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硕士论文-论硕士课程项目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5

论课程项目

摘要: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课程项目的设计是项目化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课程项目,全方位阐述了项目的内涵、项目设计的方法和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课程项目;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代写硕士论文各类学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一直是以传授“知识”为首要目标的。知识可以传授,知识传授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文字、图形、公式等广义语言)。而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则认为,课程教学的目标首先应当强调“能力”,而能力不能传授,只能训练。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就是项目(任务)。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的训练为主线,学生在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项目的同时,训练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学习系统的应用知识。现代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当充分体现“在做中学、边做边学”的高效认知过程。
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已成为近期许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讨论的热点之一。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对课程的项目化改造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很多人对“什么是课程项目”和“如何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并不了解,或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为此,本文专门探讨与课程项目有关的问题。
刚开始进行课程项目设计时经常出现这个问题。设计出来的东西自己以为是项目,结果却不是。
第一, 案例不是项目。有人以为“案例就是项目,案例教学就是项目教学”,其实不是。说案例不是项目,是因为案例不能参与。案例是已成事实,案例在上课时可以拿来进行分析。而品,项目都可以检验成败、考核结果。在项目中,效果和效益总是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 活动教学不是项目。上课让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讨论、做课堂游戏,课外做作业一什么不是项目项目是一件没有完成的工作,要师生共同参与进去完成它。项目最终要有可展示的成果或产等,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说的项目,这些叫作课堂活动或课程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实际工作的一些片段,也可以不是。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消化知识、巩固知识、记忆知识,最多是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属于职业核心能力的片段,不是专业技术能力,因此不是课程项目。
第三, 模块不是项目。模块是“内容的封装”。把特定的内容集合在一块儿,打一个包、起个名,这就是模块。知识模块最典型表现为章节结构,一章是大模块,里面有几个小节就是几个小模块。是否把课本的第一章改名为项目一,第二章改名为项目二,项目化课改就完成了呢?现在有些教材就是这样,如:项目一,绪论,项目二,第一章。这是不行的。因为它不理解什么是项目,把知识模块当成了项目,把“学习任务”混同于“岗位工作任务”。
第四, 不经改造的企业活动不是项目。所谓课程项目首先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首要目标在教学,而不是像企业工作那样追求工作效率和利润。直接把企业工作搬进课堂,不经过改造,直接拿来当成项目,以为是最好的载体,其实是不对的。这样的“企业活动”缺少认知功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课程项目。
第五, 各工作环节的训练总和不是综合项目。课程项目有综合项目和单项项目之分。综合项目是大型、复杂、综合的实际工作,通常贯穿整个课程,叫做“贯穿项目”,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单项项目(或任务)是相对较小的单一工作或大型工作的一个环节,用来训练学生的单项能力(或“能力点”)。在课程改革工作中,我们首先看重综合项目的设计。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刚开始进行课程项目设计时,经常容易把工作环节的逐一训练当成综合项目。这就是试图用单项能力的总和来代替综合能力。例如:任何一个电子设备的开发过程都有若干共同的工作环节:创意、设计、画图、制版、焊接、调试、故障诊断、参数测量、说明书书写等,这些是一个大型完整工作的若干局部环节,不能说项目一创意、项目二设计、项目三画图等等分别训练完毕,综合能力就训练完成了。这是不适宜的。单项能力的简单总和并不等于综合能力,所以单项项目的简单总和也不是综合项目。那么,什么是综合项目呢?综合项目是一项大型的、综合的、复杂的,尽可能实际的具体工作。例如上述电子设备的开发过程,如果把一台扩音机的制作,作为综合项目就是适宜的。因为制作一台扩音机必须要从头到尾把所有的环节(创意、设计、画图、制版、焊接、调试、故障诊断、参数测量、说明书书写等)做完。在综合项目中,所有的单一环节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单个环节的简单总和并不是综合项目,这是特别要加以区别的。再举一个例子,国际贸易的公共工作环节是寻找客户、谈判、订合同、执行合同、照单出货、意外处理等等,这些工作环节可以写成课本章节,第一章寻找客户,第二章谈判,第三章订合同。不能说项目一是寻找客户,项目二是谈判,项目三订合同,把这些项目完成了,就完成了综合能力的训练,这是错误的。国际贸易的综合项目是什么呢?是完成一单从美国什么具体公司,进口一批什么具体产品的工作全过程。以工作环节为单位的训练,往往缺乏环节之间的具体联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被人为割裂,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岗位工作。
