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40年代河南大灾荒的历史记忆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一、1942-1943年河南大灾荒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形成了多次不同程度的灾荒,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河南地处华北平原南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淮河流经南方,黄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河纵贯北部,地理和气候环境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所谓灾荒者,乃以人与人社会关系之失调为基调,而引起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之失败所招致之物质生活上之损害与破坏也"。'由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控制能力有限,因此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灾荒历代都有,而且时时严重地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近代河南各种各类灾情频仍,几乎无年不灾,无处不灾。民国时期,由于自然、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战争频繁,灾害频发,地区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灾荒更是连绵不断,此起彼伏。1942-1943年河南大灾荒是继清光绪三年(1877年)特大旱灾之后的河南出现的又一次罕见的大灾荒,使民众的生存和生活陷入绝境,给河南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 兵荒交乘 饥馑荐臻
    河南地处中原,自有史料记载始,就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民国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南历次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灾荒都是异常严重的,无论是在灾荒发生的频度、广度还是强度上,河南均较其它地区更为严重。"灾难与河南似乎早已结了不解之缘","河南无一时无灾,无一县无灾"。2除了频发性的特点之外,而就每次灾荒的规模而言,则是大灾的强度很髙,危害甚巨。在历史上,"河南灾情种类之多,地域之广,时间之长,均为全国冠",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集灾硕士论文发表格式害之大成"的省份。3民国时期,河南发生的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灾荒主要有:1920年华北大旱灾,河南灾情严重;1924年全国大水灾,河南受灾严重,沿黄河各县庐田飘没,民无所依;1928-1929年大旱灾;1931年苏、皖、豫等八省大水,河南灾情严重;1932年河南大旱,并遭遇霜雹,而后又遭遇大水灾,继而遭蝗灾;1934年河南大旱灾;1935年河南大水灾;1937年先旱后涝;193硕士论文提纲格式8年黄河花园口决口,黄河改道,河南境内数十县遭灾;1939年水灾;1940年水灾;1941年水旱冰雹霜灾,无所不有;1942-1943年,水旱冰雹霜虫等灾害接连发生,灾民约3000万人,灾情十分严重,并伴随着并发性灾害,造成大灾荒严重,影响深远。灾荒发生后,灾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从1912-1948年河南历年受灾县数统计数据中(如表1-1所示)可以看出,除极个别年份外,民国时期的河南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虫、风、雹等自然灾害。其中,旱灾所占比重最大,累计达878县次之多;其次是水灾,累计达681县次之多;虫灾(即蝗灾)累计达226县次。在1912到1948年的37年间,有25个年份都有20个以上县受灾,其中,河南受灾县份在40个(大致占当时河南总县数的1/3)以上年份有19个。在灾情较为严重的1928年、1929年、1930年、1932年、1936年、1942年受灾县份甚至达100个以上,几乎是全省无县不灾。从统计数据中,还可以看出,1920-1922年、1928-1936年、1939-1946年这3个时间段中,几乎每年都有40个以上的县连续性受灾。可见,民国时期河南灾荒的种类之多、范围之广、频度之强,对河南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从1912-1948年河南受灾人数10万以上年份统计数据中(如表1-2所示)可以看出,在1912到1948年的37年间,河南受灾人数10万以上年份达19年之多。其中,有15年全省受灾人数在100万以上,1929年、1930年、1932年、1936年、1943年的受灾人数更是达到千万人之多。而这个数据,基本上与表1-1受灾县数在100个以上的数据相吻合,相互印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可见,在这一时期,河南全省灾情之严重、灾民人数之众多,这种频繁的严重的天灾,再加上相伴而行的人祸,无疑使灾荒中的河南雪上加霜。通过对1912-1948年因灾死亡万人以上涉及河南部分的统计数据(如表1-3所示)分析,可以看出,在所统计的11次灾害中,因水灾造成死亡万人以上的灾害6次、因旱灾造成死亡万人以上的灾害3次、水旱疫混合型灾害1次、瘟疫1次。可见,水灾造成的破坏次数及影响更多一些。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三次旱灾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分别是500000人、10000000人、3000000人,旱灾对人生命的摧残程度更为严重和深远。在这11组数据中,单独涉及河南的有1931年河南新蔡的水灾,造成150000人死亡;1942-1943年河南旱灾,造成3000000人死亡;1944年河南豫西及宛西23县瘟疫,造成90000人死亡。单从这三组数据就完全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河南的自然灾害对河南民众生命的摧残程度是十分严重的。在如此频繁、如此严重的灾害以及灾害造成的饥荒面前,灾民自身、政府(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阔政府、国民政府)、社会各界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赈济和救助措施。