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角度下的诗学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唯识:世界发生与现象构造


   唯识学在中国近代复兴之后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的"显学",之后更是走出佛教圈子。1918年著名学者蒋维乔有关在北大哲学课开设唯识课的建议被采纳,之后不少大学哲学系纷纷效法,唯识学似乎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势。然而唯识学作为大乘佛学的主要学说之一,是佛教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建立在佛教基本思想基础上的学说,因此我们在介绍唯识学内涵之前,必须先对佛教的基本思想做简要的介绍。


  &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nbsp; 1.1 佛教基本思想简述
  佛教是以人生解脱为终极目标、带有理性思考与实践的宗教。"佛"即"佛陀",梵语为Buddha,意为"觉者",指通过思考、修行而彻悟宇宙人生的智者。在小乘佛教里"佛"专指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小乘认为只有一个佛,后来大乘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释迦牟尼本为迦毗罗卫国太子悉达多,他天资聪颖,学识广博,文武双全。其父净饭王本来期望他成为"转轮王",完成政治统一大业,但是悉达多目睹现实的残酷,认识到人生的悲苦,遂与出家修道的沙门交流,这使得他坚定了出家修行学道的愿望。悉达多刚开始跟随当时的宗教导师修习禅定以及宗教戒律等,但是没有找到人生解脱的方法,于是他就实行最严格的苦行,然而濒临死亡却仍一无所获。悉达多领悟到苦行与享乐一样最后都不能达到人生的解脱。后来他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解硕士论文发表格式脱之道,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成就正觉,获得解脱。从此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明珠和圣人。觉悟后的释迦牟尼开始传道说法,第一次说法又称"初转法轮",对他的五个随从传授佛教的根本教义"四圣i帝":苦、集、灭、道。"苦"是就现实而言,人生是苦,苦应该知;"集"是说明苦的原因,业力与烦恼是苦的根源,集应该断;"灭"指解脱,修得正果,灭应该证;"道"则是指修行的方法,道应该修。修道的方法则有"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即修行的八种正确方法,这是释迦牟尼批评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后提出的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只有不偏执一端才是正确的,这种中道的思想对佛教修行极为重要。硕士论文提纲格式9;有关释迦牟尼出家和悟道的故事在佛典中有丰富的记载,不管如何,佛教在释迦牟尼创立之初便显示出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以人生解脱为终极目标,人生问题是其根本立足点,这区别于婆罗门教的梵神创世学说;二是中道的、理性的宗教修行态度,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区别于其他教派的苦行。这两方面显示出佛陀的基本宗教态度,这种宗教态度在《中阿含?箭喻经》里有非常生动的描述。佛教学说里有"十四无记"的说法,即十四种有关终极问题的哲学观点:(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亦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中阿含箭喻经》记载,尊者鬉童子认为释迦牟尼对这些问题"舍置除却,不尽通说",于是下定决心:"若世尊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从彼学梵行,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当难诘彼,舍之而去",释迦牟尼听了反问鬉童子:"鬉童子,我本颇为汝是说:世有常,汝来从我学梵行耶?" 弗陀宣讲佛法,本来就没有打算对这些"形而上"的终极问题作出回答,其中原因,《箭喻经》接下来有一段相当精彩的譬喻:犹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极重苦。彼见亲族怜念愍伤,为求利义饶益安稳,便求箭医,然彼人者方作是念:"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粗、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师族,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弓为拓、为桑、为、为角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色为黑、为白、为赤、为黄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弓弦为筋、为丝、为宁、为麻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羽为飘毛、为雕鹫毛、为鹃鸡毛、为鹤毛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箭为、为矛、为铍刀耶?未可拔箭,我应先知作箭师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为长、短、粗、细,为黑、白、不黑不白,为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
         在释迦牟尼看来,人生本来就充满各种痛苦,对痛苦的根源进行探索并努力得出解脱之道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形而上"的终极问题,虽然释迦牟尼以及后来佛教学说发展的过程中多少有涉及到,但是并非佛教关心的主要问题。释迦牟尼提出"四圣谛"学说,背后贯穿的是他的"缘起说",即以事物间的因果相互关系来解释世界。"四圣谛"中的"苦"即为果,"集"即为产生"苦"之因,"灭"为果,道为"灭"的原因。释迦牟尼不赞成婆罗门的"转变说",即认为人由梵天而来,是神我的转化;也不赞成外道六师的"积聚说",即认为人是多种元素的偶然凑合。他以"十二因缘"来划分人生,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之间前为后因,因缘相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人生无常,众生却要求它常;人无"我",即没有自体,众生却执着"我",这就是"无明"。由"无明"产生的、支配人有目的行动的意志,就是"行",就是业力。众生由于这种无知而发生的行为,就是苦的根源。释迦牟尼依缘起说而论证人生的"无常"和"无我",提出三个命题,即"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后来加入"寂静涅",并将"一切皆苦"去掉,仍为"三法印"),基本上概括了原始佛教学说的主要内涵。这样,释迦牟尼以"缘起说"为认识宇宙人生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以"无明"(认知)和"业力"(行为)两方面为支点的"十二因缘"人生观,并以"四圣谛"和"八正道"为人生解脱的途径,最终以"无常"和"无我"为主要指归总结出佛教的基本理论"三法印"。至此佛教的学说体系基本奠定,这个时期又称为原始佛教,后来部派佛教、小乘以及大乘佛教的理论发展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后来佛教思想理论的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认识的范围方面。释迦牟尼的理论主要都是有关于人生现象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到了部派佛教阶段,认识的范围则从人生现象扩展到了一般宇宙现象,不仅讲"五蕴":色、受、想、行、识,认为人由"五蕴"因缘和合而成,另外还讲"十二处",即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即六种认识器官;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或六境),即六种认识对象;还讲"十八界",即在"十二处"基础上加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即六种认识机制。其中的六尘(六境)主要就是客观的外在事物了。