第六, 仅仅会做一项具体的产品或工作,没有能力扩展训练,不是项目。我们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的事情是,用具体的项目训练一般的能力,要求所训练的能力一定是可迁移的。如果你上课率领学生去完成的东西,下了课,学生只会做这一样,换一个同类型的东西也不会,这个课就是失败的。有一次某市举行书法大赛,一个9岁少年当场写一个草书“龙”字,很漂亮,大家都认为他很了不起,“书法能力”很强。但是再让他写个“虎”字,就不会了。再让他随便写一个别的字,也不会,就只会写这一个字。能说这个孩子的书法能力很强吗?显然不能。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的课程项目并不是就训练学生只会做一件具体的事情。如果学生最后只会做这一件具体事,别的不会做,那就不叫项目。
第七, 把原来课本中的知识顺序打乱,按照工作过程重新排序以后获得的东西不是项目。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把过去课本中的章节知识抽出来,按照工作过程重新排列,所得结果仍然还是知识,只不过是按照新的顺序编排的知识,仍然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这个按照新顺序排列的知识就不是项目。项目是一件未完成的具体工作。即便给这些知识冠以别的名字,也还不是项目。例如,有这样一个项目设计:项目一,根据商品的包装类型、运输方式按不同的收费标准收费;项目二,对商品进行理顺;项目三,合理安排货柜、安排商品入库;项目四,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调库;项目五,商品盘点;项目六,按照出库指令安排商品出库;项目七,商品仓储服务与运作。这是项目吗?不是,这只是按照工作过程对知识进行的重新排列,而不是一件具体的实际工作。项目一定是一件具体的工作。一般说,检验你设计的东西是不是项目,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项目一”改念成“第一章”,把“项目二”改念成“第二章”,你看顺不顺?如果顺,就说明它不是项目。这些只是知识的重新组合包装,只是打乱了原来课本的章节结构,把相关东西抽取出来重新组装成新的章节结构。项目实质上是课程教学项目,不是生产项目。生产项目用不着在学校完成,那是
二什么是项目

所谓企业要完成的事情。我们所说的课程教学项目简称为“课程项目”或“项目”,是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的要求进行改造过的一件具体工作。项目的情境尽可能是真实的,数据尽可能是具体的,项目是实用的、复杂的、典型的、学生有兴趣的、学生尽可能是全程参与的、综合的而不是片段的。如果拿项目与过去的习题相比,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习题的数据是虚拟的,内容是单一的,答案是标准的。而项目不是这样的。学生参与项目还要有较大的决策空间,不能把学生当成工具,按照确定的程序进行死磨硬练,最后把学生训练成机器的附属品。学生参与项目要有主动决策的空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策划自己的行动。教师告诉他们条件、情境、结果,让他们自己设计行动规划去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出错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出错”是目前许多老师头脑中最避讳的词,老师最害怕学生出错。但要想有效地训练能力,学生不出错是不可能的。当然,前提必须是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尽可能减少出错导致的损失,在这个前提下应当允许学生出错,让学生有接触错误的机会。学生在完成项目时不但要有决策空间,还要有创新空间。创新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项目的内容尽可能覆盖课程所有主要能力点和知识点,不能有重大遗漏,如果有遗漏,就要再设计第二个项目以覆盖之。教师要用项目和任务覆盖课程所有主要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而不是仅仅教师用语言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覆盖。
项目的实施过程尽可能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最重要的一点是,项目必须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不能是一个抽象的环节,尽可能不是一个片段的练习,不是环节描述,不是简单的仿真,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纯虚拟的工作,不是课堂练习、习题、课堂活动、游戏、课外作业等。我们所说的课程教学项目应尽可能转变师生的原有身份,按企业的工作情境、按照企业的规范管理去运行。
由此归纳出,课程教学项目中必须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认知要素。因为项目是教学项目,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认知功能,不是完成利润。项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相关的理论、教学活动、操作、练习,怎样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的安排等等,这些都属于认知要素。但是只有认知要素的工作并不是项目,过去课程中的实验都已经具备了这些认知要素。所以项目一定要有第二个要素,就是企业要素。这项工作是企业中的哪个部门布置的?它对项目的要求是什么?完成项目的企业环境是什么样的?项目的成果对谁负责?由谁来验收?验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是什么?完成项目的过程是按照课堂规范进行管理还是按照企业规范进行管理?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渗透了哪些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素质、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利润目标、责任奖罚等?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是由教师决定正误的书本习题、练习,就又回到了过去课堂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只有认知要素的活动是传统的课堂;只有技能训练因素的是职业技能培训班;只有企业要素的工作叫作顶岗实习,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说的项目。
