机。不难发现,一些企业的老总一旦被提拔为市长或局长,继任者往往不得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消化上任厂长经理因“粉饰太平”而遗留下的沉重的历史包袱。
(五)为了推卸责任的需要而造假
该动机主要表现在: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造假会计信息。
(六)为了获得高额工资和奖励而进行会计舞弊
现代企业都实行年薪制,实行效益工资,经营业绩与高额工资和奖励直接挂钩。在高额工资和奖励的压力和动力下,许多单位往往通过“包装”会计报表来改变业绩。如在不能完成业绩考核要求指标的情况下,则通过会计造假来提升业绩;在超额完成业绩指标的情况下,则通过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等会计造假手段来隐瞒业绩,以达到各年均能得到高额工资和奖金的目的。
(七)为了掩饰违法乱纪行为而造假
有些领导人员在位期间,利用职权大肆吃喝玩乐、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收受回扣、贪污挪用公款等,或将单位资产转移到亲属所办企业或其他企业从中捞取个人私利。为了掩饰这些违法乱纪行为,使得企业挖空心思地进行会计舞弊。比较典型和普遍的做法是违法私设“小金库”、故意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既可以偷税漏税、逃避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又可以使领导人员大肆吃喝玩乐、请客送礼、贪污挪用公款;更重要的是领导人员既可以利用“小金库”贿赂上级,在便于业务开展的同时间为自己平步青云搭台铺路,又可以通过相互间的送礼化公款为私产,损公肥私,相关领导人员和权力部门各得其所。这也是为什么“小金库”屡禁不绝、愈演愈烈的深层原因。
(八)利益驱动会计师参与造假(前面有几个就是利益驱动问题啊!)
“不做假账”是朱镕基总理2001年对全国会计行业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市场存在对虚假信息的巨大需求,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去铤而走险。从市场角度来讲,我国的企业、公司提供出来的财务报表,都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然而由于目前我们整个市场不规范,企业、公司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时的目的就是让其为公司作假行为作掩饰。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讲,也就面临一个问题,如果严格按照会计规范来进行审计,可能就拿不到业务,出现生存问题。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会计师就协同企业造假。如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康赛集团、活力28、幸福实业制作出具失真财务报告、传递虚假信息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四、会计造假防范对策
会计造假的屡禁不止,令国家和社会甚是头疼,怎样防范会计造假是我们当前的一个大事。针对上一章分析过的原因,提出如下防范对策。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章程约束机制
公司董事和董事会要忠实履行“委托儿”职责,负责管好自己的执行机构。经理要依章程和职责行事。监事会切实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收支,对经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实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要尽快按《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职务分设,防止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共同对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二)加强内部监督的力度和广度
建立健全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控的机制。它是整个法人治理机构的核心组织。一方面利用企业管理当局批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另一方面又有义务保证会计信息向外界披露提供准确、及时、真实的会计信息。例如:美国公司董事长协会在描述董事会职责范围时就认为董事会在检查和监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方面工作的作用包括:“辨别董事会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并安排这些信息的及时提供;每年对流向董事的信息进行评价,以确保真实、准确合理完整。
(三)改进业绩评价模式
建立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模式,既对企业进行财务评价,也依据非财务的指标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过程、企业外部的顾客满意程度和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前景进行评价。建立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采用但并不依赖财务评价方式,将提升对财务指标分析的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
近年来,我国加紧了制定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步伐。会计准则大部分一完成,独立审计准则参照国际独立审计准则和先进国家的独立审计准则已经制定完毕。尽管如此,很多“灰色地带”的存在使造假者有可乘之机。因此,加快制度建设,杜塞漏洞,才能使有造假动机者把精力放在做大主营业务上去。
(五)充分利用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可以为管理层监督会计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保证,也是实现会计再监督的一种手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直接受董事会领导。企业除常规审计,还要对企业的重要项目(如承包部门的效益、坏帐处理)进行重点审计,目的是保证财务和经营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和完整;财务经营活动符合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资产物资得到有效的保护;经济资源得到经济而有效的使用;制定的计划、编制的预算、确定的任务得以完成。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并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坚决不做假帐。
五、结束语
会计造假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治理会计造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遏制会计造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惟有夯实法治建设基础,加大经济监督力度,完善经济监督体系,是根治会计造假的前提。只有有效的措施是不够的,各级管理机构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治理措施,全面治理会计造假。全社会上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共同配合、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根治会计造假的目标。

 

会计职称论文发表范文参考文献:
[1] 张蔚文,刘福清.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舞弊及防范[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1) .
[2] 马力强. 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3] 王晶琦.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 北方经济, 2010,(06) .
[4] 魏建双,于春光. 如何避免会计造假[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3) .
[5] 刘菲.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6) .
[6] 李艳玲. 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构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10) .
[7] 李容涛.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10) .
[8] 缪萍.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6) .
[9] 吕庆芬. 如何防范中小企业会计虚假行为[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3) .
[10] 李立志. 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造假及税务稽查策略[J]. 财会月刊, 2009,(10)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