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3
文章来源:www.dxlws.com
本文是一篇硕士论文,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转型的经济背景
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是由追求产品数量、质量保障型的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型现代农业转变,突出表现在生物质能源、生物种质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碳汇等方面。农业发展还面临粮食安全、农业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当今农业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引领着新一轮农业技术的变革[1],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依赖良种、化肥、农药等资源高消耗的传统农业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因此,未来的农业装备需要现代化,农业工程需要考虑生态化,农业技术装备需要智能化、傻瓜化,农业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环境安全化,最重要的是农业运行管理一定要实现现代化[2]。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取得大丰收,粮食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增加明显,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农业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但随着成本推动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及农村发展还面临一些新问题,如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业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特点,对现代农业功能区划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体要求,它对西部地区农业优化布局、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实现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现实意义[3]。
1.1.2 新时期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转型的优势和要求
随着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已经有能力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农产品。从农产品供给方面看,农产品已由数量型供给向质量型供给转变,由原料供给向加工品供给转变,由初级加工品向深加工品转变。从市场需求方面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和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人们的健康与环保意识增强,农产品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空前增长。所以,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原料供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西部地区拥有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农村就业。2010 年底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占人口总数的 27.04%,与 2000 年相比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 个百分点。目前,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要通过促进农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就业压力。从收入来看,农民收入中农牧渔业收入占纯收入比例总体稳定在 45%左右,高于全国42.41%的平均水平。农业依然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渠道,农业仍然在广大农村地区承担着主要的生存保障任务。所以,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为经济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人口的生存保障功能,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21 世纪,人类与自然开始走向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各国普遍关注环境与发展,时代的主旋律是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更显著。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极端脆弱,人地关系矛盾突出,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植被日渐稀少,森林草原退化面积加大,生物的多样性加速减少;水资源短缺恶化严重;生态屏障严重缺乏,沙尘暴频发等。比如土地荒漠化,根据《国际荒漠化公约》有关指标的规定,我国可能发生荒模化的地理范围,包括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总面积达 331.7 万 km2,其大部分位于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受到其脆弱的自然生态状况长期阻碍,而且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区域发展,而且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带来严重困难,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位于我国江河源区及其上游地区,又是西北季风的发源地或上风口,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来说有着极大的跨区域性影响。
2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现状概述
西部地区由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其中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西南地区包括西藏、重庆、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总的来说,西北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日照时间长,境内多沙漠、戈壁;西南地区雨量充沛、日照时间短,境内多山,交通不便[8]。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贵金属、有色金属、天然气、煤炭、石油、盐湖资源,以及土地、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的储量和可开采量均居全国前列,有些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西南地区多高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同时植物种类、森林面积、动物种类在全国也占有首要位置,花卉、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全国第一,水能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具有我国其他地区根本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开发前景广阔的旅游资源[9]。总体上西部地区大致可以分为西北干旱区(亦可称为蒙新高原区)、青藏高原区(或称青藏高寒区)和华南湿润区三大区域。西北干旱区包括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和陕北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30%,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冬春季多强风,向东是半干旱草原地区,往西逐渐过度为荒漠和半荒漠,我国几大沙漠,如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腾格里沙漠等,都分布在此区。青藏高原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主要包括,青海、西藏及四川西部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 25%,海拔平均在 4500 米以上,风力强、气温低、空气稀薄,植被以高寒类型为主,现代冰川作用广泛,长江、黄河发源于此,为我国最重要的固体淡水资源库。华南湿润区属于亚热带区域,主要包括,云南、贵州、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包括重庆)、广西区域,气候湿热,年降雨量 800 毫米以上,北部的自然植被为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往南逐渐过度到典型的常绿阔叶林[10]。西部地区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复杂多样的地形地势,交错分布的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干旱荒漠和戈壁沙滩十分广袤,各地气候差异大,土壤类型繁多,为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9]。
