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文学记叙之间—论台湾“二二八文学”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二二八事件与各方叙述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回归祖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对此后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其发展过程曲折复杂,在国民党威权统治和民众的民主要求相对立的矛盾中,又掺杂了殖民历史背景和国共关系对立等因素,再加上事件之后各种政治党派的解读,使得事件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文学与历史的关系,需要对二二八事件做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评述。在综合多种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本章仅就事件本身做一个大体的描述,为下文讨论二二八文学做一个铺垫。


第一节 二二八事件的始末


一 、事件的导火线


台湾光复初期,由于战争的创伤,使得整个台湾工农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物资缺乏,米荒严重,物价飞涨,百业萧条,人民大量失业,社会治安恶化。另一方面,经历了日本50 年殖民统治的台湾,刚刚重回祖国,国民党当局和台湾人民之间彼此都不大了解,容易产生矛盾,而国民党当局采取了非常错误的政策,激化了与台湾人民的矛盾。同时,战后台湾的移民遣送问题,就业问题,贪腐问题等矛盾堆积,使得整个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1947 年 2 月 27 日下午,在台北市南京路天马茶房一带,私烟小贩林江迈正在路边摆烟摊,这时正碰上台湾专卖局专员叶根德带领 9 名缉私队员前来稽查私烟,林江迈来不急逃脱,被缉私队围住。因为林家贫困,烟摊是唯一经济来源,林苦苦哀求但无济于事。在相互拉扯中,一名缉私队员用枪托将林江迈的头打破,并恶语相向。缉私队的暴行引起了围观群众的愤怒,继而与缉私队员发生正面冲突。当缉私队员赵子健和警员张启祥被打伤之后,缉私队员傅学通并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市民陈文溪,从而引起越来越多的群众围观,很多日本浪人和当地流氓乘机恶意破坏,场面相当混乱。
 

二 、事态的扩大


由于事态扩大,当天晚上,部分市民聚集到台北警察局和宪兵团要求严惩凶手,未果。28日上午,市民围攻了台湾省专卖局。下午,大约四、五百名市民到陈仪的行政长官公署请愿,遭到卫兵开枪射击,当场打死数人。由此,事态迅速扩大,各地群众占领警察局、邮局、学校等机关单位,甚至抢劫军用仓库,释放狱中囚犯,并获得了大量武器。起义民众还通过电台号召民众起来反抗,各地民众闻风而动,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慢慢演化成为大规模武装冲突。行政长官陈仪随即宣布实施戒严,并出动军警控制事态,但是当时驻台的军警人数较少,无力控制事态发展。..........................
..............................


第二章 二二八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二二八文学作为战后台湾文学的重要一环,因其直接缘于一场历史事件,而这场历史事件涉及复杂的政治关系,并随着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动而产生不同阐释。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清二二八文学的文学传统及其发展情况,才能更好地了解整个二二八文学现象。
 

第一节“抗议”与“隐忍”——殖民环境下的乡土化写作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其文化特征也与大陆文化一脉相承。台湾新文学运动在大陆新文化运动稍后发生,接受了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并经历了由文化革命到文学革命的过程,其文化根基是中华文化。台湾学者张我军和蔡孝乾说台湾新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支流,是“同云落下的雨”,便是最好的证明。二二八文学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又一重大文学事件。而近代以来,亚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在这种趋势下,人人都被“现代”和“文明”所吸引。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其现代化道路走在了亚洲各国的前列,为了自身的扩张需要,日本调整了对中国的关系,从“脱亚入欧论”、“大亚细亚主义”以及后来的“大东亚共荣圈”,便是打着“现代化”的旗号对我们中国实施了掠夺和侵略。1895 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夺取台湾,使得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因此,台湾的现代化进程包含着强烈的殖民性。
祖国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以及殖民化语境构成台湾新文学发展的背景。
首先,新文学运动对台湾知识界的影响。20 年代初期的台湾知识分子受世界性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民众的启蒙运动,使新文学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启蒙、民主、救亡是台湾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台湾民众思想由殖民与封建走向民主与科学,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后,台湾新文学逐渐步入正轨,产生了一大批现代重要作家,后来这些作家很多都成为了二二八文学的中坚力量,如杨逵、吴蚀流、欧坦生、吕赫若等,新文学所倡导的民主思想也影响了台湾的晚生代作家。同时,台湾作家活动及其各种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得到发展。1934 年 5 月 6 日,台湾各地的 83 名作家在台中召开了一次全岛性的文艺大会,正式宣告成立“台湾文艺联盟”,该联盟以“联络台湾文艺同志互相图谋亲睦以振兴台湾文艺”为宗旨,以抗日爱国的作家为主导力量,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全台统一的文艺组织。....................
...............................


