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代写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绪论

 

1.1电影建筑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艺术本性 建筑是一门艺术。它与绘画、雕塑同归于视觉艺术一类。但是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建筑在具有艺术性之外,还包含了通过材料技术和使用功能构成的满足人类所需的物质基础。而这难以获缺的物质基础往往成为人们思考和讨论的焦点,但同时却忽略了建筑之所以由功能技术跃升为艺术的艺术本性。 那么艺术的本性是什么?英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曾经对艺术下过一个定义:“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这个看似简陋的定义,却受到了艺术家们的肯定。经过岁月的洗礼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一个不朽的培根公式。而画家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也在一封信件中写道:“对艺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下面更好的定义:艺术,是人加入自然,并解放自然。”这里所说的人和自然,也可称为“主体精神”和“客观现象”。这是公认的艺术创造的两大支柱。黑格尔(Hegd)说,艺术的难点在于“使外在的现象成为心灵的表现”。 由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或艺术,是一种把客观现象变成主体精神的创造。艺术,是一种把自然变成人的创造。进一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艺术是一种创造。它发源于人类的生活现实,创造的是一种主体观念中的情境,而接受者会从第一时间的情感反应(直觉)中获得个体的审美感受。 .....................   1.2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通过网络论文检索与期刊杂志的查询找到国外文献10篇,国内文献12篇。电影建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建筑研究课题。由于采用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各个研究成果的出发点与着眼点都不尽相同——电影中的建筑、以电影为主题的建筑、播放电影的建筑,还是电影建筑学。概念使用上的歧义,都使得众多的研究庞杂而无中心。 通过归纳整理我将文献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电影和建筑二者关系的建构。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玛在著作《影像的建筑:电影中的存在空间》中,聚焦于居住空间情境的讨论。最终得出电影与建筑的交融可以产生丰富情境的结论。剑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弗朗索瓦?潘兹的文章《电影中“创造性空间”与“空间连贯性”概念之比较》则是着眼于人对空间的视觉感知。通过这一点他探讨了电影重构城市空间的可能。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张艳玲的文章《建筑·空间·时间·叙事?电影——浅谈建筑与电影中的时空结构及叙事之间的关系》则是针对电影与建筑的时空关系进行了探讨。 第二方面是在“电影建筑学”范畴内提出的新理论。建筑师伯纳德·屈米的《曼哈顿记录》,便是通过电影、图像等多重手段,向建筑的既有表达方式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强调了事件性对于空间感知的重要影响。AA的一位教授帕斯考?舒宁在《一个电影建筑的宣言》中,准确地概括出了电影建筑所追求的独特视角——通过持续的变化来消解或者暴露静态的物质世界。 .................   第二章电影和建筑的渊源

 

在艺术的发展史上,电影和建筑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探索性结合。这为电影建筑学的研究内容和表达途径都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接下来在分别回顾电影和现代建筑发展史的基础上,对这三次结合予以阐述。

 

2.1电影发展史简述 2.1.1电影的开始1895——1913 19世纪下半叶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在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时代背景下,源于用视觉影像来记录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活动包括人类活动研究的一种渴望,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Lumiere)发明了电影放映机。随着《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记实短篇的试映,电影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为了大受欢迎的西洋镜式的光学玩具。 后来,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记录渐渐变得索然无味,那些靠电影谋生的人们,又挖掘出了观众对故事情节早己有之的潜在兴趣,进而 始用一种新的形式进行简单叙事。比如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Georges Melies)借用戏剧舞台的表现方式拍摄的《月球旅行记》,被称为:“前排观众眼里的戏剧”。(图2-2)同时静态画面 始活动后,就具有了连续性,而摄影师则要面对处理时间叙事这个第四维度的挑战(注意空间构图的同时组织时间)。但电影真正成为光影艺术的时代,还未到来。 2.1.2 成长时期 1914 1925 动荡永远是艺术的魔鬼。当电影的幼苗正在欧洲大陆絮絮生长得时候,一战的阴影却挡住了它的阳光。小-过电影这门神奇的艺术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远渡重洋在大洋彼岸开花结果。美国由于免于战争波及,加上相当规模的受众、受战争刺激的经济、商业专长以及极具创新精神的电影制作人这些关键优势,使美国电影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美国为电影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大卫?格里菲斯(D.W.Griffith)这位电影先驱者。他制作了一系列电影长篇(如:《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将电影形式的早期实验推向了高峰。   2.2近代建筑发展史简述 2.2.1对新建筑的探求一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建筑走到了新旧交跌的关口。新的功能、技术打破了古典建筑形式所谓的永恒性,建筑界掀起了一场积极探求新建筑的运动。无论是从建筑形式上变革的新艺术运动和以功能来统一技术、形式的芝加哥学派,还是为技术寻找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他们的不備努力都为建筑走向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2.2.2新建筑运动的髙潮,现代建筑派出现——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 一战后,面对满目掩痍的世界,一些年轻建筑师决定把建筑变革作为己任。他们系统地提出了彻底改革建筑的主张,将新建筑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 始。针对战后生活资料匮乏,公众住房紧张的困境,现代建筑派的建筑师们动用新的工业技术来建造经济并重视功能的建筑。 2.2.3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战后40年代到70年代 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战后重建的考验,现代建筑成为了当时主导社会的建筑思潮。欧洲的理性主义建筑与美国的有机建筑,分别从不同层面提出了现代建筑的新态度:创新出完全脱离复古的新形式,用新技术来升华建筑艺术的表达,形成表里一致的新建筑。 2.2.4现代主义之后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 后现代思考 始于西方世界对自身建立的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的全面反思。现代主义的普遍发展使众多国家、地域的文化传统被抛弃和破坏,城市风貌趋同。同时对技术的一味推崇,也使人们忽视了自然、人性与个的重要。因此后现代开始重新关注这种个性和差异性,从而对现代主义所建立起的形式与思想开始提出质疑和批判。建筑师们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刻的思辨和可贵的探索。 ...................

