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统计硕士毕业论文5篇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3
本文是一篇统计学论文,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计学家奎特莱(Adolphe Quelet),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因为他深信统计学是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统计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代写统计硕士毕业论文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 世纪60 年代后期, 越来越多的统计学者投入到变点的研究领域中, 发表了一批关于变点理论和应用的学术论文. 特别是近二十来, 变点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理论上, 已有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结果, 陈希孺 (1991) 对变点统计分析进行了简介, Csorgo & Horvath (1997)发表专著 "Limit theorems in change-points analysis", 对这一领域近二十年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王黎明 (2003) 对国内的变点统计分析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变点理论是统计推断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常涉及到的非独立随机变量的分布问题难以处理, 所以这个问题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难度很大. 为此处理变点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如: 极大似然法, 非参数方法, (加权) 最小二乘法和 Bayes 方法等.所谓变点是指在一个序列或过程中, 在某个未知时刻, 序列或过程的某个统计特性发生了变化. 一般地说, 变点就是 "模型中的某个或某些量起突然变化之点". 这种突然变化往往反映事物的某种质的变化, 在自然界, 社会及各种领域中很常见且具有重要性. 变点问题的研究是分析突发事件对模型影响的关键之一, 可作为研究气候突变, 灾异事件, 股市波动预测, 改革之成效以及新型药物, 治疗方案的疗效等的重要工具. 进一步, 变点问题在医学研究, 保险精算以及可靠性控制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应用, 而这类数据的研究问题都属于生存数据的研究范畴.生存分析是研究既有事件的发生时间又有事件结局资料的统计学方法, 与一般统计数据不同的是, 它强调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变量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 通常用来分析生存时间和事件与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程度大小. 随着生存分析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研究领域, 如现场追踪研究、临床疗效试验、疾病预后分析等, 生存时间的涵义也随之扩展到更广义的范围, 由最初事件的失效时间(属单发事件数据) 推广到事件发生多次的时间 (属复发事件数据). ……….   1.2 问题提出 最近二十年, 对复发事件数据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所谓复发事件数据是指对一些个体进行观察, 某些感兴趣的事件重复发生的时间点, 时间间隔,累积次数等所组成的数据, 如观测一些人群在某一段时间内住院的次数以及相应的医疗费用, 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疾病复发次数, 在保险精算中的个体事故理赔次数以及相应的理赔额度等. 这类数据不同于单发时间数据, 因为事件重复发生的时间是有顺序的, 并且具有相依性, 同时由于删失时间的存在, 以及删失时间可能与事件发生的累积次数具有相依性, 使得对复发事件数据的分析, 建模及统计推断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特别地, 复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与众多影响因素相关联, 例如年龄, 性别, 身高,体重等因素. 并且生存资料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个体不发生甚至永远不会发生终点事件或失效的现象. 例如将疾病的复发作为终点事件, 在足够长的观察期间内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再复发, 这类特殊的个体被称为 "长期生存者" 或治愈者, 通常具有较长的删失时间. ……….   第 2 章 含有长期生存者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   2.1 模型构建 在生存资料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个体不发生甚至永远不会发生终点事件或失效的现象. 这类特殊的个体被称为 "长期生存者" 或治愈者, 通常具有较长的删失时间. Zhao et al. (2009) 首先考虑了含有长期生存者的单变点危险率函数模型, 采用Kaplan-Meier 估计, 结合 Chang et al. (1994) 的 Nelson-Aalen 非参数估计和极大似然参数估计来给出变点和参数估计, 并证明了估计的相合性. 本章将该模型推广到含有长期生存者的复发事件数据, 建立强度率函数为含有两个变点的分段常数形式的新模型, 采用 Zhao et al. (2009) 中的估计方法来对变点和参数进行估计,同时证明变点估计的大样本性质.本章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节介绍新模型——含有长期生存者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 第二节对新模型中的变点和参数进行估计; 第三节证明变点估计的大样本性质; 第四节对新模型进行模拟, 比较易感者所占比例不同时, 各估计量的估计效果; 第五节将新模型应用于实例研究, 比较同一组数据在是否考虑长期生存者情况下的估计效果. ……….   2.2 变点估计 这篇关于生存数据变点的文章, 引发了人们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兴趣, 发现了研究变点问题对于生存分析的重大意义. 它与传统的变点问题有相似之处, 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有其特殊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于生存数据变点问题的研究, 很多学者对分段常数单变点模型进行了相关的参数估计. Matthews et al. (1985) 考虑了危险率函数为分段常数单变点模型的似然函数的奇异性质以及假设检验问题, 并得到了得分统计过程的渐近分布. Yao (1986) 对于 Matthews & Farewell (1982) 建立的模型似然函数无界问题增加了一个变点的限制条件: 变点的上界不超过倒数第二个事件发生时间的顺序统计量. 证明了变点的极大似然估计值一定是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 并证明了变点估计的弱相合性和渐近正态分布. Zhao et al. (2013) 研究了两阶段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经验似然比统计量来检验在长期的实验和观察数据中是否存在变点,并且得到了经验似然比统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另一方面, 很多学者关于分段常数变点模型, 研究了非参数的估计方法.Muller & Wang (1990) 对于分段常数单变点模型, 采用非参数的核估计方法来估计危险率函数的导数从而得到变点的估计值, 通过导数的估计值来寻找危险率函数的拐点, 得到变化最快速的点即为变点最优估计值, 同时得到估计值的相合性及置信区间. Chang et al. (1994) 提出了首先采用 Nelson-Aalen 非参数估计来估计变点, 然后再使用极大似然函数来估计参数, 并考虑了生存数据的删失性, 结合非参数和参数方法来提高变点和参数估计的精度. 