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系大学人文素养教育发展指向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1前言


1.1选题依据
200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教育部也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着重强调:"改变忽视人文基础等状况,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我们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今后体育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因此针对以上要求对体育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査并提出对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传统素质教育在目标定位上盲目求大,误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大思路、大举措,而实际上往往是大而无当,使素质教育工作陷入困境。社会的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当前的大学生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必须把人文教育放到教育的首要位置,重新构筑大学生人文素质框架,优化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上看,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的发展趋势;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由于我国中学生分科较早兼有升学的竞争压力,造成了中学生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上的缺失。其中,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由于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过多关注专业技术学习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体育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技术、竞赛水平、组织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品德和奉献精神,这就需要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


2文献综述


2.1国内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概述
张传龄在其文章《人文素质辨析》中指出:"人文一词,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指人们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主要由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所构成。人文精神则包含着注重实践、大胆怀疑、理性反思、宽容大度、勇于创新这五个要素。人文素质,是指人们经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主要由人文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
阮永福在其硕士论文《北京市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讲道:"人文素质是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内涵的精神;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素质是知识和精神的融合体;人文素质是和科学技术素质相对的人文素养。
冯契在其专著《智慧的探索》一书中指出:"所谓人文素质(又称人文底蕴),是相对于科技素质而言的,从知识层面看,是指人所掌握的有关人文科学(主要指文、史、哲)的知识涵量;从人格深层次看,是指主体经过心理活动,将人文科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和意识、观念,同时又表现为其外在的言谈举止及其品格,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意识或人文精祌。李云霞在其文章《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中表述:"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是指人类文化所创造的价值、理想和最根本的精神,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现代化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文基础知识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修养,如远大的理想追求较高的道德水准、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审美趣味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万朝晖在其文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中写道:"人文素质,就是指人的文化修养,它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修养、人文追求等。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利用教育手段来提升、扩展人的价值,使掌握科学技术的人,认识自己的价值,实现和创造自己的价值,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3研宄对象与方法.............................................................12
3.1研究对象......................................................................12
3.2研究方法.......................................................................12-
3.2.1文献资料法.................................................................12
3.2.2专家访谈法......................................................................12
3.2.3问卷调查法....................................................................13
3.2.4数理统计法..................................................................14
3.2.5逻辑分析法.........................................................................15
4研究结果与分析........................................................................15
4. 1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15
4.1.1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现状...................15
4.1.2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现状.................19
4.1.3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方法方面现状..................20
4.1.4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精祌方面现状...................22
4.1.5影响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因素.................24
4.1.6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总体评价.........26
4.2影响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因素分析......28
4.2.1主观因素........................................................................28
4.2.2客观因素........................................................................29
4.3提高体育院校术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32
........................................


结论
在我国的体育院校中,课外活动、社团活动要尽可能丰富多彩,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要深入到社会活动中,增加社会阅历。
现在体育院校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实践、赛事实践、社会考察、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的参与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使学生的专业所学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要把实践和理论充分地运用到提高人文素质的活动中,使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到达陶冶自己的目标。
我国体育类院校(术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存在着人文素质中的子因素发展不均衡现象。其中人文知识明显的薄弱,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处于一般等级,唯有人文思想接近较好等级。我国体育类院校不同术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年级大学生人文素质差异不大。在人文知识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相对与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等三个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好,而其它三个子因素无明显差异。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失衡、学生对提高人文素质的意识不足、对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及体育院校学生生源的特点。客观因素包括:体育院校的专业特殊性、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不够完善制约其人文素质水平的提高、体育院校办学条件的局限性与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校园人文氛围不够理想以及体育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等因素。............


参考文献
[I] 周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J]人民论坛,2008(01): 4-5.
[2]张传龄.人文素质辨析[J]广东轻工技术学院学报,2004, Vol.3 (4): 44-47.
[3]阮永福.北京市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对策研宄[D]北京体育大学,2005 :1-53.
[4]徐汝庄,童世骏.智慧的探索-冯契教授访谈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李云霞.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1-23.
[6]万朝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屮国成人教育,2007.
[7]张勇.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贵州工业火学学报,2007,(1):214-217.
[8]杨映莲.论体育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西昌学院学报,2007, (4): 117-120.
[9] 丁永亮.论现代社会人才观下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 (4):113-114.
[10]梁金辉,郑瑞君,王静.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 (6):744-74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