项目实施中有两个线索。首先是工作过程线索。项目一定要有丰富的、完整的、具体的工作过程,这个工作过程是以未来实际岗位工作为背景的,这个不容模糊。所以第一步要设计项目的工作情境是什么,有多少个情境,它的工作过程是什么(一个个情境带动起来的工作过程),而这些情境和过程至少应当包含三个类型的工作。第一是正常工作过程,用于训练学生的正常操作。我们的项目设计最开始、最常见的问题是只有正常操作过程,就是学生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训练,不合格就再操作一遍,照此反复操作。第二如果只有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厌烦,而且学生的能力也不完整。因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除了正常操作以外还会出现错误操作。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常见的错误是什么,教师要把它编写到项目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体验。不能事先告诉他,而是让学生在项目的工作情境中自然出错,然后就这个错进行讨论、学习。出错也是学习资源。第三是意外情况,这不是人为的错,而是环境中出现了突发情况导致的,例如突然停电。让学生经历这三种情境,知道未来工作岗位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对错误能防范,对意外有预案。如果这三种境况在项目的工作情境中都包含的话,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上岗的距离就会大大缩短,这样的学生在企业就会受到欢迎。
项目实施过程还有训练和学习线索。能力要训练,知识要学习,原理要感悟,效果要通过体验和对比来感受。传统教学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例如知识学习的有效方式。高职绝不是推翻传统教学中的一切东西,绝不是“他们有的我们就全部反对”,绝不是知识越少越好,绝不是知识越乱越好。所以课程项目中的工作过程线索和训练学习线索要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多次反复转换。这个是我们这一次研讨过程中认识的深化,我们所说的校内课程的工学结合,要点就是在这儿,就是在课程中,工作过程和训练学习这两大线索在课程进程中反复交替转换,二者紧密配合。
举个例子,对于专业能力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并重的课,例如赵鹏飞院长的《电磁应用技术》中的一次课,第一条线索(工作线索)是三相电机的拆卸,这是以未来职业岗位工作为背景的工作过程线索,要重点训练操作能力。第二条线索是训练学习线索,要重点学习相关原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二者并重。能力训练与知识学习二者并重,这是怎样实现的呢?课程从工作线索入手,电机拆卸后立即让学生看实际零件的结构,然后动手画图,立即从工作线索跳到学习线索。它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我们把线圈换个位置行不行,换完之后电机还转吗?如果不知道,我们就做一个小模型现场试。这些就是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模型、计算、推理、思维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原理通了,再回到工作过程线索,就会明白实际电机中操作的对与错。如此再跳回到学习线索上来:如果我们把这个电机的结构改改,行不行?我们运用刚刚学来的原理推算,如果行,再在工作过程中试验。在工作线索与学习线索之间反复转换,这样就将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是专业内容课程教学中的工学结合。课程学习中有工有学,相互促进。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工学结合就没有落实,就是空的。
刚才讲的是能力训练与知识学习并重的课程。对于以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同样也要在两条线索中反复转换,但是最后落实到能力的提高和能力的迁移。不同课程的目标重点不一样。但所有的课程都要避免的是,课程只有一条线索,或两条线索都有,但是相互无关、相互隔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非一体化课程设计。所谓一体化就是“做、学、教”的一体化,“实践、理论和知识”的一体化。这个问题以前说起来好像很空,但是这次我们把它落实到课程两条线索的交替,就落实了,这是观念上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这里研究的是项目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项目能承载些什么内容?一是,项目可以用来训练做这件“具体事情”的技能。二是,项目能承载学会做这件具体事情的知识。这些就是赵院长说的硬知识。三是,项目能够承载训练学生做这“一类事情”的三项目的承载能力技能,能力要能迁移,不能局限在一个具体的产品、具体的工作上。四是,项目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做一类事情的知识,这开始进入软知识范畴。五是,项目承载从训练专业技能到一般做事的能力。专业技能不等于一般的做事能力。做事能力里头有一部分是专业技能,还有一部分不是。职业核心能力里包括的做事能力,有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等等都不是专业技能。因此项目不只是训练专业技能,还要训练学生一般的做事能力。六是,让学生学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做人。做人首先表现在工作态度上,进而体现在人生方向的选择。选择的内容和行为的方式就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一个人不可能在不行动的时候就改善了自己,做人的水准也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体现。所以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大多都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它同时可以承载改造主观世界:价值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的内容。