3 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主导功能定位 .... 12
3.1 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产品功能区 ...... 12
3.2 云贵高原功能区 .... 14
3.3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牧产品功能区 ........ 16
3.4 汾渭平原农产品供给功能区 ........ 17
3.5 河套灌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 ........ 18
3.6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 19
3.7“关中-天水”功能区 ....... 20
3.8“成都-重庆”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区 ......... 22
3.9 甘新生态保护和多样性农牧功能区 ........ 23
4 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拓展战略 ...... 25
4.1 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产品功能拓展战略 ...... 25
4.2 云贵高原现代农业主导功能拓展战略 .... 28
4.3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特色农牧产品功能区拓展战略 .... 31
4.4 汾渭平原农产品供给功能区拓展战略 .... 32
4.5 河套灌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拓展战略 .... 34
4.6 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拓展战略 ........ 35
4.7“关中-天水”功能区拓展战略 ......... 36
4.8“成都-重庆”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区拓展战略 ..... 38
4.9 甘新生态保护和多样性农牧功能区拓展战略 .... 39
结论
西部农产品供给品种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粮食供给基本稳定,粮食自给丰年有余,果品、畜产品等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增长势头强劲。农业所提供的就业空间大,吸纳的就业人数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从全国范围来看,西部地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省份,农业生态调节功能的发挥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作为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西部具有突出的农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之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推进及乡村旅游开拓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农业的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具有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全面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确定功能拓展方向,完善区域政策,站在力求寻找破解西部“三农”问题对策的高度,围绕全区农产品商品性生产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用土地占用、农业景观、生态功能和功能持续性等方面的内容,认真调研、分析区域资源禀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要素的地区差异与组合特征,科学研究并提出现代农业主导功能拓展占率,以及促进农业区域主导功能实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功能的拓展战略进行探析,是西部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区域生物物种丰富、土地资源广阔、环境污染较轻、农村劳动力价廉而丰富、高原地形复杂等优势,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农业功能和农民需求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龙昌,史俊通,路阳明等.试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及其开发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5):21-23.
[2]曹菊枝.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4):31-33.
[3]崔耘.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14.
[4]谷树忠等.农业资源与区划领域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
[5]严火其,沈贵银.农业功能新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2-76.
[6]王岳平.十六大以来我国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的进展和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7(65):34-36.
[7]牛艳红.西部地区农业收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6):15-16.
[8]尚爱军.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8(4):56-59.
[9]王龙昌,史俊通,路阳明等.试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及其开发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 (1):19-21.
[10]清华大学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西部生态现状与因应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2009(5):45-48.
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绪论
一、 选题依据及理论意义
笔者本科阶段所学为生物工程专业,为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硕士研究生三年又学习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在自身学习和老师教导下理论思维水平有所提升、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返回去看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发觉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哲学,特别是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作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比较少。当然,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的专家、学者倒比比皆是,并且已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贡献。他们有的是在某一项技术领域取得巨大突破,有的是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作出贡献,有的是在相关政策体制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技术专家往往忽略了其研发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又缺乏对有关科学技术和市场的认识。特别是在我国,绝大多数市民以及广大农村和农民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匮乏。于是,选择以“我国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有人把21世纪称为生物技术的时代,毫无疑问,生物技术在医疗卫生、农业环保、食品保健、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及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以及工业的产量与质量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国计民生的角度来说,现代生物技术旳发展对于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影响和改变着新经济面貌,“生物经济”日趋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一切中,农业生物技术又是其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农业生物技术可培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农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鱼类等新品种;利用生物固氮,减少化肥使用量;研发生物农药,生产绿色食品等。所以,选择“我国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作为研究主题一方面作为现时代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另一方面也为相关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产业转化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再者,也为我国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恰当合理地应用提供一些积极有益的措施和对策。还有,本文提出加强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是否可行’’的研究,也使人文关怀和科学发展相得益彰,为构建具有科学精神的文化和具有文化内涵的科学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 文献综述
