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伊斯兰伦理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绪论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关于儒家经济伦理思想最早是被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他在《儒教与道教》这一巨著中考察了作为古代中国官方正统的儒教以及流行于民间的道教,并且同新教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对中国儒家伦理进行分析。美国学者赫尔曼·卡恩在《日本的挑战》(l979年)和《1979及其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提出:新儒家文化包含的独特精神使之比清教伦理更能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正是“新儒教文化圈”国家所独有的这一伦理思想使现代东亚社会实现了比其他社会更高的发展效率和更快的发展速度。英国工党前议员麦克法库尔在1980年《经济学家》上发表的《后儒家的挑战》一文中则特别强调儒学在现代化过程的持久性的作用,认为儒学是一种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典型意识形态。儒家伦理在经济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1999年9月,在山东省济宁市举办的孔子圣诞2550周年和“儒商与21世纪国际研讨会”上,日本道德科学研究所的永安幸正教授,根据儒家的经典著作,结合当代市场经济与世界潮流,提出了今日道德四项基本原理:自尊自律原理;无危害原理;正义原理;仁惠原理。可见,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被重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对伊斯兰经济思想及其伦理的研究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较为关注的课题。 这种趋势的出现一是因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掀起了人们对伊斯兰文化的热情;二是因为各国在面临现代化挑战的同时对自身和其他文化反思的结果。在国外,经过近20年的努力,伊斯兰经济己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1.2选题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文化、思想之间没有交汇点,无法沟通,世界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多样性中包含着统一性,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客观世界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内在统一的。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东西都或者是相反者,或者是由相反者构成的,而`一'和`多'乃是一切相反者的起点。”①只讲“一”而不讲“多”就否定了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讲“多”而不讲“一”,就否定了世界的普遍性和统一性。辨证法大师黑格尔既提出了事物的同一性原则,又强调事物本身即包含着差别,凡物莫不本质上不同,差别就是矛盾,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②。求同存异是一种哲学思维;存异求同也是一种哲学思维。求同存异是在追求“同”的过程中承认差异,承认多样性;而存异求同是在承认多样性的前提下,寻找共同点。“和谐”不一定非要以“相同”为前提条件,只有不同“音符”的有机结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交响乐”—“和而不同”才是伦理思想交往的至高境界。

 

1.2.2现实意义 伊斯兰伦理与儒家伦理都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而两大伦理中蕴涵的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中日益显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二者只有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存共荣,才能为中国多元文化的构建和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第二章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概述

 

伦理即人伦之理,经济伦理是社会伦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成果,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反映,正因为如此,所以经济伦理在人类社会伦理体系中乃至整个文化体系中有着更为基础的地位,也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伦理不仅是社会政治伦理的基础,更是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但什么是经济伦理或者说经济伦理的涵义是什么,尚无统一的解释—正如人们对什么是伦理的解释一样。当然,虽众说纷纭,亦无原则性的差别。一般认为,基本态度、价值观念是经济伦理涵义的基本层次,它表现为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观念及其理论;规范体系是指直接产生于经济活动并用于规范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的总称。“经济伦理”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成果与经济活动一样悠久,但“经济伦理”概念的提出以及“经济伦理”作为学术问题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对儒家经济伦理的关注则更晚。 儒家经济伦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悠远,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它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代表,是统治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界定为:在中国长期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由儒家学派提炼并理论化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态度、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儒家经济伦理体系是围绕着义利关系展开的,以“见利思义”为核心,以“仁”、“义”、“诚”、“信”为根本。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制度,也是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其内容涉及今生来世的方方面面,尤其对现世生活的观照使它具有了与其它宗教截然不同的气质。 .........................

 

2.1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

 

2.1.1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起源 儒家经济伦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因为这一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的动荡时期,由于周王室力量衰微,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所以在这特殊时期,各诸侯国为求生存争夺霸主地位从而走上了一条竞相发展经济实力、富国强兵的崭新阶段。伴随着手工业、农业、生产行业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商业的繁荣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谋利的思潮开始充斥着整个社会,求富的趋势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于是,使得“周道衰而王泽竭,利害兴而人心动。”①这一利己观念的产生,给宗法等级制和宗法道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形成了利欲与道德的尖锐冲突,并由此衍生出纵贯之后的伦理发展史的一个基本问题:义利之辩。儒家与墨家是“义利之辩”的主要代表。孔子主张“义以为上”。②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③他把求义与求利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孔子反对的只是私利,他对于公利或国家经济利益,他不但不反对,而且还积极支持其发展。他指出:“足食足兵,民信。”④又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⑤进而提出“固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主张。他针对当时统治者一味追求自身利益,以至尔虞我诈、不顾百姓死活的严酷现实,提出了“见利思义”的主张,并且提出以“义”为标准来决定对利的取舍。他所谓“义”即“礼”,也就是占统治地位的纲常礼义,“见利思义”实际上就是用礼义来调整和规范一切经济活动。他告诫弟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⑥孟子秉承孔子的思想,他主张“去利怀义”。 ...................

