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当今世界各种文化间相互认识的加深加广,我们需要理解与接受世界多元文化,而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成为高中生了解和认识世界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外国文学名著凝聚了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人文教育功能?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开拓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顾之川在《人教课标教材——名著导读与语文读本编辑意图与教学建议》中关于名著选择时提出适当向外国名著倾斜,强调多元文化观的树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特级教师陈维贤指出教师需在新课标下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由课文扩展自然导入,把握导读时机,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提出要注重名著阅读的过程管理及效果监控,即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自我反馈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交流,最后开展多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推动阅读深入,巩固阅读成果? .......................
二、研究的意义 纵观历史,外国文学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近百年,但令人遗憾的是,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外国文学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备受冷落的尴尬地位?由于师生观念?方法?模式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外国文学解读现状令人担忧?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四大模块组成,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长篇的外国经典名著阅读遭到师生的普遍忽视与冷落,除受当前桎梏的应试教育影响,中外文化的隔阂和差异也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兴趣缺缺,加之教师个人文学素养的不足,教学的功利化等等都是造成名著阅读缺失的原因?由于名著导读环节中作品篇幅长?容量大等文体特点,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解读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对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育策略的探究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意义? 近些年来,关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逐渐受到很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相关硕博学位论文及一些一线教师?笔者就其研究现状试归纳如下? (一)教师导学的相关文献 赵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小说解读现状及对策——以<老人与海>为例》中就《老人与海》这一文本的解读现状,困境做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提出一个较为具体的文本解读模式,“文本细读法”和“研究性学习法”,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第一章介绍文学背景
一介绍历史背景减少认知障碍 对于高中生来讲,外国文学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而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增强现代文化多元意识?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与作家个人主观思想感情相碰撞而产生的火花,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不同时代生活的折射,不同的作家会创作出不同的文学作品,每篇作品都能找着不同时代的印记?所以,对作品的解读就不应忽视对作品背景的了解?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更应该首先弄清这篇作品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是源于生活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的对一定国家或区域的生活的反映?研究外国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条件,不仅能够帮助师生解决文章理解上的困难,也影响着对作品历史价值的探讨?加强背景知识学习是实现人文精神解读的重要一步?传统意义上的背景知识一般是指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的介绍?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都注意了这一点,但为了解决中西方文化差异给我们外国文学教学带来的困难,外国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应该加入更丰富的内容,包括文学传统?文学观念?文学风格等?这些因素对于理解作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组成,在“名著导读”环节中每册选取两篇中外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高中生接触的第一部外国小说,因此对于这篇小说的恰当导读显得尤为重要? .................... 二介绍作者生平深化作品认知 (一)作家生平介绍 1狄更斯生平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选取了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不同时代的人读这部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半自传体”小说,不只是为书中少年主人公坎坷而又富有传奇性的故事所吸引,也由此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与艰辛?这部小说很多地方都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却又并非生活实录,狄更斯出生微寒,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连累家人关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狄更斯仅上了两年学就去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父亲出狱后,狄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之后去报社打工,先后担任《议会镜报》和《真阳报》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得拥有童年不寻常经历的他对社会?人生有了更为深刻?丰富的认识,亲身体验社会底层的不幸,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生活积累的雄厚和特殊的天分,终于让这个仅受过四年正规教育的青年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一八三六年,24岁的狄更斯发表了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瞬间名满天下?从此事业开始一帆风顺,共创作了14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散文?游记?演讲?书信等等?代表作有《雾都孤儿》?《艰难时世》?《远大前程》等? 关于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自行查阅到,教师在课堂中做适当引荐即可,鉴于《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教师可以就小说名字的由来做简单介绍,让学生明晰除却作者和主人公相似的童年经历外,二者在名字上的微妙联系,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
第三章深化作品解读.................................................................................31 一审视人物形象.........................................................................................32 (一)《巴黎圣母院》中心人物——克洛德..............................................32 (二)《高老头》中心人物——拉斯蒂涅..................................................33 (三)《哈姆雷特》中心人物——哈姆雷特..............................................34 二探究作品创作意图..................................................................................35 三解读作品主题..........................................................................................36 第四章拓展思维空间.................................................................................39 一打破中西隔阂了解外国文学创作特色...............................................39 (一)哲学观念不同......................................................................................39 (二)宗教背景不同......................................................................................40 二比照民族文学实施迁移比较有效教学.................................................41 (一)思想主题迁移比较..............................................................................42 (二)艺术手法迁移比较..............................................................................43 (三)人物形象迁移比较..............................................................................44 ........................ 第四章拓展思维空间
一?打破中西隔阂了解外国文学创作特色 由于文化起源?文化体系?民族地域的不同,我国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差异和文化隔阂,学生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去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认知上必定会产生隔膜?鉴于地域?历史?文化心理和生存方式的迥异,学生对西方文学作品表·达方式,批判思维感到陌生,对于涵盖复杂的异国政治历史文化的长篇名著更只能望而却步?因而在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学上教师可以对以往教学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知识传授型观念,注重学生自身的研究探索,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外国文学的独特魅力?相较于本国传统文化而言,各个国家特有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导致其文学也有独特性,笔者试图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让学生在中西民族主体文化的比照中了解异域文化特质从而学会尊重,欣赏西方文化?但宗教观念?哲学思想等仍然贯穿于欧美等主要国家的文学作品中? (一)哲学观念不同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和是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起源来看,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文化,一定意义上来讲,西方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和世界其他文化一样是用神灵观念来看待世界,由于海洋文化的发达,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崇尚智慧和力量,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要和大自然作斗争,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对立意识,这种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决定了中西方哲学思想方法的不同,部分人形成了自然科学的探索思维,部分人形成了宗教神学的思辨阐释? .................. 结语
中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对学生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使命,西方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对学生成长和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创作贯穿着强烈而深沉的生命意识与人文精神,是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诠释了人类精神探索的历史,作品中展示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学发展流变?艺术特征应有所了解,在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这片新奇的文学领域学会鉴赏,批评,审美,充分感受外国文学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在中外文学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汲取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培养高尚的审美情?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的界定,外国文学作品以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必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担负起更加重要的使命?教师应钻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维度个性化解读,构建起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立体化模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能力,真正实现文学教育的价值,将人格塑造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