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大汶口葬俗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前言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史前时期为东夷之域,历史时期为齐鲁之地,自古以来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在考古学文化区域及谱系研究中属于“海岱历史文化区”[1]或称“泰沂文化区”[2],即《尚书·禹贡》中“海、岱惟青州&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rdquo;、“海、岱及淮惟徐州”所涉及之大概区域。自 1928 年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3]发现以来,已建立起比较完整连续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从早到晚依次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本文所要讨论的鲁北地区主要包括泰沂山 北侧的鲁西北地区、鲁中北地区、潍莱河流域及山东半岛东北部的胶东半岛地区,行政区划涉及聊城、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及威海等市的大部分地区。文中所研究的考古学文化为大汶口文化,其绝对年代范围大致在 BC4200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BC2600 之间[4]。鲁北地区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填补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是大汶口文化分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比较低下的史前时代。无论是聚落和墓地选址、生业模式还是由此而生的人类遗物及遗迹现象,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葬俗亦不例外。山东省主要“包括内陆和半岛两部分……东面濒临渤海和黄海,大陆海岸线绵延 3000 多公里”[5],其自然地理环境受渤、黄两海影响较甚,在分析硕士论文发表格式距今五六千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时,简单利用现代海岸线显得颇为轻率。自建国以来,有诸多考古学者及地理、地质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对鲁北地区的渤海及黄海海岸线变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渤海湾西南沿岸一带,本文参照王青先生的研究,将距今 6500~5000 年前的“海岸线大致确定在沧县南—盐山西—庆云东宗北—无棣北—阳信小韩东—滨城卧佛台北—滨州—博兴黄金寨南—广饶寨村、五村北—青州许王、马家庄北—寿光王庄、后乘马疃、薛家庄、寒桥北—寒亭鲁家口、狮子行、前埠下北—平度韩村北—平度三埠李家西&mdas硕士论文提纲格式h;莱州中杨、西大宋西一线,可视为中全新世海侵最盛期的最高海岸线”[6](图一)。而在其后,海岸线逐渐后退。由此可知,鲁中北和潍莱河流域北部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当时应极为靠近海边。在胶东半岛地区,王莹先生在其硕士论文中对前人所做工作进行了综合分析,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即距今 5000~4500 年前(胶东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存碳十四测年数据普遍晚于海岱地区内陆部分)与距今 6000~5000 年前的海岸线相比略有后退,无太大变化[7],此不赘述。胶东半岛以西的鲁北地区南部横亘有东北—西南向的泰山、徂徕山、鲁山和沂山,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马颊河、徒骇河、黄河、小清河、淄河、弥河、胶莱河等河流,据王青先生研究,在大汶口文化时期,黄河下游是“取道河北平原注入渤海的”[8]。鲁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西北部、北部、东部为河流淤积平原,呈半环状绕鲁中山地分布。鲁东北的胶东半岛三面环海,西北部濒临渤海,主体向东伸入黄海,境内中北部有大泽山、艾山、牙山、昆嵛山自西向东排列,南部有崂山座落于黄海边。半岛内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低山丘陵,除最西面的胶莱河为平原型河流外,其他均属季节性的山溪性河流,其长度均在 200 公里以下,具有源短流急的特点,呈放射状四散奔入渤海和黄海[9]。鲁北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丰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植被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古代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


    (二) 文化分期
   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发现时间较早,研究也很充分,考古学者们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就已经建立起大汶口文化的基本编年框架。鉴于鲁中南及苏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发现较早,材料也很丰富,以往的分期与类型研究多以此地为中心而展开。关于大汶口文化分期的观点很多,迄今主要有吴山菁先生的青莲岗文化四期说[10]、山东省博物馆的三期 11 段说[11]、高广仁先生的三期说[12]、南京博物院的二期 6 段说[13]、严文明先生的四期 8 段说[14]、蔡凤书先生的三期说[15]、吴汝祚先生的二期 4 段说[16]、伍人先生的三期说[17]、栾丰实先生的三阶段六小期 11小段说[18]、何德亮先生、孙波先生的鲁南苏北三期 7 段说[1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三期 6 段说等[20]。 从上述观点来看,早中晚三期说为学界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三期说虽大体相同,但仍有部分争议之处。在此基础上,针对鲁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又有一些分期。杜在忠先生将潍、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分为三期[21];常兴照先生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分为两期 4 段,并命名为五村类型[22];王芬先生将泰沂山北侧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分为三阶段五小期 7 小段[23];何德亮先生对寒亭前埠下遗址的大汶口文化遗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该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其年代上限可能比过去估计的略早,距今约 5600~5700 年,下限则比以前的推断略晚,距今约 4800~4900 年[24]。胶东地区较早期考古学遗存的文化归属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境内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遗存从早到晚依次为白石村一期—邱家庄一期—紫荆山一期(北庄一期)—北庄二期—杨家圈一期。关于其文化属性共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胶东地区龙山文化之前的考古学遗存特点始终鲜明,自成一系,并将其命名为“白石文化,邱家庄下、上层文化和北庄二期文化”[25];第二种观点认为前三期的文化遗存是胶东半岛自成系统的一种文化,只是到北庄一期时期才明显受到了来自内陆大汶口文化的影响,但仍明显区别于北辛—大汶口文化系统,应该另加命名,如韩榕先生的“邱家庄类型”[26]、王富强先生的“胶东贝丘文化时期”[27]、梁中合先生的“白石村一期文化、邱家庄一期文化和白石村二期文化”[28]等;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期为胶东地区早期独有的考古遗存,区别于北辛文化而另有渊源,命名为白石村文化,北庄一、二期则命名为北庄类型,属于大汶口文化[29];第四种观点认为,胶东半岛的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存始终属于海岱地区的北辛—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相当于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考古遗存分别命名为胶东类型和北庄类型[30],栾丰实先生则称之为“北辛文化白石村类型、大汶口文化紫荆山类型、海岱龙山文化杨家圈类型”[31]。本文依据行文需要,主要参照栾丰实先生的早、中、晚三阶段划分进行分析,并参照王芬先生一脉相承的分期方案和上述胶东地区第二种观点。绝对年代上,早期为 BC4200~BC3500 年,中期为 BC3500~BC3000 年,晚期为BC3000~BC2600 年[32]。


