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人际观、价值观与生命意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1.1.1 人际关系的概念界定
   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人际关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种类,从不同的维度来看,人际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两种人际关系;从性质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包括建设性的和冲突性的两种人际关系,其中建设性的又包含友好、协调和亲热三个等级,冲突性的人际关系又包含紧张、不协调和敌对三个维度;从形成媒介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包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括血缘、非血缘、地缘和趣缘四种人际关系;从交往范围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四种人际关系;从交往的固定程度来看人际关系包括固定和非固定两种人际关系;从外部表现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包括伪装型、外露型和内涵型三种;从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包括利害和非利害两种。


        1.1.2 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硕士论文发表格式 人际交往理论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场合交往论、社会交换论、自我呈现论和 T 组理论。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 George Herbert Milder 首先提出了符号相互作用论,他提出每个交往者在人际交往中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在这个符号系统之中语言文字符号是最为重要的,而作为交往者人际交往外在载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就存在于语言之中;场合交往论以 Carl Rogers 和 Combs 的理论为基础强情调人交往中场合情境的重要性,要根据人际交往时具体情境场合进行具体的分析,但是就是因为它过于强调场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人是社会人这一特点,将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了;1961 年,Homans 提出了社会交换论,他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我利益,重视人硕士论文提纲格式际关系中交往者双方的付出和报酬,人们会选择能够使自己获得利益最多的交往对象进行交往,并且为了获得利益也要给交往对象以同样的付出;自我呈现论由 E.Goffman 提出,他强调人们要以互助的态度进行交往,相互影响和作用,主动、积极的进行自我呈现;40 年代初期k.Lewin 提出了 T 组理论,他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都是按照通常没有被人们所感觉到的角色行事,交往的动机和目的通常存在与人们的无意识当中,不为个体所知,交往双方在交往中应该自然流露,将臧于内心的情感表面化,这样能引起交往双方的共鸣,更有利于交往。人际特质理论W.C.Schutz 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共有六种人际关系倾向,分别为被动、主动包容式,被动、主动控制式以及被动、主动情感式。他们基础是在个体的三种人际需要和两种表现(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这三种人际需要分别为支配的需要、包容的需要以及情感的需要。个体与社会情境之间的联系就是由这三种人际需要所决定,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人际激励理论人际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为需要理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以及公平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人际激励理论人际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为需要理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以及公平理论。众所周知,需要理论是由著名心理学家 A.H.Maslow 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主要对激励人行为的动力和原因进行研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共分为五层,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得到满足,这五层需要是可以逐层实现的。但是也正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底层的需要满足了之后高层的需要才可能得到满足,否认了信仰和理想等对个体也起到激励的作用这一点,令人觉得其理论有失偏颇。F.Heider 提出了归因理论,Weiner 提出了成就动机归因理论。F.Heider 强调对事物或者行为进行归因时是归因于内部还是归因于外部。韦纳则强调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Fromm 提出了期望理论,他认为个体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进行预测,自觉主动的评价自己努力的结果,估计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加有力的提高自己的激励水平。公平理论是 Adams 与 1965 年提出的,他指出人际关系是受到公平性的影响的,主要的研究重点也在于此,并且将人际交流活动看作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把自己的潜能与社会进行交换,而交换的前提则是个体对这一过程期待公平结果为前提的。除了以上国外对于人际关系所提出的理论,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理论观点。翟学伟提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模式,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角度,认为,我国国人的本土人际关系模式是由人伦、人缘以及人情三者结合为一体而形成的;彭泗清创立了示范-回应模式理论,此理论同样以我国国人人际关系.


        1.1.3 人际关系的测量
  1950 年,美国心理学家 R.Bales 提出了用于测量团体内人际关系特点的一种方法,它以“相互作用过程分析”提出的“社会行为分类理论”为根据,认为只要考察到人们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就能测量出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性质。该测量方法的好处在于即可对小团体进行测量也可以进行跨文化的测量,还可以预测小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建立的具体阶段,但是这种测量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这种测量方法是以实验测量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实际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其外部效度不够理想。社会测量法1934 年,J.T.Moreno 最早创立了社会测量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群体内各成员之间的接纳或排斥来揭示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个体被接纳和被排斥分别对应着肯定和否定的人际选择。因此可以通过考察人与人之间在不同方面进行选择的情况,定量地项测量每一个体在某一特定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也可以测量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但是这种测量方法很容易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揭示个体人际背后的真正动机,这样就不会得到个体人际的实际状况。参照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它的提出以社会测量法为基础,提出在团体中最有威信并且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人不一定就是大家最喜欢的那个人,而且提出人际选择的真正心理机制是动机。在测量的过程当中参照测量法能够隐藏真实目的,所得到的结果也更为可靠,但是其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用这种测量方法测量人数太多的被试群体时,被试难以组织而且费时费力。


