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硕士论文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3
文章来源:www.dxlws.com
本文是一篇考古论文,“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考古论文,供大家参考。
考古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综述
1.1.1 研究背景
建筑学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从人类知道开凿山洞来遮风挡雨以来,建筑学就已经开始有了萌芽。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想要了解、学习自己的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了解城市建筑。建筑学的悠久历史造就了该学科的复杂性,随着历史的推移,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学逐渐成为了一门同环境学、地理学、美学、数学、几何学等学科紧密相连的学科。
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例如,南方雨多,气候潮湿,那里的建筑注重防水技术,北方气温变化大,气候干燥,这里的建筑就更加注重保温技术的应用;北方的建筑宏伟坚固,南方的建筑优雅别致。我们对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的审视也正是对我们人类自己历史的审视。中国古代时期北方的建筑之所以宏伟,是因为当时北方战事多,民风彪悍,建筑的作用不只是用来居住,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战备物资存在的;南方诗人多,文化气息浓厚,优雅别致的建筑风格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时期南方人民生活安逸,崇尚美好事物的生活状态。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古建筑看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科技发展状况。例如,古时候的建筑大多采用尖屋顶的建筑方式,至少说明当时的人已经知道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结构最为稳定。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一切围绕着经济建设服务。城市中高楼林立,为了所谓的市貌市容,大量的古建筑被拆除,人们已经迷失在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快感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拆除的不仅仅是建筑,同时拆除的可能是一段无人知晓的人类历史,也可能拆除了一些被人们遗忘的建筑科技知识。不可否认,当今的建筑科技总体上远远超过古代,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今天的建筑技术不是凭空而来的,许多科技都是以古代建筑科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许多国外的学者、游客尚且被我国的古代建筑深深吸引、震撼,我们自己有什么理由把它遗忘呢?在当今现代化的城市中,古建筑已经几不可见,只有在一些文化旅游城市中才能够找到它们的身影。
现在古建筑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种用以消遣放松的旅游资源,而看不到它所蕴含的科技知识。政府等相关部门虽然已经开始注意古建筑的保护维修,但是每年依然有许多古建筑年久失修或是维护不当而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也许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古代建筑科技知识的传播出现了问题,使得许多建筑科技知识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在这个背景之下,本文希望能过通过科学传播的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建筑当中所蕴含的科技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科技知识,以确保这些宝贵的科技知识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并且更好地为人类所用。
1.1.2 研究现状综述
就目前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古建筑中的科技知识受地域限制,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的少,相关文献更是几乎没有。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国内的文献研究上。国内研究古建筑的著作很多,大致都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研究:古建筑的保护、文化和古建筑科技知识的利用,而本文着重强调古建筑的科技知识。在研究古建筑技术的著作中,大多数都是只就古建筑中的某一项技术进行研究。
古建筑技术中最有吸引力,同时也最具现实意义的就是古建筑屋顶与木结构两个部分。因此,这类文章占了古建筑技术著作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其中,关于木结构研究的文章有周乾的《古建筑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李海娜的《古建筑木结构单铺作静力分析》、赵鸿铁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与柱架抗震试验研究》、徐明刚的《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试验研究》等等。这些文章都是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的著作。这项技术的研究对现代建筑的抗震技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刘强的《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吕俊杰的《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技术》、姚运良的《浅谈仿古建筑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艺》等文章,通过对古建筑琉璃瓦施工技术的研究对现代建筑设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章 古建筑与科技传播学概论
2.1 古建筑现状概论