    1.2 唯识学基本思路概述 ................................................16-20
    1.3 与胡塞尔现象学的 ................................................20-24
第二章 赖耶识变与文学缘起 ................................................24-37
    2.1 赖耶缘起与文学发生 ................................................24-27
    2.2 文学种子与熏习 ................................................27-34
    2.3 遍行心所 ................................................34-37
第三章 内在文本与自我阅读 ................................................37-47
    3.1 文本作为相分 ................................................37-38
    3.2 内在文本与自我 ................................................38-44
    3.3 文本唯识与客观性的 ................................................44-47
第四章 文学作为不相应行法 ................................................47-57
    4.1 五位百法与不相应行法 ................................................47-49
    4.2 语言作为不相应行法 ................................................49-53
    4.3 文学作为不相应行法 ................................................53-57


结语


  本文到此为止,所做的仅只是一种尝试。"唯识诗学"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与其说是将唯识学的视角引入诗学,毋宁说在实际操作层面不可避免地带着有关诗学的先入之见去苛求唯识学,这看上去是一种必要的循环论证,也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笔者认为,"唯识诗学"的提出的意义,即在于站在一个几乎没有涉及诗学的学说体系的立场來看待文学问题。佛教作为基本上独立于中西文化系统的学说体系,对我们来说蕴藏着丰富的可能性。我们在这里把产生于中西文化背景下、佛教所没有的诗学范畴置于佛教唯识学的之下,只能是一种尝试。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尝试的价值所在,从唯识的立场来观照文学,无疑能给我们启发和思考,虽然本文的论述可能潜藏危险,也还远远不够。唯识学看待一切事物、探求真理的基本思路是"三自性"与"三无性"。"三自性"即:一遍计所执自性。《唯识三十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遍计所执就是把以名言、概念所表示的认识对象,视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客观实在,执为实有,这是一种不了解事物由因缘和合、唯识所变的虚妄结果,其实是一种"非有"。二依他起自性,《唯识三十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人们并非凭空执着现象实有,而是有所依的,万物都是由因缘生起的,但这并非真有,而是一种"假有"。三圆成实性,《唯识三十颂》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圆成实性即是依他起性的性质,是远离遍计所执虚妄认识的,是一种"实有"。后来陈那用比喻生动说明了 "三自性":如夜行遇绳,误认为是蛇,这是遍计所执;看清楚了方知是绳而非蛇,绳子由因缘而生成,这是依他起;后来认识到绳是由麻所做,就是圆成实。依他起之所以是一种"假有",是因为它跟遍计所执常常联系在一起,如果去掉了安立在它之上的遍计所执,就是圆成实,就是"实有"了。圆成实与依他起是"非一非异"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依他起也是一种"有",只有遍计所执才是"无"。当然"有"必须在依他起和圆成实两个层面上说才是全面的,必须在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才能说是"中道",这是有宗异于空宗的关键点所在。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识有境无的观点,唯识学又在"三自性"的基础上从相反的角度提出"三无性":一是依遍计所执性而建立起"相无性","相"指体相,指事物并无实有的相状,只是众生遍计所执的虚妄分别,所以称"相无性";二是依依他起性建立"生无性",即认为事物因缘而起,并没有自然而然就生起的体性,因此称为"生无性";三是依圆成实性建立的"胜义无性","胜义"即为一种真知,即为诸法无实体,只是"依他起",在唯识上看,只是唯识所变。如此一来,通过正反两个面和三个层次的辨析,唯识学在对事物认识方面建立了在"有"和"无"之间的一种"中道观"。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笔者认为从唯识学的立场来看文学的话,也可以提出一种唯识意义上的"中道"文学观:文学作为一种不相应行法,文学文本的独立自主性、确定性是"无",文学的发生是一种识变缘起。文学的"有"即其唯识性,文学文本作为"相分",是在写作和阅读活动中被构造出来的。文学的唯识性,是一种"唯识无境",我们的文学研究活动所能确立的,其实只是"写作"和"阅读"这样的人与文学文本之间的联系。文学文本作为读者的"相分",文学阅读只能是一种内在的自我阅读,阅读效果即是一种自我确认和表达。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