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宁静——史铁生文学世界浅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一、引论怀念宁静的存在——从史铁生在当代文坛说起

 

回望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有太多的喧嚣和纷扰,有太多的变化令我们粹不及防。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作家们扩大了视野,文学这一纪录生活的载体纳入了更多可以书写的内容。打工文学、女性文学、武侠小说等文学现象层出不穷,文学成了色彩丰富的万花筒,适应着不同阅历、层次读者的需求。然而,一如每一枚硬币都有它的正反两面,在市场经济放时代为文学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负而影响也日益明显:商业文化的冲击,视听艺术的大量出现,使原本压抑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猛地喷薄而出,城市化进程使都市中的人们逐渐被“异化”,人与人之间因为利益关系的矛盾日益疏离,生活在都市繁华里的我们顿生出难以言说的孤独,精祌信仰的缺失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作为呈现人们精神状态的文学作品,迅速对这些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做出了反映。大量作家走上了与市场接轨的大众文学、俗文学的道路,他们不断调整自己对文学的态度,尽量书写着能与读者“套近乎”的题材,尽量用读者更乐意接受的方式描绘着现实人生,以赢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新期以来,无论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文学”等文学思潮和流派,几乎都可以看到作者们迎合读者心理期待的痕迹。然而,我们的读者在面对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并不会执著于对某一类型作品的钟爱,而是会随着社会变化随时改变阅读对象的。在丰富多变的现实面前,读者对文学的趣味往往说变就变,作家想要牢牢抓住多变的读者们的心,就尤为艰难。 ........................   (一)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   王朔的出现使通俗文学迅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一系列通俗作品的迅速走红嘲讽了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让作家们重新反思了自己所追求的文学精神;经济上的利益使许多作家放弃了昔日被读者仰望的姿态,开始将自我融入大众,使作品更贴近生活,甚至是靠传播隐秘的私生活来获得读者的关注;身体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到了人们的大力关注,在消费时代的中国,被看成了高扬肉欲和强烈性意识的写作;作家们开始反思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贾平凹的《废都》在90年代一经出版就引来了文坛的一片哗然,知识分子自我的迷失和人们精神信仰的失落已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面对商品经济大潮,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如何在让自己的作品被大众接受的同时坚守自己的文学梦想,如何使自己的创作跟上迅速变幻的现实社会并独具特色,成为作家们共同为之困惑的问题。 然而,即便八九十年代文坛的喧器再多,我们还是能在混乱中轻易辨认出个别独具气质、有着特立独行姿态的作家的,比如说史铁生。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历程自1978年发表《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始,到发表于《收获》杂志2012年第2期的遗作《昼信基督夜信佛》止,著作颇丰,贯穿了中国当代文学三十多个年头,可谓是中国当代文学流变和各种文学思潮更替的见证人。史铁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是一个把一切简陋化的时代,把一切往下压,那里的观众最多,读者最多。 ..........................

 

二、孤独的文本呈现

 

(一)被困孤岛——社会与孤独 史铁生强烈感受到孤独无疑是从21岁上突然瘫截了双腿始的。命运的捉弄让他猝不及防,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在瞬间幻化为了泡影。残疾后的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认可自己能力的所在,面对命运的不公和他人的异样眼光,他屡屡怀疑继续活下去的意义。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指地坛,笔者注)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想要逃避苦难的他一度想到自杀,后来误打误撞走上了写作道路,凭借《法学教授及其夫人》获得了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可。前期的《爱情命运》、《午餐半小时》、《没有太阳的角落》、《绵绵的秋雨》等作品,都渗透着无法抗争命运的伤感和作者顾影自怜的悲情,这样的孤独感是众多遭受苦难的人们共有的。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有这样的话:“孤独,不是在空茫而寒冷的大海上只身漂流,而是在人群密聚的地方,在美好生活展的地方——没有你的位置”在这一阶段,史铁生的孤独意识表现为被排斥的个人无法与社会融合、不被社会承认、无法拥有美好生活的苦闷。 1.迷失的残疾人 残疾人在中国文学中最“集中”、最“大规模”地出现,无疑是自史铁生始的。史铁生因为双腿的残疾才踏上写作的道路,残疾于他既是磨难也是幸运,对于他而言,残疾后对生活更为敏锐的感受和切身体验的孤独意识无疑从思想境界上深化了他的作品。 ..............................