古代建筑是我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到了今天,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已经非常少了,历史最久的木结构古建筑是唐朝时期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建筑的发展史,如果从发掘出的陕西半坡穴式遗迹算起,至今已有六、七千年。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中,建筑的发展始终参与其中,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与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我国的古代建筑具有以下特点:一、木结构框架。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建筑虽然也有使用木构件,但是整体框架还是以石质为主,只有我国的建筑是用各种直径的、材质不同的梁、柱通过特殊技艺连接在一起构成框架的。这些梁、柱构成的框架承载着上部所有的荷载,因此,建筑内部可以根据使用的功用不同来随意改造,而不必担心屋倒房塌;二、技艺完美结合的屋顶。我国古建筑的屋顶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通过各种美观、造型独特的瓦件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形态各异的屋顶。主要包括四面、六面、八面坡或者圆形的“攒尖顶”,四面坡的“庑殿顶”,两面坡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屋面挑出的“悬山顶”,上半悬山下半四面坡的“歇山屋顶”,这五种基本屋顶形式贯穿了我国的整个古代建筑史;三、绚丽的彩绘。因为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工匠们会在木构件外面刷上漆和桐油使木料更加耐用,并且美观。这些涂料的用色非常有讲究,例如,北方的宫殿阳光下的部分多用朱红之类的暖色,而檐下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多用蓝绿等冷色,这样鲜明对比的用色突出了阳光的温暖与檐下的阴凉;四、厚实的台基。台基在秦汉时期备受追捧,彰显主人的显赫地位,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气势,虽然至近世台基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存在,却仍然是古建筑中非常重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严谨对称与自由两种迥异的布局。在建设宫殿、住宅等建筑时,多采用严格的对称模式,而在建设园林等休闲场所的时候,一般采用自由开放式。
第三章 古建筑科技知识的传播现状描述 ............................25-39
3.1 古建筑科技知识传播中各要素的概况 ............................25-30
3.2 古建筑科技知识的传播理论与模式............................ 30-31
3.3 古建筑科技知识传播中存在的问题............................31-39
3.3.1 “5W”模型五要素中存在的问题 ............................31-36
3.3.2 传播理论模型落后............................ 36
3.3.3 当前传播环境不利于古建筑科技知识传播............................ 36-39
第四章 解决古建筑科技知识传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索............................ 39-45
4.1 提高传播主体传播意识完善传播渠道............................ 39-40
4.2 构建新的传播模型迫在眉睫............................ 40-41
4.3 创建良好传播环境............................ 41-45
4.3.1 整治旅游业创建良好传播环境............................ 41
4.3.2 建立完善的网络传播环境............................ 41-42
4.3.3 建立网络交流平台............................ 42-45
结论
本文的研究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从科技传播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古建筑中科技知识的传播问题的。文章以“5W”经典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古建筑中的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寻,并追寻其根源,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全文最新颖的地方就在于没有生搬硬套“5W”模型,而是在传播渠道这个环节使用了双渠道交叉互补的技巧,来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相互交流,以期弥补“5W”模型单向性传播这个缺点。然而,由于笔者理论功底较为薄弱,对两条渠道相融合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不能完全达到写作目的。
这也是笔者较为遗憾的地方。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会继续加强自己的理论功底,以期能够弥补现阶段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考古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楚墓的定义,张正明先生曾在《楚墓与楚文化》一文中将其归纳为三类见解:其一是墓址在楚国;其二是葬俗为楚制;其三是墓主为楚人。按照第一种见解,楚墓即楚国墓,所持的是国家标准;按照第二种见解,楚墓即楚式墓,所持的是文化标准;按照第三种见解,楚墓即楚人墓,所持的是民族标准。”。对于本文来说,针对三峡地区的楚墓而言,第二类见解“楚文化墓”的说法似乎更为贴切,但亦不可一概而论。因为上述三类认识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有交集,按照每个时期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交错存在的,所以很难用某一个定义来诠释。但从考古学的意义上来说,墓葬的葬俗、葬式、随葬品仍然是我们对其文化性质进行判定的最为客观的依据。
本文《三峡地区楚墓考古发现与研究》中的三峡地区是指西起重庆江津,东到宜昌的广义的三峡,包括了重庆大部和湖北西南部以及三峡水利工程长达 600公里的库区范围。近 20 年来,为配合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由国家文物局出面调集了我国许多家考古文博单位以及相关高校对三峡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为研究三峡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对于巴、楚关系的研究是三峡考古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三峡地区发掘的古遗址、古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的楚文化遗物,证明了楚文化一步步西进的历程,对此不少学者也有过相关论述。鉴于墓葬研究在考古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对三峡地区的楚墓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可以对三峡地区东周时期的史实有进一步的了解,同事提供了更多的客观依据。所以本文试图就近年三峡地区发现的楚墓资料来进行整理分析和耙梳,对这一地区楚墓的特点和产生原因试作讨论。