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领域风险的防范策略-硕士毕业论文代理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5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随着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大必须构筑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网。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金融业已经成为各国的经济命脉,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刻不容缓,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金融风险 金融体制 防范措施  

代写硕士论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金融出现动荡、危机,势必危及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金融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

1、金融经营主体面临的金融风险
(1)、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当前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金融风险,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信贷资产质量滑坡的势头,控制信贷风险,不但会因经营失败而被淘汰,而且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阻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流动性风险,是指因银行资金周转困难而发生支付危机乃至倒闭的风险。由于流动性风险涉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和通货膨胀的反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资产负债不匹配;2、资本充足率偏低;3、资产流动性较差。实现变现能力不高。大量流动资金被企业占用且不能调转,持用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受交易条件限制不能担负起二级准备的作用。
(3)、利率风险。利率高低由政治、经济金融状况决定,利率风险是指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利率、期限不匹配而可能因市场利率变化产生损失。我国的利率体系是受严格管制的,所以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是自身不能控制的。
(4)、汇率风险。我国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表现在外汇交易业务和外汇资产上,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的变化都可能带来银行的损失。从银行外汇贷款看,汇率风险本来是由借款企业承担,但目前企业汇率风险意识淡薄,不愿保值,一旦到期不能偿还,为了维护国家的信誉,由银行对外垫付,目前还不至于因汇率变动引起支付困难,但由于以外币表现的资产增长强劲,此风险不可不防。
(5)、干预风险。是指因政策因素、政府行为法律因素和司法行为等因素的变化而有可能直接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例如,司法干预风险,企业在破产时,地方司法部门往往偏袒地方企业,牺牲银行利益。行政干预,地方政府作为当地利益的代表者,在代表和公众的银行利益与地方利益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往往首先维护地方利益,使银行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地方政府干预贷款,为了解决企业困难和工人就业发放贷款,最终无力偿还贷款,形成不良资产。
2、宏观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风险
(1)、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金融风险,在经济领域中的信用体系风险表现在:企业多头开户无法制止,国有企业借国有银行的钱不愿偿还,企业和银行的关系不正常,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淡漠,企业“三角债”资金循环不畅通形成银行不良资产。
(2)、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金融风险,国际金融的基本格局是直接融资超过间接融资。对我国来说,加大直接融资比例需要高度重视居民储蓄分流造成银行支付困难继而引发挤兑风险。在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过渡时期,要防范银行挤兑风险。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致使企业的资金需求过多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但企业不能承担相应的资金风险,银行将企业经营风险几乎全部集中自身,使金融风险过集中于银行,最终转嫁为金融风险。

二、形成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

1、金融风险生成的外部因素
(1)、政策因素与不当干预。我国银行面临的风险与我国经济政策的不配套有很大关系,银行的高税负也使其他补资本金能力削弱,产权制度改革措施不配套给银行贷款资产带来极大的风险,如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运用各种方式逃债,使银行贷款“悬空”;我国的汇率政策调整过多地考虑到贸易收支,忽视了资本项目,造成银行外汇不良贷款上升,同是也加大了汇率风险。在政府方面,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将使金融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政府不合理行为必然导致金融风险增大,如政府为了社会稳定与公平的需要,发放的亏损企业的贷款,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贷款,使银行信用脱离了效率原则,把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作为公共物品加以安排,而不是作为私人物品实施市场分配,失去其信用有偿性质,资金起不到推动经济结构优胜化作用,反而恶化结构,贷款难以收回,使金融风险加剧。
(2)、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由于企业效益滑坡和还债意识淡漠,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加重,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权的分散,央行无法对赖债企业进行惩罚,金融监管只对国有商业银行从严管制,这样金融风险就会不断向国有商业银行转移。
(3)、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在开放的经济金融体制下,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会越来越快。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市场风险尤其是汇率风险;二是国际金融业的代理制风险、金融诈骗风险;三是国际惯例与我国金融体制、司法体制之间存在的差距。
(4)、企业方面。一是企业产权制度及其结构的金融风险、企业对产权的收益状况与金融风险相关关系。二是金融风险大小受企业组织结构的制约。三是企业投资行为中风险大小是决定金融风险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我国企业投资的来源中80%流动资金、20%固定资金是靠银行贷款维系的。故企业投资行为中的风险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波及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2、金融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1)、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加大了经营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商业银行自身行为如何是决定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金融机构自身约束力不强,管理不严,在实现商业化经营中,开始追逐自身盈利,为此违纪经过,用信贷资金炒房地产甚至以与股市交易,使部分资产偏离了正常轨道,逃避了正常监控,形成高风险资产。
(2)、中央银行的监管机制直接左右金融风险大小。
(3)、同业间无序竞争,加剧了金融竞争性风险的产生和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各家金融机构打破了画地为牢、专业分工的经营格局,业务交叉,出现了银行客户流失,经营成本加大。
三、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
代写硕士论文金融风险不单纯是金融问题,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有些是金融问题,有些是非金融问题而根源却又不在金融领域。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增大了风险的程度。
(一)、加大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力度
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监管内容包括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用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等。中央银行要从单纯的稽核监督向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核监管转变。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重心,要以金融法律为依据,加强金融业务规章制度、操作程序,监管指标体系的建设,使金融活动有章可循,实现金融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二)、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一是银行体制改革,把国有商业银行办成真下的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效率原则前提下实现两者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银行应大力支持国企改革,把促进出口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与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结合起来,在支持企业改革中来发展自身的业务,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化解金融风险。二是建立金融风险保险机制。金融风险保险机构一方面对存款进行保险,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保持银行的稳定,另一方面对银行贷款、也进行保险,在债务人出现破产、倒闭、政策性债务冻结甚至赖帐,保险公司即可为银行赔偿的分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保险机构不是被动事后补救,而是主动参与对投保金融企业的监管,起着极为重要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是央行监管的补充。三是加快我国融资的良好的环境,减轻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让直接融资历分担间接融资的部分风险。
(三)、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体制
随着金融风险的进一步加大,必须构筑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网。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金融业已经成为各国的经济命脉,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刻不容缓。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