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研究背景”
”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IT(hiformation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随之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产业-IT产业,它包括计算机、软件、通讯、微电子、视频网络等相关领域。IT产业目前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工程师所形成的智力资本是IT产业的核心资本,软件工程师是指应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开发、测试、实施和维护角色的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往往代表了整个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他们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典型的新兴知识型职业群体代表。IT产业发展速度快,产品技术更新快,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师具有快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活跃的思维等。” ”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软件工程师日益地感受到工作节奏的加快,工作要求的提高等所带来的工作压力的加大。如果他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与缓解,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工作倦怠被视为现代生活的疾病,并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通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员工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另一项对北京市447名幼儿教师的调查显示,59.5%的人己“有较明显倦怠倾向”。2004年12月6日,中国青年报公布了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的人中(4000人),大约70%的人存在着工作倦怠现象。” ” ....................” ” ” ” 1.2研究意义”
” 对企业来说,掌握着核心技术的软件工程师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软件工程师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是企业发展和成功的关键。” ” 因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对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我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倦怠影响因素模型,探讨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l)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根据,它分别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选聘、人岗匹配、员工培养以及员工的激励与保留等各个模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及有效的管理方法。(2)从个人角度来讲,通过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员工确定自己是否有工作倦怠的情况,分析引起工作倦怠的原因,从自身出发积极进行调整,预防和缓解工作倦怠的发生来促进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 首先对工作倦怠研究的兴起、工作倦怠概念的界定及其主要内容、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其干预等与工作倦怠相关的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 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编制出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将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由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出我国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关系结构。” ” 根据文献回顾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同时验证工作要求及工作资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再次,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相关分析,从微观上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最后,分析我国软件工程师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的差异性。” ” .......................”
” 第2章文献综述”
” 2.1工作倦怠研究的兴起”
”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H.Freudenberger提出了倦怠的观念,开创了此方面的研究。最初的研究对象涉及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警察等职业领域。这些研究成果最初主要发表于报纸、期刊和杂志上,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反映工作倦怠已经成为当时真正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这个阶段,大量的研讨实践、培训材料及干预方法纷纷涌现。由于学者最初对工作倦怠的研究更注重实效性而并不是学术性,因此这个时候工作倦怠的含义过于宽泛,与其他概念有混淆的现象。同时,这个时候的工作倦怠研究应用描述的方法较多,实证较少,主要靠观察进行研究,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初,工作倦怠的研究进入实证研究阶段。主要采用问卷等手段对大量的被调查者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工作倦怠的测量量表被开发使用。其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Maslach&Jackson(1986)提出的马氏工作倦怠调查量表(TheMaslachBumoutInventory,MBI),许多关于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迅速涌现。这个阶段的研究特点主要是:第一,研究地域方面,工作倦怠的研究不仅在美国国内掀起热潮,也拓展到英国,甚至整个欧洲,亚洲。第二,掀起实证研究的高潮,广泛应用MBI问卷进行研究。” ” 第三,研究行业方面,大多数的研究仍然局限于服务行业,较少涉及其他行业。在心eibei&E~~(1990)所统计的2496篇文献中,43%属于健康和社会领域,犯%属于教育领域,9%属于行政和管理领域,4%为法律执行者和警察群体,其他群体(如学生、牧师等)仅占12%。第四,研究关注重点进行转移,不仅限于个人因素,而且开始关注工作倦怠的组织和工作因素。” ” ..................” ” ” ” 2.2工作倦怠的概念描述及测量”
” 在H.Freudellberger提出“工作倦怠”这个概念之后,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接受和采用这个概念,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工作倦怠内涵的不同理解。根据现有文献可以收集到的包括:” ” (1)cchemiss在1980年提出,工作倦怠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工作倦怠是指个体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 (2)Kalker在1984年提出,工作倦怠是生理上、情绪上憔悴而呈现精疲力竭的并发症候,包括消极的自我概念、负向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作对象的冷漠。” ” (3)P.LBrill在1984年提出,工作倦怠是在没有精神病理学原因的前提下,个体的一种由期望所调节的、与工作相关的、烦躁不安的、机能失调的状态。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相同的工作情境中,个体曾经具有过良好的工作绩效和较高的情感水平;二是在没有外来帮助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个体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4)徐木兰在1984年提出,工作倦怠是一个人由于过分追求不实际的工作目标之后,身心完全精疲力竭而无法或不愿重新尝试工作的感觉。” ” (5)Masfach和S.EJaekson在1986年提出,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工作怠慢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 (6)D.Etzion在1987年提出,工作倦怠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毫无警报,在个体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发展,一旦达到某个特殊的临界点,个体突然感觉到耗竭,并且不能把这种破坏性的体验与任何特殊的应激事件联系起来。” ” (7)PineS和Aronson在1988年提出,工作倦怠是由于个体长期处在对其情绪资源过度要求的情境之下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情绪和精神衰竭的状态。” ” ........................”