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从三峡地区楚墓的年代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周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东周时期是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关键历史时期,同时也是各地方区域文化逐步统一融合到汉文化中的关键历史时期。而从考古研究的对象来看,墓葬往往能够详实的反映古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层面,又因其出土随葬器物通常比较完整,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重大。而楚墓在三峡自涪陵以东至宜昌地区都有发现,这些楚墓为巴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对楚墓进行研究,可以更加详实的了解三峡这一特殊地区在东周这一关键时期的历史进程。通过对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的墓葬资料进行研究,反映出两种直观的现象,一是纯粹的楚墓,二是带有楚文化因素的墓葬,在三峡地区的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万州、忠县、涪陵等地区都有发现,从现已发表的资料显示,楚人在西周晚期开始向西部地区扩张,大概到战国中期,楚人势力范围向西已发展到巴国腹地的忠县,而就楚文化的波及范围而言,到战国晚期,其最西缘已经影响到了涪陵地区。
2 三峡地区楚墓的分布与考古发现
楚墓在三峡地区主要分布于自宜昌以西至涪陵以东,在此区域内的各个市、县、区几乎都有发现,由东至西包括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开县、云阳、万州、忠县、涪陵等地(图 1)。
2.1 峡东地区
峡东地区目前可见发表的典型地点有:
2.1.1 宜昌
2.1.1.1 前、后坪
战国墓地前、后坪战国墓地位于宜昌市北郊长江东岸和包括葛洲坝江心洲在内的二、三级台地上。自 1971 年至 1981 年由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组织共对该遗址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战国、两汉墓葬数十座,其中战国墓皆为楚墓形制。
2.1.2 秭归
2.1.2.1 何家大沟遗址
东周墓何家大沟遗址位于归州城东约 6 公里,香溪口以西约 4 公里的长江南岸,属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三组。2002 年 3 月至 12 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办委托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清理陶窑,墓葬,房基,灰坑,灰沟等遗迹单位共数十处,出土了一批商周时期,汉六朝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的遗物。在该遗址发现的东周时期墓葬有:M2,M10,M11,M12,M14,M17,M18 和 M19,共八座,皆为楚墓形制,按照报告中的年代推断,这些墓葬的时代为战国晚期,时间前后差距不大。
2.1.2.2 卜庄河遗址
东周墓卜庄河遗址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卜庄河居委会一至五组的长江南岸边,该遗址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并于九十年代开始陆续发掘,至 2006 年共发掘十五次。清理东周时期的墓葬六座,编号为 M4、M24、M49、M53、M59 和 M97,楚墓形制。这六座墓葬的年代跨度不大,按照报告的推断都为战国中晚期。
2.1.2.3 庙坪遗址
东周墓庙坪遗址位于香溪河宽谷的山前缓坡阶地上,系长江南岸的二级阶地,隶属秭归县郭家坝镇楚王井村 11 组。自 1994 年至 1997 年,由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共对该遗址进行过四次清理发掘,总面积达 14150 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灰坑 31 个,墓葬 107 座,房址 2 处,灶 1 座,灰沟 1 条,各类文化遗物达 1472件,其中东周时期墓葬 43 座,皆为楚制,年代跨度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报告共将其分为两期 5 段,既第四期为春秋时期墓葬,第五期为战国时期墓葬,1 到 5段分别对应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和战国晚期。
3 三峡地区楚墓的规模及形制特点............................. 28-69
3.1 墓葬规模............................. 28-40
3.1.1 大型墓 .............................28-31
3.1.2 中型墓............................. 31-36
3.1.3 小型墓 .............................36-40
3.2 形制特点............................. 40-56
3.3. 葬具及填土............................. 56-63
3.4 葬式及殉牲 .............................63-66
3.5 小结............................. 66-69
4 三峡地区楚墓的随葬器物、分期及文化特征 .............................69-95
4.1 三峡地区楚墓的随葬器物............................. 69-82
4.1.1 青铜器............................. 69-75
4.1.2 陶器............................. 75-80
4.1.3 其它器类............................. 80-82
4.2 三峡地区楚墓的分期及文化特征............................. 82-93
4.2.1 分期及年代............................. 82-83
4.2.2 文化因素 .............................83-93
4.3 小结............................. 93-95
结论