    (三) 研究现状
   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存的正式发掘主要集中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现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有墓葬的主要有茌平尚庄[33]、章丘焦家[34]、广饶五村[35]、广饶傅家[36]、寿光后胡营[37]、桓台李寨[38]、潍县鲁家口[39]、潍坊寒亭前埠下[40]、安丘景芝镇[41]、诸城呈子[42]、诸城前寨[43]、胶州三里河[44]、胶州赵家庄[45]、长岛北庄[46]、莱阳于家店[47]、栖霞杨家圈[48]、栖霞古镇都[49]等,分期情况参见表1。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较早,但葬俗研究开始时间稍晚。70 年代以后随着泰安大汶口[50]、邹县野店[51]、胶县三里河[52]、兖州王因[53]等墓地的陆续发掘和资料发表,关于大汶口文化墓葬的研究才陆续展开并迅速形成规模。到80 年代末,高广仁先生[54]和吴汝祚先生[55]分别对大汶口文化的整体葬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陈述,应是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葬俗研究的承前启后之作。研究的重心依然集中在鲁南苏北地区,而对于资料欠丰富、70 年代中后期发掘方才形成规模的鲁北地区只是偶有提及。21 世纪初魏峻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进行了较为细致而深刻的研究[56]。70年代对大汶口文化的讨论焦点主要集中于墓葬制度中合葬墓和墓葬等级差别情况,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和族群婚姻状况等,论述中多引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史观及言论。后来的研究中也有不少关于同性及异性合葬墓、多人合葬墓、屈肢葬、异类墓、居室葬、二次葬、棺椁制度等墓葬形式问题者,其中部分少量引用鲁北地区墓葬材料以为佐证。有部分学者对墓葬中所出人骨材料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拔牙(或称凿齿)、头骨枕部人工变形、口含石球或玉器及其导致的口腔变形等,还有人口性别比例及年龄构成状况的多元统计分析。


第二章 墓葬葬俗研究 .............................................................13-27
    (一) 墓葬形制分析 .............................................................13-15
    (二) 墓主情况分析 .............................................................15-20
    (三) 随葬品分析 .............................................................20-25
    (四) 墓葬等级划分 .............................................................25-27
第三章 墓地葬俗研究 .............................................................27-40
    (一) 墓地选址 .............................................................27-31
    (二) 墓地格局 .............................................................31-40
第四章 与毗邻地区的时空关系比较 .............................................................40-43
    (一) 历时性比较 .............................................................40-41
    (二) 共时性比较 .............................................................41-43