        1.1.4 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1996 年,Juvonen 和 Wentzel 做了社会认知机制、人际关系对于孩子理解自己学术上成功的能力和动机的独特关注是否是有价值的或必要的研究,1999年,Kathryn R.Wentzel 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能够对学生获得学术上成功的欲望产生激励作用,通过学生对与周围人际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能逐渐对其学术动机和调节压力产生重大的影响。情绪与人际关系2002 年 Van Der Zee 等人做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质量与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质量具有预测作用;2005 年,Lopes 和Solavey 通过研究得到了情绪调控能力与人际敏感存在相关关系;2006 年,陈凤梅也研究了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人格与人际关系Curry B.Hearn 和 Julius Seeman 在 1971 年做了人际关系认知与人格整合的关系研究; Mark R.leary 等人做了人际关系与自尊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尊是个体被社会关系所接纳和被排斥质量的指示物,Astra 和 Singg 做了自尊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尊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交往也更为主动。 而个体的自尊很大程度上也受人际关系的影响,H.Sullivan 和 C.Cooley,G,Mead 的研究得到的结论认为个体如果受到了重要他人的承认和尊重,那么他就能够赋予自己价值并且尊重自己,但是如果重要他人对个体所持否认的态度,那么他也会逐渐的轻视自己,所以,有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自尊和人际关系是互为因果的;2008 年,陈红梅做了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概念中的经历、社会和心理自我能够预测个体的交谈困扰,自我概念总分是大学生交际和交友困扰的预测源,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存在很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很多研究者也对人际关系进行了不同的研究。2009 年,张倩,桂守才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了人际关系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自我效能感、四个因子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除待人接物因子与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外其他三个因子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009 年张新冀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学校归属感、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表明人际关系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形成,学校归属感又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形成,而自我价值感又会积极的作用于人际关系,从而对其产生影响;此外,帖彦萍在 2009 年、张萍春,张雯,刘玲玲在 2009 年、张平,郭梅英,任丽敏在 2010年,李双在 2008 年,林艳艳,赵洁在 2011 年等都对人际关系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表明二者呈显著的相关,并且人际关系质量的好坏对自我和谐具有一定的影响;2010 年,弋鹏和张茂林以聋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了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的总分和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均对人际关系困扰产生预测作用;当然,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早已被学者们所证实并且达成了一直,二者存在密切的关系。


    1.2 关于自我价值感的.............................................................30
2 研究设计 .............................................................30-32
3 结果与分析 .............................................................32-42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32-33
        3.1.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32
        3.1.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32-33
        3.1.3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33
    3.2 差异性分析 .............................................................33-38
        3.2.1 性别差异 .............................................................34
        3.2.2 年级差异 .............................................................34-37
        3.2.3 独生子女与否的.............................................................37-38
    3.3 相关研究 .............................................................38-40
    3.4 回归分析 .............................................................40
    3.5 路径分析 .............................................................40-42
4 讨论 .............................................................42-52
    4.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 .............................................................42-44
        4.1.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 .............................................................42
        4.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上.............................................................42-44
    4.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44-47


       5 结论


      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交谈和交际与交友维度上存在的困扰显著少于非独生子女;在自我价值感的个人特殊心理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特殊人际自我价值感维度上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生命意义感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各因子、自我价值感及其各因子与生命意义感及其各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对生命意义感起到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中的个人一般自我价值感、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特殊家庭自我价值感可以直接正向作用于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中的交谈和交际与交友既可以直接负向作用于生命意义感,同时又可以通过个人一般自我价值感、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特殊家庭自我价值感间接作用于生命意义感,即个人一般自我价值感、总体自我价值感和社会特殊家庭自我价值感是人际关系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变量,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