进一步, 对于危险率函数单变点模型的多种估计方法, Gijbels & Gurler (2003) 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对不同估计方法的精度进行了研究. …………   第 3 章 含有协变量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的参数估计.... 34  3.1 模型构建 ......... 34  3.2 变点估计 ......... 35  3.3 变点估计的相合性及证明 ......... 37  3.4 模拟 .......... 38  3.5 实例 .......... 40  第 4 章 复发事件间隔时间的变点模型...... 42  4.1 模型 .......... 42  4.2 变点估计 ......... 43  4.3 生存函数和变点估计的渐近性质及证明 ...... 46  4.4 模拟 .......... 50  4.5 实例 .......... 51  第 5 章 结论......... 54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54  5.2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54   第 4 章 复发事件间隔时间的变点模型   对于复发事件问题的研究, 主要涉及复发次数, 复发间隔, 复发时间这三个方面.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复发间隔进行过研究, 但缺少关于间隔时间的变点问题的相关研究. 对于泊松过程而言, 其间隔时间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 服从指数分布. 若计数过程的间隔时间独立同分布, 但分布函数任意, 则此过程为更新过程. 针对复发间隔时间模型, Wang & Chang (1999) 提出一种新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来对生存函数进行估计. 但该模型并没有考虑变点的存在性, 为此, 本章将间隔时间与变点问题相结合, 提出一种新的变点模型.本章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节构建模型; 第二节对模型中的变点及参数进行估计; 第三节证明变点估计的大样本性质; 第四节通过模拟对所建模型进行分析;第五节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实例分析. ………..   结论   本文对多类型的复发事件数据, 分别讨论了含有协变量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含有长期生存者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和间隔时间的变点模型. 获得的结论主要有一下几点: (1) 分别讨论了生存分析中的变点问题, 复发事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生存分析和复发事件的相关文献和主要结果. (2) 建立含有长期生存者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 采用非参数的方法得到未知变点的估计, 半参数方法对治愈者所占比例进行估计, 再采用剖面似然法得到未知参数的估计值, 并得到了变点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分布, 通过模拟和实例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 (3) 建立含有协变量的复发事件变点模型, 首先讨论了未知变点和参数的估计方法, 并证明了变点估计的相合性, 通过模拟和实例对所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4) 针对复发事件的间隔时间, 建立强度率函数为分段常数形式的变点模型,采用非参数的方法先得到生存函数的估计值, 再由此得到变点的非参数估计, 进一步得到未知参数的似然估计, 并讨论了变点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分布, 通过模拟和实例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及估计方法的精度进行了研究. ………… 参考文献(略)  

代写统计硕士毕业论文篇二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政府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实际上,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始终在历届全国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所描绘的发展战略布局中居于突出的位置。但是,尽管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之下,各级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不可谓不殚精竭虑,各种各样的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更是不断出台,但是政策效果却差强人意,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仍然举步维艰。那么,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真正实现,究竟路在何方?显然,若要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开出合理的“药方”,则对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前提,而本文基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分析,则为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几个渠道之一,全称为“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指的是在因金融市场不完全而存在“摩擦”,以及银行贷款相对于其他金融工具是特殊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而影响企业投资的过程。不过,在以瓦尔拉斯-德布鲁模型为基础的现代主流经济理论体系中,货币政策通常仅对总需求的短期波动有影响,而不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但是,这些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是经济主体是同质的以及金融市场是完全的,而如果这些假定不再成立,那么相关结论就须加以修改。实际上,从金融视角研究产业结构的理论早已有之,在熊彼特(1912)的创新理论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毁灭性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在一个产品(行业)异质性(多样化)的经济中,金融制度能够将金融资源配置给投资效率最高的产品(行业)。尽管熊彼特指出了金融资源配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但他并未对金融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内生功能展开讨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视角探索产业结构升级途径,与此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二是关于银行信贷渠道的研究;三是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研究内容是考察货币政策变动是通过何种具体途径影响实体经济的,已有的研究主要将此归纳为四种渠道:一是货币渠道;二是汇率渠道;三是资产价格渠道;四是信用渠道。货币渠道强调的是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描述这一过程的即为著名的 IS-LM 模型。根据这一观点,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导致市场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企业减少投资并降低了产出水平(Gali, 1992)。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利率的提高虽然意味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的贷款项的减少,但这种减少源自于企业意愿,而非作为供给方的银行方面的独立行为,即在货币渠道中,银行信贷只是被动的变化者,而不起任何独立的作用(King, 1986)。