有关现代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者颇多。比如,赵福宽主编的《现代生物技术与都市农业》(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各分支与都市农业的关系,但是仅涉及到种植业,很少提及养殖业,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研究得不够深入、不够全面。而李丽立、杨坤明主编的《现代生物技术与畜牧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 一书一方面由于其重在说明论述现代生物技术与畜牧业的关系而没提及现代生物技术与种植业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事隔十来年其许多数据资料也早已过时。某些报告和手册中提供的一些数据和资料对于本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说,中国科学院编著的《2009高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编的《国际转基因生物实用安全检测及其标准化》(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0)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编著的《2009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另外,还有李俊等主编的《农业微生物研究与产业化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和张树珍主编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12)等书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各分支的研究状况及产业化进展。在论文方面有许曼琳等发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曹军平发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3))和潘月红等发表的《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前景》(生物技术通报,2011,6)等,这些文章要么不能及时跟踪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要么对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得不够具体、深入,并未一一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另外,生物技术各分支的科研工作者则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各阶段的可靠研究成果。有关国外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状况的研究也比比皆是,比如说,马桂莲等发表的《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及我国发展展望》(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19))、程艳敏等发表的《世界生物经济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科学与管理,2007.1)、李争等发表的《国外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农业展望,2007.9)、王勇发表的《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08.8)、韩艳旗等发表的《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市场结构特点、成因及其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9.10)、刘旭霞等发表的《美日欧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知识产权,2011.1)以及郑晓奋发表的《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3))。这些资料的充分收集和归纳整理也为笔者写作本文提供了详实的论据和全面思考、深入分析的余地。
第一章生物技术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1.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什么是生物技术
如赵福宽在《现代生物技术与都市农业》一书中所说“现代生物技术是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中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它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生物学、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几乎生物科学所有的次级学科,又结合了化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尖端基础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由此可见,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集多项顶尖技术与工程原理、信息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农业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到底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呢?有资料表明,生物技术应用在农(牧)业领域,可以达到提高农(牧)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简化生产过程、协调农(牧)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的目的,农业生物技术有可能成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物技术所带来的直接产值,在2005年可达60亿美元,2010年将超过200亿美元。许曼琳等学者在《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一文中说“农业生物技术是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整个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技术中应用最广、最直接、最具现实意义的领域,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作用。”"由此可见,现代生物技术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它更是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的主要解决手段之一。下面笔者主要从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三方面來看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因为这三项意义在农业生物技术给现代社会和人类带来的重大意义中是基础性的和决定性的。
第三章我国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29
3.1体制与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29
3.1.1学研产脱轨....... 29
3.1.2相关法规很不完善....... 30
3.2人才培养与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3.2.1人才紧缺....... 31
3.2.2资金投入不足....... 31
3.3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32
3.4生物技术应用所导致的一些问题....... 33
3.4.1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33
3.4.2对食物安全的影响....... 34
3.4.3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34
第四章改进我国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37
4.1完善相关体制与法规 .......37
4.1.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制....... 37