 

第三章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及特点.........12 3.1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12 3.1.1崇本逐末的生产观......................................................12 3.1.2诚信为本的交换观......................................................13 3.1.3“均无贫”的分配观.......................................................14 3.1.4尚俭去奢的消费观......................................................15 3.2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16 3.2.1经济生活的道德价值...................................................16 3.2.2经济生活的道德管理手段............................................17 3.2.3重义轻利的道德规范..................................................17 3.3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17 3.3.1积极入世、辛勤劳动..................................................18 3.3.2相互尊重、信守约定.................................................18 3.3.3乐善好施、德德相济...................................................19 3.3.4享受生活、合理消费....................................................20 3.4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20 3.4.1宗教优先原则.............................................................20 3.4.2关心弱势群体............................................................21 3.4.3淡泊财富..................................................................21 第四章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比较.......................22 4.1两类经济伦理的相同点..............................................22 4.1.1关于财产权的归属...................................................22 4.1.2关于相对均平的分配观..........................................22 4.1.3关于正义、公正的价值观......................................23 4.2两类经济伦理的异同点..............................................23 4.2.1崇尚经商与注重富国............................................23 4.2.2重义轻利与义利统一............................................24 4.3比较的意义.............................................................25 4.3.1确立合理的发展观..............................................26 4.3.2构建互助的诚信观..............................................27 ...................................

 

第四章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比较

 

4.1两类经济伦理的相同点

 

4.1.1关于财产权的归属 众所周知,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的“义”也有着特定的内涵,主要包括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两部分内容。体现儒家经济伦理思想财产权的观点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张一切所有权归于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倡导人们拥有的信仰是“义”。当然,“义”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儒家经济思想中强调的“义”,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具体说,“义利”中的“义”一般指的是一整套经济活动中人们行为的伦理范畴,“利”则表示人们生活的物质范畴。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回族穆斯林的财产权实际上也属于居于上层的伊斯兰统治阶层;与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自称为“天子”,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实质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4,1.2关于相对均平的分配观 在提倡经济利益相对均平方面,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与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也有着相似之处。 在财富的分配上,伊斯兰文化能统摄与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既肯定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谋求财富的权利,又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负的义务;并且通过施舍、遗产分配法和天课制调节贫富之间的差别,防止两极分化。例如伊斯兰文化倡导穆斯林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或按照财产收入比例对宗教人士或贫苦教众实施捐助、施舍。这种捐助实施的范围很广,从宰牲、节日、修建寺院、建拱北、办学等,作为舍散,不限数额,随心施散。 ..................................   结语

 

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和儒家经济伦理思想是较为突出的两类伦理思想。从宽泛的视角来看,两者毫无关系甚而在某些观点上背道而驰、互不接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类伦理思想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作为两类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虽然不会尽善尽美,然而从客观的标准来分析,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无法否认的,并且对现代社会中两类与其相关的社会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对此两种截然相异的伦理思想的评价虽肯定居多,却也莫衷一是。既然存在, 任何一种文明的伦理道德思想,必然有其合理性。当今世界伦理道德体系的发展己趋于多元的格局,21世纪己不属于某一个国家或民族,也不属于任何一种道德体系,它们只是“多元”中的每一“元”相互组合而已。伦理道德思想的趋同与融汇是世界的整体化趋势的另一种表现,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各类伦理道德思想必定会保持自己区域的本族特色,但是由于互相的取长补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趋同现象,区域的界限将不会过于分明,学派的对垒也会逐渐缓和。 总体而言,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不仅仅是靠传承,更重要的来自于碰撞和融合,思想的碰撞过程,彼此在交流与吸收的基础上共存,更是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世界发展的途径必将是各大文明思想的交汇,既多元又趋同,既独立又共识,既对立冲突又和睦共存,这才是世界发展的永恒格调与主流趋势,也正是我们对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