三峡地区西周末至战国时期受楚文化的影响强烈,这与楚人向西扩张不无关系,表现在墓葬方面,至晚从春秋中晚期开始三峡地区就出现了带有楚文化特征的墓葬。这类墓葬在三峡地区发现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楚文化特征明显,特别是在墓葬形制上大体与楚国腹心地区的江汉平原等地发现的楚墓几乎一致,其显着特点包括墓坑形状,墓道、台阶、壁龛的设置,葬具的使用情况,葬式等,这些在典型巴文化的墓葬中都是不见的。随葬品方面也是如此,大多数墓葬中都有典型的楚器出现,特别是带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鼎、敦、壶或者鼎、壶礼器组合在这一地区的墓葬中大量出现,都说明了楚文化对这一地区文化的影响甚至统治。但是在其它方面却表现出了这一地区墓葬的特殊性,比如在三峡地区可以发现同时期的巴、楚文化墓葬共处一地;也发现有在同一墓葬中巴、楚文化器物共存的现象等等,这些复杂的文化特性是由三峡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三峡地区地处楚国西缘与古代巴国接壤,巴、楚文化在这里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时间方面来说。战国早期之前,巴文化作为当地的土著文化在此地根深蒂固,而楚文化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侵略,自然不被人们所接受。到了战国中期,楚文化逐渐被当地土著巴族居民接纳,并且与当地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这一地区巴、楚文化共存的面貌。战国晚期之后,巴、蜀等诸侯国相继纳入秦的版图,雄踞南方,称霸一时的泱泱楚国这时也岌岌可危。但秦王朝的统治时间十分短暂,不久便被汉王朝取代,这一时期在三峡地区的墓葬上就表现出了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特殊现象。另外,在地理位置方面,瞿塘峡以东的宜昌、秭归、巴东、巫山等地受楚文化的影响要比瞿塘峡以西地区强烈,在墓葬上表现出来依据有二,第一,东部地区出现的楚墓时代较西部早,在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的发现中属于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的楚墓,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很少。第二,东部地区楚墓中的楚文化因素要比西部地区单纯。
在楚墓中出现巴式器物的以三峡西部居多,在云阳、开县、万州、忠县发现的晚期墓葬中巴墓、楚墓共存或者同一墓葬中出现巴、楚等多种文化因素器物共存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东部地区这种现象却出现的很少。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都可以体现出楚文化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西部地区呈扇形辐射的趋势,靠近中心区域的地带,楚文化色彩浓厚,楚文化因素出现的时间也偏早;远离中心区域的边缘地带(如涪陵等地)到较晚时期楚文化虽然已经影响到这里,但已不是当地文化的主流。
考古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新疆考古发现的穿孔头骨
新疆地区的头骨穿孔现象主要发现于天山地区,以中部天山南麓和伊犁河流域最为集中。目前所能统计到的资料共有68例,出土于26个墓地的55个墓葬中。由于很多墓地的发掘报告尚未发表,无法进行精确统计。另外,一些墓地的头骨穿孔情况仅在个别研究性文章中提到,并未说明具体的数量,所以实际数字应远大于本文统计到的数据,即远远超出68例。
本文的研究因此局限于可精确统计到的68例穿孔头骨。现对这68例穿孔头骨材料的出土背景和头骨及穿孔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一、吐鲁番考古调查
1. 七格曼穿孔头骨。
解放前黄文弼等人在对吐鲁番地区的考古调查中,在鄯善县七格曼曾发现烦顶穿孔的头骨一个,该头骨属于一成年男性,穿孔为圆形,孔径0.6厘米,时代不明。
二、昭苏夏台墓地(也称下台、夏塔)
2.76ZXM45。
1962年以来,该墓地共发掘墓葬30座,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汉代被认为是塞人或乌孙人的墓地"。其中76ZXM45的中年男性头骨的顶骨上,有一直径为1. 1厘米的圆形孔。
三、托克逊阿拉沟墓群共发掘2处墓地。
其中阿拉沟(又称鱼儿沟)东口墓地发掘85座墓葬,其中4座发表了发掘简报。另一处即阿拉沟东风厂墓地,发掘墓葬41座,尚未见发掘报告或简报,但相关研究文章记录有头骨穿孔现象。详细介绍如下:
第二章头骨穿孔的形态
第一节穿孔的类型
本文所述头骨穿孔是指考古所见头骨上的穿孔现象,不仅包括成形的穿透孔,其他类似穿孔的痕迹,如塌陷、砍斫、刮削伤痕等,也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根据本文第一章头骨穿孔材料,这些头骨上呈现的穿孔形态主要可分为圆形穿孔骨折、方形穿孔骨折、不规则穿孔骨折、塌陷骨折和砍削骨折五种类型2"^一、穿孔的形态划分根据以上对穿孔形状以及创伤痕形态的归纳,我们把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头骨穿孔分为A-E共5个类型,综合参考其他具体的差异,每个类型下还可以分几个亚型。情况统计如下,并见表2-0。
(一) A型:圆形穿孔骨折。
共计38例。穿孔直径多在0.5-1. 5厘米之间,为规整的圆形,个别显椭圆形,采用挖槽法或钻眼法。此类型数量最多。根据同一头骨上穿孔的个数,又可分2个亚型。
1.Aa 型。
共计23例。头骨仅见一个圆形穿孔。这类穿孔骨折包括,七格曼穿孔头骨,76nM,阿拉沟东口 M3()、M4,东风厂穿孔头骨,苏贝西M2,焉不拉克T22M1、T10M5.穿孔残顾片,察吾呼IM299E,、IVM113B、IVM125A、IVM130B、IVM130C,洋海 M27、M46、M293、佚号甲,91WCM1甲,良种场穿孔头骨,拜勒其尔M202A,哈布其罕M13A。
2.Ab 型。
共计15例。同一头骨上见有多个独立的圆形穿孔。包括:五堡 M74,焉不拉克 T21M5、T2M2,察吾呼 IVM73B、IVM111B、IVM129G、IVM130A、IVM201B、IVM201C,洋海 M42 甲、M42 乙,89QZM1,圆沙穿孔头骨甲。
(二) B型:方形穿孔骨折。
共计22例。该类型穿孔为方形或近似方形,形状较为规整,边长一般在0.5-1. 5厘米之间,个别菱形穿孔也包括在内,采用刻槽法或银切法完成。包括:东风厂穿孔头骨、焉不拉克T21M5,察吾呼IVM58B、IVM110B、IVM111B、IVM113C、IVM130A、、IVM150D,洋海 M42 乙、M189、M290、M2042、M70A,洋海M106B、M293、佚号乙,艾斯克霞尔M2A,奇仁托海穿孔头骨,别特巴斯陶穿孔头骨,89QZM1,圆沙穿孔头骨甲、乙、丙。
第二章 头骨穿孔的形态........................... 46-68
第一节 穿孔的类型 ...........................46-54
一、穿孔的形态划分........................... 46-53
二、穿孔的愈合 ...........................53-54
第二节 穿孔的位置........................... 54-62
一、穿孔的骨别 ...........................54-56
二、穿孔的侧别........................... 56-62
第三节 穿孔的方式........................... 62-63
第四节 穿孔的个体特征........................... 63-67
第三章 头骨穿孔墓葬及其分布 ...........................68-82
第一节 头骨穿孔墓葬的分布........................... 68-75
一、墓地分布概况 ...........................68-70
二、墓地的环境分析........................... 70-75
第二节 头骨穿孔墓葬的特点........................... 75-80
一、墓葬的基本特征 ...........................75-78
二、其他埋葬习俗 ...........................78-80
结论
本文在全面收集新疆考古发现的头骨穿孔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穿孔头骨所在墓葬的分析,对该地区头骨穿孔现象作一综合考察。主要认识如下:
1.新疆地区的头骨穿孔大致可以分为A-E五类,即圆形穿孔骨折、矩形穿孔骨折、三角形穿孔骨折、不规则形穿孔骨折和混合型穿孔骨折,其中以圆形的穿孔在这些头骨中出现频率最高,但个别墓地有其盛行的其他穿孔形态272。
