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美文学之人道主义精神

发布时间:2019-09-26 14:10

1. 引言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文学的雏形。公元前 3 千年,苏美尔和阿卡德两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就创造了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和楔形文字。巴比伦文学也是靠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载下来的。我国商代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沉埋地下数千年,19 世纪末开始在殷墟出土。完整的甲骨卜辞包括誓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个部分,体现了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全过程。甲骨卜辞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记叙文。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东西方文学在漫长的人类史发展中逐渐显示出不同的特点,西方文学大师频出,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些文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瑰宝。在文化因素的作用影响下,读者在众多经典流传的欧美著作中不难发现主人公身上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色彩。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承载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根基,并赋予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


2. 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道的思想开始萌芽、发展并走向兴盛“。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在古代罗马,思想家西塞罗那认为人道是指能够促使人类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理想状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壮大,他们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开始宣扬反封建、反教会专制的思想。人道主义演变为对人个性的推崇。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人道是捍卫资产阶级巩固与发展的利器,但其思想内涵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得不再那么狭隘与局限。在当今欧美社会,人道主义精神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间彼此关怀,用法律的手段除恶扬善,提倡公民道德的自我完善。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欧美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人道主义清晰的发展轨迹,也即欧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欧美文学中人道主义的发展脉络


3.1 17 世纪前的人道主义
希腊神话大约产生于公元前 8 世纪以前,指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它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它经过长期口头相传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古希腊神话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宏伟的叙事而闻名,很多神和领袖被刻画成无所不能的救世主。而这些英雄身上有着深深的“人”的烙印。比如为了促使普罗米修斯说出“秘密”,宙斯用尽方法折磨其精神和肉体,如人类一般对于秘密充满好奇,不惜一切代价对秘密一探究竟。这里宙斯并没有被刻画成万能的神,而是和人类一样会因为秘密而烦恼。这便是最早期人道在欧美文学中的体现。到了中世纪,整个欧洲大陆被教会意志统治。在推崇神性压制人性的暗无天日的时代,骑士文学犹如一道闪电照亮夜空。在骑士抒情诗里作者赋予了骑士们追求爱情、享受生活、乐于冒险的特征,体现了欧美文学宣扬人性、追求自由的倾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倾向更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极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曾经高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也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以外,谁还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世界?这就是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这种对人和人自我意识的赞美和讴歌是人们经历了中世纪封杀人性、毁灭人性后的绝地反击,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3.2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爆发,它是保守的封建势力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之间的一次巨大的冲撞。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启蒙文学应运而生。以卢梭的《新爱洛依丝》为例,小说主人公朱莉和她的平民家庭教师圣普乐真心相爱,却为了顺应父命嫁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成为贤妻良母的朱莉把自己与圣普乐的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得到沃尔玛的理解甚至邀请圣普乐回来团聚以表真诚的友谊。后来朱莉因跳入湖中救自己跌落水中的孩子而一病不起。她在临终前将丈夫和儿子托付给圣普乐并要求圣普乐同他俩最好的朋友,即她的表妹克莱尔结婚。卢梭在他的作品中将朱莉、圣普乐和沃尔玛都描写成心灵纯洁、行为高尚、忠于婚姻、信守承诺的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的道德,与违背人性的旧道德相反,它源自自然人性,具有反封建意义。这无疑是对人道主义的一次崭新诠释,使人道主义在追求人性和自由的基础上延伸出人人平等和道德束缚的观念。


3.3 资本主义时期的人道主义
19 世纪,欧洲和美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这是人道主义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以积极浪漫主义为先导,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潮的欧美 19 世纪文学,是典型的人道主义文学,最充分地体现了文艺领域内人道主义思潮各个方面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秩序建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文艺领域内的人道主义思潮仍方兴未艾。当时欧美文坛上群星灿烂,彰显人道表现人性更成为文学突出的主题。在这一时期,文坛大家频出,佳作不断,诞生了美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奴隶文学。废奴文学是美国废奴运动的产物。它以解放废奴为主题,描写黑人奴隶的非人生活,揭露南方奴隶主的残暴行为,批判蓄奴制的野蛮性和反动性,为黑奴解放运动大声疾呼。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例,作者斯托夫人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而变得逆来顺受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不甘心命运交由奴隶主主宰的黑奴伊莉莎和乔治,揭示出奴隶主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质是对黑人奴隶的精神控制和肉体摧残,真正的人道是还以黑人思想、理性、感情和不朽的灵魂,让不同肤色的人得以不分贵贱地平等相处。由此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时期,欧美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已由单纯的追求个人自由和精神独立上升为种族的平等化和制度的人性化。


3.4 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
进入 20 世纪,人类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人与人之间逐步建立起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然而经历了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等空前巨大的灾难后,作为个体的人会感到社会竞争加剧,生活的稳定性减弱,自身存在感降低,危机感随之而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以反传统、超越现实为特征的现代文学应运而生。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主人公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从而备受家人冷落。小说形象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中各种紧张关系对人挤压使人异化变形所造成的结果,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也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暴露无遗。小说刻画出病态的人物形象,强调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独立个体心灵的渴求,在异化变形中呼唤失去的爱与美好,彰显着人道主义对当代社会每一个独立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


4.结语


欧美文学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延伸出新的人道主义内涵,但都不失关注人性关怀人性的主旨。文学作品永远以刻画人展现人为本,而人道则永远是文学中关乎人性的最闪光的部分。通过欧美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的不断演化,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这对于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都是有益的。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