汇率渠道认为,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了利率,并因利率变动而影响了汇率水平,从而影响了外部商品的流入价格,进而对国内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价格形成了不同冲击,并通过需求的替代效应与供给的结构效应,而最终对国内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Leitemo et al., 2002)。资产价格渠道指的是,由于证券或不动产等资产是消费的跨期替代品,且对价格与利率的反映比一般的商品更为敏感,因而由货币政策引起的价格与利率的变动将率先通过真实财富效应而影响微观主体的跨期经济决策(Cecchetti et al., 2000)。 ……….   2 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假说   2.1 经济环境 我们对经济所处的环境做如下假定:(1)两种类型的经济主体:银行和企业,银行是贷款人,企业是借款人。两者都为风险中性;(2)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且银行信贷渠道是存在的,因而货币政策的紧缩可以通过这一渠道而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3)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是由银行资产负债内部结构不能完全替代,以及银行贷款对企业具有特殊性决定的;(4)银行贷款的特殊性,源自于外部投资者必须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产出加以证实,而只有银行能在必要时通过支付证实成本 Ci(i=1…n)而进行有效证实;(5)经济中有许多异质性的企业,每个企业均有一个资金额为 1 单位的投资项目,但是每个产业内部的企业类型是同质的;(6)企业的异质性体现在自有财富 Wi、项目收益率 γi、证实成本 Ci等影响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因素的不同,且有 Wi<1(i=1…n),γi均匀地分布在[0,2γi]。因而,企业须向外部融资且外部投资者须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7)为避免搭便车问题,假定一家银行足可提供一家企业所需外部资金;(8)市场无风险利率是 r。 ………..   2.2 基本假说 根据基准模型,如果将货币政策冲击纳入考虑的范围,那么,在银行信贷渠道存在的条件下,类似于金融加速器的分析(Bernanke et al., 1996; Bernanke et al.,1999),银行信贷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将受到两种机制的影响:一是如果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传达自身特征的项目单位投资收益、自有财富等变量是异质的,那么由此决定的借贷合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的不同,将影响不同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能力;二是如果不同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传达自身信息的变量,对于短期经济波动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那么,作为影响短期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的变动将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而对银行信贷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配置起到一种放大效应。显然,这一分析为我们观察银行信贷是否在归属于不同产业结构的企业间存在着错配,以及这种错配是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相一致,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逻辑:在银行信贷渠道存在的条件下,如果归属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的信息表达特质是不同的,那么,银行信贷资源在归属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间的配置将是非均衡的;而如果不同企业对短期经济波动的敏感性是异质的,那么,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货币政策对这种信贷资源的非均衡配置,还具有进一步的放大效应。下面我们对此做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   3 中国银行信贷渠道存在的证据与强度测定 ...... 21 3.1 货币政策紧缩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 .......... 21 3.2 企业融资结构与银行贷款的特殊性.... 25 3.3 银行信贷渠道强度测定 ......... 26 4 假说 1 检验:银行信贷渠道对产业间资源错配的......... 29 4.1 假说检验的逻辑架构...... 29 4.2 计量模型设定 .......... 29 4.3 变量定义与数据....... 31 4.4 估计方法讨论 .......... 33 4.5 实证结果 .... 34 5 假说 2 检验:企业产权异质对银行信贷渠道....... 41 5.1 假说检验的逻辑架构...... 41 5.2 计量模型设定.......42 5.3 估计方法讨论.......42 5.4 实证结果.......45   6 假说 3 检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信贷渠道的产业间资源错配影响   6.1 假说检验的逻辑架构 类似于假说 1、2 的证明,根据假说 3 形成的逻辑,理论上如下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纠正前面所关注的信贷资源的产业间结构错配效应: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企业投资于收益率更高的产业,提供了更有效的价格信号体系;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了金融市场,因而可能对银行信贷渠道具有一定的弱化作用。于是,从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推断来看,这意味着在考虑利率市场化改革变量(Rfi)(i=1,…4)的条件下,将企业利润等异质性指标纳入考虑范围的假说 1、2 拓展模型中,反映信贷资源结构性错配的系数绝对值,将显著的变小。另外,由于根据经济理论,利率市场化改革变量与信贷渠道强度变量(bc)是相关的,因而,如果仍采用差异中的差异交叉项模型,而将利率放入交叉项―复合影响渠道中,那么,这会由于无法得到关于 bc 的独立的偏效应而使模型变得无意义。 ……….   结论   探求中国产业结构的更深层次升级机制,对于寻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从而实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安排,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所决定的,信贷资源在不同产业类型企业间的结构性错配效应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根据假说 1 的实证结果,银行信贷渠道强度的变化,对于信贷资源在不同产业类型企业间的配置,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来看,银行信贷渠道的强化对于信贷资源的配置具有显著的错配效应。同时,实证结果还进一步表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于信贷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结构性错配效应,具有进一步的放大效应。不过,实证结果也显示,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信贷资源结构性配置效应的产生,相当程度上衍生自金融摩擦条件下,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差异的异质性财务信息。