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人民日报》中任仲平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9-09-20 02:41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电视、通讯社等大众传媒的旗巾只和灵魂,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影响力。政论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事业上具有优良的传统,从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始,政论在启迪民智,引领社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新闻评论事业也r.在历经各种革新与发展,不断探索。《人民日报》在中国的媒体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该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固定栏目的评论文章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向公众传达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平台和场所,是党和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们所表述的议题往往是成为中国普通社会民众关心和关切的焦点,成为诸方讨论和热议的社会议题;它们所使用的语汇、句式作为中国社会主流官方语言,决定了这些语词的内涵和使用;它们所秉持的批判或褒扬的态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因而,《人民日报》的评论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社会变革在新闻文本中的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从中可以真实地折射出了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首次以“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此后的时间里,《人民日报》陆续推出多个笔名集体署名的评论专栏文章,如“仲祖文”“国纪平”等,在受到业界同仁好评的同时,也多次获得中国新闻焚。本文以《人民日报》在1993—2011年发表的所有任仲平文章作为研究对象。
之所以选取任仲平为研究对象,理由如下-
1.研究对象的媒体定位。《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占据着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权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发展的晴雨表,在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享有无可比拟的地位。而大型评论文章更是重中之重,承担着喉舌的功用,肩负引领中国发展的职责,提升民众思维的重大责任,往往一篇评论刊出后引发全社会的讨论,甚至被专业人士作为研究中国将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关注的重点与发展的变化等的政治文本来进行全方位纵深的解读,影响力不可小觑。
2.研究对象的时间连续性。“任仲平”文章自1993年12月22日发表了《从十一届二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始,除1997年未刊发之外,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作品与读者呢面,共刊登73篇。而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只有经过一定的历史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U己独特的风格。“任仲平”在见证了中国二十年来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同时,自身也逐渐形成了一套操作模式,并日益完善和发展。
3.研究对象的主体性。这是与《人民日报》社论相比较而言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意识形态教育,《人民日报》的社论最初是由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甚至由毛泽东亲自审稿。后来,大多数情况下常委已经不再过问社论事宜,由书记处和中宣部斟酌处理。近年来,《人民日报》的社论基本是由中宣部秉承书记处意图组织人员撰写。记者的主体性在社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限制。而以“任仲平”为代表的集体评论文章由报社记者组成项目组自身参与创作、评论,记者的主体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发挥。
4.研究对象的影响力。“任仲平”文章在巳经推出的73篇文章中,以其精辟的论述、独特的文风、创新的形式等在获得中央领导肯定的同时,也获得了新闻业界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其中共获得中国新闻奖8次,具体情况见表1,如此高的获奖频率可以看出其影响力之大。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任仲平文章的特点与趋势;二是分析任仲平文章内容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三是对于任仲平文章的说理策略与意义解读,四是从国家与媒体、政治与媒体、公众与媒体以及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组织的主体性的维度来对任仲平文章进行审视。任仲平文章,是集体参与、集体创作的评论文章,它的语句风格、篇章行文等文本的操作手法上是否是一成不变的,有形成自己一套的风格?为什么会如此?集体评论文章作为《人民日报》政论的一种形式,在反映党和政府意志的同时,是否也可以从中解读新闻工作者本身态度的变化,进而解读媒体市场化进程下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与职业诉求。媒介与企业一样都拥有一套自己的规章流程和工作制度,任仲平文章项目组的人员配备是怎样的,任仲平文章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任仲平文章在20余年的连续性发展过程中,如何反映或者建构民族的集体记忆,媒体与国家、社会是如何互动的?


第二章《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的文本特征


1993年12月22円,《人民円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R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任仲平,有别于《人民日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有别于仲祖文、何振华等集体署名评论文章,更有别于“今日谈” “人民论坛”等个人评论,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评论文体范式,屡屡斩获中国新闻奖的重要奖项,成为“中国政论史上的一枝奇葩” 。文本作为媒体效果研究的重要承载渠道和传播介质,因此要考察任仲平文章,研究任仲平文章的文本特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第三章任仲平文章文本特征的成因探究..............................................................34
一、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评论更具针对性............................................................34
二、受众地位的提高促使评论更有人文性............................................................35
三、从业者专业意识的强化提升评论可读性............................................................37
第四章任仲平文章的说理策略和意义解读............................................................40
一、现实事件类:塑造英雄,构建大国复兴形象............................................................41
二、历史纪念类.?重构集体记忆,增强政治认同............................................................46
三、其他类:泛政治化表述............................................................49
第五章结论和思考............................................................50
一、政治环境对传媒的约束............................................................51
二、传媒与公众的互动不足............................................................54
三、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规训............................................................56


第五章结论和思考


《人民日报》对中国媒体环境而言仍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外国政要曾经这样评价道:你可以喜欢它,可以不喜欢它,可以赞成它,可以不赞成它;但你必须重视它,研究它。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样式,在众声喧哗的“观点时代”中也更被众多媒体所重视。任仲平文章作为《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的特殊范式,理应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任仲平文章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共获得中国新闻奖8次,这一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任仲平在议题选题、篇章布局、论证结构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探索,努力改变传统政论文的一些弊病,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逐渐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操作模式与运作方式。与《人民日报》的社论和群言性评论栏目“今日谈”进行比较,在验证任仲平i:章特殊的内容特征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加深对《人民日报》整个评论格局的认知。由于任仲平特有的运作方式,任仲平的操作模式是否值得大规模推广与借鉴也尚待商榷。
大众传媒相对于整个社会大系统而言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系统,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任仲平文章具备的文本特征与其所处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时代社会的发展解放思想,媒体能够有限度地突破意识形态的桎梏而被寄予主动性的期望,以党报为代表的政治型媒体在选题上也更有选择余地,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更具现实针对性;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扩张,受众地位不断提高,多元化的舆论格局态势己初显端悦,这也要求任仲平文章更加贴近民生,尊重“人”的作用,增强人文性;此夕卜,新闻从业者专业意识在中国传媒改革的步伐中苏醒和强化,从而直接提升文章可读性。
经过研究发现,任仲平其在塑造“大国复兴”的中国国家形象上不遗余力。将《人民曰报》“任仲平”文章放置在整个中国的大环境与背景下去考察,呈现出国家一社会框架对于新闻传媒事业的重大影响,在基本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脉络下,任仲平的创作者们有意识地对新闻事实进行裁剪、巧妙安排叙事策略和选择适当的言语修辞,来塑造各类“英雄”人物形象,重构集体记忆,达到思想引导和浸润,进而维护政治合法性的目的。
就新闻生产过程而言,它也绝非是一种局限在行业内部的简单活动,一方面,大众传媒通过有意识地设置议题、挑选事实、谋篇布局和组织话语来塑造“环境”;另外一方面,大众传媒通常又会无意识地遵循着社会既有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在报道时选择最合理的报道方式与技巧,从而成为社会的拥戴者和追随者。有研究者就指出,“现代媒介的框架常常就是这样,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媒介的报道框架还会受到组织所在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态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多种力量共生与博奔的产物,因此,新闻生产具备相当程度的社会性。笔者从传媒与政治、传媒与公众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这三个维度出发,在分析任仲平文章的过程中,也发现任仲平与其所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的角力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足。


参考文献:
一、专著1.胡文龙:《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凌志军:《变化:1990年一2002年中国实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美]麦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胡正荣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年。
二、论文期刊
1.王颖:《新时期<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樊哲高:《1990^-2000年人民日报社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年。
3.曾军:《党报评论的创新: <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专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吕鹤颖:《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以政治控制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