第五章 结语


   辞源中“俗”的解释为“习俗,风气”,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具有较为普遍意义的风尚、礼节或习惯等。而制度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体系或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等的规范,或为社会发展到阶层分化较为明显时期的产物。相对于墓葬制度而言,葬俗在早期社会中显得更为适用。史前葬俗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为遗址格局,即墓葬区在遗址中的位置及其与居住区等其他类生者活动场所的关系,这是当时、当地的人们对生死观念的重要体现。二为墓地格局,即墓地内墓葬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当时、当地的人们对死者本身及死者之间生前关系对待方式的一种体现。三为单体墓葬的研究,从单体墓葬的形成来看应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土坑墓墓坑的形成或土堆墓墓葬位置的选定,其次是墓主的葬入,再次是随葬品在墓葬中的呈现,第四是纵贯于墓葬形成过程中的生者所表现的送丧埋葬的行为。前三者是考古发掘所见的主要固态形式,而生者的丧葬行为则因时过境迁已无从考究,仅可于前三者中窥其一斑。俗语说,事死如事生。单体墓葬的处理方式是生者对死者在死后世界存在方式等观念的最主要体现,是葬俗研究的基础。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较多,但据现有资料,墓葬的发现却是从中期才开始的,早期的遗址中尚未发现。四个小区内葬俗有明显的共性,从中期到晚期,主要流行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的墓葬形制;多数墓地从早到晚有较为固定的墓葬主向;墓主葬式以单人一次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的二次葬和合葬墓;随葬品均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同时有少量的装饰品,从摆放位置来看,陶器多位于头端或足端,其次为左右两侧,装饰品多位于墓主生前佩戴的位置或稍有偏移,应为佩戴下葬或生者有意在其相应位置摆放;遗址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区分离现象,死者居住的墓地与生者活动的居址分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死后世界的观念;墓地内部多存在基本垂直于墓葬方向的墓列,墓列内墓葬分布较为紧凑,应是墓主间生前血缘或婚姻关系在葬俗上的体现。各小区间葬俗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就文中分析简要提出几点认识:
   墓葬形制上,鲁西北地区、潍莱河流域南部在中晚期发现较多使用葬具或出现二层台的现象,鲁中北地区仅在个别墓葬中见有葬具,胶东半岛地区则基本未见。墓葬面积上,鲁中北和胶东半岛地区以一、二等级小型墓为主,鲁西北地区和潍莱河流域则有较为明显的等级差异。墓葬方向上,靠近泰鲁沂山地区的墓地多以东或东偏南为主向;鲁中北地区以北偏东为主向,在墓地形成期间经历了墓葬主向逐渐确立的过程;潍莱河流域其他墓地则以西偏北为主向;胶东半岛地区墓葬方向较为杂乱,似无固定主向,或与其所处低山丘陵的地形有关。东或东偏南、西偏北的墓葬主向,其寓意应指向了人群的祖居或起源地。墓主葬式上,屈肢葬、侧身葬、俯身葬主要见于胶东半岛,应是该地区从早到晚有传承关系的较为特殊的葬俗;潍莱河流域中期北部前埠下墓地的大型多人合葬墓和南部呈子墓地的叠葬墓在鲁北地区合葬墓中具有较鲜明的地方特色。随葬习俗上,鲁中北和胶东半岛地区一直流行薄葬习俗,生产工具少见或基本不见;鲁西北地区未见随葬猪骨现象,应是本地区明显区别于其他小区的葬俗;潍莱河流域从中期到晚期随葬品中均见有较多的骨、石、蚌类生产工具,其内部又多存在男女性别分工不同而导致的差异随葬现象,南部的三里河墓葬中见有较多海洋性族群的随葬现象,如长条形蚌器、鱼、蛤、螺等。随葬品摆放位置上,鲁西北地区主要置于人骨架下肢的左侧和脚下,鲁中北地区主要见于头、肩部,潍莱河流域主要见于足端,其次是身体两侧,头端少见,胶东半岛地区主要见于足端和头端,身侧有少量发现。墓地选址上,鲁西北地区墓葬区一般位于居住区的西部,包括鲁中北地区位置偏西的李寨遗址;鲁中北及潍莱河流域北部遗址当时应紧临海边,墓葬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北部或北部,与境内河流流向大体一致;潍莱河流域中南部遗址的墓葬区多位于居住区的南部或偏东南方向;胶东半岛地区墓葬区主要位于居住区略偏东,但其他方向也存在少量墓葬,墓葬散布的现象可能与其所处的低山丘陵地形有关。墓地格局上,鲁西北地区尚庄墓地可能存在按照墓主身份地位或贫富程度从中部向边缘安置墓葬的葬俗,墓葬间有较大等级差异,主要体现在墓葬面积上。鲁中北地区五村墓地分为 2 个墓区,其中 T4624 墓区从早到晚逐渐向南扩展并经历了墓地性质的转变,墓列方向随墓葬主向的确定和偏移有同步变化。潍莱河流域中晚期发现墓葬较多的前埠下和三里河遗址都存在数个墓区,墓区间葬俗有一定差异,并存在按照性别的社会分工不同而进行差异随葬的葬俗。潍莱河流域墓地内都存在方向较为固定的墓列划分,墓列内多存在更小的墓组,按照家族或扩展式家庭进行墓葬安置的葬俗较为明确。墓葬间有一定等级差异,从中期到晚期差异逐渐变大。胶东半岛地区墓地格局不如前三个小区清晰,墓葬分布多较为零散,仅部分墓葬间关系较为紧密,可划分成为数不多的几个墓组,区内亦流行薄葬,墓葬等级均较低。鲁北地区各小区内葬俗从中期到晚期传承关系明显,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邻地区的影响,葬俗中也出现一定的变化,如潍莱河流域中期的大型多人合葬墓在晚期销声匿迹,而随葬獐牙的习俗相比中期则明显更为流行,又如胶东半岛地区从贝丘文化时期盛行的薄葬习俗和侧身葬形式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也得以传承,而北庄一期的房址葬俗和即墨北阡的多人二次合葬、火烧葬等则未见于大汶口文化墓葬中。与海岱地区同时期的相邻地区相比,其葬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也有自身较为独特的地方。葬俗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时、当地的人们对于死亡和死后世界的观念,也为探索当时的人群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提供了一种途径,是考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