如果我们的项目在课程中仅仅承担了第一项任务,那就是过去的师傅带徒弟;如果我们的项目承担了前两项任务,那就是典型的培训班;如果注意到了前五项,那就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常规;但如果能够注意到所有的六项任务,那就属于现代先进的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希望我们大家的课程能够朝这个方向进行改造。
那么对项目的要求是什么呢?为了实现项目所有能够承载的内容,所有项目的工作都要在尽可能丰富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氛围中按照企业的要求规范实施。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工学结合的另一个要点。工学结合不仅是在企业可以实施,就是在学校校园内,在所有课程教学的同时,在进行项目训练时,同样可以实施。
有些老师设计出来的项目不合格或是不合理,往往是因为设计的方法不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项目的“工作过程”设计。也就是说先要把工作本身各个细节尽可能想明白。比如说这个项目中,谁是甲方、谁是乙方?其中有哪些部门?这个项目有哪些基本事情和数据?有哪些图纸、计划、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企业的奖罚标准,工作的详细步骤是什么等等。把所有这些工作要素设计到项目的每一个情境中去。也就是说,项目的设计要把工作的要求放在第一位。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显示老师的专业工作经验,如果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话,这部分就设计不出来。
第二步是项目的“教学过程”设计。在什么情况下,工作进行到哪一步,训练什么能力,引出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什么知识?在什么时间该暂停项目活动而转入教学线索?这些知识应该用行动引导方式来教学还是用知识传授方式来教学?什么时候进行讨论和总结?抽象的知识怎么样和正在进行的操作进行对照?怎样从具体工作引向一般结论?教师要设计,课程在两个线索中如何反复转换。这里主要显示的是老师的教学经验。有些老师在这方面欠缺,就需要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这里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先完成第一步,然后才做第二步。如果反过来做,项目的工作线索就会成为学习线索的附属品,工作过程就会支离破碎或模糊不清。
第三步就是项目的“实施过程”设计。就是根据项目的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教师要准备充分的背景资料,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然后为每个任务的情境安排时间和内容单元。因此我们要为每一次课设计必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来认知,力争每次课的情境都生动精彩,力争学生的操作不是重复枯燥的简单训练,课程的项目要让学生感到真是很有趣和真是很有收获,下了课也不愿意走。因此项目的设计实际上是对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应能力的综合考核。
那么常见的错误的项目设计步骤是什么呢?就是按照传统上课的习惯先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按照课本的知识章节,先把知识内容和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出来,然后再去找项目,把项目切成段,塞到相关的教学位置去。结果,项目就变成了上课知识传授过程的附属品。换句话说,知识是完整而系统的,项目和任务是片段的、零散的,项目是为知识讲授服务的。就好像先把课本按照知识体系的线索写出来,再编个习题一样。做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不是项目,这还是反映出我们脑子里的传统教学观念。由此又可以引出检验项目是否合格的一个办法,那就是,如果知识内容非常清晰而项目工作细节非常模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总遇到问题,做不下去,这个项目的设计就是不合格的
教师一开始对“项目”不熟悉,往往习惯于按照“案例、实验”等内容设计自己的课程。为此,这里讨论如何把常见的,不是项目的东西,改造成合格的课程教学项目。
第一, 把“案例”改造成“准项目”。
案例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只能用来分析,师生不能参与,但如果改造一下,让学生局部参与,也可以改造成“准项目”。
比如黄静老师的《婴儿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工作过程是,婴儿水平测评个别化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训练实施。教学训练实施项目应当是做游戏,训练婴儿的认知、身体和适应能力。这种课从来都采用案例教学,无法进行项目教学,因为课堂上没有实际的婴儿。现在,我们可以这样做,将案例改造为“准项目”。
情境一:教师提供10个婴儿的照片和“测评报告”,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婴儿的个别化教学计划。大家讨论研究修改。
情境二: 教师报告上述计划的“ 实施结果”。学生们在上述教学计划中设计了3个游戏,孩子只喜欢其中的一个,不喜欢另外两个。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修改?就是说,无法在课堂上实施的东西,由教师提供“实施结果”。
情境三: 教师用视频资料展示“ 训练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看孩子做游戏的视频,然后研究孩子在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大家分析为什么孩子喜欢其中一个游戏的原因。学生据此修改训练计划。于是,学生就参与了原来案例中不能参与的部分操作,使案例变成了准项目。
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把案例改造成学生能局部参与的准项目。准项目的实施过程受到条件限制,学生可能是局部实施,可能是仿真实施。但要努力将整个实施链条补全。