2.通过比较这几类穿孔的特点,我们发现:总体而言,穿孔在骨别上于顶骨有较高的出现率,在侧别上倾向于左侧,但这些方面的差别并不普遍存在于本文涉及的所有墓地。
3.头骨穿孔的施用与个体的年龄和性别存在关联,常见于青壮年男性,这一分布范围广、出现频率低的现象在特定人群中的高频出现可能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4.新疆地区的头骨穿孔现象主要分布于哈密盆地、中部天山南北麓、伊犁河流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天山山脉众多的河流沟谷或成为这一文化现象的沟通渠道;通过对新疆地区穿孔头骨出土墓葬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布及文化联系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头骨穿孔现象存在于天山南北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中,而墓葬情况表明非青壮年男性死者往往具有特别的身份。
头骨穿孔现象是具有一定地域性规律的文化现象,对穿孔的位置、方法、穿孔个体等方面的考察,对于探寻这一现象的目的与意义有着重要作用,但进一步的的结论,尚需未来更多的新材料补充证实。
考古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1.1.1 选题动机
选择该题目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首先,对于生态博物馆的认识,在世界博物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是博物馆学界 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出现的带有试验性质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新鲜事物。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和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同时也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和物馆学研究中的一种崭新的实践。其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生态博物馆理念传入我国以来,经过二十余年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事业渐渐走上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我国首批生态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当时被称作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被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严重偏离了当初的设计理念,并认为是“失败的案例”和“甜蜜的悲哀”,甚至是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一次深刻的文化殖民因而,探究生态博物馆的现实意义、探索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的成因,发展势态及其得失,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便成了本文的选题动机。
1.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具体目的有三:第一,梳理中国首批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过程,结合国情对生态博物馆的指导原则——《六枝原则》作进一步解读;第二,通过调查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和镇山生态博物馆,分析其建馆和运行期间的得与失,找出理论设计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差距、并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第三,根据得失分析,有的放矢地针对首批生态博物馆提出续建措施,使之得以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方法与架构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文献分析法为主,以田野调查和人类学调查为辅,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和访问,将理论研究与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利用资料搜集和调查访问法了解贵州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和现状。针对以上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与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有益于对生态博物馆的后续建设和理论研究。总之,本研究以博物馆学理论为基础,辅以其他学科观点展开论述,同时使用调查观察和访问法,力求达到严谨、客观的分析,希望对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切实的理论参考。
1.2.2 论文组织架构及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生态博物馆相关研究;第三章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第四章 对梭戛生态博物馆的调查研究;第五章 对镇山生态博物馆的调查研究;第六章 得失原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第七章 结论。本文具体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研究的动机与目的,并就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架构作了阐释。第二章“生态博物馆相关研究”,对生态博物馆产生的时代背景、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以及生态博物馆在中外各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与归纳。第三章“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对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我国的引入、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org提供文科论文,论文格式范文,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模板,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联系方式:QQ357500023,电话13795489978。我国首批生态博物馆的产生、主要指导原则《六枝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运用作了介绍与讨论。