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架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0 10:58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工程是造物的实践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工程主体之一的工程师就是“造物主”。那么工程师又是怎么造物的呢?依据什么驾驳资源,来造物呢?笔者认为 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才是支撑工程师从事工程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工程师的内在本质。因此,工程师知识结构是工程哲学的一个范畴。同时,从工程师专业发展的角度 看,工程师专业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乃是工程师自身知识的发展。
随着工程的发展与工程哲学的兴起,近年来工程师备受关注,早在2002年陈昌曙 先生就在《重视工程、工程技术与工程家》中指出重视工程家,这里的工程家的广义解释就是工程师⑴。同时,有学者研究工程师的起源与发展,有学者研究工程师 职业群体,有学者研究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等,但对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哲学追问与本体阐释却很少。
鉴于此,本文将工程师知识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不同时代背景下工程活动与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的关系基础上,探究当代社会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建构途径,应该是工程哲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2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本 文以工程师知识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程、工程师、知识、知识结构的历史梳理,给出了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定义,探寻了工程师知识结构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通过逻辑推理和历史考察,得出后工业时代工程师知识结构应该是“集成型”的结论,并分析了 “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建构机理,因此笔者希望本研究能成为工程哲学领域的一次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

1.2文献综述

目 前,对工程师知识结构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但是随着工程哲学的兴起,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周边问题,比如工程知识、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与素质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 学者的兴趣,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有些学者针对某一种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与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做了一定的研究,这也正是本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

1.2.1国内外关于工程与工程师的研究

(1)工程的内涵

米切姆根据亚里士多德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把工程定义为与人工物相关的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过程…制造。殷瑞枉院士认为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程是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看做工程,包括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如:211工程、“五个一”工程、希望工程等。狭 义的工程是指与生产、建设活动密切联系,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原理才能得以实现的活动,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李伯聪教授在《工程哲学引论》一书中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角度将工程定义为:对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全部的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总称。
还有一种对工程的理解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的活动,是最经济地利用材料和自然力的实践项目,且大都是具体的建构活动和基本建设项目。

(2)工程的特征

肖平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认为:(1)科技的特征和专业的特征是工程的本质基础;(2)工程活动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呈现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特点;(3)工程活动能够最快最集中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社会生产,并对社会产生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工程的价值特性。
殷瑞钮将工程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五点:(1)工程是有原理的;(2)工程是有特定目标、注重过程、注重效益的;(3)工程是通过建造实现的;(4)工程是要与环境协调一致的;(5)工程是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集成与优化的。
............................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

工程师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则是工程师从事工程活动的基础条件之一。当我们试图把工程师知识结构作为对象加以研究与考察时,首先要对工程、工程师、知识、知识结构等基本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阐明。

2.1工程与工程师

2.1.1工程的内涵

工程是什么?学术界至今没有达成统一认识,但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曾经从不同角度对工程下过定义,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
第 一,学科说。《不列颠百科全书》(2006年版)认为: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是应用数学、物理 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利用和改造自然来为人类服务《辞海》中工程技术分册(1985年版)则认为 工程是应用科学,“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在 科学实验及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冶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海 洋工程、生物工程等等。
第二,实践活动说。浙江大学王沛民对工程作的定义是:“工程就是按照人类的目的而使自然界人工化的过程,是组织设计和建造 人工物以满足某种明确需要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程领域不断扩大,工程活动不断延伸,工程定义不断演进,但其强烈的实践性 始终未变。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创造、发明、设计和建造仍是现代工程的基本涵义”。
.........................