第二, 是将“实验”改造为项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一开始就是实验。传统课程中的实验只有认知要素,没有企业要素,所以不是项目。要把它改造成项目就要加上企业要素。
一是把实验向前延伸。谁委托的工作?有何经济效益?对谁负责?在企业里是怎么回事?二是在原“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强化“企业要素”。这不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做实验,而是在企业,完成企业一项工作。不是按照实验室管理,而是按照企业管理(例如5S管理),企业规范,企业氛围、企业文化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实验现场,布置出企业氛围,来完成项目任务。三是向后延伸。以前的实验可能就是试管里出一个现象一个结果。现在就要问:成果是什么?能展示吗?谁评价?谁验收?根据什么标准验收?成本?效益?利润?奖罚?以前做实验就不是这样,实验首先不关心操作过程,仅关心数据结果,就是老师看实验报告这样的结果,而实训首先关心操作的过程和熟练程度,关心操作过程中的企业要素。
强化“企业要素”之后,就完成了把实验改造成课程教学项目的工作。这个改造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
第一, 在操作过程中单纯验证知识、讲解知识,不重视能力训练。以为只要动手做实验就是项目。我们太习惯了做实验,以为实验就是项目,这是错的,因为实验的目的首先是验证知识,不是训练能力;实验中没有企业要素,只有认知要素。
第二, 在项目中只有能力训练,没有知识学习。以为项目的功能仅表现为“能力训练”。事实上,按照“一体化”的要求,项目承载的内容不是只有“能力的训练”,还有知识的学习。
第三, 追求“全真训练”,以为训练越接近企业实际越好,完全照搬企业条件。项目中只有企业要素,没有认知要素。这不是我们要求的课程项目。
第四, 项目中只有简单的重复操作,没有能力的分层次训练。只有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是低水平的训练。我们的职业能力训练是分等级的。示范-模仿,这是最简单最初级的能力;第二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第三级是布置任务后学生讨论完成;第四级是学生独立完成;第五级是布置一个大任务后,学生分工协作完成。课程项目中要训练所有这些等级的能力。
第五, 项目只有抽象元素、只有工作环节名称,没有具体工作和具体的情境设计。例如以为“合同的拟定”就是项目。实际上,没有具体的数据、情境和工作要求,只学到一些抽象的原则,学生无法知道该如何具体操作。
第六, 项目设计要防止的倾向第六,项目的情境中有“正常”操作,没有“出错”和“意外”。学生只学到一些抽象的操作原则或只训练了正常的操作过程,与实际岗位的工作情况有较大距离。
第七, 项目不是连贯的工作过程,只是若干工作的片段的局部的集合。这些小片段与未来岗位的实际工作有较大距离。
第八, 所谓的“任务”仅是课本知识章节的小练习,是知识体系的附属品,是课本习题的改名。教师没有现场操作的实际经验,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第九, 所谓“项目”仅仅是课程章节目录或模块名称的改名。当教师不具备实践经验时最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第十, 项目仅“设计”,不“实施”,就是仅有“纸面上的设计”,没有实际的产品和结果。这个问题一定要想法子解决。如《机械零件设计》和《机械制图》,全课结果是只画图,不制作。实际制作的内容在另外的课程(如《机械加工》)中。学生只画图,没有实际产品,没有最终的实践检验,结果学生就得不到真知。还有的课程项目如“个人学习计划”,仅设计,不实施。这样的项目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只要我说得好听就能得到高分,实施不实施是没有人过问的;“社会调查”仅设计方案,不实施。这些都是项目设计中原则的、本质的缺陷。要解决这类问题,多数情况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造。这一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项目课程就是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课程。在当前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项目课程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一, 使教师体验“在做中学”(Learningby doing)。我们这次课程设计就是一次“在做中学”的实践。15位老师经历了一次实践操作的洗礼,开夜车、改稿子。大家亲身体验到,听了讲座,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能力。能力是在完成具体项目(这里的“项目”就是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的。老师们在课程设计的具体工作的“做”中,运用和检验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无论具体的事情是成还是败,这个收获都是刻骨铭心的。只有在做中学,才能训练能力、收获真知!这次的15位老师就体验了一次“在做中学”!希望在座的老师都把你的课程设计成“在做中学”的课,让你的学生也能体验到“在做中学”的效果。
第二, 项目课程可以有效推动全院所有课程和全体教师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这些原则不是针对哪一位教师,也不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每一门课都可以做,没有死角。所以我们可以全员参与、全部课程参与。这是一个学校进行真正的内涵建设的必备条件。否则只有物质、人才等条件的改变,没有观念的变革,你的教学改革永远不是深刻、彻底的。
第三, 项目课程可以有效推动全院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造。这次有一半的老师认为,自己设计的课,本身就不合理,课本身就应该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或应该取消、或应该改变安排。按照现代先进职教观念进行课程改造,结果是从内心中深深感觉到课程体系非改不可,下一步的课程体系改造这个任务,就水到渠成了。国家一百多所示范院校示范的是什么?主要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课程体系改造、师资队伍建设、实训环境改造。这三件事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只有课程体系定下来,才知道要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只有课程体系定下来,才能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实训条件。