第三章 二二八文学——不断阐释的想象空间........................ 16
第一节 关于生存境遇的历史记忆 ........................................ 17
一 新闻报告的先锋性意义 .................................. .................17
二 小说文本的历史之殇 ....................................................... 19
第二节 暴力与伤痕的文学想象 ............................................ 21
一 暴力叙事..........................................................................22
二 伤痕记忆........................................................................23
三 暴力和伤痕的共同指向——人道关怀 ............................. 24
第三节 对精神内在价值的追寻 .......................................... 25
第四章 反思:历史的断裂与延续 ...................................... 26
第一节 历史禁忌与文学想象——质疑和反省...................... 27
第二节 历史与文学叙事——在断裂中的探求...................... 28
第三节 探寻历史真相——二二八文学得与失...................... 31
......................................

 

结 语
人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就个体而言,有生活本身的苦难,也有时代的创伤。面对历史不可阻挡的洪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个体生命的悲剧,又该如何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文学中关于人性的思考无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难以追究这复杂历史背后的波澜诡异,只是借助这一历史事件与文学想象的对话来呈现对人文终极意义的思考。“二二八日渐仪式化,随着世俗化形态的完成,悲剧感也日渐淡薄,逐步走入历史。仪式化的现象固然无法避免,但仪式的举行,仍有其召唤、洗涤、治疗的意义,对受伤的灵魂得以抚慰,使悲情中的人们得以走出历史的阴影,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提醒与警惕。”①将二二八文学放在台湾当代文学整体中来看待,虽然它只是其中的一环,却展现了台湾文学中的复杂认知与情感诉求。二二八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而作为文学的书写它还将成为台湾文学叙述中的重要内容。
人群与社会需要一套叙事来作为回顾过去、瞻望未来的基准点。而文学叙事以其特有的或温柔或激情洋溢的戏剧性的方式成为社会公众形成和反思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提出印刷术集体运用作为群体的发展基础,因为印刷术提供了大量的文本,使得一个群体的记忆得以形成,维系。②对一个群体来说,记忆,思想,认同,这是无法推卸的生命之重,有了认同的重量,群体才能够形成,延续,发展。文学叙事提供的恰好是这些关系人群生命与发展的力量。而文学叙事的此一公用又使得我们关注的文学必须还具有反思,探寻真理的维度。离二二八事件已经六十多年了,在日渐仪式化的历史纪念中,人们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麻木,历史上的伤痛记忆也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脑海。但是从文学角度来说,二二八是一个伤痛的记忆,提供了另一套关于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它让重新反思历史成为可能,在一定意义上代替了偏执而遮蔽的历史书写,去揭示历史中真理与公理的所在,历史中人性的光辉与人的存在。
同样,二二八文学更提供了另一种对历史的认知,使得文学与历史与政治,与人性的对话成为了可能。这种可能才使得我们得以接触到文学叙事以何种方式深入到人类深沉柔和的灵魂之根。


参考文献
[1]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2] 岗崎郁子:《台湾文学——异端的系谱》[M],叶笛、郑文清、凃翠华译,台北:前卫出版社,1997 年 1 月第一版。
[3] 下村作次郎:《从文学读台湾》[M],邱振瑞译,台北:前卫出版社,1998年3月第二版。
[4] 约翰•托什(John Tosh)《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 月第一版。
[5] 白少帆,王玉斌,张恒春,武志纯:《现代台湾文学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年 12 月第一版。
[6] 褚静涛:《美国与“二二八事件”》[M],引自《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下卷)。
[7] 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年 5 月第一版。
[8] 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0 月第一版。
[9] 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0] 杨逵:《1947—1949 台湾文学问题论议集》[M],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 年。
[11] 赖泽涵等:《“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4 年,。
[12] 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M],台北:中研院三民所,1993 年。
[13] 李震明:《台湾史》[M],中华书局,1948 年 6 月第一版。
[14] 陆卓宁:《20 世纪台湾文学史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 年。
[15] 陆卓宁:《海峡两岸文学—同构的视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