其次,根据假说 2 的实证结果,企业的国有属性对任何一种产业类型的企业的信贷获取能力,均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但是,这种强化作用表现为一种不符合产业结构升级预期的错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同时,这种强化作用还因银行信贷渠道强度的变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而有所不同:前者对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强化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后者则是无差异的。不过,在考虑到国有经济比重在不同产业类型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后,总的来看,国有经济占比仍然显著的强化了信贷资源的结构性错配效应,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成长,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最后,假说 3 的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有利于纠正由于银行信贷渠道的强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而导致的信贷资源在不同产业类型间的错配效应,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推进,但是,利率市场化的这一纠偏能力,却会因企业国有属性的强化而被明显弱化。 ………… 参考文献(略)  

代写统计硕士毕业论文篇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劳动收入份额也称劳动收入占比、劳动报酬比重或劳动份额。顾名思义,劳动收入份额是指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是反映国民经济中功能性分配格局的主要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国民收入的功能分配格局却出现较大变化。许多国内学者和机构指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正在大幅度降低,收入分配的“三方面倾斜”(向非劳动者、向政府部门、向垄断性行业)现象越来越突出。2008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提出了 “我国劳动者报酬比重逐年下降”的论断。基于三类官方统计数据,即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数据、收入法计算的省际GDP数据和投入产出使用表数据的测算结果几乎一致地反映这样一个现象: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从1995年50%以上下降至2003年的45%左右,2004年之后更是加速下降,2007年已不足40%,不仅低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更违背“卡尔多典型化事实"而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是否正如国家统计局报告的那么低且下降地那么快呢?对此,相关学者展开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讨论,涌现了一系列有关如何准确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文献。国内文献基本认为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数据并不能有效衡量和揭示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真实水平及其变化规律,可应该如何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真实值及变化趋势一直以来却没有定论。一方面,学者们或认为国家统计局界定的劳动报酬核算口径存在变动,基于报告数据计算的劳动收入份额缺乏一致性;或认为国家统计局界定的劳动报酬核算口径过于宽泛,基于报告数据计算的劳动收入份綠趋于高估并缺乏国际可比性;或认为生产税净额是劳动与资本之外的“楔子”,基于总增加值的计算结果趋于高估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幅度,为此,出于不同的考虑提出各不相同的调整方法。 ………..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本文是基于“明现状一?提方法">测份额一?析原因”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论文的结构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致力于对国内外劳动收入份额相关文献进行系统介绍、归类和评析,主要围绕“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两大主题展开。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收入份额测算的文献进行全方位考察,总结得到估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两种估算思路、两种具体估算方法、三种基础数据来源、四种劳动者报酬统计口径、混合收入的两种估算思路和三类分勞方法,并且指出现有文献普遍存在对广泛存在的未被观测经济的忽视,据此找到本文的切入点。接着,本文对有关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影响因素的文献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方面进行了述评,为本文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的统计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劳动收入份额的再估算。本章致力于提出一种新的劳动收入份额估算方法,并基于全国和区域二维视角开展劳动收入份额的实际估算,强调理论方法创新与实际估算分析相结合。具体地,本文分GDP和NOE两个生产系统阐述了两系统平行估算法,进而运用该方法对1995-2007年全国以及各省份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水平测算,据此分析新方法估算得到全国劳动收入份额与原始估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区域间对比分析。第四章是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的统计分析。本章致力于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两个层面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解释。基于三元经济结构视角,我们从经济发展中三部门结构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两方面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数理分析,并提出影响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的相关推论。根据新古典框架下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理论和数理模型得到的推论确定本文实证分析中的解释变量,建立本文的实证模型。并运用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基于中国国情对实证分析结果出解释。第五章是本文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总结了本文对劳动收入份额水平测算以及对其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的相关主要结论,并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旳政策建议。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有关劳动收入份额测算方法的文献综述 关于如何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问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涌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本文结合自己的思考,对已有的方法做如下梳理:基于国家统计局核算数据,以劳动者报酬对增加值的比值作为劳动收入份额是目前得到广泛运用的基本测算思路(白重恩、钱震杰,2009;罗长远、张军,2009)。但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上述测算.