第四章“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实地调研”为作者对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背景、建设的过程和现状、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的实地调查与探讨。第五章“镇山生态博物馆调研”为作者对镇山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背景、建设的过程和现状、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的调查与探讨。第六章“得失原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首先是对成功因素的分析,指出政府、民族、时代及外来诸因素合力推动的良好效果,其次指出其对原生态破坏,剖析了原因,再次对首批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第七章“结论”,对本研究作了概括和总结,再次明确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及我们担负的责任。
2 生态博物馆及相关研究
2.1 生态博物馆的产生
生态博物馆作为专门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类型,其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于西方国家,有着西方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生态博物馆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社会文化因素是发端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新博物馆运动。我国著名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认为,生态博物馆的思想作为一种独立于传统博物馆之外的新思想,其产生来源主要受欧洲激进思想的驱动,该思想体现为现代生态科学发展的影响、现代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和博物馆学界对传统博物馆的批判三个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唤起了社会各界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当时博物馆学的迅速发展,凸显了传统博物馆模式的封闭性,其所产生的作用已日益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法国学者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 Henri Rivière)和雨果•戴瓦兰(Hugues de Varine)提出了“博物馆非中心化”的观点,强调博物馆应走向社会和民间,而不应当由政府统筹,沦为集权下的产物。因为“生态博物馆”这一新理念不仅迎合了西方社会当时的反中央集权潮流,同时也为环境保护主义者们提供了一个关注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新课题,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开来。
3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 22-25
3.1 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引入…………………… 22-23
3.1.1 时间主要理念人物……………………22-23
3.2 我国首批生态博物馆的产生…………………… 23
3.2.1 时间人物主要地点…………………… 23
3.3 六枝原则的产生与运用…………………… 23-24
3.4 小结……………………24-25
4 梭戛生态博物馆调查研究…………………… 25-35
4.1 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背景……………………25-27
4.2 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和现状…………………… 27-29
4.3 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成功经验…………………… 29-32
4.4 梭戛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教训……………………32-34
4.5 小结…………………… 34-35
5 镇山生态博物馆调查研究……………………35-41
5.1 镇山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的背景…………………… 35-36
5.2 镇山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过程和现状……………………36-37
5.3 镇山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成功经验…………………… 37-38
5.4 镇山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教训…………………… 38-40
5.5 小结……………………40-41
结论
在贵州民族地区建立起来的我国首批生态博物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时至今日,首批生态博物馆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当时的建馆模式莫不相关。以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模式建立的生态博物馆,在建成后从文化代管到文化自主,社区参与的核心理念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政府、专家和居民角色的错位、缺失或者不作为,导致首批生态博物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以广西民族地区为代表的第二代生态博物馆,建立了将民族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紧密结合的、专家研究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新模式,他们的成功为弥补贵州模式的不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结合这些经验笔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对旅游者而言,应当充分尊重被保护文化和民族传统。旅游者参观生态博物馆应与普通风景区的游览不同,它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猎奇,而是对另一种文明的造访。应该基于一种对文化的尊重、敬畏去体验,感知和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体味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才有可能进行不同文化之间坦诚的对话,促进文化的交流,从而达到社区和旅游者的双赢。对此,我们的管理方有必要在造访者进入生态博物馆之前予以说明。否则,在生态博物馆里他们是得不到什么收获的。
考古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节研究缘起
