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部畲族传世民俗文化变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高峰村畲族概况


第一节 南雄市畲族的历史概况
南雄市畲族分布于南雄 15 个镇 60 个村庄中,主要姓氏为蓝姓和雷姓,总人口约 6700 人左右。相较于蓝姓,雷姓的分布更散更广,据畲族雷氏族谱记载:雷氏源流的迁系为祖居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凤凰山的鼻祖雷焕公之裔,其时间是开宪在元至正元年,即公元 1341 年,后于明洪武年间迁至漳州府漳平县永福里青溪头。此可为畲族发源于潮州凤凰山的一个佐证。雷焕公有八子,长子兆达,法名大郎,分居连城、浙江遂昌、游龙、四川壁山;次子兆适,法名大二郎,生二子,肇春和肇基;三子兆突,法名大三郎,分别徙居苏家坡、武平、长汀、平原山、福宁州;四子兆忽,法名大四郎,居崇下柯树背;五子兆夜,名大五郎,移居广东;六子兆夏,名大六郎,居平安图、上杭才溪;七子兆随,名大七郎,徙居广东;八子兆騧,名大八郎,徙居广东。资料来源于《雷氏六修族谱》南雄畲族蓝姓和雷姓各有不同的迁徙路线,蓝姓畲族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上杭庐丰乡迁往龙川甘陂,再迁往连平县油溪村,再迁往南雄等地;雷姓畲族则于元明之际由福建上杭才溪村迁往江西龙南县滂坑,再迁往始兴乌泥塘,然后迁往南雄全安乡暖水塘,之后再分居于南雄其他乡镇。
据南雄市畲族《雷氏六修族谱》“雷氏历史简介”记载,“雷氏之源,说法诸多,其中之一说,始于皇帝之妃嫘祖。嫘祖之父是我祖先有名之内科专家,泡制药性有功,故越少昊(玄嚣)至虞舜时袭封侯,食采于陕西卞州冯翊之地,是以冯翊为郡(现陕西省大荔县野鸭坑)、本人为山西省西南边夏县人。”《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相传古时有个方雷氏部落,与轩辕黄帝部落相邻,他们关系交好。在轩辕黄帝正是成为部落盟长之前,曾娶方雷氏部落女子嫘祖为正妃,生下青阳氏玄嚣。出自方雷氏部落的雷公,为炎帝神农氏九世孙,帝榆罔之子,居雷泽,以雷为氏,世系为:神农——帝临——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里——榆罔——雷公。雷公初始采药于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后在轩辕皇帝部下担任大臣(六相之一),仕皇帝左相。..............
.................


第二章 高峰村畲族多层次民俗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物质文化的嬗变


一、居住文化的演变
民族的传统居住形式是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对于一个相对来说很分散的民族,其房子的样式、结构都能体现这个民族的一种独特文化。畲族房屋的最古老形式是茅草房,即砍倒一片茅草,以直径十公分左右的直木作为横木,以这些横木先结成一个房子的形状,然后在上面加之茅草,四壁糊以杂碎茅草混合的泥土,这种房子畲人称之为“茅棚”。现在高峰村周围的山上都能见到这种房子的残骸。据笔者的母亲介绍(注:其是汉族人),他们汉族的茅草房与畲族人所做的茅草房不同,四壁没有糊以杂碎茅草混合的泥土,只是以横木为结构,上覆茅草。后与畲族交往逐渐多起来,他们才将这种茅草房的做法学了过去。
现在在畲族和客家居住的地方仍能见到这种茅草房,只是不再是人居住,而是放杂物或圈养牲畜,也不再以杂碎茅草混合的泥土糊四壁,而是用竹片将房子围起来,外面挂以茅草。
从许多学者对客家建筑的研究和梅州客家围屋我们可以得知,客家传统的建筑是以围屋为主。从前述中可知,高峰村畲族传统的建筑是类似于干栏式的,后来,畲民们陆续搬出茅草房,住进了土坯瓦房,瓦房基本是两层半,即一层和二层为主,二层之上用木板隔住,用以堆放杂物。其基本格局是一楼一进大门就是厨房,厨房隔壁是客厅,或者用木板将厨房一隔为二,一进门是灶房,灶房后面就是客厅。房间视面积大小而定,如果房子面积比较大,那么一楼除了厨房和客厅外,还可以布置房间,而面积较小的话,则在二楼布置房间。一楼与二楼之间以木质楼梯相连,横梁也全部以直径十五至二十公分左右的木头构成。高峰村的畲族其建房材料所用的都是以稻草混合在泥土里,然后加水,牵着牛在上面踩踏,直到整个泥坑中的稻草也泥土都混合在一起,然后往砖模里倒混合好的泥,放到空地晒干。与梅州等地客家围屋建筑不同,高峰村周围客家的建筑与畲族的建筑基本相同,除了栋与栋之间的格局不同之外。虽然单栋房子的结构与畲族相似,但是整体的房屋结成形式却与畲族不同,正是这种不同,保留了畲族的传统居住文化和其民族文化特性。..................
..........................


第三章 高峰村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7
第一节 高峰村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37
第二节 关于高峰村畲族文化的思考....................................38

.....................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族与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发生了改变,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在逐渐消失。民族之间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各个民族传统的聚居地在逐渐衰落,民族结构更为复杂。由于教育等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向城镇搬迁的比重逐渐加大,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共同体在慢慢消解。民族之间的趋同性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许多民族共同在一个地区生活,其不免有交流,在交流中,一些民族能坚持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则在这种悬殊力量面前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嬗变,不仅仅要研究其变化之前的情况,更要研究在变化之后,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在社会上的,这种改变对于当事民族来说,是否具有积极的意义等。畲族由于历史上的不断迁徙,每到一地都是与汉族客家杂处而居,这些都使得畲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高峰村的畲族,其表面上看与客家是毫无二致的,但是,深究其内在的民族文化,就会发现本地的畲族还保留有一些畲族传统的民族文化,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将畲族与汉族客家标识出来。
高峰村畲族与其他地区的畲族不同的是,其迁徙的路线长、时间长,不断地迁徙和沿途的定居和来自外界的因素都让这些畲族在这个过程中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丢失不是完全丢失,如房屋结构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形式。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畲民搬离了民族聚居地,因此,畲族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如何对这些仍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是当下畲族子民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施联朱.畲族研究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4
[2]雷先根.畲族源于山越[J].丽水师专学报,1998(1)。
[3]《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邓晓华.畲族与客、闽族群的语言文化互动[A].八闽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畲族文化研究(上册).
[6]邓习赣.从客家文化的多元因素看汉、畲民族交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
[7]李筱文.广东畲族与畲族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
[8]庄礼味,庄子圣.南雄畲族的文化和风俗[M].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9]朱洪,姜永兴.广东畲族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1
[10]王增能.客家与畲族的关系[A].客家史与客家人研究[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曾少聪.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为例[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5).
[12]曹春荣.客家文化对畲瑶土著文化的吸收与同化脞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