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概述

发布时间:2019-09-25 13:10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日益成为这个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其作为国民财富基础的地位逐步得到体现。众多的学者如舒尔茨这位曾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极度推崇人力资源,在著作中多次强调人力资源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何有效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力资源配置的机制和环境。要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流动是非常关键的。人才流动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必须产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才流动是否合理、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我国的人才流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统包统配、政府调控到市场经济的自由流动。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归单位或部门所有,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主义非常严重,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无法实现最优组合,人才的效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党的十四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在十四大上,党和国家做出了发展经济的重大改革,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国家过度干预经济的局面,开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市场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媒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正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 2文献综述
与劳动力市场不同,现有文献对人才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狭义的层面上。彭鑫在《我国人才市场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人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市场指的是在人才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市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狭义的人才市场指的是人才的固定的交流场所和在这个场所进行的人才智力使用权转让买卖的一系列活动1。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领域:从宏观层面对全国人才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如赵永乐在2004年出版的《人才市场新论》一书中对人才市场的基本概念、人才市场的流通对象、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人才市场的价格体系、我国人才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等人才市场的宏观问题进行研究和阐述;彭鑫的《我国人才市场发展研究》也是代表性的文章,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比美国、日本人才市场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人才市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索;王宪军的《人才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也是从宏观的层面对我国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进行研究。对地方人才市场的研究。如王龙1996年发表在《财经研究》上的《对上海人才市场发展的思考》,李明华2005年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的《广州地区人才市场建设及管理研究》,南京市委某课题组发表的《南京市人才市场的状况分析》。这些文献是在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市场的发展进行阐述。
……..


第2章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发展述评


2.1国家层面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解析
1994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任务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市场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上的竞争是公平的、有序的。这样的要求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市场,因为它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组部和人事部于同年联合发布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该意见为未来六年即至2000年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宏观指导,明确指出了人才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人才强国”开始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是适应新世纪经济发展形势要求的,是新阶段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人力资源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组成部分,同样适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行业公平竞争,引导行业协会严格自律。第三,加强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打破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化进程,促进统一、规范,高度信息化、专业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的形成。文件中提出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成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管理要求的新提法。
………


2.2各地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解析
通过网上检索,本文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收集整理,但限于时间、精力和能力水平,所收集的资料很不全面。下表是各地按照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划分的主要管理规定。根据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适时修订相应地方性法规、规定。凡以“条例”命名的,均为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个别以“管理规定”、“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命名的,均为地方政府的行政规章,在所辖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各地制定或修改的地方性法规、规定较为集中,这是因为2003年末,建国以来首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出台,这些对地方人力资源市场的立法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有力推动。对本地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查研究,探索创新。上海市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上较为领先,早在1994年,上海市就出台了《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又做了修改。1996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管理条例》将外来人员的务工经商和权益保障纳入政府管理职责。2003年出台《上海市人才招聘会管理试行办法》,将人才招聘会分为常设招聘会和非常设招聘会,做出相应规定,并注意发挥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3章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现状 ........24
3.1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政策法........ 24
3.2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现状........ 27
第4章安徽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 31
4.1安徽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31
4.2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情况及满意度评价........ 36
第5章完善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的建议........ 40
5.1充分理解和把握现行政策法规的指导思想........ 40
5.2立足于安徽省情实际,适应安徽省未来发展战略........ 40
5.3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 41
5.4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42
5.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功........42
5.6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行业自律和行业服务标准化建设........ 43
5.7与国际接轨,顺应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全球化潮流........43
5.8运用现代科技,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43
5.9与时俱进,适度超前,保持立法的动态稳........ 44
5.10求真务实,严谨细化,确保法规的可操作性........ 44


第5章完善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的建议


5. 1充分理解和把握现行政策法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己经基本完善,能够基本满足机构招聘和个人就业的需要。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方面,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在宏观政策层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不断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经济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安徽省“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等遵照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对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与管理做了全面部署。在法规层面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是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使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人力资源服务,对国家人才安全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等提供重要保证。2004年《关于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提出了人才市场发展的目标、思路、措施,涉及人才市场主体、环境、要素、信息化以及公共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区分管理等。除了这些全国性的政策法规,安徽省还根据本省实际于2004年制定了《安徽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同时,《安徽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等一系列有关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因此,对现行政策法规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加快和完善安徽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的重要前提。

………..


结论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相继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和号召下,未来的一段时期人力资源市场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出现将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应加紧对现行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研究和整理,及时废止其中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将需要继续执行的有关“通知” “意见”等时效性不强的规定制定成规范性法律文件,对需要长期执行并具有较强法律效力的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制定成地方性法规或省政府行政规章。在人力资源市场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适用对象和范围,实施主体的职责和管辖权限、监督管理的程序和手段措施,求职者、用人单位的资格、权利和义务,招用与应聘的行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资质条件、业务范围、服务行为和方式,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及其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应当注意国家层面立法的趋势导向,借鉴国内特别是发达地区的立法经验,适度超前,在立法后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性。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