从20世纪初,营造学社开启我国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工作至今,我国文物保护意识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幵展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维修保护中材料、工艺的选择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使建筑的维修保护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时与保护的初衷完全背离。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故宫在大修中,特别在材料工艺的选择应用中极为慎重,深入勘察,史料查证,科技支撑,专家论证等是必经的程序。故宫大修百年不遇,亲历大修一线,本人对大修中材料、工艺的选择应用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维修中,材料与工艺是维修保护工作的基础,虽然《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等都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因素的考量、权衡、对比、选择等,这个过程远比指导原则复杂。深入理解指导原则是做好维修保护工程的一个方面,通过维修实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促进更好的维修的另一个方面。正如马炳坚先生在《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中指出:“古建筑保护维修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古建筑维修的实践,这是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所以笔者想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太和殿大修的经历,对大修中使用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梳理整理,并结合历史维修、重建情况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在古建筑维修中材料工艺选择的具体建议。
第二节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研究范围
本文以太和殿维修保护工程为例,主要有三方面考虑:1、太和殿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很高,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单体古建筑之一,能够代表我国古代的营造理念及技艺选择。2太和殿建筑维修历史可涵盖明、清时期,且脉络较清晰,有一定的文献记载。3、本世纪太和殿维修是自康熙时期重建后距今300多年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维修工程。太和殿维修工程实际动工始于2006年,在经历了武英殿维修(试点),午门维修、钦安殿维修、体仁阁维修等大修工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处于一个各方面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太和殿自始建至今的近600年中,经历了多次重建、维修,在多次的重建与维修中许多材料与工艺都发生了变化。木结构的用材制作,汉白玉的开采、制作,琉璃瓦的形状、大小、颜色等都存在变化。在众多变化的材料工艺中本文选择木结构、彩画、外墙墙面及金饰这四方面材料及其相关的工艺进行集中梳理、分析、对比。因为这四类材料是众多材料、工艺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各具代表。木结构用材及工艺是我国古建筑最具特色的建筑材料及工艺表现,是我国古建筑的灵魂;彩画用材及工艺是继承传统相对完整的一项;红墙墙面的用材及工艺有先天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至今仍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缝金与镀金是在选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工艺改变的代表。
二.相关概念
在本文中的使用1、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简称。主要是从时间上进行判断,一般意义上是指建造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以前的建筑。2、文物建筑:在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①中,把文物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别: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3)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故宫太和殿从时间维度判断,属于古建筑;从文物价值判断,属于文物建筑,所以,在本文中太和殿既是古建筑也同文物建筑。3、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可以定义为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工艺的一般解释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传统工艺即指世代相传,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及完整工艺流程,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
第一章太和殿的历史变化
第一节概述
太和殿俗称“金塞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核心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整体坐落在汉白玉三台上,东西宽64米,南北深37.21米?,面阔九间,东西夹室各一间,进深五间,殿高27.035米(台基下皮至正脊上皮),建筑面积2381.44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屋顶檐角仙人走兽多达十一件,内外檐均采用金龙和蜜彩画,为中国现存最大单体木构架建筑之一。全部建筑使用木材数量初步折算约5200立方米原木,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约合2.2立方米。②太和殿用金量最多,根据清康熙年间重建记载,总计使用红、黄飞金约1280块?,大青6吨,绿1.6吨,银朱1.8吨,桐油约33吨,白面约17吨。全部油饰彩画经费共用白银49000余两,一部分库存材料未计入。?2006年太和殿维修中仅重做外檐彩画一项用金,赤金102754张,库金?205098张,总计307852张,合308块。太和殿前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整座宫殿气势恢宏,是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和核心空间。明、清太和殿主要用于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也会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太和殿,“蛇立” 了 600年不衰的伟大建筑,无论从建筑的等级、形制还是工料的选用上,无不体现着皇权至上、唯我独尊的思想和气势。
