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辽墓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北京辽墓分期与各期内涵略述 


 一、墓葬形制
 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 根据本文的分类原则,可将北京辽墓划分为甲类带墓道的砖室墓和砖石混构墓、乙类无墓道的砖框墓、丙类石棺墓和丁类土坑墓四大类。类之下又可以依据墓室的数目、平面形状、葬具等分型和亚型。


        (一)甲类:带墓道的砖室墓和砖石混构墓
   带墓道的砖室墓和砖石混构墓。(注明:这里的砖石混构墓是指主体建筑的建筑材料为砖、石混用的墓葬,而一些仅仅是用石块封堵墓门、放置于填土中等情况则不列入砖石混构墓之中。)根据墓葬正室数量的多寡可分为三型。A 型:单室墓。基本上是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没有耳室或侧室。墓道有斜坡式、阶梯式。多数有甬道,甬道平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面为长方形,砖砌而成,少数甬道带墓龛。墓顶大多数坍塌或被毁坏。普遍在墓室中发现有砖砌棺床。根据墓室平面形状的差异,又可分为四个亚型。Aa 型:圆形墓室。圆形单室墓又可分为两种。Aa-1 型:以韩佚墓为代表。墓的基本结构是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墓室构成,墓室壁可以抹泥绘画。墓道基本位于墓室的中轴线上,平面形状多为梯形或近似梯形。墓道内未见铺砌砖石、绘制壁画的情况。少数墓葬在墓道和墓门之间设置天井,天井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如龙泉务M17,天井南北长 1.1、东西宽 1.22~1.28、深 2.2 米,南高北低。1另外见韩佚墓、亦庄 69 号地 M14 等。墓门的门洞绝大多数为拱券形,多数带以砖雕仿木结构为装饰,其中一部分还结合涂彩、绘画等。这种装硕士论文发表格式饰因墓葬的规模大小、等级高低而有繁简的不同。如龙泉务 M19 券门的左右两侧为立颊,券门上保留有横枋、三个平心斗和檐椽。大兴青云店 M2 墓门及门墙表面先粉刷白灰,再涂红色、白色和黑色,门墙东部残存一斗拱,斗拱下半部有黑线绘制的图案,内填云纹,中部为突出的方形砖,在距斗拱底部 0.4 米处残留砖制椽子 4 根,椽子放在外涂红色的板上,椽子上部平铺东西向条砖,平砖上砌一排瓦,斗拱下有刷成红色的柱子。韩佚墓墓门屋顶用长方砖雕成板瓦形铺砌,下以砖制檐椽托垫,檐椽下有单抄单下昂五铺作斗拱三朵,硕士论文提纲格式其下为栏额、门框、雕花门簪等,墓门涂抹白灰,墨绘门框,檐椽以下各构件均涂朱,斗、拱、枋、柱用墨线勾出轮廓,拱眼用墨线勾画花卉。墓门内用砖或砖、石封堵。多数墓葬带甬道。甬道用砖砌成,平面多为长方形,少数为方形。少数墓葬的甬道有一个或两个壁龛,有壁画。如李继成墓甬道西壁有一个似“凸”字形小龛,内无器物,甬道两壁有壁画,已脱落,内容不详。王泽墓甬道东壁有一个似“凸”字形小龛,顶部用三层砖收缩砌成,高 0.96、宽 0.50、深 0.20 米,龛内无器物。西翠路辽墓甬道两壁有对称的圭形壁龛,高 0.90、宽 0.34 米,龛内无器物。韩佚墓甬道两壁有壁画,各绘一官吏。墓室为圆形,其中多有棺床或放置骨灰的砖棺,多数位于墓室后部,少数位于中部,占墓室的 1/3~1/2 左右,平面形状为半圆形或长方形,少数为曲尺形。棺床为砖砌或用砖包边,立面有壸门、彩绘等。棺床用于放置骨灰、人骨,或直接放置,或用木匣、石匣等葬具盛放。少数棺床上放置器物。墓室内壁用砖砌出对称的立柱。如安辛庄辽墓、陈庄辽墓。墓室内壁用砖砌斗拱、柱头,立柱或用绘画表示。如韩佚墓、青云店 M1、M2、西翠路辽墓、先农坛辽墓、府右街罗贤胡同和西椅子胡同辽墓等。墓室内壁无影作或仅用壁画表示立柱。如李继成墓、王泽墓、李熙墓、康文成墓、团河农场辽墓等。
