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代写范文:技术哲学视阈下中国智慧城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3
第1章绪论

 

1.1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问题提出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前工业经济时期的城市依附于自然,工业经济时期的城市不断地征服自然,而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崇尚科学?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首脑会议关于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21世纪议程》,意味着人类自觉?全面地对待城市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时代即将到来?2004年美国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发布的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发展战略的地位? 在以往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主动性不强,经常是处于被动地修复已经破损的自然界的地位,城市发展不能充分着眼于长期战略?目前城市的发展往往仍是按照传统模式的路径,未来的城市规划,应具有长远眼光,主动创造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自然界中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对自然的开发和对自然系统的修复,更要从长远角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注自然系统和生物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兼顾当代?后代及其他生命形式的共同利益,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视当前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进行重新定位? ........................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国内关于智慧城市的文章起始于2005年,当年也仅有两篇文章,且出自同一作者,此后相关课题的研究又沉寂了几年,一直到2009年IBM的《智慧地球赢在中国》面世,当年便有33篇报道?研究以"智慧城市”为对象?也就是相关研究从2010年开始,至今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其中一半以上是地方城市的针对性规划和应用型研究,国内的研究基本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为止没有文章从技术哲学理论角度上对智慧城市进行评析,且智慧城市作为一个“舶来品”,其在中国能否适应“水土”,这些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是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这些“智慧技术”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什么?任何事物皆有其两面性,辩证地看待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并利用管理学的定性分析方法——PEST分析模型,更加科学全面地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解释现象,辩证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可行性,给出哲学思考及解答,这一分析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传播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更宏观的方面来看也是对技术哲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1.2.2现实意义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达到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不变的条件下将能增加3.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见智慧城市将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   第2章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智慧城市的发起?内涵与特征 2.1.1智慧城市的成因 目前互联网上的网民数量已接近20亿,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结合,万亿互联的智能物品,将会产生庞大的数据海洋,届时人们坐在家里便可感受到网络那端的物品?物品正在变得智能化?它们正在被连入强大的新系统,新的系统可以处理所有互联对象互产生的数据,并以实时分析的方式将结果呈现出来? 在全球经济市场低迷之际,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是立足现状?面向未来的愿景,,通过概念创新,也是实现IBM抢占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庞大市场的目的的渠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高增长,“绿色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是未来发展趋势,建立和谐社会,鼓励自主创新,都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更加智慧的理念才能实现?对此,IBM对中国的情况加以分析,提出中国式的“智慧”,可以说,这是一份具体的?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在其商业分析报告中,IBM对中国经济六大领域(电力?医疗?城市统辖和管理?交通运输?供应链和银行业)转型的展望,IBM“智慧地球”提出的信息化与经济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能够帮助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在短期内可以使得中国战胜某些风险与挑战,而且也为长远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1.2智慧城市的内涵 IBM在其《智慧地球赢在中国》的报告中,对智慧地球的内涵作如下描述: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如今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市民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2.2智慧城市的架构 2.2.1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是一个完善的?相互联系且相互支撑的整体,包括主体层?应用层?技术层?智慧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智慧地球”是应对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的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案?IBM称其为一个新的世界运行模型的一个愿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这个愿景?IBM指出:智慧的地球并不是“新鲜的想法”,事实上,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的水平,将其应用于改善商业运作或公共服务等方面?然而,这些行动主要还是零散的,各自为战的,其整体效果有限?相比之下,智慧的地球则从一个总体产业或社会生态系统出发,针对该产业或社会领域的长远目标,调动该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角色以创新的方法作出更大更有效的贡献,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潜力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互动,以此推动整个产业和整个公共服务领域的变革,形成新的世界运行模型? 技术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包括感知层?网络层与数据层?感知层的智能性体现在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通过摄像头?RFID?传感器?智能终端等泛在网技术,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进行识别?信息采集?监测与控制;网络层是智慧城市的通信网络,通过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融合的综合网络以及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实现实时通讯;数据层是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应用层:是基于云计算?海量存储?数据挖掘等服务支撑的各种智慧应用及整合,是智慧城市构想的具体应用对象,主要是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管理体系? ....................   第3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21 3.1胃慧城市建设的现状...............................................21 3.1.1政治环境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21 3.1.2经济市场对智慧城市的反应迅速.......................22 3.1.3社会条件日渐成熟...............................................25 3.1.4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体系分析...................26 3.2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厘..............................27 3.2.1政府决策方面.....................................................28 3.2.2经济产业领域.....................................................28 3.2.3技术安全与人才缺口.........................................29 3.2.4企业对智慧城市认知不足.................................29 第4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分析........................31 4.1政府决策................................................................31 4.1.1体制与机制创新..................................................31 4.1.2政策法规的制定.................................................31 4.1.3加强宣传推广.....................................................32 4.2经济产业...............................................................32 4.2.1传统产业智慧化改造.......................................32 4.2.2培育新兴产业...................................................34 4.3产学研合作与支持..............................................34 4.3.1顶层设计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34 4.3.2技术研发支持..................................................35 4.3.3高校提供人才支撑.........................................35 4.4企业层面............................................................35 .........................   第4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分析

 

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以激发人的创意?促进人的智慧为中心?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统筹规划前提下,由政府?科研院校?社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共同配合,方能顺利推进智慧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4.1政府决策 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忌各个城市千篇一律,作为政府主导的工程,核心原则为:各市应从自身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出”的原则,不搞面子工程,不铺摊子,在工作规划上抓重点,首先从医疗?环境?交通?城市安全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几个方面入手,将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安全城市?便利城市结合起来,在有限资金的前提下首先解决重点问题,以后逐渐展开? 4.1.1体制与机制创新 体制机制决定了智慧城市的运转效率?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运营模式的改进以及建设思路的创新,都需要有薪新的体制机制作为保证,包括组织推进机制?咨询决策机制?推进落实机制和评估监督机制等,从而保证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中,努力形成“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落实?有人督查”的工作机制?各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协调等工作,为相关领导?工作人员以及企业家安排培训,以提升智慧建设中的领导及执行能力? ......................   第5章结论

 

5.1本文研究结论 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与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已经密切相关?怎样充分利用技术,趋利避害是当今面临技术相关课题时,人们重点思考探讨的内容?智慧城市是我国城镇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它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形成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从技术哲学角度来探讨智慧城市建设,本文的最终结论在于:对待智慧城市,各国都应持谨慎进行的态度,因为任何以前我们认为完美的技术都存在风险,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及特殊性,更应考虑我国自身的发展水平,慎重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当然,我们不能悲观,从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技术状况等各方面考虑,智慧城市的发展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要掌握好度,不可盲目,应保持技术理性? ,

 

5.2智慧城市是城市未来旳方向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城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是事关民生改善的实事工程,是城市争创新一轮发展优势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未来我国将继续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展等关注点,政府运行高效,极大地体现了智慧城市的行政服务价值,定位未来城市发雇的战略地位,促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改进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让城市民众实时感受触手可及的便捷?实时协同的高效?和谐健康的绿色和可感可视的安全,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智慧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