 

(二)成年男女对为人父母的渴望 身体的缺陷使他们对社会的友善更加敏感,更在意别人的评价,因而往往失去争取美好生活的勇气。《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里,女主人公是天生的侏儒症患者,丈夫则烧伤了脸,腿也是坏的。诛儒症这种天生的残疾注定了他们自己的孩子很可能遗传这一缺陷,成为跟母亲的一样的残疾人。成年男女对为人父母的渴望那么强烈。他们好不容易消除了拖累孩子的担忧,鼓起勇气去领养一个孩子,一路思绪万千地走到孩子家,面对的却是“评”地一声关上的院门。天地瞬间安静下来,静得只能听见北风吹过的声音。 “风使人想起黑色的海洋和一叶浪谷里颠蔽着的孤舟。”他们就像那不知道绿洲在哪里的路蛇、不知道港湾在何处的小船,“有时候,他们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活着........”《原罪》中被残疾所困的十叔除了眼睛和嘴巴之外全身上下都不能动弹,他只能用自己的眼睛看视线内的事物,凭借想象获得活下去的勇气。即便如此,他依旧渴望着与人沟通,希望能亲自看看外面的世界,最终却因为亲眼目睹的世界并不如自己的想象而一厥不振。即便残疾人鼓起了勇气想要和命定的困境抗争,结果却往往是惨败而归,“`不能'写满了四周!这便是残疾最根本的困苦”相较于躯体残疾带来的不便和痛苦,他人眼神中的异样,更刺痛残疾人心灵。残疾人的孤独不是来自于身体的局限,而是他们与社会的冲突,来自于一种强烈的被社会和他人所厌弃的感觉。 ................

 

二、宁静的写作姿态.......................................20 (一)写作与活着.................................................20 1.写作是活着的理由.........................................20 2.写作是活着的途径..........................................21 (二)写作与形式...................................................23 1.还原写作过程..................................................23 2.坚持文体探索..................................................24 (二)写作与自由...................................................26 1.反对“理论先行”的写作..........................................................26 2.反对写作的媚俗 ...................................................................27 四、余论——假设文学史对史铁生进行另一种书写的可能......29 (一)已有文学史对史铁生叙述上的“矛盾”..................................29 1.“知青作家”............................................................................29 2."小说家”和“优秀散文创作者”................................................30 (二)文学史写作的现有模式对书写史铁生的限制......................31 1?类型研究的方法....................................................................31 2.经典认定的局限 ...................................................................32 (三)文学史对史铁生写的“可能性”标准....................................33 .....................

 

四、余论——假设文学史对史铁生进行另一种书写的可能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像史铁生这样独树一帜坚持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的人少之又少。王晓明在《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的序中将丈铁生列为能“绘出灵魂”的当代作家第一人,周国平说,史铁生的存在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幸运,作家韩少功则称他为?尊始终微笑着的菩萨”,并毫不讳言地说整个1991年,即使文坛仅仅有史铁生的一篇《我与地坛》,也可以说是丰年.......然而诸多极高赞誉加诸一身的史铁生的许多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与这些评价有着一定的距离。这与史铁生的文学创作观念和性格自然足分不开的,而文学史写作的一些既定模式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文学史家们对史铁生的书写。

 

(一)已有文学史对史铁生叙述上的“矛盾” 自《我与地坛》发表后,史铁生进入了我国的文学史谱系和文学批评家门的视野。1993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则使史铁生这位坚持文学探索的作者,真正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据了一小块领地。可悲的是,不认可“抵抗”和“立场”的史铁生,恰恰是被列在商业文化的“抵抗者”行列中或是某一确定的分类中被凸显的。拒不完全统计。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将史铁生纳入叙述对象之一的并不多,对史铁生的几种叙述视角主要有: 1.“知青作家” 这是现有文学史釆用得最多的一种叙述方法。现行的通用教材洪子诚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中,在第十六章“文学`新时期'的想象”第四节“80年代的作家构成”里,将史铁生归类到曾被看做“知青作家”,并明确指出“知青作家”这样的概念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   结论 文学史经典自古以来就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由人认定的,经典的认定与至关重要的权利密不可分,“经典的最终确认是一个文学制度共同运作的结果。这即是说,经典不是来自某些个人超凡的阅读趣味,同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接受均属制造经典的一系列环节”文学史选择怎样的作品來论述与“经典”的认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学史所选取的作品,都是在“经典”作品的范围之内的。童庆炳先生指出,按照惯有的思维,“文学经典”自然就是指那些承载了说明天地人的常理的“道”的作品,它们对这个社会要有所训导和启示(文以载道),能是经典。文学经典的认定自然也不完全是意识形态和权利制度的产物,文学作品自身的文学性和价值,读者(包括批评家)对作品的反应,也是文学经典认定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然而,不幸的是,“读者”在对史铁生史铁生的发现上,却显得十分迟缓。史铁生虽有大量作品获得全国的重要奖项,《我与地坛》一文还被节选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必读篇目,但大部分的读者们除了有一个对《我与地坛》中作者身残志坚的印象之外,很难说有对他的其他作品有深入了解的。读者的这些反应,与史铁生一以贯之的写作观念有着重要关系,也与他从不附和某种文学思潮流派以至于批评家们大多都忽视了他特立独行的创作姿态和充满异质的声音有关。 史铁生的作品既然不关乎民族、国家、社会、伦理这些重大的文学传统中的主题,就很难于被批评家们言说。然而,在当代社会文学作品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得不到批评家或重要读者的“发现”,就只能被俺没在其他良莠不齐的作品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