      Aa-2 型:以马直温墓为代表。其结构与 Aa-1 型大体相同,但墓室内构筑八角形的木椁。马直温墓的墓室内部设置较为特殊,墓室底铺地砖,北端有一段地面未铺砖,推测用于放置木榻。沿墓室内壁还用砖砌成一周呈八角形的砖阶,砖阶上残存木质地栿,地栿上有凹槽、榫卯。根据墓壁不抹灰及有木质地栿,推测墓室内有墓帐设施。墓室正中有一座砖砌凹角长方形祭台,表面抹白灰,残存彩绘痕迹。Ab 型:直边长方形墓室。仅有大唐庄辽墓 M161,墓门南向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通长 5.26 米,墓室长 2.7、宽 1.9 米。Ac 型:抹角长方形墓室。如彭庄二号辽墓,墓门南向,墓室北侧有一棺床,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放置于棺床两侧。Ad 型:八角形墓室。仅有百万庄 2 号辽墓。该墓墓道已被破坏,墓门正南向,墓室平面作八角形,每边长 1.6 米, 室内中央设一长方形砖槽,内置骨灰。墓室壁画已被破坏,内容不详。随葬器物仅残存定窑瓷片、铁锁和一些唐宋时期的铜钱。B 型:双正室砖墓。主要由墓道、甬道和前、后室组成,有的带耳室。墓室内有砖砌棺床。前、后室之间用甬道连接。根据墓室形状的差异,可分为两个亚型。
   Ba 型:前、后两室均为圆形,没有耳室。仅有百万庄丁文逳、丁洪父子合葬墓。该墓墓道位于南部,斜坡状,墓门正南向,门框为正方形,上部有雕砖长方形门簪两块,两侧绘牡丹花彩画。甬道东西两壁各绘一守门卒。前室中央设一长方形棺床,上置木匣,内盛骨灰。棺床南侧为丁文逳墓志,东西两侧为随葬器物。前室与后室以甬道连接。后室大部分被近代建筑基础破坏,在墓室南部放置丁洪墓志,周围有瓷器残片。Bb 型:前室为长方形,后室为八角形。仅有大唐庄 M14,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前室和后室等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南部,长 5.6、宽 0.72~3.85 米,坡长 4.62 米。前室南北长 2.06、东西宽 2.04 米。后室南北长 2.94、东西长 2.88米,北部放置一具石棺。Bc 型:前室为长方形,后室为六角形。仅有大唐庄 M15,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前室和后室等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南部,长 7、宽 0.7~4 米,坡长4.84 米。前室南北长 1.84、东西宽 1.7~1.77 米。后室南北长 2.89、东西长 3.1米,北部放置一具石棺。Bd 型:前室为长方形,后室为八角形,前室带左右耳室。仅有刘六符墓。该墓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前室、东西耳室和后室组成。墓向 205°。墓道有两条,为阶梯式,墓道 2 打破墓道 1。天井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墓门门洞为拱券形,两侧为彩绘立颊,上方彩绘门额,门额左右各有一雕砖方形门簪,门簪上方为彩绘阑额。立颊外侧彩绘人物图案,内侧彩绘凤鸟、流云。阑额上承三朵砖雕斗栱,均为五铺作重栱计心造,中间斗栱与两侧斗栱相交呈鸳鸯交手栱结构。斗栱各部件由黑线勾绘边框,内填白色。栱眼表面抹白灰,彩绘飞鸟、花卉纹。前甬道平面为长方形,券顶,两壁各彩绘一门吏。连接前室处有一道门槽。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两壁与顶部均有壁画,已脱落,内容不详。前室两侧各有一耳室,以甬道连接。甬道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封门墙外立面抹白灰,上有壁画,漫漶不清。耳室平面为圆形,有壁画,脱落严重,仅存条形彩绘。前室北部为后室,以甬道连接。后甬道平面为长方形,券顶,距前室 0.08 米处有一道门槽。后室平面呈八角形,穹窿顶。
     C 型:三正室砖墓。仅发现赵德钧墓一座。该墓东向,规模宏大,共有九室,可分为前、中、后三进,每进主室两侧各有一间耳室,每间墓室的平面形状皆为圆形。墓道和墓室正门已被破坏,情况不详。前室直径 2.74 米,左耳室直径 1.76米,右耳室直径 1.92 米;中室直径 4.12 米,左耳室直径 2.9 米,右耳室直径 3.31米;后室直径 2.62 米,左耳室直径 1.92 米,右耳室直径 1.88 米。该墓出土赵德钧夫人种氏墓志一合,据墓志所记,种氏卒于辽穆宗应历七年(957 年)五月,次年四月与赵德钧合葬一处,则该墓应修建于应历八年之前。由于没有赵德钧下葬的时间,只能根据文献记载加以推测,赵德钧于天显十二年(937 年)卒,在此后不久修建了该墓。