思路存在诸多困难,章上峰、许冰(2010)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收入份额的新思路,即用劳动产出弹性替代劳动收入份额,由此可以避免劳动者报酬数据质量以及口径等问题。但是也不难发现运用该思路的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投入产出数据质量以及模型的设定和估计的准确性,因此单独运用该思路测算整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文献并不多见。相比之下,学者们试图将以上两种思路结合起来测算劳动收入份额,整体测算是基于第一种思路,部分产业或混合收入部门采用第二种思路。 …………   第二节有关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这一领域的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新古典要素分配理论框架,把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比联系起来。在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市场完全竞争以及只存在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比之间存在确切的函数关系,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资本产出比将保持不变,劳动收入份额也随之趋于稳定。K:aldor(1961)曾把这一现象称为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Bentolina and Saint-Paul (2003)证明了一般形式生产函数下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产出比的一对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SK线。然而,最近一些国家劳动收入份额的走势与所谓的“Kaldor事实”明显不吻合。如欧洲大陆国家,原本较高的劳动收入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不断下降。Blanchard(1997)尝试估算过,这些国家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近似为1(接近CD生产函数),即理论上劳动收入份额应为常数。因此仅凭新古典框架下资本产出比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很难解释世界范围内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 …………   第三章劳动收入份额再测算:一种新的测算方法........ 19 第一节一种新的劳动收入份额测算方法........ 19 第二节劳动收入份额的重新测算:中国经验 ........24 一、GDP系统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24 二、基于两系统平行测算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25 第三节劳动收入份额测算结果的分析........ 26 一、全国层面测算结果的分析 ........26 二、区域层面测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28 第四章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的统计分析........ 31 第一节基于三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数理模型与推论........ 31 第二节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3 一、实证模型、变量和数据........ 33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37 三、稳健性检验 ........39 第五章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第一节本文结论........ 41 第二节政策建议........ 42   第四章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的统计分析   第一爷基于三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数理模型与推论 为了对纳入NOE后的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趋势进行理论分析,不同于以往文献普遍采用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托达罗提出的三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的,托达罗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是直接进入城市现代部门,而是先进入城市传统部门即非正规部门,即根据托达罗的理论。随着市场经济转型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三元经济结构模型更接近当前中国的真实国情。从而建立在三元结构模型基础上的理论分析更能够揭示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路径。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对应地,农业部门、非正规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三部门的部门结构也会发生转变。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就业结构也呈现相应的改变,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并且大部分转向非正规部门。同时,随着市场经济转型,国企改革和非国有化形成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这些劳动力成为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主要来源,胡鞍钢、马伟(2012)指出1990年代以来无论是就业结构还是经济结构,非正规部门比重在上升,正规部门比重在下降,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非正规部门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   结论   本文基于一种新的劳动收入份额测算方法重新测算了 1995-2007年全国和省际两个维度劳动收入份额,并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上对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由此,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新的测算方法下,GDP生产系统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而考虑NOE生产系统后的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年份由1995年延迟至1998年,并且1995-2007年期间总体下降幅度减少并且波动程度减小。本文纳入NOE生产系统后测算得到的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迄今为止的测算结果都低估了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的真实水平。2007年GDP生产系统的劳动收入份额与1995年相比下降了 13.65%,这一幅度远小于李琦(2012)估算得到的21.3%,而最终两系统整体劳动收入份额估算值降幅仅为5.59个百分点,即若未对劳动者报酬进行合理的调整,或未考虑NOE生产系统,估算结果会夸大劳动收入份额的降幅。另一方面,本文基于两系统平行估算法估算的得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更为稳定,这是因为后者的测算方法使得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被高估。 ………… 参考文献(略)  