4.1.2改进完善相关法规.......38
4.2加大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 39
4.2.1加大人才的培养....... 39
4.2.2加大资金的投入....... 39
4.3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 40
4.3.1加强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 40
4.3.2注重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40
4.3.3重视生物技术领域某些重大前沿技术....... 41
4.4采取措施避免应用生物技术所导致....... 42
结论
针对转基因食品对我们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潜在的和隐性的,我国应建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体系。为此,我们“要确立科学客观的评价原则,既不能以偏概全,夸大威胁,也不能漠然视之,回避转基因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应投专款、定专人,将安全性问题设立为一项重要课题。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着手,实事求是地个案评估,作出科学的评价,尽快制订和完善国家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使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落到实处,使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买得放心、用得安心。一方面,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应用生物技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加强转基因生物的进出口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扩大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意识。相关部门及有关科技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向农户和消费者宣传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基础知识、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并向他们推荐符合标准的生物技术产品。使农户对农业生物技术有更好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使消费者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使用和食用更加放心。绝大多数农户和消费者对现代科学技术,也包括农业生物技术的认识是极端的,他们要么盲目崇拜,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利用科学技术生产的产品不容置疑;要么一概反对,认为科学技术及其利用科学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都是不符合“自然”的,从而加以抵制。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及有关科技人员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对农户和消费者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宣传、推广科技信息和技术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福宽主编:《现代生物技术与都市农业》,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2]中国科学院编著:《2009高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李丽立,杨坤明主编:《现代生物技术与畜牧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
[4]吕虎主编:《现代生物技术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编:《国际转基因生物实用安全检测及其标准化》,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0
[6]李俊等主编:《农业微生物研究与产业化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编著:《2009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张树珍主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9]孙文等:《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稻基因定位上的应用》,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 30 (1 )
[10]许曼琳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安徽农学通报,2010.16 (7)
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农业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农产品出口多元化市场战略
最早提出农业“走出去”战略是在 200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之后国家对农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开始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及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等。这为农业走出去的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国内在农业技术、科研人才、资金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经济实力、参与国际合作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现阶段,国内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阻挡,外贸出口形势起伏波动较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元化目标市场策略,可以规避外贸出口风险、逐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多元化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继续保持韩国、日本、俄罗斯等这些长期以来建立的伙伴国市场;其次,积极开拓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样的新兴市场;同时,在现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巴西、阿根廷、秘鲁等这样的国家渗透。从而形成一种辐射世界各区域的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乌兹别克斯坦于 2001 年 6 月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随后,六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展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有效合作;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在 2012 年 6 月举行的北京上合峰会当中,《上海合作组织中期发展战略规划》的签署对指导组织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成员国行动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上合组织首次制定发展战略[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界、政府机构和国际经济组织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当中就包括双边及区域农业经贸关系,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美国学者Castle对中日韩三国农业合作关系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得出中国与日韩在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农业科教等领域的合作在渐渐增强。日韩两国作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国间的农业经贸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主要表现在中国出口的农产品速度快速增长,同时和日韩两国的贸易摩擦也在逐渐升温[6]。之后诸如世界银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这样的机构也慢慢投入到区域经济与农产品贸易两者关系的研究中;借助于北美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平台,一些研究机构也开始探讨美加墨三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问题,同时取得不少成就。Junichi Goto 对世界各国农产品贸易特点进行分析时,得出在所有产品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遭遇的贸易保护水平较高,同时,不同种类的产品差别也较大[7]。