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观视野的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学生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工科学生不“工”,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怎样解决,已经摆在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突破口,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作 为20世纪以来的新的哲学范式,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面对生态环境严峻的现实危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展望人类生存发展前景等一系列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 学形态。现代生态学理论认为,“把世界,包括人、自然和社会都看作有机的生命体,这些生命体广泛而普遍地内在联系着,这就是生态的世界观。用和谐、平衡、 综合和内在关联的观点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生态的方法论”。用生态世界观和生态方法论审视“卓越计划”下的学生工作,对推动学生工作理论想创新和 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所在的合肥工业大学也是首批61所参与试点高校之一。本文依照笔者九年多工作经验,以学生工作的视角研究“卓越计划”下本科学生管理工作,运用生态哲学的方法论,探讨依照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如何更加有效的培育出适应祖国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目 前我国有工科类在校学生700万人,数量居世界首位。但工程人才质量的国际排名连续多年处于落后水平。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我国的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多年 来一直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系化建立,也没有参加国际通行的工程师认证体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工程教育制度上很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学术化”取向。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学 生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重视。国内对于学生工作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比较著名的有中山大学教授漆小平,他把高 校的学生工作按工作对象分为三类。一类是针对社会的。包括了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历史和国情,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优良传统;帮 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学习无产阶级优秀的理论和思想等。一类是针对学校的。包括维护解释学校的 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和有关政策;参与对学校的管理,同时对学校所做出的决定承担责任;对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和社会实践进行评价,以改善学校的工作;在学校制 定或者修改方针政策时,提供有关学生的情况信息;制定有助于校园安全稳定的政策和方案,维护学校的稳定;有效的管理和学生有关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通过执行 和完善学生行为准则来体现学校的价值观;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相互联系;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积极从事学生工作的学术和专业活动;与地方、社会 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等。还有一类是针对学生的。
包括帮助学生成功的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学会解决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寻找完成学业所需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提高提供各种平台和机会;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完成学业,获得进一步完成学业的机会,顺利就业。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生态哲学视域


2.1.1生态哲学概念、本质和内涵


2.1.1.1生态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生 态哲学正是随着生态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近代西方传统哲学的新的哲学形态。工业革命以来的几个世纪,在以牛顿-笛卡尔为主要代表的主客二分的二元 哲学的指导下,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可以相互分割的构建构成的机械系统。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分析主义的方法论,也即人与自然是主客二分的。把事物分成为它的 各个部件,再分别加以认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整个事物。同时人被看作主体,是最高的、永恒存在的具有“唯一性”、“至上性”的实体性存在。在这种哲学 的指导下,人变成了自然的统治者、主宰者,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的主要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自然为人的目的服务和人类征服、支配自然。在工业文明的 世纪里,这一哲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能动性,鼓舞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不断的探索,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是建 立在剥夺自然的基础上的。人类正为了自己所创造的现实的乐园而毁坏了养育人类的自然环境,并带来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危及到人类明天的生存和发展。全球不 可再生资源已经日益枯竭,而可再生资源在这种野蛮的掠夺性开发下也变成了不可再生资源而走向枯竭的结果。以人口激增、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全球 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于是一种新的科学方向一一生态科学 始受到人类的关注,并得到了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变。生态哲学也正成为一种新的哲学开始得到长足的进步并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

2.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其学生工作

2.2.1 "卓越计划”的主要内容

“卓 越计划”的重点就是增加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将原来只不过是占若干课时的实践课程变成:“原有实践科目不变,理论课程授课期压缩,同时要求国内工科学生必 须有至少一年时间在企业参加实训,工科高校将有一定比例的课程由企业专家任教或在企业内学习等”。具体来说就是四年制本科釆用三年在校理论学习+—年在企 业进行实训的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这一计划的推出,正是希望能够力求突破原有工科学生不“工”的现象。


2.2.2“卓越计划”中的学生工作


作 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求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卓越计划”打破了传统的“规训性”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提高工科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 向学生工作领域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的内涵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转向了技术、经营和管理综合化进程,从而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特别是 技术人员能够达到精技术、善经营、懂管理。“卓越计划”的实施,对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相关的专业建设方向必须强化实践 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部署,该计划将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 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


第三章生态哲学视域下“卓越计划”中学生工作的内涵及构成..........13
2.1 “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的生态哲学解读...................................13
3.2生态哲学视角下的“卓越计划”中学生工作的构成.....................14
3.2.1因子一:价值取向..................................................................16
3.2.2因子二:活动样态.................................................................17
3.2.3因子三:学生工作中的人际关系..........................................17
3.2.4三因子之间的关系...............................................................18
3.3生态哲学解读对“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构建的启示..............18
3.3.1整体性构建.......................................................................18
3.3.2生态性构建.......................................................................18
第四章生态哲学视域下“卓越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9
4.1    “卓越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19
4.1.1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19
4.1.2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20
4.1.3公民道德教育.................................................................20
4.2    “卓越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实施................22
4.2.“卓越计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论方法....................22
4.2.2“卓越计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论实施..................23
4.2.2.1 “卓越计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因素.................23
4.2.2.1 “卓越计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施................23
.......................................


第四章生态哲学视域下“卓越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 央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发展为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也就是说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教 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基本落脚点,注重人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应更具备实 效性,着力培养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1 “卓越计划”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4.1.1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卓 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够运用唯物论的观点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摈弃唯心论;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实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饱满制度自信,树立富国强民的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能够运用先进的理论中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理念指导工程领域的实践活动。
“三观教育”是指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对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崇尚科 学、坚持真理,为人正确地认识世界提供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妥善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健全的人 格,同时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个人的发展理想有机结合,将个人的成长置于时代发展的洪流中 去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人的事业、生活的发展,在面对人生矛盾时能以乐观的态度去认识和评 价。“三观教育”还有另一个层面是荣辱观教育。正确的荣辱观对学生成才有着重要帮助。
.........................

结论

自 8世纪末出现大学以来,大学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从最初根据圣经中人的三重祝福(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物)所确立的大学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 学院、科学院)到工业化时期以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的大学学科体系。受二元哲学影响的大学的专业论割裂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使大学已经 走进一条自我完善,相对封闭之路,并影响着身处大学的受教育者。一方面,狭窄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是的受教育者获得了谋生求职的能力,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和科技的暂时性发展;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规训性”的教育下,无法超越各自的边界,片面性和功利性的身心发展使得人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失去了向 前发展的持续性动力。二元论要求原本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采取价值中立和分析主义的思维方式,掩蔽情感。长期规训下,人会变的毫无感情和麻 木,引发各种非理性的事情。
近年来,各种反映大学生人格扭曲及心理问题的事情常常见诸报端。作为高等教育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深刻反省当下大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裂、自私和功利性的“规训式”教育造成人在认识上的偏狭和分裂性思维, 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上产生自我中心主义。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全面的有机的可持续的将其结合起来分析 与思考才能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且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和谐发展。而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传承人类文明,并造就完 整人格的人,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并最终促进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所以大学教育应该还原知识的整体性和普遍性,才能促进受教育者完整的人格的培 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