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学术成就创新性评价体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科学评价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科学评价研究也日益丰富起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是科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可总结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特点,发现学科的优秀科研成果,激励和监督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国内现行的评价方法和制度,已经在多方面得到了实施和应用,满足了一定的学术评价需求。但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尚未形成一个有系统性的、完善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学术评价涉及的因素多,应用范围广。将学术评价的方方面面融合到一个评价体系中,建立全面的、系统的学术评价机制,可使评价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学术评价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数据、方法与流程能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可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和依据。 当今世界不同领域的学术评价活动正不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评价类型多样化和综合化、评价标准专业化、评价方法和指标综合化系统化、评价需求多样化、评价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等等。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发展跟上世界的步伐,是亟待进一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科学评价研究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由美国展开相关工作,其次在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相继展开;而国内的科学评价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展开。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作的研究方面,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各有特色,其中以美国最为丰富和成熟,已基本形成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体系,代表了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研究水平;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发展最成熟的美国为例,美国己建立用于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标准体系,包括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学术影响标准、社会效益标准等,根据不同需要对学术成果展开评价;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术成果,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对基础理论成果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引文计量法、同行评议法等,而对应用与发展研究成果的评价则采用社会实验、民意测验、政策效果评估等评价方法。这些现象皆表明,美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已基本实现科学化、系统化,评价中不仅有专家的同行评价,亦已形成社会化的评价组织和方式,已基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而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对评价机制及其相关的各个子方向的研究在逐步发展,但现今的理论水平、评价制度等都还有进一步完善的需要,同时,我国还有待建立健康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与学术环境,以保证学术评价机制的有效实施。 ........................   第二章系统论视角下的学术评价机制

 

本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对学术评价机制进行探讨。系统是实现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在处理和研究问题时,我们可合理应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即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研究对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内部元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特点和规律,进而调整和优化系统。对学术评价机制进行研究时,我们亦可将系统论的思想应用其中,分析学术评价机制的功能结构及内在运作关系。从系统论的视角考察与分析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学术评价工作的过程与本质,系统地分析评价活动进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而科学的认识是改变的第一步。

 

2.1学术评价机制的构成要素

 

本文认为,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至少包含学术评价组织者、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等七大要素。 (1)评价组织者。学术评价组织者是指为某一目的发起和组织评价活动的机构或个人; (2)评价客体。学术评价客体即被评价的对象。科研机构和人员、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计划、科技期刊、科研政策等都可能是评价客体; (3)评价主体。学术评价主体是指对评价客体实施评价的机构或人员,评价主体通常由同行专家或专业评价机构担当,评价过程可视为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给出评价结果的过程; (4)评价目的。评价目的是指开展评价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例如评估机构或个人的科研绩效、为科研资源的分配提供决策依据、提供第三方的判断和意见以供用户使用等等; (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评价客体优劣或评价客体价值的指导性原则。 ............................

 

2.2学术评价机制的功能结构

 

接下来考察学术评价机制的功能结构。总结现行的学术评价方式和程序,本文将学术评价机制分为五个功能子系统,即:材料申报与送审机制、专家审查与选择机制、评价方式科学化机制、评价社会化机制、监督与公示机制。 (1)材料申报与送审机制 该机制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申报材料的格式、明确申报材料的提交方式、确定送审材料内容及方式等。良好的材料申报与送审机制可以提高材料申报与送审的效率和管理水平:规范材料格式、明确材料提交方式,可以提高被评价材料的规范化程度,提高收集与整理材料的效率;将申报材料整理选择需要的材料送审,选择合理的送审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信息的泄露。材料形式与送审程序正逐步 向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专家审查与选择机制 该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和维护专家数据库、明确专家入库与审查方式、设置评议专家选择程序等。现行的评价主体一般包括同行专家或评议机构等,评议机构亦是由评议人构成,因此,获取和维护专家信息、科学遗选适宜成为评议人的专家是评价开展的前提条件。制定良好的专家审查与选择机制,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3)评价方式科学化机制 该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客体、不同的评价目的明确适用的评价方法、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评价程序等。该机制建立的评价方法论体系,可视为一个评价方式选择函数,输入评价需求,输出合理的评价方式。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评价组织者可根据评价工作的实际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

 

第二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15 3.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术评价的共性...............15 3.2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术评价的差别................17 3.3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内在要求.............18 第四章人文社会科学同行评议专家审查与选择机制.......21 4.1建立健全同行评议专家数据库的必要性....................21 4.2专家数据库设计方案及重点模块讨论........................22 4.2.1专家数据库设计方案................................................22 4.2.2个人基本信息影响因素分析....................................23 4.2.3专家研究关键词......................................................24 4.2.4研究方向匹配度......................................................26 4.2.5研究方向覆盖率.....................................................26 4.2.6专家信誉评分........................................................27 4.3完善同行评议专家选抒程序..................................28 4.3.1专家入库选抒与审查...........................................28 4.3.2专家入序选抒相关问题与原则............................29 4.3.3评议专家选抒相关问题与原则.............................30 4.3.4评议专家选抒程序.................................................32 ............................

 

第五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创新性评价

 

5.1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评价内涵及意义

 

学术界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或社会科学理论评价标准进行讨论时,虽然认识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科学性标准、创新性标准、价值标准是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的几大公认方向。在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创新已被学术界、企业等各界人士所重视,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还普遍缺乏,对创新理论的重视和评价还较少。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与时俱进的一个基本特征、基本品质、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不强调创新,不进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就不能与时俱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有别于自然科学创新,在创新特点、形式等方面与自然科学创新有较多不同之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评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评价理论及体系。现今学术界对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对学科已有成果的创新性进行评价和总结,即成果创新评价;二是评价怎样的软硬件条件适合创新,更可能产生创新,即创新力评价,包括大学创新力评价、学科创新力评价等。 对己有的成果进行创新性评价,可总结学科内学术成果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比较不同学科之间学术成果的交流关系和特点,对学科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进行鼓励和嘉奖;对创新力进行研究和评价,可督促个人和机构在学科创新能力软硬件方面的建设,提高产生学科创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科创新力。 ...........................   结语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相关问题,从多视角分析和总结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特点以及建立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内在要求。并重点探讨了同行评议专家审查与选择机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创新性评价这两个研究课题。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 一、用系统论的视角探讨学术评价机制,从信息流控制的角度指导和规范学术评价程序,比较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与自然科学评价的共性与差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建立与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重点和难点; 二、专家数据库设计方案中,提出设置专家研究高频关键词字段,基于关键词匹配和发现小同行专家。同时基于该专家数据库设计方案,分析了同行专家选择程序相关的重点问题和技术要点; 三、观察不同学科领域特定研究主题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主题创新、方向创新和内容创新的成果创新性评价框架,并对评价方法做了分析和探讨。 文中提出的专家数据库库设计方案尚处于探索和理论阶段,未落实实际的开发和建设。对于与之相关的某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给出的建议还不够具体和深入。例如专家信誉的设置方案等,还存在局限与不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亦可能产生未预期到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的研究和改进。 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创新性评价方面,仅对主题创新、方向创新和内容创新的评价方法给出了相关见解和建议,评价程序中的若干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对成果创新性评价的认识与探讨也尚不成体系,与之相关的更多问题还有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建立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创新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