DiaoXinshen 通过利用南方共同市场和欧洲联盟这些国家的贸易数据,对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得出彼此接壤的国家间若采取有利的对外贸易政策将会提高农产品贸易额[8]。Dragan Miljkovi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和加拿大双边自贸区的构建只对一国产生影响,即加拿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而不会对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很大影响[9]。Blain M.vanMelle 把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放在区域贸易协定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效应小于加拿大和美国;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速度受到加拿大国内采取的非关税措施的严重制约[10]。Richard Barichello 等对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在开展对外贸易时遭遇的农产品贸易摩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得出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会受到两国在世界农业谈判中利益问题的影响[11]。
第 2 章 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概况
2.1 乌国内农业资源
土地面积为 4254 万公顷,农业用地面积约为 2700 万公顷,其中灌溉用地面积为428 万公顷。从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看出,在 2001-2009 年间,乌的耕地面积在减少,相应地,人均耕地面积也是减少的,而谷物耕地面积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总体上是增加的;永久性作物用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从 2001 年开始逐渐下降,在 2008 年达最低值75.22%,但是在 2009 年又恢复到原始值;农业用地所占比例总体呈现递减趋势。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已批准了有关土壤改良、灌溉设施改建及建设、水电站建设等的25个优先项目,拟引资总金额达22亿美元。其中13个灌溉项目拟引资5.7亿美元,2个水库建设项目拟引资1.15亿美元,35个水泵站的改建项目拟引资1.31亿美元,土壤改良项目拟引资 4.7 亿美元,干线水管道恢复项目拟引资 1 亿美元,7 个小水电站建设项目拟引资 1.43 亿美元[30]。这些农业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政府。其中,亚洲开发银行向乌提供5亿美元贷款用于发展农村地区人口的居住条件,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也积极支持乌农村发展,包括支持创收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支持、应对环境条件恶化等三个方面。截止到2012年低,乌兹别克斯坦常驻人口总计2987.4万,比年初时增长了1.1%。其中农村人口总计 1460.52 万,占总人口的 48.9%。乌兹别克斯坦劳动力资源比较充沛,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 27.7%,中等专业教育的占30.8%。国内薪资水平较低,2010 年乌平均工资约合 370 美元/月。因此,对外籍劳务的吸引力不大。
第 3 章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28
3.1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进出口总量分析.........28
3.2 乌兹别克斯坦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情况.......28
3.3 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情况.......32
3.4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额.......34
3.5 中乌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35
第 4 章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39
4.1 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竞性分析.........39
4.2 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43
第 5 章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经济合作...47
5.1 中乌农业经济合作的领域.......47
5.2 中乌农业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52
5.3 影响中乌农业经济合作的因素.........55
结论
扩大农业对外合作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作。本文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中乌农产品贸易现状、农业经济合作现状及农业经贸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乌国内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比较短缺,劳动力资源充裕,农用机械进口较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中的小麦、稻谷、马铃薯、番茄、哈密瓜、葡萄、籽棉等作物产量居多,畜牧业以生产毛、肉为主。乌国内的消费以牛、羊、马肉和乳制品为主,对茶、油脂产品也有需求,但茶叶的消费完全依赖进口。乌以出口小麦、番茄、葡萄、棉花、烟草等产品为主,而主要进口蔗糖、葵花油、茶叶、人造黄油等。
其次,在中乌农产品贸易方面,两国的贸易额在不断扩大。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乌兹别克斯坦从中国主要进口咖啡类、动植物原料、其他类和杂项食品,出口中国的主要农产品是纺织纤维和动植物原料,即两国在动植物原料上存在产业内贸易,在咖啡类、杂项食品和纺织纤维等产品上存在产业间贸易。通过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得出两国在世界市场上均具竞争性的农产品有果蔬类、动植物原料和烟草,而乌国的纺织纤维始终具有非常强的比较优势,中国的水产类也始终具有比较优势;在谷物类、糖类、咖啡类、肉类、水产类、杂项食品和纺织纤维这几类农产品上两国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
第三,在农业经济合作方面,两国在投资、科技等领域均存在一定合作,具体来说,两国在投资方面开展的合作多数和纺织产品有关,而科技领域开展的合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种植业方面诸如蔬菜、棉花等方面两国均有合作,在畜牧业领域的合作主要在动物饲养、牧草选育、草场改良等方面,在农业生产技术诸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农业综合技术等方面也有合作,此外,在农业机械技术领域也有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豫新,朱新鑫.农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45-47.
[2] 李靖宇,赵伟.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贸合作的地理学论证[J].世界地理研究,2007(1):23-26
[3] 杨斌.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34-40.
[4] 凌激.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2010,(6):44-49.
[5] 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及互补性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0(9):24-26.
[6] 乔雯.中国与日韩两国的农业经贸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J],2011(12):45-50.
[7] Junichi Goto.Trade Potential of China and India:Threat or Opportunity ,A preliminarydraft.2006(5):16-19.
[8] Diao Xinshen. The prospects for Chinese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J].The China-Eurasia ForumQuarterly,2005(8):30-34.
[9] Dragan Miljkovic. WTO Negotiation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Trade Issues in Japan,The WorldEconomy,Vol.29,No.6,pp.530-555.
[10] Blain M.van Melle.“Canadian Exports of Livestock and Meat to the United States”,Canadian Journal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52:53-60.
