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述评
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史,可以看到它与百年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一脉相承,并不是按照一种预设的学术思想发展下来的,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势和学术氛围下,或方兴未艾、激昂行进,或停滞不前、甚至转折倒退,总之,其发展道路既不平直也非平坦。然而,正如20世纪是建立现代科学意义上中国民间文艺学体系,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出前进方向的一个世纪那样;20世纪对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来说,也是意义非凡。从二、三十年代,刘大白、钟敬文等前辈在自己家乡采录故事文本,开启中国民间故事搜集记录的先河;到五十年代,在大规模的民间故事搜集活动中,学界将研究的视角真正转向民间故事讲述人;直至八十年代后,伴随着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对民间故事传承人的研究达到高潮,学者们开始从学理上把握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为21世纪的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深度理解”提供了学术基础;整个20世纪的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下面,本文将从四个研究领域对其学术历程进行简要地总结和评述。
一、讲述文本分析研究
在“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歌谣征集和研究活动中,中国民俗学开始起步,而亦步亦趋的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亦可追溯于此。当然,那时的调查者关心的主要是讲述文本本身的记录和整理,稍带说明讲述人以及讲述情景的简略情况;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则在于挖掘本民族民间故事的历史、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①因此,当我们翻阅“五四”歌谣学运动留下的文本资料,其刊发的3000多首民间歌谣,没有对演唱者的记录,300多篇学术文章里,也查不出对演唱者和传承人的特别关注。
“五四”歌谣学运动掀起的搜集、整理热情在抗战时期继续发展。虽然由于战争的爆发,1937年以后,民俗学己有的机构和刊物不能生存下去。但是在抗战八年里,民俗学者及对民间文艺进行搜集与研究的一些文艺家面对新的环境,将民间文学的搜集、讨论及学习运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下堡坪故事乡
故事传承人不仅组成了社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被特定文化背景所塑造;社区特殊的历史、经济、人文和自然条件等对传承人讲述内容、讲述方式及传承手段和传播渠道构成了深刻影响。①因此,在进入民间故事传承人保护的考察之前,直接对田野调查地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进行描述,以及对下堡坪乡社区历史和现当代民间文化存在状态的梳理也就成为必要。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夷陵区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之称。夷陵区古称夷陵,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区境环绕宜昌市城区和葛洲坝水电枢纽,东连远安、当阳,西邻姊归、兴山,南抵枝江、长阳,北与保康接壤,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54.65万。北属大巴山脉的荆山支脉,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南属武陵山脉的石门支脉,呈东西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梯级倾斜下降。夷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受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很大。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焦柳铁路纵穿南北,三峡机场坐落境内,还有宜黄高速公路经过,形成了水陆空全方位交通网。夷陵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棉、油、烟等农产品和柑橘、茶叶、桑蚕、香菌、木耳、天麻等经济作物,有“桔乡茶都”之称;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磷矿储量9.5亿吨,品位高,P205平均含量28%;境内有中小河流49条,水能蕴藏量19万千瓦时,水能资源充足;境内还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长江“三峡画廊”西陵峡、晓峰悬棺风景区、中华鳃人工繁殖研究所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我们在夷陵区的田野调查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和宜昌市区仅隔三十分钟车程的小城区的现代化气息,一座座新修的公共休闲娱乐设施以及高层建筑都积极表明了这个城区的发展活力。由于我们田野调查的中心人物刘德方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夷陵区(进城后)和下堡坪乡(进城前),于是下堡坪乡也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
第三章传承人生活档案...............................14
第一节刘德方的“奇遇人生”........................14
第二节“城里”的刘德方.................................16
一、发现刘德方............................................16
二、刘德方“进城”.........................................19
三、刘德方的城市生活..................................19
第三节刘德方“写故事”...................................21
第四章进城前后讲述活动对比..........................24
第一节讲述环境对比........................................24
第二节讲述行为对比..........................................26
第三节讲述内容对比......................................28
................................................
结论;
我们通过对刘德方进城前后的讲述活动即讲述环境、讲述行为、讲述内容的对比,可以得出刘德方移居城市后其故事讲述活动确实发生的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其讲故事的环境或是文艺演出中的带有表演性质的讲述、或是面对领导和专家学者考察有选择性的讲述、或是在旅游区面对游客带有迎合性质的讲述。讲述环境的不同,讲述人的讲述行为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讲述内容的选择也相应发生改变。我们不否认刘德方身上存在这些变化,然而,我们的重点是对刘德方讲述活动的变化进行定性。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对刘德方有意识的采录了一大批故事,其中既有字里行间透露着市民幽默的现代故事和反映城乡生活差异的城市故事,也有传统的精怪故事、极富教育意义的农村生活故事。通过对采录的故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刘德方移居城市后其先前在农村生活中习得的传统故事并没有遗忘和流失,只是在城市中的讲述环境里没有机会得以表现,同时,刘德方在进城后创作的一批富有现代市民特色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刘德方的故事储。...............最后,刘德方走出了下堡坪乡,然而更多的“刘德方们”留在了这里。在我们的田野调查活动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村民们男女老少以故事交流感情、消遣娱乐的朴实民风,以及通过故事传扬道德训诫的淳良民情。传承人是社区文化的积极弘扬者、保护者,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民众生活是传承人故事素材的重要来源,社区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成为传承人故事世界的审美原则,社区的民俗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传承人故事活动的文化背景。因此,加强村落或社区故事环境建设成为故事传承人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传承人保护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大型工程,绝不是某一篇或者几篇文章的讨论就可以解决的,我们希望文章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能够对制定切实有效的传承人保护方案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2]刘魁立:《刘魁力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许饪:《口承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陈建宪:《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上),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