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生人文涵养培育对策探究——以M医科大学为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类面临着诸多新的健康问题,如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以及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等等,人们对医疗保健、生活照顾的需求急剧增多。在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急切的呼唤声中,护理专业在上世纪后半叶有了飞速发展。

 

1.1国际视野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于1986年制定、1998年修订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明确指出,护生需要发展的能力:“综合行为科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以理解自己和他人”;“运用有关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的知识,分析社会和专业问题”;“懂得卫生服务的全球环境”;等等,这些能力可以归结为如何处理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即是对护生人文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2001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Higher Education,QAA)制定了高等护理教育学科基准,认为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预先培养学生以患者/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人文素质要求。国际上已普遍将人文素质培养纳入了护理专业教育,并且经历了多年实践的验证。 总而言之,国内外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差距、多元文化冲击中护理人员自身的困惑、以及当前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都为我国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提供了立足点和突破口。 培养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需要围绕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对培养过程进行系统的决策。以下根据文献分析,介绍国内外护理人文理论、护理人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师资建设与教学方法,以及效果评价等现状。 ...................

 

1.2国内概况 1.2.1历史变迁的影响 自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我国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我国护理专业一直延续了西方护理专业的传统——附属于临床医学专业,护理教育理论尚未自成一体。护理成为专业学科的150年中,其发展在我国文革期间还曾被迫中断。虽然1976年以后护理专业重新获得发展,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护理学生,到目前全国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护理专业本科教育,但是我国总体护理教育发展缓慢、层次偏低,人文素质培养更是重视不够。 近年来,我国部分院校对护理人文素质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对护理人文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综观这些研究大多还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 1.2.2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市场化倾向,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医务人员的职业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它想维持无私无欲救死扶伤的传统形象,一方面资本意志又使它时时反叛这种形象。这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职业行为中,导致医学文化失重,公众期待落空,医患关系紧张。作为护理专业人员自身也有很多的困惑:如何在多元文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并且能够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 1.2.3相关政策制度的要求 基于这种社会现状,“护理人文”在国内护理学界开始倍受关注。2008年5月12日我国护理专业领域首个政策制度-《护士条例》正式施行,明确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关于护理教育方面也强调,要“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   2.国内外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培养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需要围绕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对培养过程进行系统的决策。以下根据文献分析,介绍国内外护理人文理论、护理人文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师资建设与教学方法,以及效果评价等现状。

 

2.1 国外护理人文理论发展及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2.1.1 护理人文理论发展现状 护理理论是人们在护理研究和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护理知识的系统结论。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有关学者发展了一系列护理人文理论,成为护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护理理论发展比较成熟,引领全球护理理论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美国护理理论为代表来介绍国外护理人文理论。 美国护理学家以Madeleine Leininger和Jean Watson为代表,她们分别从人类文化学和精神心理学角度提出护理的本质是人文关怀。Leininegr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文化照护异同理论”,认为各种文化的照护有差异性和共同性,要按照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有关健康-疾病的认识,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护理保健服务。这为基于文化的护理人文理论奠定了基础。1979年,Watson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她强调护理专业是人文与科学的结合,认为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需以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作为行动的指导。1985年,Watson发展了其“人性照护理论”,在《护理:人性的科学和人性的照护》中指出十大关怀要素(human carative factors)是护理的核心。 .....................

 

2.2 国内护理人文概念及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2.2.1 护理人文概念的阐释 国内护理人文理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只限于对护理人文概念的阐释。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护理人文概念做了探索性的阐释,为护理人文理论的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贾启艾指出,护理人文即人文关怀,是护理的各种文化现象,是无限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等等。王斌全提出,护理人文关怀即护理人员用自己的生命、生活、言行,体现护理职业道德,其表现首先为给予病人及时有效的护理,满足其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让病人感受到护理中充满人性的温暖;其次为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倡导人们致力于环境的改善,告诉人们如何预防疾病、如何在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照顾自己,以使身体保持内在的和谐与平衡,以及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及其价值。张秀伟等运用概念分析法,归纳出护理人文关怀构成的5个具体要素:①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②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③表达护士的关爱情感;④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⑤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除了对护理人文概念的一般阐释之外,国内有学者将中医、儒家、道家、佛学思想等与现代护理人文概念相结合,尝试赋予其中国文化的底蕴。 2.2.2 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1) 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1987年国家教委制定了护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对护理本科生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做了宏观的概括,但在人文素质要求方面比较欠缺。1996年护理本科教育改革开始以来,协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率先进行改革探索,在其修订的培养目标中,均体现了重视人文素质的要求。 .........................

 

第三章 南京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22 1.对象和方法......................................................................24 2.调查结果与分析...............................................................25 2.1 对人文素质的态度和整体认识情况..................................25 2.2 课外阅读和人文知识学习情况.........................................30 2.3 价值观念和护理人文关怀能力.........................................32 第四章 讨论.........................................................................33 1.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的比较分析.......................36 2.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影响因素分析..................................37 2.1 护生自身因素..................................................................37 2.2 环境因素........................................................................40 ..................

 

第五章 加强和改进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护理教育改革热潮中,护理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总的形势是积极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南京医科大学护生人文素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面对各种临床问题部分护生“不确定”自己的行为选择;课余活动中偏爱视听艺术欣赏,阅读书籍排在第四位;等等,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大体相同。这些问题,归根究底是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相对薄弱所致。本研究根据现状分析,借鉴前人经验和西方发达国家培养模式,提出改进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1. 转变护理人文素质培养观念 高等护理教育,不仅要有发展知识技术的科学追求,更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本思想。护理专业的人文本质决定了护生的培养尤其要重视人文素质,唯有把握护理人文本质,才能更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的独立性,护理教育才能发展得更快,更有持久生命力。进一步加强护理人文素质培养,首先应从转变观念开始。 1.1 人才观的转变 人才观,即界定“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次转变。古代社会“道德性”人才观,追求完美崇高的理想人格境界;近现代社会 “知识性”人才观,形成了人才的工具性,“以物为本”;21世纪,人才观在经历了理想的“人依赖”、现实的“物依赖”两个阶段之后,回归到人本身,转向了追求人自身的丰富性、自由性和全面性,追求“人化”的“个性”,也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是以“人”为其内在实质的人才观,强调的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而不是古代所倡导的人格化的“道德性”的人。 ........................   结 语 本研究对护理人文素质培养诸问题的分析,是从人文、人文素质培养和护理教育视角进行的综合研究,以实证的方法对护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护理人文素质培养,是护理专业的人文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未来从业者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护理发展史和现代护理专业的四个基本概念,阐释了护理专业的人文本质;二是对护生人文素质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重点分析了护生心理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策略。本文还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对护生人文素质所包含的内容研究还有待深化,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实现途径还不够具体等等。希望能以本文为基础,今后继续研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期取得一些突破和进展。 人文素质培养效果具有内隐性的特点, 决定了其评价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难以用量化的形式清晰揭示出来。本研究认为可将人文素质的三个层次:基本层、发展层、高境界层次,设为评价参考,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评价结果。当然,我国高校中成功案例也需要学习。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曾于2005年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使用动态评价的方式对实施过程进行考核,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