” 第3章我国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问卷设计................19” ” 3.1问卷设计基础...................................................................19” ” 3.1.1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19” ” 3.1.2问卷设计的实践基础....................................................20” ” 3.2问卷的形成.......................................................................20” ” 3.3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21” ” 3.3.1调查对象.......................................................................21” ” 3.3.2量表信度分析................................................................22” ” 3.3.3量表效度分析.................................................................22” ” 第4章我国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29” ” 4.1我国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关系结构....................29” ” 4.2研究假设............................................................................30” ” 4.3验证性因子分析................................................................31” ” 4.3.1拟合指数的选取.............................................................31” ” 4.3.2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拟合与结构分析.....................32” ” 4.4工作倦怠影响因素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33” ” 4.4.1工作要求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33” ” 4.4.2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35” ” 4.5我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倦怠各要素在人口统计学...........38” ” 4.5.1性别差异....................................................................38” ” 4.5.2学历差异....................................................................38” ” 4.5.3工作年限差异.............................................................39” ” 4.5.4婚姻状况差异............................................................40” ” 4.6假设检验汇总..................................................................41” ” ..........................”
” 第5章研究成果在东软集团的应用”
” 5.1东软集团简介”
” 5.1.1东软集团自然状况” ” 针对东软集团的软件工程师进行调查,共回收东软集团有效问卷109份,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5.1,因为本研究采用5点计分,中数为3,而从各个维度的分数来看,东软集团软件工程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但不是很严重,其工作倦怠问题主要表现为成就感低下,其次为情感耗竭。根据上一章相关分析的结果,与成就感低下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发展、学习机会、福利待遇、绩效反馈和角色冲突。因此,需要重点关注以上影响因素。根据工作倦怠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值可以看出,均值大于3分的分别为职业发展、团队合作、学习机会和组织支持。” ” 东软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第一家通过CMMS、CMMI(Vl.2)MLS、PCMM认证的软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和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及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东软致力于成为最受社会、客户、投资者和员工尊敬的公司,并通过过程与方法的不断改进,领导力与员工竞争力的发展,持续和开放的创新,使公司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
” 5.1.2东软集团的人才理念” ” 东软集团努力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使企业成为优秀人刁`荟萃之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 ” ” ” 结论”
” 6.1 总结
本文以北京、沈阳、青岛、深圳、长春和大连的相对具有代表性的软件工程师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发放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等多种渠道,收集调查问卷项目,编制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我国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并分析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具体结论如下:” ” (l)工作要求对工作倦怠具有正向影响,工作资源对工作倦怠具有负向影响,并且工作资源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大于工作要求。” ” (2)影响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要求和资源两方面。其中工作要求包括:工作一一家庭冲突、角色冲突、工作过载、技术变化性;工作资源包括:职业发展、团队合作、组织公平、福利待遇、组织支持、绩效反馈、学习机会。” ” (3)通过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我国软件工程师中女性比男性在成就感低下方面严重。3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我国软件工程师在成就感低下方面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我国软件工程师。本科学历的被试者在情感耗竭方面高于其他学历的被试者。情感耗竭在婚姻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未婚员工的得分高于已婚员工。”
” 6.2研究展望” ” 工作倦怠的研究目前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在这个领域中,每个应用者和研究者都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研究,所采用的术语、方法和研究结果难以统一。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我国软件工程师工作倦怠问题进行探索,但是鉴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研究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 ” ”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