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1引言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的幵发和利用对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就处于产业弱势的农业而言,其生产主体和地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获取一手的农业科技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改革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建设。目前,在基层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了 “乡乡能上网”,“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网综合覆盖率接近100%。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我国己经具备了大规模的农业网站、农业数据库和信息釆集系统等。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精准农业、物联网和3G等技术在部分地区得到了应用。在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和接收方方面,企业、政府和高校等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也有了一定的合作,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农场主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随着服务体系的发展,目前,整个农业服务体系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信息资源丰富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熟化的发展势态。但是由于我国尚没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标准,如此,随着体系的扩充,子系统和内部要素的数量和类型日益增加,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的内部要素之间逐渐变得分散、复杂,导致农业科技信息不能得以高效的传递到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是阻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和分析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针对现存的问题,构建和分析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模型,提出优化协同体系的对策或建议,旨在为相关部门研究和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此同时,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也可以提升自身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水平等。在农业发展滞缓、科技发展迅速和党中央对现代农业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指出当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深度吻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界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总结国内外关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然)其体探讨和分析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找出问题,分析原闲,在此趟础上提出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体系,并对体系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协同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和平衡发展提供-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拟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系统科学等研究方法,综合吸收各个方面关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资料,从而全面把握研究现状,最终结合体系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体系模型,阐述优化体系模型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1.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根据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建立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文章对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运行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
2. 1. 1农村信息服务的概念
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和韩国等国家己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19]。美国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组织机构,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发展的政策法规。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发挥了民间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作用,并重视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法国建立了多元化、全方位信息服务体系。具备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主体,如国家农业部、农业商会、各级和各类农业科研中心、教学单位、各种农业行业组织、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民间信息媒体、农产品合作社和互助社等。在欧盟,除了欧盟官方提供信息服务以外,农业协会(包括行业组织、农业商会)、期货市场和保险机构也提供了一定范围的信息服务,而且是欧盟防范农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就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的国家而言,韩国也采収了农业信息化的“追赶型”模式,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效性,目前,已经建立了多样化的农业信息系统,具备发达的农业电子商务商场,利用多媒体远程咨询系统培训农民.
3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13
3.1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简介............ 13
3. 1. 1基于“农技110”平台的服务体系............ 13
3.1.2基于“12316”平台的服务体系............ 15
3. 1.3蕋于“星火科技12396”平台的服务体系............ 16
3. 1. 4基于三种体系的创新体系............ 17
3.2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19
3.3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3
4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模型............ 28
4.1协同理论............ 28
4.2协同ASTISS模型分析............ 29
4. 2. 1子系统和要素的划分............ 29
4. 2. 2序参量的功能与任务 ............30
4.2.3序参暈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政策支持............ 30
4. 3协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势功能............ 33
5优化协同体系的相关建议............ 35
结论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蕋于协同理论的农业科技倍息服务体系逑设思想,姐议相关政府部门(农业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农业委员会等)作为序参贵,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为其他主体和客体提供政策、气象和市场等倍息;一方面对体系进行刺激、引导和保障,动态地调整和完善构成体系的子系统和要素,以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基础性建设,协调性、标准化和实用性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着协同的方向发展。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暨群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137-139.
[2]张灿明.湖南省农村信息服务创新与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郑火国,胡海燕.论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及其在三农中的作用[J],农业阁书情报学,2005, 17 (2) :137-140.
[4]郭作玉.屮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王君君.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 (12) :3132-3133.
[6]严蔭.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知识服务比较.广东农业科学[J]. 2008,(11) : 136-137.
[7]胡昌平,黄晓梅,贾君枝.信息服务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3:04-05.
[8]李应博.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9]薛亮,方瑜.农业信息化[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
[10]何志勇.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N].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06) :35-37.