第四, 项目课程有效地推动教师去企业。按照“6+2”原则改造课程,一动手设计课程项目,老师就感到做不出来了,项目的情境设计不出来了,工作线索设计不出来了。于是老师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工作经验不足,对企业不了解,说不出具体的工作岗位名称,画不出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所以课程项目就设计不出来。
很多高职院校都规定教师一年去企业多少天,但是用处不大。没有教师内在的动力,所有的规定都会走过场。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到这点了,明确了教师去企业的任务。我们提出,教师去企业不是去参观游览,需要完成以下工作:第一,把企业的组织结构图画出来,把该企业的生产流程图画出来,在图上标注出相应的工作岗位,把学生就业的岗位用特别的颜色标出来。把学生的一次就业岗位,二次升迁岗位和未来晋升岗位都标出来。第二,画出上述学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一天做什么,一个月做什么、一年做什么。第三,根据工作流程图,设计三个课程项目,其中至少有一个大型综合项目。如果不去企业,这些工作肯定做不出来,这些东西从网上是弄不下来的。所以说项目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下企业的内在积极性。
第五, 有效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学生在校三年,第一课堂的时间是两千多学时。那么多门课、训练那么多能力,只用两千多小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第一课堂只是这些课程学习的开端,大量的能力训练要在第二课堂完成。这对高职院校是必然的事情。所以高职院校的的第二课堂很重要。第二课堂不是过去所说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是新形式的课程教学。第二课堂不是第一课堂的“知识补习班”,在第二课堂上,老师不能滔滔不绝地讲解。第二课堂要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课堂要逐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条件成熟时可以“交钥匙”。老师创造环境条件、设计课题和项目、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答疑,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要完成具体的项目和任务,实现“在做中学”。第二课堂潜在的教学时间是除了第一课堂以外的所有时间。将来,理想的第一课堂学时大概是每周20课时,就是每天上午四节课左右的时间,剩下的下午、早、晚、周末、寒暑假时间都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有多种形式,比如说兴趣组、创新组、竞赛队、研发组、孵化器、创业组等等。第二课堂教学应当逐步纳入教务处的统一规划之中,实现“学生有学分、教师有工作量”。有的老师说,高职应当有三个课堂,除了上面说的第一、第二课堂之外,第三课堂就是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实践证明,只有项目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在兴趣,真正推动第二课堂建设。
第六, 项目教学有效推进学院的管理改革,首先是教学管理改革。因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时间要相对集中,每周1节或2节课的方式就难以满足要求了。所以项目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改革排课方式。其次是实训室管理方式的改革。现在职业院校中一方面感到“实训条件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实训条件在闲置。只要统计一下那些实训场所和设备的利用率就知道了。未来的实训室管理方式要向图书馆学习,采用开放式管理。满足所有想要动手者的合理需求。实训室要为所有项目敞开大门,为教师备课敞开大门,为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学习敞开大门。第三,原有的评价制度7要改革。过去对课程、教师的评价有一套督导标准,那是以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为依据设计的,所以必须要修改。另外,教学工作的奖罚标准要改,过去教师的工作以“量”为重,不是以“质”为重;是以“完成进度”为重,不是以“教学效果”为重。我们要建立一套新的质量评价机制,那么它怎么评价呢?真正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看教学效果。首先就是看学生在课程项目中能做什么,做出了什么。建议学校这样做,每个学期末组织教研室展示学生完成所有课程项目时做出的作品,让全体老师来观摩,教学效果一目了然。将来再逐步完善一套新的评价标准。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工资是“基本工资”,是保证吃饭和奖励“苦劳”的。大量的奖金要用来奖励功劳和效益。未来的“功劳”奖金应该是工作量奖金的n倍。另外,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灵活学制。未来的教务处、要统一规划三个课堂。这才是统一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第一课堂每周占用20学时,使教学工作开个头。第二课堂占用全部下午、早晚、周末、寒暑假,成为主战场。学生在这里以完成项目的方式自主学习,训练各种能力,学习相关知识。在顶岗实习的第三课堂中,学生熟悉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对其成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训练岗位相关能力、学习相关的系统应用知识。在三个课堂里,学生都有学分、教师都有工作量。但对教师的奖励的主要依据是项目成果、是学生的工作成果,是教师的功劳,而不是教师的“苦劳”!所有这些先进理念都要体现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中。
