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文学出版企业和文学发展关系——例M文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一、出版体制转轨

 

(一)图书出版体制整体转轨概貌

 

中国的现代出版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从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晚清时期,随着铅字排版机械化印刷技术的引入,现代出版业便乘势兴起。它呈现为一种市场经济形态的出版模式,因而民间出版业数量众多且规模巨大,如“1900年代则出版同时代作家的文学书籍就达到了767种,年均76种”,参与的出版机构高达160余家?,形成了第一个高峰。(2)从建国初到80年代。随着新政府对出版体制的改造,中国文学出版业在经济形态上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转变“转向了计划经济形态的出版模式,而出版业也论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发行工作完全交由新华书店独家经营,出版社主要承担编辑出版的工作,即所谓的“单纯生产型”时代。(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版体制逐渐开始转轨,其主体性开始突显。尤其是90年代以后,伴随着市场化的大潮,出版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快速而深入,政府的体制改革促使出版社从“单纯生产型”转向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型”。另者,各种民间资本、跨国资本也以各种形式也开始介入进来,正是这些外力的刺激和其自身的进取,推动着新的生产机制的建构,也使得出版社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并由单纯的传播者上升为文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简单说来,中国的出版业经历了一个市场——计划——市场的过程,那么这次正在发生着的图书出版市场化(尤其是其中的文学出版)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出版社为了适应这次市场化的浪潮又做了哪些工作?对当下的文学景观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要弄清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先从根本的体制性问题入手,对其转轨进行一个整体的描述。概括起来,出版体制转轨主要有以下“三步走”: 1、发行体制改革——从“单纯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中国出版体制的改革是从1979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中,提出突破中央与地方严格的等级分工开始的。这次调整后,地方出版社的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北京、上海两个传统的出版中心之外的第三支出版力量,地方出版社由978年的52家发展到1997年的345家,出书品种己占全国的63%?,多数地方的综合性出版社都分化为几个专业社,于是大批的文艺出版社也由此诞生。然而,这种行业细分仍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进行的,出版单位也并不具备强劲的市场号召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导致出版活动仍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并不利于跨区域经营和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 ...........................

 

二、畅销书生产模式与消费文学的互动

 

要探讨文学出版市场化的转向,对文学畅销书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畅销书模式的把握上最早成功的当属春风文艺出版社,当前则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畅销品种,不然就很难争取到市场份额。而长江文艺出版社,尤其是专门做畅销书的北京图书中心,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标打?,无论是幵卷、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或是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上,随处都可见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产品,且尤以青春文学、历史小说和名人图书为“三驾马车”驰聘畅销书界。

 

(一)文学畅销书的界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从起源來说,“畅销书” 一词最早源自于美国。1895年,美国的《书籍发行者》杂志首次按“实际订数多少的顺序”来排列图书的目录,这一本为制止盗版的行为后来便被学界视为畅销书制度的发端。1897年美国的文艺月刊《书人》发表了对全美热销图书的调查统计,当时称为“BestSdlingBook”(即“最畅销的图书”),进入20世纪后,方改名为如今通行的概念“Best Seller",即畅销书。从这一系列的说法可以看出,“畅销书”首先是与“销量”直接相关的,建立在现代传媒之上的“畅销书排行榜”便成为了畅销书制度的根本,它的导购能力使它在图书界一直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学界一般把“时间”和“销售量”作为畅销书的两个规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要强调的是它的“商品”属性,并且是同类图书比较而来的,即必须强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来运作”的图书,这样才能将其与教材或依靠行政命令强制发行的图书分JT-。 所以我们可以釆纳这样一种畅销书的定义,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来运作,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在同类书的销售量中居领先地位的图书”。那么,何谓“文学畅销书”呢?简而言之,即畅销书中的文学类图书,一般可分为文学作品和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等图书,本文主要论述文学作品类畅销书。曾有学者说,“畅销书能从同时期的其他图书中脱颖而出,在高标的销售数字背后往往反映出一个时代人们的社会心态,综合体现着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乃至时尚、趣味等方面的变化”。........................ ............................

 

三、读者服务战略下读者与出版人的共谋.....................24 (一)出版社的读者服务战略................................24 (二)作家的“签约制”雇佣写作............................26 1、名人出书...............................................26 2、青年写手写作...........................................27 3、名作家加盟............................................28 (三)出版策划与“文学传媒化”............................28 (四)“文化工业”下的大众主体意识 .......................31 四、“主旋律”、“纯文学”的另类生存.....................34 (一)宽泛的主旋律.......................................34 (二)畅销的纯文学.......................................36 ....................................

 

结论 文学出版市场化转型是一个正在发生着的命题,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完善,如体制转变的不彻底,“出版事业”向“出版产业”的转化还有待继续,出版业政治属性的限定与出版业现行的市场运作方式的不够协调等等。“转型”就意味着“过渡”,“过渡”也就意味着“不完善”,出版作为文学生产的主体,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文学的存在状态,因此这种“不完善”给当下的文学也带来了多元性和更多的可能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转型期出版与文学的关系中,它们并非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而是呈现一种不平衡的互动关系,出版对文学的影响相对更广泛和深入。因此出版的市场化转型所带来大量同质化、类型化、复制、仿同作品的泛滥,浅阅读、功利性强、纯娱乐、游戏化读者需求的转变,也导致了 “雅俗之争”、“文学终结”等悲观声音的越来越大。可以说正是这场文学出版的价值审美性与商品消费性、创造个性与大工业生产、风格多样性与出版趣味偏至性的博弈与抗衡,带来了文学充满活力的内在机制。但同时,当下出版己完成了从文学传播中介向文学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转变,它这种举足轻重的主体地位也意味着它将肩负着更多的责任,要能真正的做到服务读者,并能引导、提升读者的阅读趣味与期待,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德]西奥多.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J].高丙中,《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6][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7][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于沛.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9][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年 [10][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李陀、王晓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1]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