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创消费信贷管理工作?信用管理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09-23 20:47

如何开创消费信贷管理工作

2005年4月8~9日,中国工商银行消费信贷管理工作会议以视频会议和现场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在京召开,各一级(直属)分行、二级分行及总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近年来消费信贷管理工作,研究部署了2005年消费信贷管理工作任务,动员全行消费信贷管理人员鼓足干劲、锐意进取,开创消费信贷管理工作新局面。牛锡明副行长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牛锡明副行长指出,近几年我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为我行调整信贷结构、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针对目前我行消费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现状,提出了尽快构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消费信贷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牛锡明副行长强调了2005年消费信贷管理应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从组建消费信贷管理机构、加强政策指导、严把贷款审批关、加大监测力度、大力清收不良贷款、整合消费信贷操作与管理系统、支持前台营销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牛锡明副行长着重指出要把2005年作为打击“假房贷”、“假车贷”的打假年,要求各级个人消费信贷审批中心把防范“假房贷”、“假车贷”作为突出任务切实抓实抓好。
会议明确2005年消费信贷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完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内在要求,以增强消费信贷风险防控能力为核心,以健全消费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为主线,以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改进授权授信管理、提升信息科技水平、增强贷后管理能力为主要手段,突出抓好信贷政策制度建设、风险监管机制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再造消费信贷运营管理体系,提高消费信贷管理质量和效率,推进和保障全行消费信贷业务稳健、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工作重点是:

一、建立完善消费信贷分品种、分地区的信贷政策体系、优化贷款投向。为积极应对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给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今年总行将加强对住房、汽车等相关行业发展和区域市场环境、客户群信用消费能力的分析评价,定期分品种制订发布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引导全行消费信贷投向,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信贷市场。各行要根据总行要求,着力优化消费信贷品种结构,继续加大对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质押贷款的投入,适度发展个人商用房贷款,谨慎发放汽车消费信贷。要继续坚持区域发展战略和梯度发展原则,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将消费信贷资源集中配置在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地区分行和部分经济发达、市场信用环境好、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中心城市行,使之成为全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中坚力量和示范基地,提高消费信贷的集约化水平。对市场环境较差、经营管理能力薄弱、消费信贷不良率较高的地区要限制消费信贷投入。

二、优化消费信贷管理流程,构建新型消费信贷管理制度体系。

消费信贷业务由于长期归口不同部门管理,形成了两套各成体系的制度办法和业务操作流程,亟待梳理完善。今年总行将下大力气抓好制度整合建设,以风险控制为主线推进流程再造,以流程优化为指导加强风险控制系统建设,建立严谨规范的消费信贷制度体系。2005年要抓好以下几项整章建制工作:一是及时对消费信贷品种结构进行必要整合,抓紧制订消费信贷业务操作与管理流程。二是要制订对贷款管理、机构管理、客户管理的制度办法,要按照“一个岗位一套办法,一个流程一套制度,一项业务一本手册”的原则,细化管理职能,依托统一的个人消费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整合与充实。

三、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严格信贷审批。

今年总行已按贷款品种和贷款质量细化了各行消费贷款的授权,并要求各行根据贷款分品种质量情况实行差别转授权,并逐步实行贷款动态授权管理。总行今年拟订了个人客户授信管理办法,将逐步构架起我行个人客户授信框架,并将其纳入PCM2003系统中予以实现。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费信贷审批管理,完善审批机制。各直辖市分行、直属分行、一级分行营业部、二级分行要加快组建消费信贷审批中心,按照原有体制已经组建审批中心的分行要加快机构职能调整步伐,没有组建消费信贷审批中心的分行要尽快完成组建工作,促进审批集中的全面实现,将审批工作纳入规范化、集约化的轨道,在确保审批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审批效率。

四、扩大消费信贷非现场监测的深度和广度,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不断完善消费信贷监测检查体系。

今年,总行将全面整合消费信贷非现场监测系统,改进完善现场检查,制订消费信贷业务监测检查管理办法,指导各行深入开展监测检查工作。一是要建立全行消费信贷三级监测体系,明确总行、一级(直属)分行、二级分行的监测重点。二是要在新的个人贷款管理信息系统投产前,充分发挥两套台账系统的功能,细化监测内容,提升非现场监测层次。三是要完善消费信贷现场检查制度,规范检查内容、形式和职责要求。2005年,全行要针对风险隐患较大、不良贷款率较高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等品种组织开展一次拉网式信贷大检查,逐笔查验信贷台账与档案资料,及时查找风险隐患,提出改进管理意见。要在加强监测检查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预警、整改、停牌制度,健全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督促各级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增强风险驾御能力。

五、大力加强贷后管理,完善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2005年,要下大力气抓好消费信贷贷后管理工作,运用综合手段,建立健全贷后管理制度和贷后管理流程,将贷后管理纳入消费信贷管理系统中,提升贷后管理的技术水平,彻底扭转贷后管理薄弱的局面。一是要加强违约贷款催收管理,对不同违约期限的贷款采取不同的催收手段,明确、落实催收责任。二是要严格关注类贷款管理,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努力防范消费贷款质量后移。三是要开展抵(质)押物价值管理,总行要研究制订消费信贷抵(质)押物价值管理制度和办法,指导各行组织实施抵(质)押物价值定期重估,完善抵(质)押物价值管理。四是要完善贷后管理制约机制,建立贷后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贷后管理的监测检查力度。五是尽快整合和组建贷后管理机构,为推动贷后管理专业化和日常化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六、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继续打造消费信贷“精品”业务。

今年全行消费信贷不良贷款率要控制在1.8%以内。为此,各行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消费信贷清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一级(直属)分行、二级分行都要成立消费信贷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领导小组,主管行长亲自挂帅,组织风险、法律、消费信贷等部门共同制定消费信贷不良贷款的压降方案,并组织实施。二是要拓展工作范围,深入摸清风险贷款底数,将清收处置工作的目标由不良贷款扩展到关注类贷款,提前制定风险解决方案,把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源头关,全行关注类贷款年末余额要控制在50亿元以内。三是要切实解决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手段单一的问题,理顺核销通道,以核销处置为杠杆,带动现金清收、以物抵债等处置措施取得更大成效。

七、推进消费信贷管理电子化进程,提升消费信贷管理的技术手段。

要按照统一管理技术平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的原则,加快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系统的研发推广,提升管理技术手段,推进消费信贷管理电子化进程,实现消费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识别与防范的计算机控制。2005年,要完成个人消费信贷管理系统的投产推广,具体时间安排是:2005年8月末发布系统版本,10月底完成试点推广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已有的个人住房贷款台账、个人消费信贷台账资料的整理和导入,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投产。

八、进一步探索成本利润模拟核算体系,为建立成本利润激励约束机制打好基础。

今年总行要进一步探索构建一套科学公平的消费信贷业务成本利润模拟核算体系,为消费信贷分地区、分品种业务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建立我行消费信贷成本利润激励约束机制打好基础。各分行要根据总行制定的成本利润模拟核算体系,积极对所辖机构消费信贷业务进行核算,分析指导本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积极探索解决业务纵深发展的原动力问题。

九、加强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为消费信贷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是按照前后台分离原则,根据总行工银发[2005]7号文件要求,组建消费信贷管理部门,为消费信贷业务的稳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组织保障。二是抓紧配备消费信贷管理人员,消费信贷管理人员的配备要与客户数量、业务总量和业务管理难易程度相适应,确保消费信贷体制改革的平稳推进。三是建立消费信贷管理人员资质认证、培训、考试制度,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四是建立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对消费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科学评价,对成绩突出的人员,要给予适当奖励,以充分调动消费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