代写统计硕士毕业论文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复杂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1]。例如在社会网络中,每个人代表着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而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代表着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存在一条边。每个人的行为对网络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流行病爆发期间,每个人的行为都将会对流行病的传播起到一定作用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朋友比较多的人们,他们的行为会给流行病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网络中节点的属性以及行为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的拓扑动力学对网络的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网络中最具有影响力节点的动力学性质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发生在日常社会实际网络中的事件做出合理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例如网络上流行病的传播以及观点流言的形成。在网络中刻画节点的最有价值的量是节点的度。节点的属性包括有节点的年龄,节点所受欢迎的程度以及节点所具有的适应度等。对网路中节点带有不同属性的性质的研究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例如,在因特网中[3],黑客进行有目标的攻击,比如攻击网络中连接最多的那些服务器,将会很快导致整个因特网的瞬间瘫痪;又如在社会网络中,对于流言的传播[4],主要对那些具有很多朋友的人们进行监控将会有助于控制流言的广泛的传播,已达到消灭流言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效果。通过考察网络中节点所带有的属性来研究对网络结构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对网络结构的演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人们制定政策或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复杂网络拓扑动力学对网络结构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且有很多人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12]。特别是节点带有某些属性的网络中节点的动力学性质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更加吸引研究者的注意力。早在2002年,Krapivsky和Redner在他们的文章[7]中就提出了基于度驱动的增长网络中领导节点统计性质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于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序,在随机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序与网络尺寸呈代数增长关系,而在度驱动的增长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序一开始随着网络尺寸的增长而增大,然后将趋于一个有限值。对于网络中领导节点变化的平均数,它是与网络尺寸的对数呈增长关系,而不受网络构造机制的影响。随后,在2004年,Krapivsky和Ben-Naim在他们的文章[13]中考虑了随机结构包括随机树和随机图中领导节点的统计性质,他们发现在这两种结构的网络中领导节点变化的平均数与网络尺寸对数的平方呈增长关系。在2008年,Blondel等人研究了随机网络中局部领导节点的度分布具有相变现象[14]。对网络中节点拓扑动力学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Godreche等人在三篇文章[15–17]中的研究工作。他们主要讨论了三类网络模型:随机网络,线性优先连接网络以及广义优先连接网络,并考虑了网络中节点带有不同特性对网络结构产生的影响,分别考虑了节点带有初始吸引子、节点的度与适应度的结合对网络中的度分布、网络中领导节点的统计性质和网络演化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等问题,并且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2.1 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 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系统的抽象,而现实社会很多系统都可以用网络来刻画。网络中的节点表示系统中的元素,而网络中的连边表示元素之间的关系或相互作用。例如,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每个人可以抽象成网络中的节点,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可以抽象成网络中的边。网络在图论,离散数学,社会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下面先简单地介绍复杂网络的基本参数,它们是网络研究中最基本的量。对于一个无向网络,网络中一个节点的所有边数即为该节点的度,记为k。而对于一个有向网络来说,一个节点的度分为入度和出度。把指向该节点的所有边数叫做它的入度,记为kin;把从该节点出发的所有边数叫做它的出度,记为kout。那么在有向网络中一个节点的总度即为k = kin+ kout。网络中节点的度可以用度分布函数P(k) 来表示,即网络中随机挑选一个节点其具有k 条连接数的概率为P(k)。在复杂网络中,节点除了度之外,还有其它的特征属性。例如,在研究网络的拓扑结构时有时会考虑到节点的年龄[20–22],权重,适应度[23],品质等因素对网络结构的影响。在许多网络中,年龄大的节点往往更倾向于和年龄大的节点相连接,而年轻节点更偏向于和年轻节点相连接。例如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具有一定身份的人们更愿意和自己身份相当的人交往。节点的不同特征会对网络的连接方式有影响,进而会对网络的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 ……….   2.2 复杂网络的基本分类 复杂网络按照不同规则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照网络的拓扑性质可以分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按照网络规模是静态的还是随着时间不断演化的,可以把复杂网络简单地分为两大类:静态随机网络和动态演化网络。随机网络是一类很重要的网络模型,在复杂网络理论中有很重要的应用。随机网络描述的是网络中节点数N 是固定不变的,且网络中的边数m 也是确定的。从这N 个节点中随机地连接m 条边。以这种机制生成的网络即为随机网络。最经典的随机网络是以Erdo¨s 和Re′nyi 命名的ER 网络模型。1959年,匈牙利数学家Paul Erdo¨s 和Alfred Re′nyi 发现概率理论在图论的研究中非常有用,并据此提出了随机图理论[25]。由于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未知的组织原则,从而总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在现实社会网络中,很多网络都不是像随机网络那样节点数固定不变,而是网络规模随着时间不断增长演化的。例如,计算机网络,科学引文网,Internet网等。演化网络更符合现实网络,它主要有两个重要的特性:首先网络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增长,即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其次是网络中节点的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机制,而不是随机连接的。在演化网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Baraba′si-Albert 模型(BA模型)[9]和适应度模型[26]。 …………   第三章序驱动增长网络中领导节点性质的统计.......16 3.1模型的构造..........16 3.2领导节点性质的统计.......17 3.3网络的度分布.........19 第四章领导节点统计性质的数值分析21 4.1数值结果与分析.......21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25 5.1总结............25 5.2展望...6   第四章领导节点统计性质的数值分析   在上一章中,我们根据模型通过建立主方程对模型进行了解析计算。