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框架下的历史反思

发布时间:2019-09-26 14:00

一、由此可见,褚人获所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借用了《逸史》所载的“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再世因缘事”,并将它作为全书的“始终关目”。
“再世因缘”的故事首见于小说第三十五回。朱贵儿深得隋炀帝宠爱,她为此感激不尽,在隋炀帝病危时,她不仅“虔诚叩祷”,还论文发表代理合法吗效仿“割骨疗亲”故事,从自己臂上割下一块肉放在药中给隋炀帝服下,炀帝竟因此获救。隋炀帝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动,于是对天盟誓要与朱贵儿结“来生夫妇”。书中写道:炀帝见他说得激烈,也就落下几点泪来道: “美人,你既如此忠贞明义,朕愿与你结一来生夫妇。”就指天设誓道: “大隋天子杨广与美人贵儿朱氏,情深契爱,星月为证,誓愿来论文代理发表生结为夫妇,以了情缘。如若背盟,甘不为人,沉埋泉壤。”朱贵儿见炀帝立誓,慌忙跳下马来俯伏在地,听见誓完,对天告道: “皇天在上,朱贵儿来生若不与大隋天子同荐衾枕,誓愿甘守幽魂,不睹天日。”


二、作者对“再世因缘”这个“关目”十分看重,不仅以隋炀帝起,以唐玄宗结,使“再世因缘”的故事贯穿全书,同时很多情节也都围绕这个故事来安排。作者将佛教的“转世”和道教的&发表论文价格ldquo;谪世”观念结合起来,演绎了这个两世姻缘故事,其中确实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正如陈洪先生所说,此书对宗教“是偶尔涉及,只有一些无关大局的枝节描写”。从作者“自序”看,褚人获之所以采用这个故事,首先是基于结构上的考虑,即: 以“再世因缘”为线索,将隋、唐两代的历史串联起来,使全书的结构更为完整。
美籍学者马幼垣先生在《中国讲史小说的主题与内容》一文中指出,“历朝纪事主题”的小说写得好的较少,“就结构上来说,小说家机械性的有意包罗一切,同时在本能上有照抄正史的倾向,使得历史的戏剧性高潮大为失色。所以,许多这主题的小说,在结构上几乎都免不了松散。”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范围太广,焦点不能集中,情节看来像流水账,没有着力写好,因为小说家要顾到各方面,注意力分散了。”这指出了古代历史题材小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这种缺陷在《隋唐志传》中也很明显。全书 123 回,从隋文帝即位始,到唐僖宗中和二年( 882) 止,叙述了隋、唐两朝299 年的历史。前面用了91 回的篇幅写了隋亡唐兴的历史,而贞观以后的二百多年历史,仅用了二十多回就作了交代,前后比例严重失衡。小说的基本素材来自史书,全书的叙事结构也是按照《资治通鉴》的编年顺序来安排的,叙述多而描述少,对史料缺乏必要的提炼、加工,因此大多是平铺直叙,人物性格也不够鲜明。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忠于史实,这就使作者的创作受到了很多限制,因此,相对于其他题材小说,历史小说的结构比其他小说更难经营。晚清学者张冥飞曾作过这样的分析: “历史小说最难著笔。以其人多事杂,不易抽出线索,无以提纲挈领。次之,则穿插各人各事,为时地所限,不能运用自如。次之,则弃取之间,剪裁恰难悉当,或增或改,煞费经营。故非才、学、识三者兼长,亦不能作此种稗史。”要想让小说好看,就离不开巧妙的结构,因此,一部好的历史小说,就既要按照史实,又要精心组织结构。


三、褚人获采用“再世因缘”故事的主要目的在于结构布局,但这个故事的意义又不仅仅在于此。因果框架将两组本不相干的历史人物联结起来,不仅使全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还蕴含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明显动机。小说以隋炀帝、唐玄宗的“再世因缘”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隋、唐两代兴衰的历史,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这个敏感问题的宏观思考。
用隋炀帝和唐玄宗结构全书,作者的构思颇有深意。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和唐玄宗都是著名的风流天子,同时也都是比较受人们关注的历史人物,在唐、宋时期的传奇小说中,两人的故事就已成为小说家热衷的题材,明清时期他们更成为小说家、戏剧家关注的焦点,并出现了像《隋炀帝艳史》和《长生殿》这样的优秀作品。总的来看,在文学家的笔下,隋炀帝和唐玄宗形象都比较复杂,作家对他们的态度也充满了矛盾。《隋唐演义》中的隋炀帝和唐玄宗都是风流天子,但同时也都是亡国、误国之君,两人的共同特点是“驰了朝纲,占了情场”,因沉溺于儿女私情而招致国家和个人的悲剧。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