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识别技能促进方法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  1.1 情感的定义
  情绪可以定义为:及时地根据变化的环境所要求而产生的短暂而生动的心身现象(Levenson,1994)。情感是一种复杂的自动化反应机制,在不到一秒之内产生,由环境刺激引起并转移我们的注意引起生理反应,促使我们采取应对措施。情感包含一系列复杂的身体反应:表情、肌肉跳动、音调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Levenson 1994)。情绪是最本能的神经反应。一般人们都会认为理智高于情绪。如果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来看,确实是理智思维作出了更多的决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定。不过,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大都是遵循着相同或者近似的准则,而这种准则,本身就是无数人用理智定义出来的。在本研究的理论体系中,情绪高于理智。因为我们不能因为理智做出决定的数量远大于情绪的决定,就认为理智高于情绪。其实人的心理很脆弱,很容易被带入情绪的冲动中,往往生活工作中大的失误和过错都是情绪使然,所以情绪决定的本质更加接近人类的动物本质。更何况,大多数能记住的事情,嗾使理智思考的结果(因为记忆和思维属于同种性质的大脑皮层功能),而情绪的冲动并不是主要基于大脑皮层,所以很难被记忆。情绪可以明显地被人感知到,并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有的表现很明显,甚至结果很严重;有的则不容易被观察到,比如呼吸,心跳等。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要有情绪,身体就一定会有变化,即使很微小的内部变化也可以被设法捕捉到,这就是测谎仪(学名“多道心理记录仪”)的研发原理。情绪和理智,都是神经系统用来处理外部信息的功能。理智适合处理比较理智的情景,而情绪则更接近动物的本能,更适合处理比较强烈的刺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来解硕士论文发表格式释,情绪更能够保证生存(安全)和繁衍(爱)的顺利进行。在应对复杂环境的 ,情绪可以调动身体中的能量并指挥部分运动,以保证身体内部,尤其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而这些对于理智思维来讲,难度太大了。人无论多聪明,毕竟还是动物。内心的情绪一定会有外在的表现,因为这些内在的神经系统状态和外在的表现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不像思维那样可以纯粹地保留在大脑中而不露痕迹。人体所有肌肉的运动,都有生理作用,脸上的肌肉运动也不例外。比如皱眉,除了可以表硕士论文提纲格式示愤怒、怀疑、痛苦之外,还可以间接将眼睛的上下眼睑部分闭合,影像视觉系统的信息接收方式。除了特殊的内部信号,情感还产生外部信号,例如面部表情(是内部发生改变的线索)。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①高兴,人在高兴时会有这样的面部动作:嘴角翘起,面颊抬起皱纹,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出现“鱼尾纹”。②伤心,特征包括眯眼,眉毛会收紧,嘴角呈下拉状态,下巴会抬起或收紧。③恐惧,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④愤怒,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⑤厌恶,厌恶的面部动作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⑥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放松,眼睛也张大,眼睑和眉毛微微抬起。⑦轻蔑,轻蔑的显著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每中表情传递着具有特定含义的人类情绪,并且这些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是所有人类普遍拥有的基本表情(Ekman,2003).这就意味着表情是与生俱来的,并且面部肌肉运动与情感的特定联系是由人类基本的生物性决定的(Dejong 1970; De Myer 1980)。
        1.2 微表情的定义


  微表情是表情的一种,但与普通表情不同, 它是一种非常快速的表情, 持续时间仅为 1/25 秒至 1/5 秒。因此, 大多数人往往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2010,傅小兰)Ekman 认为,微表情不仅包括普通表情所有肌肉动作,也包含其中些许的行为;经常是在人说谎的时侯呈现,揭示了人们欲压制与掩盖的真实情绪;是一种自然的表情行为,由七个方面组成。这些特征促使 ME 可能成为探索真实情感与内在情绪组合过程的一个通道。除此之外,微表情与普通表情大相径庭,只是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差别。(2010,傅小兰)ME 总会和欺骗连在一起,当人类试图隐藏某种心理活动时,并且这些心理活动是真实心理的写照,我们内心真实的活动会通过自主神经活动产生反应,在面部上表现出来但由于受到压抑,就会非常短暂,甚至一闪而过,很难被人觉察。


        1.3 情绪中的微表情
   微表情是基本表情的特殊情况,最早由 Haddard and Isaacs 与 1966 年在研究临床病人时发现。他们认为微表情产生于对刺激的无意识抵触,并且这种表情是一闪而过的,在现实情境下很难被察觉。Ekman and Friesen 在 1969 年经过许多严格的研究项目得出了微表情的本质。通过对录像中的精神病人的的图片进行慢镜头检视,他们发现微表情是一种情感化的表情,泄露出个体试图隐瞒和改变其面部表情的信息。他们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快速的表情是反应虚假情感的信号,一般来说这些是无法掩饰的自然产生的(Hess and Kleck 1990)。早在 2008 年 Porter and Brink 的一项关于欺骗的研究就已经明确证实了微表情的存在并且这种特殊的表情与行政执法、国家安全这些高级部门有密切联系。例如,如果有人携带违法毒品通过出入境检查,他就会担心被发现,他会试图掩饰自己的感觉,以至于他流露出的情感线索会比平时更加细微和隐蔽。而 Ekman 等人在 2006 年的研究也表明发现微表情的能力与识别谎言的能力相关。这个研究也证实了辨认微表情的能力对从事与人交流和分别谎言的能力的职业的个人来说尤其重要。


        1.4 识别微表情能力的内涵与操作定义
   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内涵:是准确辨别别人微表情的能力,微表情识别能力所反映的可能并非人的一种情绪能力,而是一种认知能力,与人对刺激的知觉加工速度有关。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操作定义:被试在实验的每一个阶段准确识别快速呈现的(1/15)的表情图片。


