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形势 中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国内政界、经济界提出要逐渐放缓经济发展增速,调整国内生产力布局,改革传统企业管理体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快战略性新代写教师职称论文多少钱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经济从快速发展到放缓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从战略规划、计划上来调整,从时间和空间上来把握,力求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重视解决、调整社会矛盾,经济纠纷,重视民生,加快政治体制、机构改革步伐,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即将就任的新一代中央领导将以更加成熟开放的姿态,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和创新中国文化,进而为探索和发展滇派园林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参与国际事务时发挥大国责任,积极就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除壮大和发展产业经济外,注重环境保代写教师职称论文护,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规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滇派园林的提出也是符合国家发展方向的。国家政策导向。国家标准、规范明确规定,新建公园绿地率必须大于 60%,新建小区必须大于 40%。另外,住建部和相关省市政府已经联合举办了8届中国园林博览会,每一届都有一个相当响亮的主题。通过这个主题活动,不但给举办城市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也在传承中国式园林的基础上,提升和发展了中国的造园技术和园林绿化水平。滇派园林较之拆巨资,兴师动众办园林博览会的初衷,尤显“轻松和自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八怪”的云南,处处是天然摄影棚,方方是天造“博览园”。滇派园林是云南的创新与发现,是大教师职称论文发表自然留给人类的自然遗产,是秀美的自然山川与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培养产业的物质基础,符合国家实施文化创新工程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资源与环境压力。中国的东中部地区较之西部更加发达,土地、环境、生态等自然资源近期内存量还将继续锐减,而云南具有“真实的”自然山水“映象”,这就使得发展滇派园林有了物质资源依托。然而近年来,大规模的修路建城占用了大量的高原田畴,而镶嵌在高原上的“淡水明珠”———田亩沟渠也逐渐消失,这些将逐渐影响气候和生存、生产用水,成为蓄势待发的风险前景,因此,发展滇教师职称论文格式范文派园林成为必要。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和全国一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只不过由于云南企业发展的质量不高,规模不大,加之高原边境边疆民族自治地方交通、通讯落后,市场经济发育滞后,极大多数地方还处在“农产品时代”,自然山水保持得相对完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云南宝贵的资源,要加倍珍惜,并以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承担起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责任。在此背景下,提出并发展滇派园林显得尤为重要。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需求。云南和西部绝大多数地方一样,山高谷深,地势崎岖蜿蜒,形成一个个“单独存在的坝子”,较之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的土地量不足、质不高,城镇化水平低。云南城镇依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群居形态,人 - 自然 - 村子 - 生态的组合,形成滇派园林优美的自然山水图画。
2.滇派园林的定位。滇派园林的性质、地位、概念 滇派园林是以云南为代表的,通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产生的,民族文化与特定地理区域相结合的,以区别于国内其他文化的文化现象,以众多民族文化元素和客观存在的自然映像为标志,是我国西部生产力的代表。滇派园林的地理分布包括: 以青藏高原南延部分,以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的东部滇东、滇中高原( 称云贵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 的贵、川、广西和湘西部分地区,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 000 m 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以横断山脉纵谷区元江谷地为界,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1 500 ~2 200 m,北部在3 000 ~4 000 m。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 800 ~1 000 m,个别地区下降至 500 m 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呈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及南方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 6 740 m; 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为 76.4 m。两地直线距离约 900 km,高低相差达 6 000 多米。发展滇派园林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应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深入探讨和研究滇派园林的发展,紧紧抓住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培植并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此同时,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繁荣与管理的关系,促进滇派园林文化的协调健康发展。包括滇派园林在内的多种国内园林派别的存在,符合中国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推行、宣传、应用滇派园林,对于丰富中国园林文化、地物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研究滇派园林,能更好地合理利用和恢复自然生态地理,顺应自然气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
3.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为思维形式,遵循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坚持改革创新。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创新理念、方法、手段。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吸收一切人类进步的先进文化,不断丰富滇派园林理论的外延和内涵,以及滇派园林实践的原则、方法。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研讨,学科体系建设采取众论众议,不因循守旧,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发展滇派园林的任务以发展滇派园林为切入点,在保护和恢复自然、进行生产力规划、布局及进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时,充分利用滇派园林理论和实践成果,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强宣传 滇派园林应该加强对现有媒体、网络等形式的利用,广泛宣传,形成区域重要的文化理念,辐射国内外,作为地区生产力的代表,参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活动。发挥媒体、社区和民间组织、国际人士、志愿者的积极性。媒体、社区和民间组织等加入到滇派园林队伍,作用不可小觑。他们最公正,活动最积极,信息最灵通,有利于滇派园林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 发展滇派园林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山地城镇建设等均不谋而合,因此,应该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将滇派园林研究纳入基础学科、软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科带头人。新一届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山地城镇的思路,符合云南的实际。滇派园林是寓于山地城镇建设中的技术手法,具有丰富的城镇建设元素。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班子年龄机构、知识结构均有比较优势,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滇派园林如果能够进入本届任期目标,必将会有突破性发展。将研究经费列入地方财政计划,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基础研究需要政府财政投入,才能取得研究成果,成果在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效益。同时也要争取将滇派园林列为中央财政西部大开发的扶持对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纳入地方重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计划 滇派园林是新生事物,应得到关注和重视。应将其纳入云南省地方重点学科发展计划、梯级人才培养计划。倡导滇派园林理论研究,依托滇派园林研究院,向教育部申报、建立滇派园林学科体系,培养滇派园林文化人,创新滇派园林产业体系。加强国内外人才流动和学术交流 借鉴其他门类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创造人才流动交流机制,“走出去,请进来”,通过采取研讨和访问形式,尽快建立学科体系并在相关院校开设专业。推动滇派园林产业化发展,建立中立第三方统计评估机制 通过人才培养,奠定产业发展基础,通过独立第三方随时跟踪评价,研究国际碳汇,研究国内 Pm2.5 治理关联度。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加快产业发展速度。跻身国家培育和扶持的重点专业,涌现一批学科带头人,确立滇派园林的发展地位。将“滇派园林促进法”列入地方立法计划 “滇派园林促进法”对于确立滇派园林地位,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影响,而将其纳入地方立法已刻不容缓。同时,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云南的大地景观、人类生存空间,最大限度地恢复高原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