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接触、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变迁已经成为普遍的世界性现象。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及不同形态的民间艺术在“主流文化”的驱动下,纷纷跨越种种地域限制而走向他者视野,为更多的人认知和体验。在以前,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风格都有时空限制,与此相应,每一种文化的影响力都总是只局限在某一局部地方。 伴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活动范围也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文化变迁已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课题之一。在这样的视野下,主流文化和地方文化正在交汇、演变、重构,为此,全球化和地方化双向运动中的地方性文化的重构现象就成为了当下民族文化研究的节点。在当代政府主导及旅游场景中,民族地方性艺术成为变迁的焦点,其建构生成的过程就微观而生动地体现了文化交流语境中一种地方性文化的再生产现象。
(一)关于选题 1、研究缘起 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有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把艺术看作是重要的事情和活动‘特殊’的一些方式来从行为学上理解艺术。这就是说,我强调的是‘行为’或者活动,而不是像其他艺术理论已经做的那样,强调结果:即作为‘艺术作品’的事情和活动本身,艺术是一种行为这种观念不是指绘画或跳舞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或行为,而是指潜伏在这些细节之下的一般的行为综合体。 ................. (二)理论与方法 1、理论 (1)艺术人类学 民间艺人的研究是多元化的系统阐释,实质上是艺术活动(创作者、作品、接受者)中一个环节的解释。研究创作者必须将其置身于特定的场域中进行阐释,关注创作者乃至整个艺术活动背后的各种因素。因此,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有效的。 艺术人类学研究始于对特定艺术活动所展开的具体情境信息的掌握,进而通过对艺术活动的相关行为的研究剖析,揭示艺术活动对其文化语境的具体索引性以及其文化语境对艺术活动的限制意义。从而以尽可能地呈现该艺术活动“地方性”意义为契机,展开对艺术与个人、社会、文化之间多种关联的探讨。 作为研究对象的艺术是“两种文化”‘相遇’后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呈现为日常生活化的、仪式中的、为展演的三种存在样态。 艺术人类学关注艺术行为中的艺术主体、生成场景、自我与他者、各种社会关系及场域中的艺术创作的各方面因素等。艺术人类学对民间艺术的生存事实来说,它是适合的观察方法,它为艺术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提供了从艺术解读文化和从文化解读艺术的双向途径,在对艺术进行文化解读中,首先要了解艺术对象的特点,本体实际上已然是题中之义。关注艺术“行为”过程、“行为”动因、“行为”文化语境、“行为”主体、“行为”价值等是艺术人类学关注的重点。 ................... 一、云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概况
从审美的角度认识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学校艺术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展示了一个民俗或群体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它涵盖着精神的,艺术的因素,流露着它历尽沧桑,百年不衰的艺术感。 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开放民族胸怀,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的四种途径中首要方法就是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一代,为国家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责任,是必须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的是当下社会应该且很有必要存在的社会现象之一。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界定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问题成了大家研究的焦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历史社会中形成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 这些形式与空间具有相对稳定形态。 人是文化创造者,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对于人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怎样命名的,为什么要对他命名,命名以后他们的生活与艺术发什么了怎样的变化等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概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没有明确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是规定了成为传承人的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只是政府和文化部门有紧迫感, 而没有教育部门, 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 显然是不行的。学校有悠久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是守望民族精神的特殊堡垒, 能够引领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让祖国的未来、年轻的一代更好的、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人类的文化宝藏,学生也会在学习和创造中, 感受到民间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感受祖先伟大的发明与创造。近几年,全国各个地方各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都在不同形式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各地政府在与学校的配合下组织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各地的大学、中学、小学进行展演教授文化遗产技艺,现代的年轻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人类文化遗产的机会。 云南省自2009年以来,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组织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类进到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等展演献计及传授技艺,向高校学生展示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种类有民间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 .......................... 二、传统语境到多重语境生活的变迁...........30 (一) 生活空间的变迁......................................30 1、场域..........................................................30 2、社会地位...................................................35 (二)文化空间的变迁.......................................38 1、从传统到现代..........................................38 2、从民间艺人到“艺术家”...........................40 (三)艺术空间的变迁................................42 1、艺术发生.................................................42 2、艺术创作................................................43 3、艺术作品................................................45 三、多重语境中的艺术变迁.......................48 (一)多重语境与艺术变迁.......................48 (二)艺术的变迁......................................53 1、场景.......................................................54 2、理念......................................................56 3、题材......................................................58 4、传承方式................................................61 5、功能.......................................................63 ..................
三、多重语境中的艺术变迁
民族文化的变迁是常态,是无法避免的,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也是如此。从传统语境到多重语境,民间艺人作为民间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空间、文化生活的改变将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其艺术的变迁。 在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不再局限于本村寨、本地区的本土范围,也不再是与宗教信仰、神圣仪式或者世俗生活、自娱自乐相关联,随着外界关注的增多,这些艺术活动走出了时代生活的本土空间,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就自然地成为了一种展演性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民间文化艺术不再是原本的艺术形式的复制和延续,而是对传统的一种更新与再创造。民间艺术作为特定的产品形式而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时候,它们已经是作为精神创造的某种结果,作为沉淀或结晶出来的“物化”或“形式化”的精神产物。 在传统与当下的对接中,民族民间艺术扮演着继续维系、传承、强化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角色,扮演着创造当下属于自己民族的、地方性特征的民族文化的角色。 在现代场域中,民族民间艺术又是怎样诠释地方民族文化的,在文化的变迁中,民间艺术是怎样存在的,艺术发生哪些变化,致使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变迁后有什么新的意义和价值,都是我们要思考的。
(一)多重语境与艺术变迁 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 后来又补充了文化语境,马氏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两个概念成为语境研究的奠基石。 语境作为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背景空间,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民间艺术的存在、发展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等观念构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 结 论
一、多重语境中艺人生活史变迁带来艺术变迁 从传统语境到多重语境,地方文化与他者文化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共生差异性,呈现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艺术的生存场景,不同生活史的民间艺人的不同艺术行为,笔者从而得出多重语境中民间艺人生活变迁会带来民间艺术的变迁。 当代全球化带来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已使得民间文化作为产品在向他者展示,正如高宣扬说认为的那样,“当文化作为特定的产品形式而在社会中表现出来的时候,它们已经是作为精神创造的某种结果,作为沉淀或结晶出来的‘物化’或‘形式化’的精神产物。同活生生地进行着创造活动的人类精神相比较,这些产品中的物化了的精神,毕竟只能构成人类文化的生命总体中的人类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以研究人类文化为基本任务的社会人类学,全面地说,应该深入研究作为文化创造的基本动力的人类精神,是如何地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和演进中,以多种多样、适合于其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和特征,而永不停顿、并永不满足地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呈现其生命的历程。这就要求人类学家不仅研究在这漫长的活生生的精神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研究这些精神生命在不同的文化产品中所采取的暂时性的历史形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重点地去研究作为文化发展动力的人类精神本身的运作过程,研究其创作中的活生生的实际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