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文献综述
一、有关“三化同步推进”方面的研究
(一)“三化同步推进”的现实条件分析
刘建铭(2004)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呈现出阶段性、曲折性和非均衡性,除工业化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自我循环演进又良性互动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其中工业化是主导。王玲梯(2007)认为,中国国情决定未来的现代化、城市化,必须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为市场,以真正富裕起来了的农民为主力军。因此,如何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面临的课题。而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发展农业的思路。陈锡文(2011)认为,正在继续加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贺叶玺(2011)从产业发展、市场规模、劳动分工与人的需求四个维度,阐述现代化进程中“三化”共生的客观规律,可以进而论证“三化同步”推进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三化同步推进”的内在机理分析
吴晶等(2006)在分析了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剖析了三者互动发展的机理,建立了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模式。孙政才(2009)提出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支撑工业化,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夏春萍(2010)认为,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又对带动工业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协助、推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关系。董栓成(2011)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程度(协调效度、发展效度和综合效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河南省已经迈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代,但中原农区长期运行的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三化”协调发展是不相称的。蔡键(2011)基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采用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和误差模型分析等方法重新梳理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长期角度还是从短期角度,工业化将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推力作用,而城镇化则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拉力作用。王贝(2011)对我国1995年至2009年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动态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
(三)“三化同步推进”的障碍难题分析
柯福艳(2011)认为我国当前在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建设发展,国民收入分配,财政税务体制,干部政绩考核等六大方面存在的偏差,是造成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和城镇化的深层次原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三化”的同步发展。杨沛英(2011)认为三化同步推进中要重点解决五大结构性难题工业化城镇化不断侵袭耕地和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而要保护耕地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带来农业劳动力整体富裕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城市居民不愿接受食品涨价的矛盾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不变和市场配置农业资源要素的矛盾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造成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路万忠(2010)认为,在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完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改进,这为今后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R渐扩大、农村发展投入比重不足等制约着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农业的统筹发展。
第1章绪论
1.1研究问题及研究背景
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内农业与国际农业形成直接竞争的格局,我国农业将面临着世界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2006年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从原来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协调发展阶段,同时2007年“现代农业建设”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农业现代化轨道,农业现代化问题日益突出。
1.1.1研究问题
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而农业现代化仍处于成长阶段。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下,“三农问题”突出等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如何在“三化同步推进”的大趋势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一大挑战。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担负着中央赋予的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使命。同时,重庆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特点,是中国国情的缩影,以重庆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在“三化向步推进”的基础上发展重庆现代农业,促使工农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3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 21
3. 1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21
3. 2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举........... 23
3. 3工业反哺农业与城市支持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24
3. 4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26
第4章重庆市农业发展与三化同步推进的现状........... 29
4. 1重庆市农业的发展现状........... 29
4. 2重庆市三化同步推进的定量分析........... 32
4. 3三化同步推进的机理分析........... 35
第5章重庆市三化同步推进的实证分析........... 39
5.1变量选择 ...........39
5. 2数据来源 ...........39
5. 3实证分析........... 40
5. 4结论........... 44
结论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下,“三农问题”突出等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面对诸多问题,基于“三化同步推进”的视角来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三化同步推进”视角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再对重庆工农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促进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具体结论可归纳为: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表明: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都立足于本国国情,尊重国情,植根于本国的现实条件。如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明确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我国农业现代化要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三化同步推进”历程表明:“三化同步推进”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是整体的一部分,为实现“三化同步推进”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从而实现“三化同步推进”的整体功能效益,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反馈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各部分的发展,无论从历史进程出发,还是从现实条件出发,重庆市的农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没有脱离发展缓慢曲折的范畴,并且重庆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同时在农业现代化历程中,要扭转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思维惯性,确立在“三化同步推进”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观念。通过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工农之间与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发展极不协调,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并没有形成“三化同步推进”的良性互动循环。因此,在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现实背景,统筹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的历史任务下,应基于“三化同步推进”的视角发展重庆现代农业。
参考文献
[1]MaX.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Armonk [M].N Y: M.E. Sharpejnc;1994.
[2]Paul N. Balchin,David Isaac,Jean Chen.Urban Economics: a GlobalPerspective[M].London:Macmillan,2000.
[3 ]John R. Harris and Michael P. Todaro; 1970/'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60, No. 1, 126?142
[4 ]W.M.Corden,J.P.Neary, Booming Sector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in a Small Economy,The Economic Journal, vol.92,1982,825-848.
[5]J. D. Sachs, A. M. Warner, 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5389,1995,Cambridge, MA: NBER
[6]J.D.Sachs,A.M.Warner,Sources of Slow Growth in African Economics, Journal ofAfrican Economies,vol.6, no.3,1997, 335-380
[7]Krugman/P./l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99 (3) ,1991,483-499
.[8]G.S.Goldstein and T.J.Gronberg,Economies of Scope and Economies of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84, 16.
[9]Reeitsu Kojima.Introduction: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in DevelopingCountries) [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96 (4).
[10]Yasusada'Murata-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 (6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