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硕士论文; 产业结构作为人类社会经济主要活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因此为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前提。
1.1研究意义
1.1.1选题的依据和背景情况
在现代社会,产业结构是联系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5],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都可以包含在产业经济活动这一范畴之内。城市产业的发展及其数量的演变,在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生产生活现代化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区域发展陷入两难境地。传统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源十人类将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 硕士毕业论文十直接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需要,产业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微观的环境污染治理效果越来越受到局限,特别是重污染城市受到的环境挑战口益严峻时,人们便把目光转向产业结构的调整上[5]。其实,产业结构是具有较大刚性的稳定系统,是由各产业部门联系网络组成的实体性系统,调整难度非常大。产业结构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资源转换装置,把资 硕士论文多少钱源按照社会需要进行转换。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品”和污染产业的质(种类)和量的控制体,它的合理性评判及由此做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是谋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5]
我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提出了七项环境经济政策,指出在环境经济政策实行之前需要算好两笔帐。一笔是照目前高能耗、高污染模式发展下去,也就是不实行环境经济政策,我们重化工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还将付出多少环境资源代价?第二笔是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后,我们的GDp增长速度要下降多少?政策实施和增长模式转型成本到底有多大。算账问题十分重要,这也是本论文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 硕士论文价格”规划),“十一五”期间,即从2006年到2010年,是武汉市经济发展的转轨期,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期,城市建设整体框架的奠基期,市场化发育的主导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升期。武汉市“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首先从2006年到2010年,武汉市人均GDP将从超过3000美兀达到5000美兀,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更高的平台;其次,武汉市面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省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以及2007年在12月7口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领导表示,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以上都是“十一五”期间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武汉市长期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模式,环境恶化严重,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科技创新与自主支撑不强造成了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因此,对处于中部崛起以及“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期的武汉市,应该继续按照以往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还是要选择新的发展道路,在这个问题上将不同的发展模式定量化成为决策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拟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基十武汉市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武汉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通过系统动力学对不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不同调整方案下环境、经济、社会、资源的变化,为决策者们的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1.2研究的意义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测,涉及到环境、经济、社会、资源等多个系统,针对系统动力学在处理复杂巨系统问题上的优势,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模型对设定的不同调整方案进行模拟,将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经济、社会、资源的影响定量化。本研究将系统动力学用十产业结构调整预测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文将潘岳副部长算好环境经济政策两笔帐的思想转化为不同的方案对环境、经济、社会、资源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虽然本文的研究尚处十初级阶段,但在计算两笔帐上前进了一步。
其次,结合武汉市“十一五”规划指标值,设定了不同的调整方案,我们可以从模拟的结果中清楚得出武汉市按照不同产业调整方案对环境、经济、社会、资源的影响,调整不同的政策因子能够为决策者们提供政策方案选择,并对城市产业发展路径进行规划。本研究可为武汉市的中部崛起以及“两型社会”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根据。因此,本文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张,徐鹤,吴蜻.武汉市“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田.环境保 护,2006,12:27-31
[2]贾晓娟.资源环境约束下”两型社会”产业结构调整阴.理论与实践,2008,(3):86-88
[3]崔风军,杨永镇.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阴.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6-169
[4]土红瑞,阎伍玖.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一灰色关联分析复合模型及实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4):553-556
[5]土丽娟.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田.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4)
[6]马小明,张立勋,戴大军.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565-571
[7]土慧.西安市产业结构的环境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环境科学学院,2007
[8]张研,十相毅.长春市产业结构环境影响的系统动力学优化模拟研究阴.经济地理,2003,23(5):681-685
[9] Forester Jay W Industrial Dynamics. The MIT Press.1961Grossman, Gand Krurger.A.(1995), Economics Growth and Environment, Quarterly Journal[M],1092: 353一377
[10]邓聚龙著.灰色系统的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17-4
【11]江小涓.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一一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1999,(6):4-18
[12]李俊杰.武汉市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规划阴.湖北社会科学,2003:41-43
[13] Liu, Wei and Li, Shaoro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economic growth(in Chinese) [J]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2002,5
[14」尚金城,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系统及工作程序[[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3):31一33
[15]汤万金,李祥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目标[[J].陕西煤炭技术,1997,19(3):393-398
[16]周世星.系统动力学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5
[17] Zhang, Shixian. A positive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change and efficiency or industrial investment(in Chinese) [J].Management World. 2000,5
[18] Dang, Yaoguo Liu, Sifeng Chen, Kejia. Turnpikemodel for industrial structureadjustment(in Chinesehttp://www.dxlws.com/bylwdx/J].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2003, 5:10-15
[19]唐恢一城市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80-94
[20]土其潘.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21 ]彭志高.基十SD的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网络仿真模型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22] Robinson J B.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J].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1,1991,(130):629-647
[23] Ruth M, B Hannon. Modeling dynamic economic systems, Springer一verlag[J].NewYork.1997
[24] CostanzaR, Ruth M. Using dynamic modeling to scop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 build consensus[J]. Environmenal management.1998,22(2):183一195
[25] Ventana Systems, Inc., 2003. Vensim PLE software version 5.4a[J]. Ventana Systems, Inc., 60 Jacob Gates Road, Harvard, Massachusetts
[26]汤进华.湖北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171
[27]江应洛.系统工程理论一一方法与应用【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9-86
[28] Therivel Riki, Wilsion Elizabeth, Thomson Steward et al. Strategic EnvironmentalImpact Assessment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1996
[29]包存宽,尚金城,陆雍森.战略环境评价中替代方案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阴.环境科学动态,2001,01:1-4
[30] L. L. Berry, V Shankar, J. T. Parish, S.Cadwallader, and T. Dotzel, "CreatingNewMarkets Through Service Innovation[J]," MITSI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47, p. 56,Winter 2006
摘要 4-6
Abstract 6-7
1 绪论 10-18
1.1 研究意义 10-12
1.2 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12-13
1.3 产业结构调整预测研究方法综述 13-16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8
2 理论方法 18-29
2.1 产业结构理论 18-21
2.2 产业结构与经济、环境、能源的关系 21-23
2.3 产业结构调整预测模型—系统动力学 23-29
3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概况 29-37
3.1 武汉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29-31
3.2 武汉市环境污染的产业分析 31-34
3.3 武汉市产业能源利用情况 34-36
3.4 本章主要结论 36-37
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7-48
4.1 武汉市产业调整方案制定的背景 37-38
4.2 调整方案的形成 38
4.3 建模步骤 38-39
4.4 建模的目的和系统边界的确定 39-40
4.5 确定系统指标体系 40
4.6 模型各子系统主要反馈回路 40-43
4.7 系统建模 43-46
4.8 编写动力学方程和系统程序 46-47
4.9 模型有效性检验 47-48
5 武汉市产业调整方案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48-60
5.1 参数来源及确定 48
5.2 三种情景预测结果分析 48-51
5.3 各子系统预测结果及分析 51-56
5.4 三种方案预测结果与规划目标值的比较 56-57
5.5 较优方案的选择 57
5.6 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57-59
5.7 本章主要结论 59-60
6 总结 60-62
6.1 结论 60-61
6.2 创新点 61
6.3 本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61-62
致谢 62-63
参考文献 63-66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6-67
附录2 武汉市产业规划模型所需原始数据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