灾民个体面对大灾往往显得是微不足道的,他们的自救措施也常常是力不从心、被逼无奈,甚至是人性尽失的。灾民们吃谷皮、麸皮、吃树皮、树叶、野草、野草根和黄土。为了换取食物,灾民们屠杀牲畜,典当财物,拆卖房屋家当,城乡处处荒凉景象。在实在找不到可以入口点东西时,一些灾民便走上了外出逃荒的道路。他们或是举家逃荒、或者是壮年逃荒。在灾荒年间,买卖妇女孩子成为一种风气。由于灾民实在没有办法,于是"杀儿食肉","人吃人"。'灾民面对灾荒所采取的自救措施,显得苍白无力。政府面对灾荒的应对措施主要有:赈粮和赈款、施粥、平粜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灾民嗷嗷待哺,赈粮可以让灾民暂时摆脱饥饿,全活于一时。如果灾区交通不便,多数情况下便采用发放赈款的方式。政府的急赈方式多是平均主义,数量很少,经过层层盘剥平均到每个灾民赈粮赈款只有几两粮、几分钱。面对严重的灾害,政府却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救灾措施,仅有的一点救济粮款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灾民的根本问题。政府的应对措施只能是对灾民的一点儿"安慰"罢了,在大灾面前依然是难解燃眉之急。在灾荒发生后,社会各界往往是积极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赈济和救助灾民。华洋义赈会深入灾区发放赈款、赈粮。旅平河南赈灾会组织向东北地区转移灾民。梅兰芳等社会人士关心灾区灾民组织各种形式的募捐和赈济活动。在民国时期的所有历次灾荒中,以1942-1943年的大灾荒最为严重,影响最为深远。
        1942-1943年大灾荒期间,河南除连遭水灾、旱灾、蝗灾、风灾(龙卷风、干热风等)、雹灾等自然灾害外,还有"汤"灾、兵害、黄泛、国民党政权与日伪政权的横征暴敛等人为灾害的肆虐。俗话说:一年受灾两年荒,在生产力低下的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来就薄弱,连年自然和人为灾害之下,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连遭打击,元气大伤。1941年,河南灾情已经初露端倪,据表1-1数据显示,该年全省遭灾县份达86个,其中29县遭受水灾、61个县遭受旱灾、7个县遭受蝗灾、14个县遭受风灾、46个县遭受雹灾、4个县遭受冷害,水旱冰雹霜灾,无所不有,灾情严重,全省小麦歉收。1942年灾情继续蔓延,三四月(指阴历)间"豫西遭雹灾、黑霜灾,豫南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旱蝗灾。入夏以来,三月不雨"。麦收之际大霜。"八九月间临泛各县黄河溢-堤,汪洋泛滥,大旱之后复遭水淹,灾情严重"。'据表1-1数据显示,全省110个县中,? 无县不灾,无灾不重。其中22县遭受水灾、110个县遭受旱灾、7个县遭受蝗灾、31个县遭受风灾。到1942年底全省的旱情愈发严重。1943年春,大旱。夏秋之际发生蝗灾,蝗虫飞至,高粱、玉米等秋禾被食殆尽,再加上新黄河决口,风霜雹等灾,更加剧灾情的蔓延。据表1-1数据显示,1943年全省遭灾县份达63个,其中37县遭受水灾、7个县遭受旱灾、58个县遭受蝗灾、23个县遭受风灾、10个县遭受雹灾、7个县遭受冷害。据中央赈委会所派赴豫调査人员报告,到1943年秋,仅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第十等5个行政区,就饿死148. 5万人。许昌一县即死亡18. 3万余人。据统计,河南两年灾荒饿死约300-500万人,四处流亡的约300万人,濒临死亡边缘等待救济者约3000万人。21942-1943年前后,河南除连遭水灾、旱灾、4$.灾、风灾(龙卷风、干热风等)、雹灾等自然灾害外,还有"汤"灾、兵害、黄泛、国民党政权与日伪政权的横征暴敛等人为灾害的肆虐'社会各界与大灾荒。面对河南的大灾荒,宋庆龄领导着从香港迁到重庆的保卫中国同盟通过举办讲演、座谈会和开展捐款、义卖、义赛等活动,积极主动担负起赈济豫灾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筹赈豫灾国际足球义赛"。通过多方努力,有上海在重庆的足球名流组成的"沪星队"、重庆的"东平队"、英国的"英联队"、韩国的"韩青队"等四支球队参赛。义赛共收到捐款国币12.5万元。21942-1943年河南灾情一发生,就引起国内外新闻界的关注。《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大公报》、《前锋报》、《申报》、《河南民国日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国内外不少报刊杂志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教会、传教士以及他们组织的救济机构国际救济会,在灾区采取施粥、放赈、办收容所等形式积极进行赈济和救助活动。仅以郑州为例,1942年7月,"国际救济会便幵始收罗流浪的灾民和无依无靠的孩子","创立四个粥厂,……统共收容四千人"。3而奸商及高利贷者此时的投机倒把,趁火打劫,是使这一灾情空前严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人为因素。不法奸商为利益所驱使,收买大量的粮食运入沦陷区,使濒临战争前沿的河南,通货膨胀与物资短缺问题更加突出。那些高利贷者,更不会放过这次发财的绝好时机。当时农村中实物借贷之事尤为普遍,借贷利率之高也达到惊人的地步。无论物价涨跌,放款人均有厚利可得,不受损失。民国时期的河南,天灾人祸,饥荒连连。而1942-1943年的河南,更是兵荒交乘、饥馑荐臻。面对如此严重的大灾荒,政府忙于抗战,疏于赈灾;社会各界心有余而力不足;广大的灾民无以为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只有离村逃荒,远离故土,到异乡去寻找生命的依靠。


    (二) 灾民的流向 ................................................23-30
二、报刊记述中的大灾荒 ................................................30-46
    (一) 停刊三日的《大公报》 ................................................30-34
    (二) 《申报》视野下的 ................................................34-39
    (三) 南阳有家《前锋报》 ................................................39-46
        1. “无尽长的死亡线” ................................................39-43
        2.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43-46
