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早期的儒道哲学之水象观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论语》中的水象

 

笔者在“绪言”部分说过,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水象研究领域,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道家的《道德经》而不是儒家的《论语》。可事实上,“孔子观水”在战国时期是出了名的。《孟子·离娄下》载:“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艾兰教授将这段话置于《水之道与德之端》的首章开头,充分肯定了孔子对水的重视。傅斯年说:“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而身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也被他认为是“吸收当时文化最深的人”。所以,笔者选择从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开始本文的讨论。

 

第一节水象背后的情怀和生命意识 说到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他礼乐治国的理想,谆谆的道德教诲。他一生以拯救天下为目标,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惜,当时的诸侯推崇的是“霸道”,没人对他的“王道”感兴趣。他到郑国的时候,不幸和弟子走散,郑人看见他狼狈的样子,嘲笑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报以欣然一笑:“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这就是孔子,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他的理想主义表现在对国家施行“王道”的期许上,他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对身边事物的审美态度中。不管是自然界的山水、还是普通人的踏青远游,到了他的眼中都成了审美的对象。 .......................   第二节《论语》中的水象和“道体说” 朱嘉在对“逝者如斯夫” 一章做解释时,没有继承萌发于魏晋时期的伤怀主题,而是以“道体”去解释。元明以后,程朱理学发展成为官方哲学,以“道体”解释“逝者如斯夫” 一章的做法获得了特别广泛的接受。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朱熹对“逝者如斯夫”章的解释吸收了程顿的观点",他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在他看来,“道之本体”充溢宇宙,而且像自然界的“川流” 一样,“无一息之停”。他认为,孔子正是有感于此,才借人人皆知的“川流”之象来警戒世人:时时勿忘进德修业。自此,“逝者”不再是以往理解中的时间之流逝,而是大化之流行;“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强调的不再是“岁不我与”的时间感慨,而是修身进德的“涵养功夫”。这就是“道体说”。 宋代理学家通过“道体说”,第一次赋予“逝者如斯夫”以道德意蕴,这是他们的独创。《孟子·离娄下》篇有一句:“原泉混混,不舍昼夜”,朱熹注:"原泉,有原之水也。混混,涌出之貌。不舍昼夜,言常出不竭也。”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非常相似。孟子接着又说:“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朱熹注:“盈,满也。科,坎也。言其进以渐也。放,至也。言水有原本,不己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宝行,则亦不己而渐进以至于极也。”朱熹在此强调的是修身的功夫。 .................

 

第二章《孟子》中的水象

 

作为孔子后继者的孟子是以雄辩闻名的,宋代苏洵评价他的文风是:“《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幢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孟子的文章能够如此有气势,得益于他对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段的灵活运用。《孟子》里的比喻很多,在这众多的比喻中,水多次作为喻体出现。通过对水象的合理运用,孟子生动地阐发了他的人性论和治国理念。

 

第一节孟子的性善说和仁政思想 孟子是“人性善”的倡导者,《滕文公上》篇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宪舜。”孟子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道德性,有趋善的本性,这是他对先秦哲学的重要贡献,也是他仁政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笔者从他的人性论入手,开始本部分的讨论。 《告子上》载,告子曰:“性犹溫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对于告子这个说法,孟子极不赞同:“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颖;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他认为水是自然向下流的,与东方西方无关,关键是看哪边的地势更低。而人的善的本性就和水向下流一样,是必然的趋势。人即使“为不善”,也是受外在的“势”的影响。在这场论辩中,孟子无疑是占了上风,随着他辩论的结束,文章也夏然而止,看不到告子有任何反驳。 对于孟子的胜利,艾兰教授是这样评价的:“对水自然下流的洞识,是使孟子在与其论敌告子讨论人性时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

 