    2 微表情的发现
   微表情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Ekman 在 1969 年提出。当时,一个名为 Mary 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对她的主治医生说,想要回家看看自己的兰花和猫。在她提出请求的时候,神情愉悦而放松,且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呈现出一副撒娇的模样。令人惊讶的是,Mary 在回家之后,竟然尝试了 3 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得知此事后,Ekman 将当时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查看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之间看到一个稍纵即逝、非常快速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而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 1/15 秒。后来,Ekman 将其称为“微表情”。
 

    3 微表情识别能力的研究
  相对于早期的微表情识别研究,近年来识别微表情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早期大部分关注测量和检验识别微表情的能力, 检验识别微表情能力与识别谎言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3.1 微表情识别能力测验
  Ekman and Friesen 于 1969 指出,被试如果在放慢速度播放的视频中也看见了显示中的瞬间表情,然后再再正常播放的条件下观看,同样能直接看见视频中出现的的瞬间表情。由此, 实验者设计一个实验,把这些视频给一些临床工作者观看,发现其中一些人可以直接看到视频中的瞬间表情,而不用放慢的速度下。据此,Ekman andFriesen 推断,有可能那些能很好识别微表情的人,也可以更好地判断他人是否在说谎。于是, Ekman 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建构测量微表别能力的工具,同时考察微表情识别能力与谎言识别准确性之间的微妙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妞和高加索人的测验程序表明这些瞬间表情的图片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一致性。但是这种呈现方式不具备自然生态效应。而且通过快速呈现图片这种方式会影响被试对图像的加工时间,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Ekman and Sullivan (1991)研究微表情识别能力和谎言识别准确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被试在 BART 测验中的成绩与他们在谎言识别测验中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27, p < 0.02)。2002 年美国学者使用该测验进行了实验,实验对澳洲人和美洲人的识别谎言能力和识别 ME 能力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果是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人格特点的人,微表情识别能力之间也会呈现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3.2 微表情训练工具的研究 ..........................................................14
        3.3 微表情识别应用研究 ..........................................................14-16
    4 微表情表达的研究 ..........................................................16-17
    5 研究意义 ..........................................................17-19
        5.1 理论意义 ..........................................................17-18
        5.2 现实意义 ..........................................................18-19
    6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与 ..........................................................19-21
        6.1 不足之处 ..........................................................19-20
        6.2 问题提出 ..........................................................20-21
第二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21-24
    1 研究假设 ..........................................................21-24
        1.1 被试 ..........................................................21
        1.2 操作条件 ..........................................................21-22
        1.3 实验材料 ..........................................................22
        1.4 实验程序 ..........................................................22-24
            1.4.1 第一阶段 ..........................................................22-23
            1.4.2 第二阶段 ..........................................................23
            1.4.3 第三阶段 ..........................................................23-24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4-28
    1 被试 ..........................................................24
    2 动机水平 ..........................................................24


第四章 结论


   在训练的效果得到本研究是用实验的方式尝试探索提高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其的特征和使用效应,经过为期 8 周三个阶段的训练,被试在不同的实验控制条件之间出现了显著差异,尤其是在由主试完全领导的实验组中,被试在前测和后测中识别微表情的分数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些结果证实了使用 METT 提高了微表情的识别能力,建议训练 6 周并进一步提供最优的方法来配置培训, METT 先前的工作表明这种训练方式将转换为自发无意识表达的微表情。但这个特殊的工具,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测试,需要考虑主试对微表情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所选内容的适宜性和准确性之间的综合考虑,使得微表情训练工具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情经下都有广泛的用途。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训练确实能有效提高识别微表情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提高的唯一因素。2、强化能使训练的效果得到更好的保持。3、在有指导者参与的实验组中,其提高效果比两外两种训练方式的小组显著。4、在本研究中,尽管被试判断的信心和判断的准确率之间并没有普遍的关系,但是被试在后测中自身识别微表情能力的信心和他们的准确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在本项研究中,发现未被训练的被试不参加第二、三阶段的训练,其识别微表情的能力就得到提高,经过实践提就提高了他们识别微表情的准确性。这表明一个额外的训练对效果将是有益的。本研究的一个局限就是只用有限的时间(25 分钟)来训练和调整完善微表情的识别技能。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强化期的强化并没有起到预料的作用。这些数据表明实践是提高微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因素,未来的研究应努力探索增加操作的刺激材料和训练时间。本研究的另一个局限是在所有条件下的被试在后测 2 中表现都明显更好(相对于前测和测验1),这预示着测验 2 中的刺激物可能比其他两种测验更为简单。小规模的测试以确保微表情中的项目的难度被平均分配到后测的各项测验中,而且虽然没有透露有意义的模式通过差异表明测验 2 更简单。虽然可用的学科组在这个意义上被禁止,未来的研究应该平衡秩序,以确保这些测试的准确性是由于操纵,而不是轻松的任何特定的测试。本研究的第三个局限是实验中的微表情图片既被用于测验又用于训练。虽然这些完整而快速的带有情绪色彩的的表情图片,中间嵌入了个人的中性情绪表达,希望模拟现实生活中微表情产生的机制,然而,研究表明自发的表情比实验室制作的表情图片更加难以解释,因为自然发生的表情通常是几种表情的混合组成或者是其它情绪的表达。自然情境下出现的微表情并不是每个因素都会包含,并不是每次都有同样的速度和强度,它可能会被其他的表达所掩盖或者掩饰,而且 识别的准确率会受照明,角度,注意力以及被试的识别负担。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