第七, 项目课程可以有效推动教学环境建设。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教学环境包括三类,一是师生的上课环境。我们现在有大量的所谓理论教学的课室,应当怎样改造一下,使它变成既能保证工作线索又能保证学习训练线索实施的课室?我们以后可以让课室的每个座位上都有220伏电源插座、都有无线网覆盖。学生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学习,同时也可以实践。所以上课环境需要改造。理论与实训课室不应截然分开,这违反“实践、知识、理论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原则。二是教师的备课环境。教师的备课环境亟待改善。我们现在的备课环境有问题。首先是没有专业特色。无论什么专业的教师,全部按公务员样式,一人一个小方格,面对一台电脑。有一次我去一个学校看,所有教研室都是每人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他们说,这是汽车专业教研室,但我完全看不到环境中与汽车有关的任何东西。其次是,老师没有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老师口头上强调让学生去实践,但自己不能先实践。所以备课环境必须有专业特色、必须有实践条件、必须有学习氛围,不要大家挤在一起相互干扰。老师的工作是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安安静静地干,学校有责任改变老师们当前恶劣的备课环境。老师也要转变传统观念,不要以为脱离实践的备课条件就是最好的备课环境。三是师生的实训环境。学校的实训环境应当包括7个功能,不仅是学生动手操作,关于这个问题,我另外有一个文字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 可以有效推进内涵上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工作线索、教学线索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这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内涵。缺少工作线索的课程,不是职业教育。缺少教学线索的课程,是企业的岗位培训班。缺少两个线索“紧密结合”的课程,是低效率的职业教育。现在谈起“工学结合”,通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一段时间在企业中工作,另外一段时间在学校中学习,将两件不同的事情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就是工学结合。事实上,工学结合并不是简单地让师生“走出校门”或“顶岗实习”。这种机械、简单理解的“工学结合”,把“工”和“学”两个内涵丰富的要素隔离、并列在一起,缺乏二者之间的渗透、影响和交互作用。这里有一个例子。我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同事,当时还是很年轻的小伙子。他去德国学习过很多次,也在国内到处介绍课程改革的经验。他跟我说过他到一个学校的顶岗实习企业,参观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他们电子专业学生到工作岗位两个月,每天在流水线上干活。他问一个学生:你干的是什么工作?回答:焊接。问:干多久了?答:两个月。问:你焊的是什么元件?答:一个圆的、一个方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这是我们高职院校需要的“顶岗实习”吗?当然,顶岗实习不仅仅是训练技能,还要深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等等。但是训练岗位工作技能毕竟是很基本的目的。我们只是把学生推到工厂去,他们就自动能够完成工学结合了吗?显然不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是不可替代的,但必须看到,顶岗实习也有局限性。企业准许学生参与的工作范围有限、岗位有限。出于企业保密、安全的要求,有些岗位是不允许学生去顶岗的,学校教学与企业任务在时间上经常有冲突,所以顶岗实习的功能不可过分夸大。在整个学生在校期间,校内的课程教学毕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校的课程教学同样有巨大的“工学结合”空间!而这需要我们大力开发。我们的项目教学就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真正的内涵上的工学结合。我们所说的课程教学在内涵上的工学结合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课程中工作线索与训练学习这两个线索的紧密配合、交互作用与多次转换。内涵上的工学结合的第二个要点,就是刚才赵院长提出来的,工作环境和教学环境的紧密配合,在学习过程中两种环境要多次转换。所以学校实训条件建设就必须注意为两类不同的事情提供条件。也就是说,实训场所不仅要有操作条件,同时也必须具备学习条件。内涵上的工学结合的第三个要点,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物和实验的紧密配合,相互促进,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转换。实物是工作过程的东西、真实的产品,实验用的是原理模型,这两个东西要紧密结合,互相对照,在实训场地中光有实物不够,还要有模型、示教板、挂图和视频资料围绕同一设备或同一工作过程,学生将这些东西相互对照,才能够从实物中悟出原理,才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去。内涵上的工学结合的第四个要点,就是要使课程项目具备前面谈到的项目化课程的六项承载能力,满足高职课程教学对项目的基本要求。我们现在把“内涵上的工学结合”整理出上述若干要点,这对高职课程教学本质的认识是大大前进了一步。
第九, 有效推进“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研究”。中国高职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发展。我1992年参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1994年担任电子与计算机系主任,同时承担《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第一次教学就给我当头一棒,教学效果极差,出乎意料,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那半个学期基本上就是浪费,这给我印象太深了。课程该怎么改?我们回顾世界上的高职教育模式,有加拿大的CBE、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NVQ、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等等。这是几个对中国高职教育影响较大的模式。1997年1月,我们一行5人去英国、德国考察高职教育。2001年我们去美国伊利诺伊社区学院考查社区教育。他们的背景公司是卡特皮勒公司,力量极为强大,是世界顶尖装备的制造商。