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老区科技发展滞后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以

发布时间:2019-09-20 02:41

目录
一、 陇东老区科技发展滞后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
二、 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推动陇东老区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一、 陇东老区科技发展滞后对农村经济的不利影响
陇东老区农村经济欠发达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是科技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程度太低,不仅极大地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直接制约着该区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它的主要表现是:
其一,观念滞后,延缓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由于陇东老区经济文化欠发达,现代生产力在当地生产力系统中比重很小,小生产的传统意识比较浓厚等因素,科技意识普遍淡薄,人们对采用先进技术缺乏紧迫感和危急感.偏远山区的很大一部分农民仍然使用传统型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二牛抬杠”、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许多农村干部观念落后,科技型、现代型干部较少,一些领导干部对科技知识知之不多,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在观念上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缺乏足够的认同和重视。这就导致全区科技进步的气氛不浓,改革创新的动力不足。
其二,体制不顺,影响了老区现有科技力量积极性发挥.陇东老区现行科技体制,基本上沿袭着计划经济下的旧体制模式.从机构设置看,现有科技机构分别从属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民间和社会创办科技实体的机制没有形成.从管理制度看,现有科技管理体制依然延续条块分割的模式,且以行政管理为主,科技机构基本没有成为独立实体,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运作方式看,当地科技机构的运作,完全依靠所属行政部门的权力推动,从人员的进出到课题的选择立项,从经费的投入到成果的鉴定和验收,都由政府主管部门决定和组织,致使现有科技队伍严重缺乏生机与活力,有些县乡的科枝机构,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站之类,形同虚设.从功能作用看,现有科技机构,不能充分面向农村,面向经济建设,不能有效地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干力量的作用,不能使“产”与“研”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及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不仅束缚了现有科技成果的能量释放,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技创新与进步。
其三,政策不到位,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危害.在经济与科技关系的处理上,陇东老区的宏观政策,已有了一些调整,从原来重经济、轻科教,逐步转向协调处理二者关系,但这种调整还不十分到位。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政策倾斜度不够,较少给予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政策。目前,当地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具体政策,还不系统、不明确,政府的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统一要求多,个别研究少.使科技进步与创新因缺乏必要的、具体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处于滞缓发展状态,无法形成快速发展的局面。
其四,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陇东老区的财政困难是制约科技投入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在科技投入上,不可能要求达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但应该也能够做到的是,政府在进行预算安排时,要把科学进步与创新的需要放在重要地位.现实情况却相反,政府常对科技的投入置于预算位次的后列,甚至达不到起码的维持运转的水平,导致这些部门的科研工作很难开展。此种状况如不改变,科技进步工作会受到极大制约。
其五,妨碍科教兴区战略目标的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事关全局和长远,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对此,必须有战略性规划。但从陇东老区情况来看,在市县的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对科技进步的规划不够,缺少系统、详实、完整的战略目标、任务、步骤、措施等具体安排。正因为如此,科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盲目、随意状态,严重影响了陇东老区有限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科技工作的效率,对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动全区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产生了不负面影响。
二、 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推动陇东老区科技进步
陇东老区科技工作的总方向就是适应老区农村主体产业的发展需求,为老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陇东老区的经济条件和发展要求,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 重点推进农村主体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设备的现代化
陇东老区农村主体产业是农、林、牧等广义农业、石化工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在农业上,要继续实施“星火计划”,积极推广普遍适用的科技成果,尽快改变农村技术落后的面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在农村地方工业上,应当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改造,提高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促进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解决本区工业技术落后的问题,整体提升农村工业技术和装备的档次.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选择适用化.农村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科技力量的状况,客观上要求在科技创新与进步方向的选择上,必须符合当地实际,立足于适用。这就需要对技术的实用性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陇东老区技术选择的方向.二是技术结构层次化.陇东老区农村生产力层次不一,产业技术结构不同,这决定了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对技术需求有不同的层次.因此,在技术结构上应该是多层次的结构,即既有普通技术,也有中等技术,同时还要有高新技术,既要坚持适用性方向,又要注意先进性问题.三是技术成果本土化。应当立足于满足当地农村主体产业的特殊需要,使科技创新与进步带来的成果,直接服务于老区的经济建设,不应该脱离本区实际需要,搞一般化的技术创新。
(二) 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与推广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是解决科技与市场、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的关键.为此,一是要突出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率,使科技成果符合技术市场的需要,纠正过去长期存在的那种为开发技术而开发技术的盲目性倾向;二是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将技术成果与生产效益结合起来。陇东老区的科技开发机构与市场之间缺乏传导机制和连接媒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隔离现象,这亟待通过构建相关组织或科技机构自身设置成果转化部门,来实现二者的联系,以便解决以往存在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与生产不能直接结合的弊端。同时,陇东老区的技术市场发育程度太低,这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利因素。因此,在抓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时,要大力培育科技市场,使之趋于完善化和成熟化。
(三)在消化、吸收当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要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充分地加以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陇东老区科技力量不足,单靠本区力量开发技术成果,难以满足需要,而国内外的大量科技成果已进入市场,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方式实现技术进步.为此,积极引进适合陇东老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才能加快老区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实现本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目标,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这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应坚持的一个基本方向。为此,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网络。由地区科技管理部门牵头协调,与区内各县、乡有关机构联网,形成区内科技信息网络,同时,与省内其它地区、中心城市和国内有关科技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联系,形成开放化的区域科技信息系统。二是建立科学技术引进基金。而陇东老区企业经济实力差,农村经济主体分散且能力有限。这客观上决定了由其直接承担技术引进任务有一定困难。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建立科学技术引进基金,由有关方面和个人投资,以集中使用该项基金,有选择地购买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尔后向企业和农村转让,保证基金连续滚动、增值。三是强化技术引进机构建设和服务职能。区内各级科协组织、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所辖有关专业公司、民间科技组织、要相互协调、配合和联系,充当技术引进的主体,具体实施引进职能,保证技术引进有组织系统的支持。四是抓好成果吸收和创新工作。区内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应在此项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企业和农村经济单位,在技术应用与创新过程中也应当结合实际,有所作为。
(四)正确处理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关系
陇东老区的科技进步,属于区域性科技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一是要适当进行基础性、理论性研究,并把此项研究与本区重点产业和重要开发项目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为技术进步与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比如对当地的生态农业、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灾害防治、退耕还林还草等,就有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之必要。二是要突出应用研究的中心地位,这是陇东老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攻方向,也是科技工作的基本内容,应当把主要力量集中在这一领域。三是选择好研究项目的结构。陇东老区的科技开发项目,要与本区农村产业结构、经济开发方向保持一致,切实为本区农村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不要离开陇东老区经济建设,大量去搞别的技术开发工作。科研项目结构,要提倡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形成特色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结构格局,从而形成陇东老区的科技优势。

参考文献:
① 胡立和《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7)•
②曾坤生《动态协调发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内容提要:陇东老区的科技发展在观念和体制上存在着深层次的制约因素,导致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够,严重制约了陇东老区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科教兴区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以农村主体产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化为重点.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正确处理好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关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关键词:陇东 科技 农村经济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