我们主要计算了网络中领导节点变化的平均数与网络尺寸之间的关系、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序与网络尺寸的关系以及由模型所产生的网络的度分布。这些量刻画了网络演化过程中的拓扑结构。为了对解析计算所得结果进行验证,下面我们对网络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一开始随着时间t 快速增长然后而趋于一个有限值,这表明对于计算机模拟并不需要产生很大的网络尺寸。由于模型中每个节点都带有年龄,因此年龄的出现消弱了年老节点获得新连接的累积优势,而新加入的节点更有可能成为网络中的领导节点。随着时间的增长,年老的节点离开了领导节点小组而新加入的节点又加入到了领导节点小组中。因此,对于很长的时间t 系统将会演化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也就导致了领导节点的平均序Nkmax趋于饱和。网络中节点引入了年龄属性,即用节点的序来描述的。因此,我们考虑了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面图(4.2)所示的是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序Ikmax(t)与时间t 的变化关系。 …….   结论   总之,网络中领导节点的拓扑动力学在网络演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已经引起了人们对网络中节点极值性质的详细研究。在本文中,我们考虑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一类很大且很重要的简单网络模型,并且研究了网络中领导节点(网络中度最大的节点)度的一些统计性质。特别是考虑网络中领导节点的平均数和平均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我们所考虑的网络的增长动力学是基于序驱动机制的,也就是说,一个节点获得新连接的概率是正比于它的序号。网络中节点最重要的一个统计量就是度。领导节点的度记为kmax(t),即在t 时刻领导节点的度。对于序驱动增长网络,kmax(t)和时间t 的对数呈增长关系,即kmax~ 0.7 ln t,这和随机连接增长网络中的结果很相似。之后我们统计了网络中领导节点变化的平均数Nmax(t)和平均序Imax(t)。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领导节点变化的平均数Nmax一开始随着时间快速增长而后趋于一个有限值。相反地,领导节点的平均序Imax(t)与时间t 呈代数增长关系Ikmax~ t0.9。对领导节点变化的平均数Nmax(t)的统计性质不同于我们所观察到的随机和度驱动网络,而领导节点的平均序Imax(t)的统计性质和随机增长网络中的结果很相似,但是Imax的增长速率比随机增长网络中的速率快很多。以上结果表明,节点的年龄在网络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影响着领导节点的统计性质。 ………… 参考文献(略)  

代写统计硕士毕业论文篇五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产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交通设施网络的逐步完善以及交通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地域间的运输联系带来了转变,便捷的运输网络、时效的运输系统以及时间段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以时间效益为主的新时期的重要标志(金凤君,2011)。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机场共同组成的高速交通运输网络,在逐步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时空关系。航空运输网络自飞机发明之初开始,己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将人类在旅途花费的时间大大缩减了,使经济交往中的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在不知不觉中对区域社会经济联系形成的空间结构产生着影响。建国以来,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航空网络快速发展,从航空运输量的变化来看:运输总周转量从2.99亿吨公里增长到3.5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从231万人次增长到267万人次,货邮运输量从6.4万吨增长到7.4万吨。32年间,三项指标年均增长率依次达到了 17.6%、16.0%以及15.0%。从航线网络的变化来看:从1950年到2010年的51年间,国内航线从只有7条增长到了 1578条,通航城市从8个增长到了 172个。而国际航线从95年的1条增长到302条,通航的国际城市扩大到通航54个国家109个城市。从机场数量及生产情况来看:2010年,我国内地共有通航机场175个,完成旅客吞吐量从最初的10.38万人次增长到了 5.6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从最初的1.4万吨增长到了 1.13亿吨。航空运输对城市经济运行、对外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产生着愈发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航空网络的变化既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又反映着我国城市体系结构的变化特征。这就有了研究城市航空网络特征变动趋势的必要性,而要揭示城市航空网络特征变动趋势,首先要做的便是城市测度航空网络的特征。 ………….   第二节文献综述及创新点 网络作为一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现象,存在于自然和社会领域,它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规律可循。从抽象角度来说,网络可以看成是一些节点以及将节点连接起来的边构成,其中的节点在网络中是现实领域中有差别的元素,而边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节点有边连接意味着它们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否则两个节点不会有边连接,在网络中,两个有边连接的节点称为相邻节点(FALOUTSO等,1999)。而在统计物理学领域中,网络定义为包含许多个体及个体间互动的一个复杂系统,从这个意义上,城市航空网络可以看作是通航机场所在的城市(节点)通过航线(边)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关于“网络”的含义,在上世纪便有不少地理学的实证主义者对其做过分析,并出过一些专著,如Haggett与chorley (1969)的《地理学中的网络分析》等。近年来,世界城市的话题逐渐称为热点,不少的学者将网络的概念加入到对全球的城市体系的分析过程中,全球城市网络的研究主题也随之被提出(Taylor, 2004)。Black(2003)提出,网络研究己成为交通地理学强调其严格科学研究的首要范式。它试图描述和解释交通网络的地理模式,即在描述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图论及其相关技术,其解释的重点则是网络形式以及与其他地理现象间的空间联系(Johnston等,1994)。城市航空网络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更是交通网络研究的重点。 ……….   第二章城市航空网络特征的测度方法   第一节城市航空网络特征测度的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联系日益紧密、功能逐步完善的城市体系在区域或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发了对城市间关系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析。城市体系从相对简单的层级结构衍变成城市网络经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城市网络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城市体系结构最初表现为相对简单的层级结构,类似于W.Christaller ( 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所描述的,城市体系必然是:在既定地域中的小城市比大城市数量多,大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足够大,而小城市之间则有着较小的空间距离,城市体系将会呈现出一种符合逻辑的等级结构(Richard P. Greene, James B.Pick, 2011)。