第二节《论语》和《孟子》中水象的差异 孔子和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都通过“水”这个意象说明了很重要的哲学问题,这说明优秀哲人的思维是有相同点的。但是两者利用水象讨论的内容又很不同。 《论语》中的水象是人生的、审美的,充满了人文气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流露出的与自然合而为一的闲逸情致,己有后世士大夫的清姿。程顾自述,“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而乐广即使身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社会潮流中,也会感叹:“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至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常让人产生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感慨;大川的奔腾不息,又让人在感慨之余多了几分豪情,难怪顾炎武会把这句话和刚健中正的乾卦炎辞联系在一起。"《论语》中记载的孔子之言,多和政治、道德相关,但是《雍也》篇和《子罕》篇的两则观水、论水之言,却让我们看到孔子情趣化的一面。 《孟子》中的水象道德的成分比较多。比如,《告子上》:“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离娄下》:“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公孙丑上》:“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这几段文字,前文都己经讨论过,都是孟子对人本身的讨论,道德色彩已经很浓。至于他用来阐发仁政的水象,其道德色彩就更明显了,对此前文也有讨论,兹不赘述。 ..................

 

第三章《道德经》中的水象.............................24 第一节《道德经》中的水象和水之“道”..........24 第二节老子和水...............................................27 第四章《庄子》中的水象................................30 第一节《庄子》中的水象:以“清”喻道.............30 第二节《庄子》中的水象:以“清”论人.............32 第三节《庄子》中的海洋意象:无奈和逍遥....34 第四节老庄水之道之比较................................35 ..........................   第五章水象背后的问题

 

儒道两家都青睐“水”这个意象,这当然是因为水有众多优秀的品质,水性可以和思想家推崇的德行、大道相比附。但是,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水并不是个简单的喻体,它还有哲学本原性。

 

第一节水的哲学本原性 世界的本原宄竟是什么,这是宇宙论的重要命题,中西哲人都对其进行过探讨。这其中,古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水为万物之本原”的学说最受人瞩目。关于泰勒斯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现在己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尽管如此,黑格尔仍然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他说:“从泰利士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我们的哲学史。”而中国哲人在对宇宙本原的探讨中,也提出了“水为万物之本原”的观点,那就是《管子·水地》篇。《管子·水地》篇比泰勒斯“水为万物之本原”学说的要晚出几百年,与泰勒斯的只言片语不同,《水地》篇对该学说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论证。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箱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乍看之下,《水地》篇似乎既把“地”看作万物之本原,又把”看作万物之本原,即“地”与“水”并为万物之本原,有“二元论”的嫌疑。其实不然。作者虽然说“地者,万物之本原”,但却认为水是地之“血气”。“血气”这个词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得比较广泛了。以《左传》为例,《襄公二十一年》载:“夏,楚子庚卒,楚子使蓮子冯为令尹。访于申叔豫,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乃使子南为令尹。《昭公十年》载:“晏子谓桓子:‘必致诸公。让,德之主也,谓雜德。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 ..............................   结语

 

由于中国早期哲人注意到了水的众多优秀品质,所以不厌其烦地以水为喻。把它和至高无上的“道”,和理想中的人格联系在一起,在互喻中给人以往复循环、回味无穷的感受。这既是一种修辞,也是类比思维下的观物取象。 观物取象的传统,可追溯到我国文明之始。《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八卦的制作,是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来完成的。而八卦的具体占卜,则是通过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和现象的变化来实现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类比维。此外,我国的文字也是观物取象的产物,许慎说:“仓颜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而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以彼物比此物也”的比兴手法,使用的也是类比思维,其具体实现是通过观物取象。 到了战国,取象的传统,在诸子之文中更加发扬光大。章学诚总结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离骚》之行愤也,则帝闕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他若纵横驰说之士,飞箝捭阖之流,徙蛇引虎之营谋,桃梗土偶之问答,愈出愈奇,不可思议。”就连质朴不文的法家,也有以“博喻” 著称的《韩非子》。通过类比和取象,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复杂的说理变得简单,这大大增强了诸子之文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