 

第三章电影建筑学的研究范畴...............20 3.1电影建筑学研究范畴的界定..............20 3.2电影建筑学的概念...............................20 3.2.1情境经验.................................................20 3.2.2电影建筑学的概念...................................21 第四章电影建筑学的研究途径及思维模式.......23 4.1建筑与电影的时空结构................................23 4.1.1建筑与电影的空间结构............................23 4.1.2建筑与电影的时间结构.............................23 4.2建筑电影......................................................24 4.2.1观念现实...................................................24 4.2.2建筑电影的实例——《曼哈顿记录》.............25 4.2.3建筑电影的实例——AA的课程实践“预告片”... 27 4.3电影建筑......................................................................................30 4.3.1电影建筑的艺术手法——空间并存(屈米——拉维莱特公园).....31 4.3.2电影建筑的艺术手法——物质消解(帕斯考?舒宁——电影屋)....34 4.3.3电影建筑的艺术手法一介质转变(千麟杰——雨中的亭阁).........36 4.4电影建筑学的营造思维模式..........................................................37 .....................

 

第五章我的电影建筑学的实验性设计

 

在整理出电影建筑学的研究途径和设计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可以直接的感觉到这个设计思维具有很抽象的概念性。并且大部分的实验和实践都只局限在聚焦于某一种手法的表达。而跳出具体的手段研究,从建筑生成的思维模式入手。将电影建筑学的两个途径完全结合起来,进行完整设计思维的尝试,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就使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了价值。因此我在可控的范围内对电影建筑学的这一思维模式进行了一次设计实验的尝试。来完成一个由建筑电影到电影建筑的概念性的实验表达。从而为这种思维模式的实践,走出可行的一步。这个实践同样也分为了两个途径和三个阶段。

 

5.1我的建筑电影 5.1.1参照物的确定 根据电影建筑学建筑生成的逻辑,我们知道耍完成一个电影建筑,一切都是从拍摄一个客观场所,来取得影像素材而开始的。这个真实的场所是影像的物质基础和生成电影建筑的情境依托。 具体到笔者的实验课题。由于这是一次对建筑新的生成方法的概念性验证和尝试,所以这种思维方式的实验表达需要对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即进行一次控制变量的模拟实验,从而展现一个单纯而纯粹的思维逻辑。因此这一次的实验表达需要以一个相对可控的参照物为原型来拍摄,而尽量避免具体的地域或多余因素的干扰。同时在具体场所之上的概念表达需要这个可控的参照物,具有基本的空间属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思维过程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而不是主观的异想。 ................   结语 人们为什么爱看电影?我们来到电影院,坐在舒适的靠背椅上。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正前方的大银幕闪烁着光怪陆离的影像。有人说拍电影是在造梦。因为影像的世界可以无拘无束、超越现实、天马行空,就如同梦境一般。而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们,不就是在同时集体经历着一场梦的情境吗?那个银屏对我们如此的诱惑便在于此。我们选择一场自己喜欢的梦,跟着它喜、怒、哀、乐的走一回。 电影建筑学就是在努力的将这个电影的梦,转变为现实。当物质需求不再禁锢建筑的时候,建筑对梦的畅想便被唤起。一种情境就是一个梦,电影建筑一直耕耘着梦的情境,等待着你的到来。 总结:笔者通过以上的模拟实验,尝试展现电影建筑学完整的设计思维逻辑,就是用屯影影像将现实提炼成抽象的情境,再由情境生成具有现实多重内涵的建筑。这个模拟的过程验证了电影建筑学通过影像来辅助空间建构情境的现实价值和丰富潜力。 在这个电影建筑巾,笔者构造了两个嵌套的方形空间。其中内部的空间以一边为轴旋转18度,使内部正交的方形空间产生倾斜。正如上文描写的那样,体感与视感的矛盾使人脑对平衡失了控制。这便再现了建筑屯影中“失衡”的运动情境。乂一方面,内部倾斜空间在取代墙面的银幕上,所投射的变幻影像,成为了“黑暗巾的光亮”和“哲时性”这两种情境因素的论释。同时银幕周围的内墙进行了抛光处理,使银幕的画在周围的墙上产生迷离的光彩。表达出“嗳昧小-明”的情境。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足在方的基本空间原型巾构筑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