也就是说,一个大城市周围的小城市与另一个地域上不相邻的大城市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城市区位完全限制了任意两个城市之间的直接联系和相互作用。然而,城市体系中城市间的复杂关系并不能以简化后的相对简单的等级体系来衡量和解释,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体系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交通运输,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方面之一,反映着城市内、外联系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说,城市网络能够形成,交通运输网络是其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薛俊菲,2008)。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时空关系,极大的缩短了城市时空上的距离,使得任意两个城市建立直接联系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城市间相互作用的频率增加,城市区位对城市间联系的限制得到明显的减弱,城市间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化。 ………..   第二节城市航空网络整体特征测度指标 本文分别就整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城市航空网络特征进行测度,因此城市航空网络特征的测度指标也可以分为网络整体特征指标和网络个体特征指标,网络整体特征指标是城市与城市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序参数。网络规模(n)指在网络中参与个体的数量,具体到城市航空网络就是网络中包含的城市个数,例如:1999年研究的是67个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该网络的规模就是67,一般来说,网络整体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网络内部结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对网络中个体的影响作用也会更大。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网络特征,而由于城市航空网络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其对城市网络的代表性,所以本文根据1999-2010年城市间的航空客流量数据来测度城市网络特征,本文中,城市之间的航空客流量数据皆来源于历年《从统计看民航》。由于《从统计看民航》中对城市之间的航空客流量数据并未一一列举,只是给出了客流量在5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2000年数据缺失,2001年为客流量在6万人以上城市)。因此,文中的中国城市航空网络是由客流量在5万人以上的通航城市和城市间航线组成,且认为从城市A到城市B的客流量大小亦为从城市B到城市A的客流量大小,即城市航空网络是一个对等网络。需要说明的是,对象城市大部分为地级以上城市,也包括部分著名旅游风景区所在的县级城市如九寨沟、西双版纳等,但不包括台湾地区城市、香港和澳门。 ………..   第三章城市航空网络特征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24 第一节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24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24 二、数据预处理........ 24 第二节城市航空网络整体特征的测算与趋势分析........ 25 一、网络结构特征测度与趋势分析 ........25 二、网络拓扑特征测度与趋势分析 ........27 第三节城市空网络个体特征的测算与变动分析........ 31 一、加权度中心性的测度与变动分析........31 二、邻近中心性的测度与变动分析 ........33 三、介中心性的测度与变动分析........ 34 第四章城市航空网络特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5 第一节城市航空网络的影响因素........ 35 一、理论解释 ........35 二、主要指标 ........36 第二节城市航空网络特征与主要因素的关联分析........ 37 第三节城市航空网络特征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1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47 第一节结论与启示........ 47 一、主要结论 ........47 二、启示与建议........ 48 第二节研究不足与展望 ........49   第四章城市航空网络特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城市航空网络的影响因素 城市航空网络的形成是以城市为节点,通过城市间的航空客流量构建而成,因此,航空客运的需求必然会对城市航空网络产生影响,那么影响航空客运的需求的因素,也将会是城市航空网络的影响因素。航空客运的需求,属于派生需求,绝大部分旅客乘机旅行是为了到新的城市从事经济、政治、旅游活动等相关事宜,也就是城市的综合发展催生了航空客运的需求,因此作为网络节点的城市的发展状况将会影响城市航空网络的发展,下面具体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来分析城市航空网络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的人民收入水平就越高,其支付能力也就越强,对航空客运的需求自然会增强,反之,城市的人民收入水平降低,其支付能力也随之下降,航空客运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减少,这意味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航空客运需求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效应,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旅客需求量就高,而西部地区一些较落后地区,旅客需求量则相对更低,所以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航空网络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   结论   利用城市之间的历年航空客流量数据,基于网络分析法,以客流量为权重,对历年城市航空网络整体与个体特征进行测度及演进分析,并对网络特征的变动趋势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索,进行了网络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城市航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复杂性日益增强,网络效率提高的同时内聚性却在减弱。城市体系的发展使得城市航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间的互动逐渐频繁使得网络复杂性日益增强,航空运输的发展让城市网络有较高的效率,但是依然有部分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互动没有随网络规模的提升而增加,使得网络的内聚性在减弱,城市个体发展的潜力依然存在。 (2)网络节点度呈“L”形分布,网络拓扑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小世界效应,演化为“无标度”网络趋势不明显,权重网络整体服从双段幂律分布。城市体系中有少部分城市占据着与其他城市的大部分直接联系,使得网络节点度呈现“L”形分布,不过这种比重正下降,城市体系对少数核心城市的依赖性下网络拓扑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小世界效应,也就是说邻近的城市间都有互动,而且非邻近的城市也有一定概率互动,网络演化为“无标度”网络趋势不明显,权重网络整体服从双段幂律分布,也就是说地理空间会一定程度上限制城市间互动,在航空网络使这种限制减弱的情况下,城市会倾向与“更受欢迎”的节点互动。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