三、时人忆述中的大灾荒 ................................................46-72
    (一) 时人忆述中的 ................................................46-60
        1. 斑斑血泪 ................................................46-52
        2. 赈济灾荒 ................................................52-55
        3. “救世的洋先生” ................................................55-60
    (二) 时人忆述中的“人祸” ................................................60-72
        1. “人祸” ................................................60-66
        2. “汤灾” ................................................66-72
四、大灾荒历史记忆评析 ................................................72-77
    (一) 吁请各界关注 ................................................72-73
    (二) 还原真实场景 ................................................73-74
    (三) 引发历史反思 ................................................74-77


结语


   1942-1943年,在抗日战场前沿的河南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奇荒。当时,正值全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河南除连遭水灾、旱灾、蝗灾、风灾(龙卷风、干热风等)、雹灾等自然灾害外,还有"汤"灾、兵害、黄泛、国民党政权与日伪政权的横征暴敛等人为灾害的肆虐。天灾战祸,交相煎迫,给河南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灾荒发生后,政府、社会各界、灾民等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当时的报章杂志冲破国民政府"新闻封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报道和评论。而众多亲历者和知情者的回忆和追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惨绝人寰的灾荒万象图。通过对1942-1943年大灾荒历史记忆的研究,可以看出在1942-1943年河南的灾荒期间,众多新闻媒体对灾荒的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的报道和评论,呈现了灾荒的实际情况,呼吁请求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新闻媒体的不断报道中,时人逐渐了解到河南灾荒的的真实情况。在新闻评论中,社会各界逐步认清了灾荒救济的真实状况。当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灾情、引导了民众、监督了政府的赈济。事实证明,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在大灾荒中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宣传、引导及监督的作用。通过对时人忆述的梳理和分析,使后人清醒的认识到灾荒的基本脉络。国民政府封锁消息、赈灾措施贯彻不力,地方官员瞒灾误报、贪腐舞弊,部分地主商人为富不仁、巧取豪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横征暴敛更是使灾荒中的河南雪上加霜。同时,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为赈济灾荒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努力。各种同乡团体、社会慈善团体等社会组织,外籍在华人士,尤其是传教士群体为灾民的救助作出了大量的工作,"活人无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和抗日根据地,积极赈灾,收容逃亡来的灾民,由于措施得当,贯彻有力,成功的抵御了自然灾害的侵扰,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知古鉴今,通过对河南大灾荒中新闻媒体的报道评论和亲历者、知情者的追忆与反思的研究,使世人全面地把握当时1942-1943年河南达灾荒的基本状况,全面地了解当时社会民众对于灾荒的认识和反应,清楚地了解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河南达灾荒的赈济与救助,清醒地认识到正确、及时的社会舆论监督的巨大社会效应,也可以深刻地理解人心向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根据。这些历史经验教训,为我们今天进行防灾减灾、救灾赈灾、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当今社会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社会救助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天灾"的发生是人类难以避免的,但有灾并不必然有荒,真正使灾荒发生的,往往是"人祸",是自然灾害发生时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努力推进民主清明的政治环境,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天灾与人祸的发生都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对重大灾难的深刻反思,往往是社会改革、进步的重要契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多难'才能'兴邦,,一个民族今天失去的,才能以明天的进歩作补偿"。'这样的民族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样的民族才充满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