2.2知识与知识结构

2.2.1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什么?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尽相同。

(1)哲学视野中的知识

在 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知识的看法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有三种:第一,理性主义知识观:以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等人为代表。 强调知识构成中的逻辑成分以及知识形成中的理性作用。如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的反应和表述;第二,经验主义知识 观:以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为代表。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如培根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对外界事物的忠 实反应。观察和实验是获得这些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第三,实用主义知识观:主要以杜威为代表。将知识看成是一种行动的“工具”。如杜威认为,知识是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有机体为了适应环境刺激而做出探究的结果。


(2)心理学视野中的知识

在 现代心理学视野中,知识的问题主要是认知的问题。根据《教育大辞典》(第五卷一教育心理学分册),“知识”在学习心理学中是指学习或认知的产物。它们以书籍或其他载体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以个体方式IC存,构成个体的认识总和。心理学主要关心以个体方式储存方式的知识。
综上所述,知识的定义具有复杂性、历史性,但是归结起来知识的内涵中都包括知识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取知识最广义的解释,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的认识结果。

2.2.2知识结构的概念

“结构” 一词的本意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方式”。知识结构是一种建构于个人的实际知识、以往的经验、先前的概念、生活史、个人的价值观、信念、经验或析学观基础上的知识系统。
...............................

第3章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历史演进................................12
3.1前工业社会中的“经验主导型”工程师知识结构.........12
3.1.1前工业社会的工程与工程师...............................12
3.1.2 “经验主导”型工程师知识结构.............................13
3.2工业社会中的“理论主导型”工程师知识结构...........14
3.2.1    业社会工程的发展.........................................14
3.2.2工业社会的工程师..............................................15
3.2.3    “理论主导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概述..................15
3.3后工业社会“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16
第4章“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分析......................20
4.1    “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构成要素.............20
4.1.1基础层.............................................................20
4.1.2工具层................................................................20
4.1.3核心层.....................................................................20
4.1.4延伸层.....................................................................20
4.2    “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2
4.3    “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的特征.......................22
.........................................


第5章“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建构

5.1 “集成型”工程师知识结构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5.1.1结构主义理论

(1)学科结构的优劣与这种结构迁移能力的大小相关联;(2)人所拥有的知识,同掌握知识的顺序和方式密切联系的,也就是说,仅仅获得知识还不是关键,而在于是否活用知识;(3)知识的形成有其特定的顺序和方式;(4)不同的学科,其知识结构的严密度存在差异。
山 此可见,而鲁纳十分推崇学科知识的结构,这样的知识结构观在工程活动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结构由于其简约性,因而易于理解、掌握和记忆;知识结构具有迁 移力,因而新旧知识很容 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知识结构蕴含了前人科学的探索方法,因而,掌握了知识结构也就获得了方法上的启示,抓住了知识的质,知识的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5.1.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集大成的认识论和(科学)学习理论。
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人基于经验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皮亚杰认为:(1)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的基础上逐步地生成的。
其 次,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是经由与他人礎商而社会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虽然强调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但这种建构也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在情境化的 学习中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原则,工程师应当主动学习,寻找 信息,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

结论

本文对"工程师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我们可以从研究结果中得出如下结论:
第 一,工程师知识结构是社会建构的,工程实践决定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建构根据知识论、系统论与建构论的观点,知识在工程师的头脑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存在的,而 是存在于一定的知识结构之中,知识结构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建构主体在一定的知识观与工程观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选择知识而建构的。在工程师知识 结构的建构中,工程实践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工程实践对工程师知识结构建构提出新的要求;工程实践是工程师知识结构建构的重要途径;工程实践是工程师知识结 构建构的检验标准;工程实践是工程师知识结构建构的目的第二,工程师知识结构根据工程实践的发展有其历史演进的过程工程活动,古已有之。在前工业社会,工 程主要指军事工程,工程师主要指设计、操纵战争器械的人,工程实践是工程师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前工业社会的工程师知识结构是经验主导型的;在工业社 会,工程已经从军事工程转向民用工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工程形式不断涌现,科学与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工程师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不断扩 大,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一工程教育出现了,工程教育更侧重科学理论与技术理论的传授,所以工业社会的工程师知识结构是理论主导型的; 后工业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应用的负效应的显现,科学技术被看做是一把双刃剑,人们的知识观与工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工程除了讲究经济性之外,还要讲究 社会性与人文性,因此工程师的色会角色是多元化的,工程师为了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角色就需要学习多元化的知识,这种多元化的知识内化在工程师的头脑中,表现 出集成性,因此后工业社会中,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是集成型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