他们的学校中有工厂的办公室,工厂里有学校的办公室,工厂最先进的设备可以立刻优先装备给学校,当时我们羡慕得很。十年之后的中国,我们也有一批学校可以这样做了。那么高职,特别是中国的高职未来将怎么发展呢?未来的高职会不会走下坡路,逐步“消亡”?应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高职是不会消亡的。因为职业教育的目标首先是瞄准就业的,只要存在就业竞争,职业教育就有市场需求。只有中国完全实现充分就业,职业教育才可能消失,而这是当前发达国家也没有做到的事。高职教育随着市场的变化、生源的变化而大起大落是可能的,竞争、淘汰、合并等等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任何一所高职院校而言,内涵发展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哪所学校质量好、方向对,教学效果好、有特色、发展快,在市场中就不可替代,这个学校就不会倒,就有巨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反之,则会被淘汰。我们认为,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和中国的教育实际,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方面,借鉴国外经验是第二位的,不能把这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任何国家的先进经验,都必须经过我们的消化、吸收、改造,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要创造我们自己的特色,走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高职教育的中国特色是什么样的呢?现在看,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三位一体、三方联动”和“内涵上的工学结合及其深化”。三位一体指的是学校、企业和政府三者必须密切配合,“工学结合”才有可能落实。用三位一体、三方联动的方式推进工学结合,这个经验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造的。内涵上的工学结合的内容已如本文上面第八点所述。工学结合深化的方向是什么呢?第一,课程教学向“工” 的方面深化。第二课堂必须要成立研发组、孵化器、创业组等等。这个方向的目标是在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应用技术水平,帮助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提高学校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水平。第二,课程教学向“学” 的方面深化。第二课堂必须要有兴趣组、创新组、竞赛队等等,他们要提高学院和学生的应用科研和应用技术水平。“应用”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科研的内涵。
如果上述这两个方向的工作水平都提高了,那就是高层次的高职教育。如果把高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看透了,后面的事就能一通百通。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研究自己的学院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迫切希望自己的学校从专科升入本科。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高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做出明显效果。所谓专升本的内涵,就是把自己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提升一个档次。专升本并不是把高职升到培养科研人才和大型工程设计人才的“高校类型”中去,而是仍在职业教育的类型中,提升教育教学层次。办学的不同层次,具体就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上。今天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能够完成高水平的应用型的研究开发工作,就能达到高职领域的“本科”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上述基础上,能够自己选题,进行高水平的、带有理论创新性的应用型研究,他就达到了高职领域的硕士研究生水平。所以说,只要我们明确了课程教学的不同层次目标,明确了高职本科和高职硕士的层次含义,我们就能使自己的工作水平真正提升上来,我们便掌握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的学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成果最权威的肯定。至于能不能发给我们学院“本科”这顶帽子,反而变成了第二位的东西。这个论点是这次教师培训工作中,赵鹏飞院长最先明确指出的。
其实“职业教育”这个名称是经不起推敲的,不可以简单“顾名思义”。其它类型教育的毕业生上岗从事的难道都不是“职业”?如:科学家、医生、演员、导演都不是职业?只有我们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的才是“职业”吗?当然不能这样说。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他类型院校的课程教学与职业院校一样,都需要强调“能力本位”。社会上的每个职业都要有相应的能力:科学家要有科研能力、工程师要有设计能力,任何一种职业都不是读死书、会答卷,只有死知识就可以胜任的。回过头来看,我们所说的“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的这些原则,对所有其他教育领域,无论是基础教育、科研教育,还是工程设计教育都是适用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高职院校这些年来所创造出来的这些经验、理论和原则,就具有了普遍意义,对于促进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应该是有重要借鉴作用的。当然,目前我们高职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
代写硕士论文以上内容是几年来的工作积累的一个小结。特别是这次来清远,与赵鹏飞院长多次深入交流,把一些零散的想法总结出来了。很多观点都是在与赵鹏飞院长讨论中形成的。在此,特别感谢学院领导、赵鹏飞院长和各位老师,给我这样一个学习、研讨的机会,才让我的想法形成现在这样的状况。文中的错误和不足,非常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