        (二)乙类:无墓道的砖砌或石筑墓       A 型:平面为细长的梯形或长方形。亦庄 80 号地 M30,墓向 165°,长 2.34、南端宽 1.04、北端宽 0.9、高 0.6 米,用青砖错缝顺砌,由下而上叠涩渐收,内葬人骨一具,头南脚北,没有葬具。1此外,还有团河农场辽墓等。B 型:平面为短长方形或近似方形。亦庄 69 号地 M16,长 1.28、宽 0.8、通高 0.62 米,用青砖错缝顺砌而成,自下而上渐收成盝顶形,底部用青砖铺地,内置一长方形木匣,内放骨灰。砖室外南侧用青砖拼铺成长方形祭台,墓室西南角有一开口。1另外,还有大唐庄 M69、大兴杨各庄 M5、锦什坊街辽墓、大玉胡同辽墓、羊坊店辽墓和亦庄辽墓等。


        (三)丙类:石棺墓
  如丰台镇桥南辽墓、通州新城内斗子营胡同辽墓。丰台镇桥南石棺墓,石棺平面呈长方形,长 1.94、宽 1.24、高 0.92 米,由六块石板组成,随葬器物有白瓷注子、划花盘、花瓣小口盘、盏托、碟、褐釉小罐、鸡腿瓶和铜钱等。


        (四)丁类:土坑墓 ................................................................22-25
    二、典型随葬器物的类型 ................................................................25-36
        (一)陶器 ................................................................26-31
        (二)瓷器 ................................................................31-36
    三、北京地区辽墓的分期 ................................................................36-40
    四、北京地区辽墓随葬器物中的................................................................40-43
    五、北京辽墓墓室壁画 ................................................................43-55
        (一)北京辽墓墓室壁画的 ................................................................43-45
        (二)契丹人墓室壁画特点及................................................................45-46
        (三)北京辽墓壁画与...........................46-55
    六、北京辽墓中的随葬器物的................................................................55-61
        (一)石刻中所见的佛教信仰 ................................................................55-58
        (二)随葬器物和丧葬习俗中反映................................................................58-61


第三章 总结


  根据北京地区辽墓的整体情况,可以将其分为四期。在各期之中,带墓道的砖室墓数量最多,墓室平面为圆形始终是辽墓的主要形制,这显然是上承本地区唐墓的传统而来。在第四期时,即辽道宗至辽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六角形、八角形等的多边形墓室,这应是受到辽墓整体形制演变的影响的结果,但是多边形墓室并不流行,说明在墓葬形制方面本地传统始终是主流,受到外来影响的程度较为有限。北京辽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陶器和瓷器,并以模拟日常生活的器具为主,在陶器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器型组合,碗、盆、罐、盘、执壶、鏊子、鋬锅等最为常见,这种较为固定的陶器组合在本地区唐墓之中已见端倪,因此可以说是承袭了本地区唐墓的传统。瓷器之中,既有本地区龙泉务窑的产品,也有外来的“输入瓷器”。瓷器以白瓷为主,也是承袭了本地区唐墓的传统,但是外来“输入瓷器”的数量和种类明显比唐代增多,除了制瓷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外,也由于北京地区地位和作用的增强。在金属器物中,铜镜、铜钱最为常见,而与游牧民族密切相关的车马器、兵器等极为少见,这显然也是承袭了本地区唐墓的传统。在北京辽墓中,汉人墓葬的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并且至今尚未发现带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契丹族墓,但是文化因素分析来看,很可能存在契丹族墓葬。典型的契丹墓在第二期出现,有马具和鸡冠壶等典型契丹墓的特征,契丹墓发现很少的原因与契丹贵族的归葬习俗有关。在晚期虽然没有发现契丹墓葬,但是汉人官僚马直温墓的八角形木椁、木偶人都是受到契丹丧葬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反映了契丹文化还是对汉族文化有所影响,不过从现有墓葬资料上看,受影响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从墓葬壁画的内容、空间分布等方面来看,北京地区辽墓壁画的地域特色最为鲜明。其内容以表现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为主,人物和环境设置简单,场面局限于居室和庭院之内,没有过多的铺陈和渲染。常用花鸟类题材,尤其是在墓室后壁绘画屏风和花鸟的做法,明显地是承袭了北京地区唐墓壁画的风格,同时这种做法也影响了周围的大同、宣化等地区的辽墓壁画。北京地区辽墓所表现出的佛教信仰主要体现在墓志记载、葬具(陀罗尼石棺)、葬俗以及一些随葬器物等方面。这些佛教文化和信仰因素绝大多数属于第三、四期辽墓,正是辽代佛教发展的全盛时期。根据墓室的规模和随葬器物,可知墓主人均属于具有一定社会身份或拥有相当财富的官宦与地主阶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