第二节四次火灾与四次重建
太和殿在历史上曾遭遇过四次火灾,四次重建,其中三次发生在明朝,最后一次在清朝。第一次火灾发生在太和殿首次启用后不足四个月,即明永乐十九(1421)年四月。此次雷火将三大殿全部烧毁。时隔21年后,才于正统五年(1440)三月重建,工期一年半,至六年(1441)九月完成。第二次火灾发生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火从奉天殿起,延烧谨身、华盖、文武楼至午门外左右廊,最终导致三殿两楼十五门俱毁,损失十分惨重。当年即原址重建,工期四年,至四十一年(1562)九月完成。第三次火灾发生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六月,由归极门(今协和门)火灾延烧至三殿及周围廊,除午门及其以外地区没被毁,三殿两楼周围廊房殿门皆被毁,这时的紫禁城自午门内,直抵乾清宫,一片荒宪。由于诸多原因,时隔18年,才开始重建,工期断断续续历经十一年,万历四十三(1615)年闰八月始,天启二年(1622)正月暂停。天启五年(1625) 二月再度兴工,天启六年(1626)九月,皇极殿才成。第四次火灾发生在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由西膳房起,延烧后右门、中右门、西斜廊,寅时至正殿,复及东斜廊、中左门,至巳时火息。此次火灾主要涉及太和殿及其围廊,并没有延及其它,但仍时隔16年,才开始重建,工期两年半,康熙三十四(1695)年二月至三十六年(1697)七月。这四次重建所处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有别,诸多因素都对太和殿的重建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影响通过重建的太和殿的形制、结构、选材、工艺等各方面的变化得以体现,这种体现以嘉靖朝和康熙朝最为明显。
第三章太和殿维修保护中彩画材料......... 28
第一节明、清太和殿重建维修中彩画材料......... 28
一明、清太和殿彩画材料......... 28
二清太和殿彩画工艺......... 30
第二节20世纪50-80年代太和殿维修 .........32
第三节本世纪初维修太和殿彩画材料......... 32
第四节太和殿维修保护中彩画材料......... 35
一太和殿彩画用材变化分析......... 35
二太和殿彩画工艺变化分析......... 38
第四章太和殿维修保护中红墙墙面材料......... 39
第一节明、清时期太和殿红墙墙面材料......... 39
一明、清红墙墙面材料......... 39
二 明、清红墙墙面工艺......... 39
第二节木世纪初维修太和殿红墙墙面材......... 40
第三节太和殿红墙墙面材料与工艺的变化分析......... 41
第五章太和殿维修保护中鎏金与镀金工艺的选用......... 44
第一节明、清时期维修太和殿鎏金工艺的选用......... 44
一太和殿的鎏金构件......... 44
二鎏金历史简述.........44
三鎏金工艺原理及特点......... 45
四鎏金工艺流程......... 45
第二节本世纪初维修太和殿镀金工艺的选用......... 46
第三节太和殿维修保护中金饰工艺......... 48
结论
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原状保护等原则,具体到文物建筑的维修保护要求做到“修旧如旧”,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则要求早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维修保护方案。如太和殿,和众多文化遗产一样,本身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旧”是什么时候的“旧” ? “原状”、“原形制”、“原结构”是什么时候的“原” ?是明朝永乐时期、嘉靖时期,还是清朝的康熙时期?如前所述,己有600年历史的太和殿一直没有停止过重建、维修,但作为实用的皇宫的维修和作为文化遗产的“故宫”的维修,性质、目的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确定一个时间的分界线,即以推翻帝制,皇宫功能终结之时为节点,所说的“旧”与“原”,即在此之前的“旧”与“原”。事实上,作为皇宫时期的重建与维修,不是为了 “保护”,而是为了 “使用”,所以并不强调和坚持“原”与“旧”,这个历史时期建筑状态发生变化是最大的,不变的只是使用的功能。而作为“节点”之后文化遗产,维修的目的只是“保护”皇宫的“原状”,而且是皇宫终结时的存在原状,即康熙重建后太和殿的“形制”,并不是也不可能回到永乐时的“原状”。因此,在古建筑维修保护中确定原状、原形制、原结构的时间分界线是极为重要的。
文物建筑维修保护中材料工艺的选用要引入生态环保概念。文物建筑维修保护材料工艺的选用不仅要以保护古建筑为目标,还要与保护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达成新的平衡。传统彩画中大量使用矿物质颜料,自然界矿物质颜料资源十分有限,如石青、石绿本身产量很少,十分珍贵。选择人工合成的群青、巴黎绿替代石青、石绿可以减少对自然矿产的采掘,同时也能够达到建筑维修保护的目的。同样,如楠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树种,由于明、清长期采伐,该树种森林资源近于枯竭,该状况在清代已经显现,康熙时已用黄松代替楠木。在当今及未来的古建筑维修保护中,即便有可供选用的珍稀材料,也要以生态保护的理念,选用其他合适的材料代替。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对人和环境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或"原工艺”应当坚决禁用。特别是故宫这样一个面向公众的公共空间,每年接待千万以上的参观者,有毒有害的材料是不能被允许使用的。传统鎏金过程中,汞形成蒸气,弥漫在周围,有剧毒,对操作者身体及周边环境都有很大损害。用镀金工艺代替鎏金,则保证了操作者及周围环境的安全。而彩画中所用颜料很多都有毒性,如巴黎绿、藤黄、银朵等,对操作者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虽然目前还在使用,但一定要努力寻找和创选新的材料将其代替。
参考文献
[1]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W].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孟凡人.明代宫廷建筑史[M].紫禁城出版社,2010.
[4]于倬云.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M].紫禁城出版社,2002.
[5]李燮平.明代北京都城营建丛考[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6]章乃炜.清宫述闻[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
[7]康熙起居注[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中华书局(第一版):第二册.
[8]单士元.单士元集(第一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9]李侦.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0]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M].建筑材料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